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讨——对企业真实性审计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思考论文,真实性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真实性审计重点应放在损益的真实性上。从理论上讲,企业是市场的一个组织,企业在市场组织中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它实现的经济效益上,也就是说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损益是企业的直接利益之所在,而企业在会计数字上弄虚作假的最直接的动因是利益驱动。因此,这种虚假主要表现在损益不实。从这种意义上讲,企业财务收支的真实性首先表现为企业损益的真实性,损益的真实是财务收支真实的结果。从现实来看,当前企业不按规定核算,乱挤乱摊成本,编造虚假经营成果的现象很突出。据对某市1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情况分析,仅有1户企业会计数字比较真实,其余15户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会计信息失实的问题。15户企业报表反映利润2971万元,而实际亏损41629万元,虚报利润达44600万元。因此,在企业真实性审计中,重点的应抓住损益的真实性。对企业损益的真实性审计,可采用逆向操作的方法,从损益表入手,结合资产负债表中与企业损益有关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着重审查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检查产品(商品)销售成本的结转是否正确,有无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人为调节利润的问题;二是检查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损失、递延资产、坏帐准备等项目,有无不按规定内容和要求核算,该进入当期损益而未计入及不该计入当期损益而计入的问题;三是检查应收帐款及存货的真实性,有无已形成财产损失或死帐而未计入当期损益的问题;四是检查企业投资收益及其他业务利润,有无将投资收益挂应付账款而不计入当期损益及其他业务收入不入账等问题:五是要结合企业改制、改组及产权变动的特点,检查影响损益的其他因素。在企业分流中,是否存在将国有资产无偿转让给非国有企业或采用租赁形式而少收或不收租赁费、占用费的问题,有无向非国有企业低价提供产品,使国有资产收益流失的问题。在企业集团审计中,应注意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是否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及其全资、控股和实际拥有控股权子公司的经营业绩,汇率的折算以及调整、抵销的项目是否按规定处理。通过审计,核实企业的经营成果,真实体现企业损益。
二、企业真实性审计应从内控制度测试入手。实践证明,搞好内控制度的测试并由此入手实施审计,对于确定审计重点,把握审计大方向,防止重大问题的遗漏,从而提高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都有着很好的先导作用。因此,在企业真实性审计中,应从内控制度的测试和评审入手,既把它作为审计的内容,又把它作为审计的方法。一是要把内控制度的测试,作为真实性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企业内控制度是否真实存在,是否真正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执行的效果是否能达到控制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将此部分内容作为企业真实性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运用内控制度测试的方法,依据测试结果确定审计重点。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关键失控点。要作为审计的重中之重,加大审计力度和审计覆盖面,进行详细审计。对内部控制运行存在不确定因素的环节,要适当提高抽查的比例,扩大检查范围。对内部控制运行效果良好的环节,可降低抽查比例或酌情免予检查。
三、企业真实性审计应注意运用科学的统计抽样方法。企业审计要从查处违纪转到真实性方面,审计方法就必须加以改进。在过去的财务收支审计中,查出违纪金额缺乏量化标准,查出多少算多少,到底还有没有不知道。而真实性审计必须以企业的客观经济活动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存在状况为量化标准,真实与否必须进行量化认定和评价。因此,企业真实性审计的结果和评价蕴含着很大的审计风险。特别是对大型企业的资产(如存货、应收帐款等)的盘点和确认不可能逐一进行,只能采取抽查的方法。过去,我们在审计中经常采用随机抽样法和经验法。前者凭感觉抽样,容易造成遗漏;后者凭经验,一旦发生判断失误,则会造成方向性的错误。因此,为控制审计风险,提高抽样的准确性,防止发生大的审计偏差,在企业真实性的审计中,应采取科学的统计抽样方法。首先,要确定被审计总体,并对审计总体进行整理。其次,要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原理,确定样本的数量,要保证样本数量的充分性;第三,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选取样本项目,保证项目的代表性;第四,要运用常用的审计方法对选出的项目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样本的特征;最后,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以样本特征推断被审计总体的特征,并由此对被审计总体的真实性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