儒家荣辱思想及对健全人格的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荣辱论文,人格论文,思想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7X(2007)02-0013-04
荣誉和耻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对伦理范畴,其实际内容是反映善恶价值的一种形式。不同的荣辱观反映了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无论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还是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元明的理学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家的荣辱观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它对道德人格的养成的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健全人格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传统伦理中的荣辱思想
翻阅历史,追溯商周,不难发现,周公在总结殷亡教训时就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商纣无德无道,满朝文武寻欢作乐,酒池肉林,欺压百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此,他力主加强道德建设,大倡荣耻之心。周公在东征胜利之后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新的礼乐制度,史称“先君周公制周礼”。孔子对周礼作了精深的研究,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仁”是孔子君子人格的伦理结构和思想道德的永恒基础。他认为,只有具备了“仁”,才有追求荣誉的可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1]。《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对话中最精彩、最深刻、最集中的部分,就是关于如何做人的道理:“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只要恭敬、合乎礼节,就能够免遭耻辱,因为“敬人者,人恒敬之”[1]。一个人在为人之道中,多一份尊敬之心,就少了一份嫉妒之心,少了嫉妒,就多了友爱之心。你敬他人一寸,收获的就远远不是一寸。当我们有符合礼节的交往行为,更能说明我们的真诚。
“仁则荣,不仁则辱”[2],这是孟子明确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孟子荣辱观的道德基础。孟子认为,一国之君应做到施行仁政、爱民、亲民,“博施民而能救众”。做到这一点,就是最大的荣誉,违背这一点,就是莫大的耻辱。作为统治者是这样,其实,作为一般百姓,也应该拥有大仁大德之心,因为,在孟子看来,什么是“仁”呢,就是要有“四心”。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3]《孟子·梁惠王下》中更进一步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而最终是“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4] 这可以说不仅仅是对一种人生境界高低的行为要求,更是儒学荣辱观的实质。
《荀子·荣辱》里面时专谈荣辱问题。荀子指出“好荣恶辱”是人类的共性,君子与小人都有这种愿望,无可非议。与此同时,荀子对荣辱进行了界定和分类。他说:“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5] 显然,荀子把“义”是放在首位的。以“义”统领荣辱。做人做事符合义者荣,不合则辱。不仅如此,荀子还进一步划分出了什么是“义荣”和“势荣”;什么是“义辱”和“势辱”,“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抑相士大夫,是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荣”[6]。也就是说,“义荣”是出于内在的道德因素所获得的荣誉;而“势荣”则是由高官厚禄、权势威严等外在条件而取得的荣誉。荀子认为要重义荣而轻势荣,“流淫污慢,犯分乱理,骄暴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辱。誉侮摔搏,捶答殡脚,斩断枯碟,籍靡后缚,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势辱”[6]。显然,荀子所指“义辱”,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一些恶行造成的;而“势辱”,则是被人诬陷欺凌所造成的。义辱与势辱二者相比,恰恰是义辱更为严重。所以荀子说:“故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6] 应该说,荀子在当时就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荣辱,而且,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重视表面现象,要追求真正的荣,必须知道真正的耻辱是什么。
朱熹就曾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7];又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8]。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也有:“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由此看来,儒家认为,作为人就应该能够按人的本性来行事。本性是什么,就是要有仁义礼智信。人在拥有这五心之后,不仅要按这五心办事,而且人能够为违背人的本性的言论和行为而感到羞耻;一个人有羞恶之心,就可以不做有悖于人性的事情,偶尔做了有悖人性的事情,也会感到痛心疾首并迅速加以纠正;如果一个人没有羞恶之心、寡廉鲜耻,那他就不能称之谓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羞恶之心,那他也就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与禽兽为伍,甚至禽兽不如。
