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育引入生态文化内涵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学论文,内涵论文,生态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7)11-0074-04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科学教育应当渗透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理应以弘扬科学文化为主旨的科学教育,之所以强调渗透人文精神,与现实社会中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不平衡发展状况以及由此造成的种种问题有关。随着生命科学等新兴科学的发展,人们似乎又看到科学与人文正在走向平衡和统一,并且已经显现新型文化——生态文化的萌芽。作为科学教育中重要学科之一的生物学教育,与这种新型文化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自然应当引入其思想内涵。那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生态文化的内涵有哪些?中学生物教育中又如何引入生态文化内涵?
一、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不平衡发展
如果把人类文化比喻为一座拱门,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就是它的两根支柱。近代科学兴起之前,人文之柱高于科学之柱,人类长期生存在自然的胁迫之下。近代科学兴起之时,人类同时高扬人文精神的大旗,科学与人文趋于平衡。随着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现代科学发展的加速度越来越大,科学之柱很快就高于人文之柱,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的胁迫,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迅猛提升。但是,科技的发达导致物欲的恶性膨胀,人类在肆意掠夺和改造自然的同时,自身精神的园地却杂草滋生,高雅深沉的艺术领地正在被“快餐文化”蚕食;改造自然的结果使自然遍体鳞伤,反过来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正因如此,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出现了一种对科学公开敌视的思潮,例如,某些人文学者将机械文明的非人性倾向、核武器的恐怖、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归罪于科学技术,因而极力主张削短科学之柱。
二、生态文化初露端倪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其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系。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二者同源于实践,同源于人脑对客观世界中实践的反映以及对反映的加工,因而共生、互通,并且总是在相互影响着,可以说是深沉而持久的伴侣。科学本身虽然不能产生伦理道德的准则,但是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成果的应用需要伦理道德的引导,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又是处理公共事务和个人决策的理性基础,并且帮助伦理道德准则合乎理性。也就是说,科学与人文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分离和不平衡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必经阶段,它们必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新的融合和平衡。
医学科学的发展就是生动的例子。近代科学兴起以来,机械的还原论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在医学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人被视为机器,治病就如同修理机器。在这种思想引导下,外科学有了巨大的进步。医生通过手术,切除各种病灶,使疾病得以治愈。特别是近一百多年来,移植医学、再生医学、核医学等学科相继诞生,医学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也导致许多医生眼中“只有病,没有人”,甚至已经发展到视人为物、无视人类尊严的地步。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微创医学,不仅标志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而且是医学人性化的重要表现。1992年开始兴起的循证医学,在强调寻找最可靠、最适宜的治疗证据的同时,还强调治疗过程中病人的积极参与与合作,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随着系统论等新兴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医学研究仅靠分析、还原式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人的健康问题不仅是生物学问题,心理因素、人际关系及社会接受程度等都对一个人的健康有影响。因此,必须将病人当做一个活生生的“全人”来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他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包括他的经济能力、对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对治疗方案的态度、与亲属的关系等,这就是由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正在得到医学界和社会普遍认可的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些事例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方法的引入,有助于医学朝着更富人性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和平衡,不能靠人为地“削短科学之柱”,而是要靠科学和人文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使人类社会迈向更高层次的文化体系。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纳米科学成为科学发展新的生长点,由这三门科学催生的技术手段和新兴产业,都不是依赖有形的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因此,许多学者预言,从产业结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取代工业时代的科学文化的,将是一种建立在新科学基础上的新型文化——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作为一个名词已渐趋流行,但关于其概念和内涵的阐释却不尽相同。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生态文化是源于对生物圈整体性的认识,基于新兴科技的发展及其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如生命伦理学、生态经济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是人类追求最优化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以及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的总和。从观念和意识层面说,它不仅关注人自身的生存,而且关注自然界的生存,它不仅关注人类活动引起自然变化的最近结果,而且关注其长远影响,它不仅关注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关注后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思维方式上,它不同于传统科学的分析式思维。分析式思维以过分的理性化和机械化为特征,注重事物和过程的单因果的硬性决定论,以及线性的和非循环因素的作用;生态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它注重事物和过程多因果的网络结构及概率统计方法的运用,重视非线性的和循环因素的分析,注重将人类生态系统作为各种组分相异相依、相克相生、共存共荣的有机整体,主张摈弃传统的极端功利型思维,倡导互利型的思维方式。从伦理道德上说,生态伦理学强调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界,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当做人类的伙伴,共同繁荣和发展。从生产方式上说,生态文化强调学习生物圈的“智慧”:生物圈的物质生产是无废料的生产过程,能量可以逐级利用,物质可以循环再生;生物圈的发展趋势不是物质生产量的最大化,而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丰富和复杂化;人类应当在物质生产上表现出一定的节制,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生态农业,就体现了这种特点。在生活方式上,生态文化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如使用再生材料制品,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如一次性筷子、饭盒、塑料袋等),爱护生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生态文化当然不是仅靠倡导一种理念所能实现的,一方面要靠科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以知识的生产为主要劳动过程的智能化社会,另一方面要靠伦理道德、法律、制度、文学艺术等人文文化的再造。生态文化绝不是要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甚至回到原始的生存状态,也不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文化思想的简单回归,而是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平衡在更高文明层次上的重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弘扬和发展。
三、中学生物学教育中生态文化的内涵
作为科学教育中重要学科之一的生物学教育,理应在引入生态文化内涵上担负更多的责任。生态文化的内涵虽然不等同于生态学知识,但毕竟需要生态学作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生态学内容在我国中学生物教育体系中的演变。
