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经济学中几个重要范畴的理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范畴论文,市场经济论文,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市场
市场是市场经济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然而,在理论研究中对市场的认识却不尽相同。现将学术界对市场范畴的规定推介如下:
1.《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中给出的并为国内学者所广泛采用的市场定义:“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一切买卖活动的总和;商品供给和商品需要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中国大百科书·经济学卷Ⅱ》第920页)
2.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他著名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给出的国外经济学界广为流传的权威性定义:“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货物交易场所,而是指任何地区的全部,在这个地区中买者和卖者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如此自由,以致相同商品的价格有迅速相等的趋势”,“一个市场越完全,则市场的各个部分在同一时期内对同种商品支付相同价格的趋势也越强。”(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18、19页)
3.英国戴维·皮尔斯主编的为国内经济学人视为既有价值又有广泛性的《现代经济学辞典》中给出的:“市场一般指货物和服务(劳务)的销售和购买发生于其中的场合。但不必存在与市场对应的有形实体——例如,市场可以由诸如进行股票交易的、跨越世界的电信网组成。”(戴维·皮尔斯主编《现代经济学辞典》第339页)
上述的三个定义能够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有四点:第一,市场是商品交换(或买卖或流通)的关系总和,这是一种较为抽象和笼统的规定;第二,市场的涵义在实际运用中常常有多种多样的变化,市场有时指的是经济中的整个市场体系,有时指的是某一行业内在的市场,有时是指某一产品市场;第三,市场可以有固定的场所,也可以没有固定的场所;第四,在同一市场内,同一产品价格趋于一致。否则可视为不完善的市场,或者说存在市场分割。
这种注意或者理解似乎给我们留下一个不应有的缺憾:市场只是商品的市场。虽然戴维·皮尔斯的辞典中也说股票交易(即资本市场),那不过是从是否是有形实体的角度来看股票交易。其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不只是商品商场,而更有意义的则是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不过是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调节方式或手段。如果把市场的交易对象仅限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上,而不考虑或干脆排斥土地、劳动、资本用于生产过程的社会资源即生产要素,那么通过市场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将从何谈起呢?
这并非咬文嚼字,实属理论研究之必要而使然。
在市场经济学研究中,市场的定义应如何准确界定呢?笔者认为,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之更趋完善。前人的成果现均已在近年来的市场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反映。现行的教科书几乎众口一词: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与广的区分焦点在于是固定的场所(有形市场)还是交换关系的总和(包含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这种认识似乎多了点究气,但符合已经发展了的市场实际,因此便流行于大中专教科书和许多报刊文章之中了。
从这一流行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市场的狭义定义是建立在对不发达的商品经济研究的基础上的;而广义的市场是建立在对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研究的基础上的。就是说这种流行的定义只不过是对市场进行商品经济学的界定进而又对其进行理论区分,并没有对市场进行市场经济学的界定,同样摆脱不了前面所说的缺憾了:那就是仍然没有把要素市场界定进去,因而这样的市场与市场经济学研究中的市场失去了一致性,因此社会资源配置这一研究主题将无法开展。诚然,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并且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市场经济并不等于商品经济。
分析至此,仿佛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作为调节资源配置基本手段的市场只能是广义的市场。”(王珏主编:《市场经济概论》第8页)但不只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广义的市场的定义应赋予新的二重性:一方面它不仅包括有形市场,而且还包括无形市场;另一方面,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要素市场。很清楚:∑交换关系→∑有形市场交换关系+∑无形市场交换关系→∑有形的商品市场交换关系+∑无形商品市场的交换关系+∑有形的要素市场交换关系+∑无形要素市场交换关系→∑以货币为媒介的一切交换关系。因为货币是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切财富和一切资源的一般代表形式。
由此广义的市场定义可被界定为一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将涵盖如下内容:
1.广义的市场是以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基础的;
2.广义的市场就交换空间范围而言,既包括有形市场,也包括无形市场;
3.广义市场就交换客体对象而言,既包括商品市场,也包括要素市场;