二、“立人”之大节的荣辱观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无论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还是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元明的理学家,或者是康梁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大师,他们对于荣辱观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可以说都是非常重视的,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荣辱是关乎一个人的立人之大节。在儒家看来,“耻”,是一个重要概念,是人培养德行的基础。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义”者,宜也。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这是一个价值评判问题。标准是什么?怎么评判,一目了然,就在于判断主体有没有羞耻感,能不能分清善恶美丑。明德知耻,才有可能向道德趋同,进而健全我们的人格。孟子还说:“耻之于人大矣”。《中庸》里也有一句话:“知耻近乎勇”。勇气从哪里来,当然也是从知耻中来,一个人不但要有羞耻感,还要懂得无耻也是一种耻,只有觉察到这一点,才会有勇气。知耻、避辱、求荣,是士大夫之追求,更是立人之大节。儒家一贯认为,不知耻无以为人,不求荣无以为尊。因而主张荣耻对立,泾渭分明,荣荣耻耻,礼义立人。《国语》上讲:“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耻,可以全人之德”,“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诚如欧阳修所说:“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新五代史·杂传》)后来章太炎在《革命之道德》中也重述了这一观点。
做人知耻后就要求荣,求荣,最终关键的是如何求荣,也就是采取什么手段。按照荀子的说法就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5] 一般而论,道德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目的的道德价值决定手段的道德价值。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荀子批评说:“小人也者,疾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起所恶矣。”[5] 用无耻的手段求荣,不但难以达到目的,而且可能适得其反。可见,手段具有相对独立的道德价值。诸如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卖国求荣行为,正是孟子抨击的“无耻之耻”,令人厌恶。
在儒家看来,好荣恶辱的手段,同样必须符合道德价值标准。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日本近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1840—1930年)认为,这段话不是说孔子鄙视富贵,而是说孔子主张“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但必须“以道得之”。[9] (P41)诚如董仲舒所言:“辱若可避,避而而已,及其不可避,君子视死如归。”[10] 历史上诸多志士仁人,无论是面对荣华富贵,还是面对欺凌屈辱,都能大义凛然,坦然处之,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这正是荀子所褒扬的“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6]。不过,儒家荣辱观的旨意并不局限于个体人格的养成,它的更为宏远的旨意在于“治国”、“平天下”。如《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11] 荣辱是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所以就有知耻是“治教之大端”!
总之,儒家是既重视知耻更重视求荣的,知道什么是耻就要回避,就要拒耻,这是做人的根本,而做人还不仅如此,还有大节,要求荣,求得功名,当然,争得功名也要求讲究手段的。因为这是立人之大节,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三、健全人格之前提的荣辱观
健全人格之涵义作为研究“个人”概念的“人格”是关于“个人”的一种规定性。它既是心理层面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又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更是有关个人的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含义。也就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词条标出了三种意义,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能够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也就是说中文“人格”是在与以上三种意义相对应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等多重意义上使用这一名词的。本文着重地是对道德人格的探讨,而本身根据人的发展来看,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道德人格,良心大大的好了,有爱人之心,没有整人、害人之心,就如俗语说的那样,“心中无冷病,不怕鬼敲门”。心理人格健康,作为健全的人才谈得上拥有法律人格。健全人格是人的丰富性的完美体现,健全是指人的一种完善状态,即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都得到良好发展,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健全人格如以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萨格·瓦里和新罕布尔大学的约翰·梅里提出的情商特征为例子:同情和关心他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有较好的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具有解决人与人关系问题的能力,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等。其实,这里也无不包括了我们传统儒家的荣辱思想的绝大部分具体内容:要同情人和关心人,要有恻隐之心;具有解决人与人关系问题的能力,就是要有辞让之心;还有以礼相待,尊重他人的仁爱之心。当然,我们更认为,理想的人格特征还应该包括坚强有毅力,乐观、积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宽容、待人诚恳,有忍耐性,对美与丑、是与非有分辨能力,能抵御形形色色的诱惑。
