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我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即将进入攻坚倒排工期,对于此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宽的政治任务如何坚持和实现“精准”二字,本人从公路部门扶贫攻坚的具体实践,针对扶贫工作精准识别机制、帮扶责任人素质,脱贫配套政策滞后等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帮扶管理,整合资源解决难题等方面的举措,真正做到又快又稳完成扶贫脱贫工作。
关键词:扶贫攻坚;责任意识;整合资源;管理机制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将近4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快速增长,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相对贫困现象仍然长期存在,当下,我国政府作出了精准扶贫的重大决策,从大规模开发扶贫转向精准扶贫途径有效解决贫困问题。2014年始,精准扶贫工作从自治区到县乡全面铺开,我局作为广西荔浦蒲芦瑶族乡万全村后盾单位全程开展了从入户精准识别到具体结对帮扶的一系列工作。下文将以此为切入点,从我局推进扶贫攻坚的具体实践出发,浅析当前推进此项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一、广西荔浦县蒲芦瑶族乡万全村扶贫攻坚的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
万全村位于蒲芦瑶族乡西北角,村委距乡政府所在14公里,交通不便,辖白土、苦竹山、桃树脚共10个自然屯,有耕地1436亩,人口841人,其中40%为瑶族,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木薯;经济作物有毛竹、罗汉果、八角、香菇等。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贫困村之一。
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贫困村之一。
(二)精准扶贫情况
2014年底,万全村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经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工作以及上级部门数据比对和整理,共对万全村55分以下的贫困户共61户共196人进行了精准识别,贫困户收入水平人均纯收入维持在1650元左右。2015年以来,为做好精准帮扶工作,派驻工作队员7人、共有5个单位(部门)117人均全员参与精准扶贫帮扶工作。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精准识别纠错机制没有形成,一旦入围成为贫困户,后续工作将非常被动。
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万全村严格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了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入户调查、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缺陷。一是上层调查指标设计及相关核查制度不够合理。例如在住房方面,虽然有的识别对象在面上是破旧住房,但在城市或其他地方拥有产权性住房,大部分村民不知晓这种情况,负责识别的工作队员也不了解情况,往往就会产生错误的识别,而这种识别一旦经过各种程序就会成为既定事实,当帮扶责任人到位以后,很少会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纠错。二是贫困户退出机制过于谨慎严苛。目前除了预定为2016年脱贫户以外,严格控制了提前脱贫户的认定,而2016年脱贫出列的程序也是非常繁琐的,“八有一超”以及各种奖补措施都需要经过群众评议、村民小组公示、核验小组核验等步骤。显然,在脱贫认定过程中的指标没有引入原来识别过程中的“一票否决”机制,因此,除非完全满足脱贫”双认定”标准,该贫困户才能按脱贫处理,而实际情况也许远远超出了应当脱贫的标准,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其他贫困户的政策误解,加剧这部分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二)帮扶责任人素质参差不齐,经常形成帮扶人身心下不去,贫困户情况上不来。
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也有两年多了,但是目前真正有实效性的工作还看不出来,有些干部匆匆忙忙的去了贫困户家中,没有认真履行帮扶责任,只是走马观花,没有深入了解情况,反而给乡镇、村造成不良影响。甚至有些干部根本没有入户,贫困户对自己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单位不了解。且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责任人的思想认识不够。认为扶贫工作会影响到部门中心工作或其他日常工作,没有把脱贫工作作为从中央到地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作为当前对老百姓最实在的事情来抓。在具体扶贫工作中,出实招、做实事的少,强调客观原因多,一般说辞是受日常工作影响,以致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一直未见显著效果;二是责任不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扶贫队伍为何还会存在思想上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责任不明。扶贫工作大家都要做,但都想让别人多做点,自己少做点。三是工作不扎实。工作队员知道贫困户家庭人口数,但是对贫困户每月的经济来源、开销以及真正致贫的原因不太了解,入户填表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干部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认识到为老百姓脱贫的重要性,既没有思考切实可行的措施,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三)脱贫思路单一,相关配套政策相对滞后,制约了扶贫帮扶效果。
脱贫工作主要是三个层面的工作,脱贫县、脱贫村以及贫困户。每一个层面该如何做,这个思路必须清楚,否则就是在打乱仗。当前一是资源没有整合。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整合资金。投入了很多精力与资金,却对贫困户的实际脱贫意义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还是针对县级扶贫发展大局的建设,对贫困户个人的脱贫发展成效不明显。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没有与相应的部门专项资金结合,一些村级道路建设资金还是从县财政划拨的。另一方面是没有整合各部门各类项目的资金。例如水利、住建等部门的项目,没有和脱贫攻坚的“十一有”形成良好结合,工作队员都在从完成本部门扶贫工作任务的角度出发,心里没有底。二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这里的机制是将各级各部门、各帮扶人统一到扶贫工作上来的机制。怎么样把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村干部以及乡镇和帮扶单位的思想统一起来,这就是一个机制问题。怎么样把定位定得更加精准,更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要通过每一户贫困户把我们的帮扶责任人、村两委、乡镇、扶贫部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强大合力,将贫困户的脱贫作为联系全县各级部门和个人的枢纽,实现机制上的强大保障。
三、加强扶贫工作、践行精准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责任帮扶意识。扶贫工作要落地,当前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明确责任。一是要将扶贫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级、每个人身上,将“八有一超”分解到每一位同志身上,安排具体的负责同志去落实。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到人。针对贫困户,很多人都有责任担负,其中帮扶责任人是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是帮扶责任人单位的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第三责任人是村委的班子成员和第一书记。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位,通过每一户贫困户把我们的帮扶责任人、村两委、乡镇、扶贫部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强大合力,才能在措施和行动上对脱贫工作形成有效的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学习宣传力度。只有学透政策、消化政策才能用好政策,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说得出头尾,抓得住要点,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二)加强帮扶管理工作。一是统一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二是建议引入入户识别期间的“一票否决”原则等纠错机制,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三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整合资源,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扶贫工作,必须抓住事关脱贫攻坚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精准发力。一是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县一级对各项目实施分工,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特别是要在事关“十一有”的通水通电和道路建设的任务。要保证进度,保障资金,落实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二是积极稳妥的抓好产业扶贫。根据各村、各队的实际情况,抓好种养产业扶贫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或者企业的作用,将贫困户的贴息贷款用在融资和入股中。要形成产业的特色和亮点。三是统筹用好各方面的资金。进一步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认真贯彻落实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同时各后盾单位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从全县的高度布局,将脱贫工作做得又快又稳,完成全县脱贫任务。
参考文献:
[1]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农村经济】2014(6):78-81
[2]欧阳煌等 关于新时期财政扶贫治理困境及破解的思考 【财经研究】2015年(12):90-93。
论文作者:蒋新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贫困户论文; 工作论文; 精准论文; 责任人论文; 瑶族论文; 责任论文; 一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