4.广义的市场是市场主体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88页)
若问广义的市场可否定义为“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回答只能是否。因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的原始诱因首先来自商品市场的价格变动信号。况且生产资料本身也是商品的范畴。
二、关于市场体系
对市场体系含义的理解,理论界几乎没有异议。通常,把此定义描述为:“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各种市场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构成市场体系单位是一个个市场,因此,此定义至少涵盖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市场的完备性。“各种市场”已明白无误地指出了市场不是单方面的,几方面的,而是“整体”,残缺不全的市场不能成为体系;其二,市场的联系性。即各类的市场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联系是由价格这一“粘合剂”自然耦合而成的。两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没有完备性,联系性是不充分的,或缺少环节(某一市场)而无法联系;没有联系性,市场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而不能成为一个体系。
研究市场经济理论的学者们为什么十分注重对市场体系的研究呢?笔者以为有几点较为充分的理由:
1.完善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是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没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资源缺乏配置的场所和手段,市场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2.发达的市场体系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发达的市场体系具有天生的平等性、充分的竞争性、广泛的开放性、无情的分化性。天生的平等性使交易双方买卖自由,等价交换,排除任何人以任何非经济方式占有他人的产品;充分的竞争性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广泛的开放性加强了社会分工和协作,在国内外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市场加速资源的流动和合理的配置;无情的分化性,通过优胜劣汰,使资产的存量的变动趋向于竞争的优胜者,从而达到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充分发达的市场体系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条件。难怪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这一高效益列车运行的轨道。此中可见建立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了。
作为一个具有完备性、联系性的市场体系期构成将如何?综合近几年来理论研究的成果,笔者以为可从四个方面去考察。
1.市场主体结构。据此市场构成要素可有三个方面,即所有权市场、占有权市场、使权市场。所有仅市场是最高层次的全面让度的市场;占有权市场是保留所有权,转让其占有权市场;使用权市场可能的两种情况,其一,所有权与占有权在于同一市场主体,只转让其使用权,其二,只有占有权,也可转让其使用权。市场主体结构分析不仅可以规范市场的主体行为,市场主体履行的义务,而且对我国企业承包制的缺陷分析和逐步在土地经营承包的基础上如何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都有很大的有益启发。
2.市场客体结构。据此,市场可分为一般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可分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要素市场可分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生产资料市场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既可以是商品市场范畴,也可以是要素市场的范畴。
3.市场时间结构。市场至少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笔者认为目前流行于党政干部的经济学读物多有将二者的界定标准搞乱之嫌,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现货市场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市场(实属即期现货市场),看成是现货市场的唯一形式,而把“成交在前,交割在后”的远期现货市场错误时认为是期货市场,这是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无知表现。期货市场确实是在发达的远期现货交易基础上产生的,但二者不能等同,笔者认为它们的界定标准在于是否是实实在在的商品交换(仅以商品期货市场为考察对象),若是,则是现货市场,若则,则是期货市场。因为期货市场是一种“纸合同的交易”市场。虽然它有“成交在前,交割在后”的特征,但不是最重要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试图用实货市场来代替现货市场。这并不无道理。
4.市场空间结构。据此,市场可分为地方市场、全国市场、世界市场。这是一种时序顺次、空间递增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市场构成。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考察可知,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是一个全方位、多方面的有机整体。