生态学内容引入我国中学生物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初中生物教学内容包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的环境因素,自然界碳的循环”;而此时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还没有列入生态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沿用至1981年的初中课本《生物学》(全一册),讲述了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和自然界的碳循环等生态学基础知识,但是没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高中生物教材,第一次安排了专门讲述生态学内容的章节——“生物与环境”一章,包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概述、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三节。这个时期教材的生态学内容,主要仍是基础知识的介绍。从1982年至1990年,高中生物教材虽然几经版本变化,但生态部分的内容框架没有明显改变;初中教材则删除了生态学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生态学内容成为初中生物教材的重要章节,生态学知识内容增加的同时,关于人口与环境、环境保护的内容也得到加强。1990年编写出版的高中生物课本,生态部分的“自然保护”一节改为“环境保护”,有关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生态平衡等内容得到加强。1997年编写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生态学内容更加系统完整,不仅限于知识的介绍,还设计了学生的探究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专门的一章,安排在“生物与环境”一章之后,其内容更加新颖、充实,并且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明确写入。1998年编写出版的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专门设立“人与生物圈”一章,第一次将生物圈科学的理论纳入教材,分析了生物圈的物质生产的循环模式,指出生物圈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应当处理好与生物圈的关系。这两本教材在介绍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明显得到加强,如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观、有关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制观念等,都得以大力渗透。
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在这一年出版的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已经不是只限于特定的章节,而是将“人与生物圈”作为构建教材知识体系的主要线索,自始至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为此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并且明确提出了其他生物和人类一样,都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它们都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伙伴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和生命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2004年出版的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内容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更加充实、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成为贯穿必修模块的一条主线,教材将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作为学生的认识对象,引导学生不断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认识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有序性、动态性,并且学会从系统的视角看问题,训练整体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中,还将系统分析的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目标。此外,在初中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还有许多内容是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包括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滥用科学技术造成的后果、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造成的冲击,等等。可见,人教版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不仅高度重视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还试图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未来的生产方式。换言之,这套教材可以说已经显现生态文化内涵的雏形。
尽管如此,如果按照前面所说的生态文化的内涵来分析,中学生物教育在生态文化内涵上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从认知层面说,既然“生态文化源于对生物圈整体性的认识,基于新兴科技的发展及其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如生命伦理学、生态经济学)”,中学生物教育就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充实内容:生物圈的整体性、生物圈的“智慧”、生物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的比较优势、信息科学和纳米科技在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生命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等。从思维方式层面说,“生态思维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它注重事物和过程多因果的网络结构及概率统计方法的运用,重视非线性的和循环因素的分析”,反观目前的教材和教学,虽然已经着力体现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对训练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大有裨益,但机械的因果决定论式的思维方式仍然屡见不鲜。如何训练学生的非线性思维,并且让学生通过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解生物学规律都是统计意义上的规律,都是需要探索的课题。例如,关于生物体的寿命,各种生物各有其平均寿命,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对一个个体的寿命作出准确的预测。生物学中类似的素材是很多的,应当充分挖掘这方面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相关的思考与讨论等活动,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方式的目标。生态学思维“注重将人类生态系统作为各种组分相异相依、相克相生、共存共荣的有机整体,主张摈弃传统的极端功利型思维,倡导互利型的思维方式”,教材和教学中应当通过恰当的案例和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这方面思维方式的转变。有的教师让学生辩论“环境和发展谁更重要”、“要山羊绒还是要植被”,将环境与发展、自然与人对立起来,表面上是强化环境教育,实则强化了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功利型思维。从伦理道德层面说,“生态伦理学强调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界,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当做人类的伙伴,共同繁荣和发展”。但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生态伦理道德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教材中应当有更多的素材和活动让学生来分析和体验物种的价值,树立尊重生命、物种具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物种的价值不仅仅因为与人类的利害关系而存在等观念。从生产方式层面说,“生态文化强调学习生物圈的‘智慧’:生物圈的物质生产是无废料的生产过程”,这一内涵在必修教材中几乎没有提及,有关循环经济的内容只安排在高中选修模块中,今后似可在初中教材和高中必修模块教材适当介绍,应当有机会让学生思考如何追求生产活动中物质的最小消耗和循环利用,而不是一味追求增长的最大化。在生活方式层面,“生态文化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这一内涵在初中和高中教材中虽然都有体现,但不够到位。在初中教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节,只讲述了自我保健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消费方式。高中教材只是在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中安排了有关内容,并且只讲述了绿色消费,未提适度消费。今后应当考虑在必修模块中适当反映这方面的内容。
以上只是在现有课程框架下的一些粗浅的思考。如果课程总体框架允许,应当还有更进一步的方案。比如开设“生态文化”、“学习生物圈的‘智慧’”等选修课,安排相关探究和实践活动,如“模仿生态系统的无废料生产过程,设计一个无废料生产体系”等。
应当指出的是,在中学生物学教育中引入和充实生态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既要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又要警惕“生态中心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特别要注意避免出现极端生态主义者的一些偏激的提法和做法,如“人类的一切行动应以是否有利于生态为唯一标准”、“人类和其他物种绝对平等”等。应当引导学生正视人类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和时代性,深入领会生态文化的实质,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充分尊重其他物种的价值(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追求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在思维方式的训练上,不能因为注重整体性思维而否定分析式思维,也不能因为强调辩证逻辑思维而忽视形式逻辑思维。
综上所述,生态文化在观念意识、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在中学生物教育中引入生态文化的内涵,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融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标签:生态文化论文; 生物圈论文; 科学论文; 生物科学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科学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