作为研究“个人”概念的“人格”,对我们做人来讲,最重要的当然是道德人格,有没有作为人之根本的东西,那就是有没有仁义礼智信,有没有荣辱情感。荣辱情感是健全人格之前提。荣辱情感是具有人格意味的一种情感。一个人是否具有人之特征,有否作为一个人的境界,就是在于有否泾渭分明的光荣感与耻辱感。我们说,当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时,其言其行,有利于升华自我的人格境界,便觉得光荣;反之,有损于自我的人格境界时,便觉得耻辱。当一个人自认为说了不是人该说的话,做了不是人该做的事,便觉得耻辱,就是荣辱情感具有人格意味的佐证。要有健全的人格,不仅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们人之为人的需要,做人之大节。而在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健全人格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需要。
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下的影响下。按理说,《管子》中早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今天人们最感困惑的是,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尽情享受科技带来的进步时,人们却在经历人格分化的痛苦。不要说网络虚拟世界中人格的分裂,我们没有人敢说,他没有遭到过垃圾邮件的侵扰、虚假信息的干扰。就是在现实世界中,人格的冲突也屡屡发生。我们的市场经济中,诚信越来越让人担忧,在商品交换中,越来越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出现,甚至致人于死地;在我们的精神产品生产中也不断爆发诚信危机,泱泱大国,每年出版的书籍,不少还没有进入市场就进入了废品收购场;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就更不敢恭维,以至于国家有关部门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凡是发现科研成果不实,存在造假者,终身都不得申报国家有关科研项目。中国高校也屡发学术造假案挤扰,个别教授为此身败名裂。诚然,出现这些情况,有制度的设计问题,管理问题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正在遭遇物质主义的包围,功利讲得实在是多了一点,而讲为真理去献身的氛围越来越淡了。老一辈学者严谨的学术作风,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从容氛围已经荡然无存,浮躁功利的土壤上,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由此看来,无论是科研环境还是整个社会环境,什么是荣,什么是辱,已经到了非搞清楚不可的地步了。因为学术做假有如流行性感冒,不仅要影响新一代的科研群体,而且还会波及其他领域。事实上,也只有分清荣辱,我们知识分子才会真正有健全的人格,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否则,真如霍布斯说的,人对人都是狼了,还奢谈什么人格!
具有正确的荣辱观是健全人格的条件,而只有健全人格才能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二者紧密相连,互不可分。只有培养健全的人格,拥有诚实谦逊、责任自律、宽容自信等等品德,才能拥有健全人格,使人健康全面发展。而诚实谦逊、责任自律、宽容自信等等品德正是儒家传统荣辱观具体内容的体现。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传统荣辱思想之扬弃。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价值。
儒家荣辱观的真正价值就在于:首先,儒家荣辱思想为我们今天道德建设提供了思想资源,儒家的学说,以修身为基础,儒家以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为己任,《大学》说:“自天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职位高低,修身都是每天必做的功课。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荀子,或以后的董仲舒、程朱理学家等等,他们在主张个人修养,把荣辱作为人之为人的大节问题的探讨是比比皆是。其次,儒家把知耻或羞恶之心、廉耻之心的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符合个体道德品质塑造和社会道德风气养成的规律,知耻或羞恶之心、廉耻之心,实质上不过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或曰“底线道德”,从本质上体现了人的最普遍的社会属性,反映了社会生活秩序的最基本要求。因此,知耻或羞恶之心、廉耻之心的确立,不仅是个体道德得以形成的基础,也是社会道德秩序得以维护的前提。再次,儒家荣辱思想在强调知耻的同时,鼓励追求更高的道德价值,荣辱大分,然后可以立人,退可以避辱,进可以求荣,于是可以确立并维护人之为人的尊严,进而可以养成高尚的人格,这就是儒家荣辱观的实质内容。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对中国传统道德观、价值观的传承、发展和超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体系含有超越时代的为人处事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承载中国传统道德的民族形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2] (P49)所以,我们说,儒家的核心道德观念: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要人们有了美好的品性,有恻隐之心,有羞耻之心,有辞让之心,更有是非之心,就是成人,就有了健全的人格。我们当然就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或许今天兴起的国学热,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为了克服人类自身的危机,有人已经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