对市场体系含义的认识虽然异议不大,也不能说没有异议。产生异议的原因可能来自对英文system的理解。据英文辞典的一般解释,system至少有这样两层含义:(1)系统或体系;(2)体系或制度。第一层含有元素(单位)的相互联系之意。这与上述分析的市场体系是吻合的。如果按第二层含义理解,“市场体系”可指市场制度或市场体制了,这样就涵盖的内容来说决不是指市场的一个个单位之间的有机制联系了,肯定更大些。正因为这样,有人便认为,市场体要包容“市场主体,市场载体、市场中介、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调控、市场监管,以及与国际市场对接等各个方面”。(杨朝曦、任俊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研究》,见《经济研究参考》95年150期,第7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略嫌定泛,虽说这些内容与市场体系有着密切联系,有些是同义反复(主体、载体、中介等),但市场体系并不包括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调控,甚至是市场管理等。
三、关于市场机制
理论界对市场机制的理解虽然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其基本含义还是接近的,主要有以下的涵义:
1.市场机制是市场要素相互联系、互为因果而形成的联结系统;
2.市场机制是市场要素相互联系、互为因果而形成的运转形式;
3.市场机制是市场要素相互联系、互为因果而形成对经济运行的内在功能;
4.市场机制是市场要素相互联系、互为因果而形成的调节方式。
如何从更深层而完整系统地把握这些含义,这是每位市场经济学理论研究者应尽的义务。笔者以为完成对市场机制的全面系统地认识必须基于这样的思路:首先分析何谓机制,再从其它学科对机制的运用中寻求启示,进而把市场机制框定在经济机制这一更大有范畴中去理解,最后得出市场机制的基本含义、内在构成及相互有机联系。
先说“机制”一词的本意。“机制”(mechnism)一词源自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机器都是由一些的零部件构成的,各个零部件如果从机械的、电学的原理看,它们形成了因果关系、相互联系,并按照一定的方式运转,因此,机制的本意应理解为机器运转过程中各个零部件之间的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联接关系及运转方式。
后来生物学界和医学界用类比方式使用了生理机制或病理机制等概念,用以表达生物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其它各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运作方式。如果对本意及其类比作一种科学的抽象,我们可以认为定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而形成的运动方式,就可以称之为“机制”。
正因为如此,经济学上使用经济机制概念,指的是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运行方式。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中,并对各个环节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由于经济机制是由各类要素构成的庞大系统,各类要素都自成系统,各自都有特写的运行机制。如果我们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机制可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市场机制;一种是计划机制。因此,市场机制只能被框定在资源配置的方式和功能中去准确把握它的含义。
根据上面的分析,“机制”即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市场机制的分析,也必须首先弄清市场的构成要素。市场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的要素有三个方面组成:供求、价格、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个广义的市场,因此,价格也就不单指商品的价格,它还包括着工资、利率(汇率)和各种租金等价格总体,即扩展的价格。以此类推,供给和竞争好不是单一有商品市场,而表现在各个市场上的供求和竞争。市场经济学原理还告诉我们市场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内在的联系,并按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以表现出它的一定的总体功能。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由此我们可以将市场机制的基本含义归纳如下:市场机制是由构成市场的供求、价格、竞争等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
以上的分析将有三点结论:
1.“机制”一词的抽象意义是指构成某种事物的要素之间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2.市场机制只有被框定在经济机制范畴内才能得到准确理解,它是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层面上的概念,与计划机制相并列,且与企业经营机制(微观)和国家调控机制(宏观)相对应构成完整的经济机制。
3.既然市场机制是市场要素之间互为因果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那么,市场机制将发挥着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并作为一种手段,调节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
现代社会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作用下,必须对企业经营机制产生重大影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通过市场机制能使社会资源首先配置到人们最需要的产品生产上;第二,通过市场机制,能使社会资源尽量配置到那些效益较好的、管理水平较高的地区、部门、企业中去;最后,以其作为衡量人们权益的天平,借用价格支点,调节各种利益关系。
由于市场的因素有供求、价格、竞争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市场机制也有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三个方面。不同的供求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市场价格机制,我们从扩展的价格概念中可以看到价格机制包括商品市场的价格机制,劳动市场的工资机制,资金市场的利率机制(或汇率机制)等等。因此市场的三大机制本身还包含着各自独立的运行机制,在此恕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