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企业大陆本土化战略及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台资企业论文,战略论文,大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本土化战略,是指一些跨国经营的企业为了在所在国或所在地区获得最大化的市场利益,充分满足本地市场需求,适应本地区文化,利用本地经营人才和经营组织生产、销售适应特定地域的产品和服务,而实行的一系列生产、经营、决策的总和。台湾与大陆虽然同属一个中国,但是在目前海峡两岸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台商投资仍适用本土化分析架构。
早期台商赴大陆投资,由于大陆规定一定外销比重的投资政策及内需市场的不足与潜在的风险,因此多以外销为主。为了取得优质低价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台商企业的供应基本上来自台湾和外国。台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呈现“体外循环”的格局。
一、台资企业大陆本土化战略的主要原因:
1、取得稳定的供应和接近目标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在大陆改革开放20年后,交通等基础建设逐渐完善,居民生活也从温饱型进入小康阶段,人民所得明显提高,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对台湾产品构成巨大需求。再加上加入WTO的强烈诱因及可预期的政策改变,内销市场逐渐成为台商经营的重点。近年来,台商在经营型态上,逐渐从过去所谓“三来一补”或是“两头在外”的外销导向型企业,开始实施本土化战略,向着眼于大陆本地市场的内销导向型企业转变。
以资讯电子产业为例。大陆无论是个人组装电脑还是厂商生产电脑都大量使用台商企业生产的电脑零部件。随着大陆电脑市场迅速成长而崛起的大陆知名品牌厂商已经开始委托台商代工,如联想、浪潮等委托台湾厂商为其代工生产笔记本电脑。就近生产供应除了可以降低成本以外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本地化”要求,因而有在大陆投资的需求。正如大众电脑简明仁说:“随着联想采购量增加,大众有必要在大陆设笔记型电脑厂”,还有宏力半导体总经理王文洋所说“周边厂商集中可收取零组件便宜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市场在那边,全球高科技大厂都在那里,台湾以代工为主的科技厂商没有理由不去大陆投资”。
台商企业采取“两头在外”的经营方式,一方面产生供应不及时,不稳定的问题。目前海峡两岸尚未实现“三通”,来自台湾的人财物都要经过第三地转进,加上海关的查验耗时较多,来自台湾的产品遇到突发事件,如“9·21”台湾大地震导致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供应不能保证,另一方面,自境外运进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还增添了关税负担。此外,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为降低成本实行恰值其时(just in time)的生产方式,更是需要从本土企业购买物品或服务。
2、欧美日跨国公司的推动。
由于台湾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取得困难,环保的要求提高,台传统产业首先向大陆转移。20世纪90年代台湾高科技企业也面临同样压力,在台湾生产的成本已经难以维持以往的利润率和扩大再生产需要的资金,转移到以大陆为主的低成本地区成为必然趋势。
欧美跨国公司直接推动其代工生产企业到大陆设厂。“IBM、康柏、戴尔、富士通、索尼等国际知名厂商明确要求代工伙伴采取内地投资行动,有些厂家已经以内地的生产成本为标准来要求台湾企业降低报价”(注:《祖国大陆无厂订单少,台电脑厂商急了》http://www.enet.com.cn 2000-09-13。)。欧美电脑业跨国公司甚至把是否在中国大陆设厂作为下单的指标之一。面对外商来台采购办公室(IPO)人员强化在大陆的布局,台湾代工厂商感受深切,为留住戴尔、IBM与日系厂商NEC、东芝等大客户订单,笔记本型计算机大厂必须积极寻求登陆生产其产品,以符合客户在当地出货的要求。如广达、华宇、英业达在大陆的笔记本电脑厂将直接为康柏中国市场供货。
在客户与同业的压力下,近年来包括英业达、仁宝、华宇、大众、伦飞、蓝天等笔记本型电脑厂商纷纷在大陆加紧赶建笔记本型电脑新厂,展开另一波“军备”竞赛。英业达新厂完工后,规划年产能力达200万台,仁宝新厂年产能也达200万台以上,华宇在吴江占地更达1,700亩,华宇电脑(江苏)公司总经理杨照民表示,未来数年笔记本型计算机产业排名将重新洗牌,华宇因在大陆布局成熟,在台商笔记本电脑业中的名次将大幅提升,朝“超三赶二”目标迈进(注:林贞美:《华宇电脑在江苏吴江造镇》,台湾:《经济日报》2002-09-17/(33)。)。台湾第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广达在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占地千亩,目前已成立的达丰与达功两家公司,未来还将陆续依“丰功伟业、造福人群”成立八家公司。(注:林信昌:《笔记计算机战火烧对对岸》,台湾:《经济日报》2001-08-17(11)。)
3、借助大陆市场创造国际品牌的梦想。
近20年来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已取得显著成就,不仅在岛内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轴,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十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但可惜的是,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多是扮演赚辛苦钱的代工角色。以自有品牌营销的,过去除宏基外,实在是凤毛麟角。然而在大陆经济崛起后,台商尝试借助大陆市场创造自我品牌。
台湾电子信息产业近20年来之所以未能创造自我品牌,主要因为台商做企业对企业间的生意,与跨国企业结盟,做OEM或ODM。只要产品质量合乎对方要求、准时交货,不管市场营销,风险比较小,是企业比较容易走的一条路。不过,岛内同业激烈竞争,以致加工利润极为微薄,也导致附加价值率更显得偏低。而台湾电子信息产业本身多属中小型企业,承受风险及创新力薄弱外,部分台商认为,最关键的应是缺乏一个比较具有经济规模的内销市场来孕育它。而国际品牌或跨国企业,无不先在其本土市场生根,成长、壮大、脚步站稳后,再外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否则,事倍功半,成功机率不大。如宏基计算机20多年前还是中小企业时,就有雄心大计,创造自己品牌;但因能力有限,采取由乡村包围城市的推销策略,先从比较容易进入的拉丁美洲市场着手,到稍有成绩后,再打入美国市场,虽经多年努力,吃尽苦头,在美国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不过就美国市场而言,宏基还是一个小品牌。
由于大陆市场大,又是同文同种,是全球所有市场中,最易进入也最快接受新品牌的市场。宏基董事长施振荣认为,在大陆市场,相对于欧、美、日等外商,台湾具有“本土”的优势,台企业如创新走在大陆厂商之前,就有大好的发展机会。
台湾传统产业产品如“康师傅”方便面,“捷安特”自行车在大陆自创品牌的成功激励着电子信息产业,而且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些产品在自创品牌方面已经获得成功或取得很大进展。如全友扫描仪(Microtek)经过几年的经营,即占据大陆市场销售量47.5%,所占市场份额连续十年名列第一。(注:李珣瑛:《全友的电脑扫描器大陆市场热销》,台湾:《经济日报》2001年2月19日(11)。)宏基在大陆经10年的努力经营,虽然也遭遇种种困难,其Acer品牌目前已进入全球品牌排名第七、八名之间。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向国际化、全球化,预计2003年底Acer品牌在全球品牌排名即有跃升前五大的可能。后起于宏基的明基电通,改用BenQ品牌,大陆积极推广,经一年的努力,已小有名气。
所以,一些著名的电子信息企业纷纷以大陆为基地努力实现品牌梦。如华硕1999年开始悄悄进军大陆,在苏州相继设立了凯硕(机箱厂)、康硕(电源供应器厂)、百硕(印刷电路板广)、名硕(电脑厂)及系硕(机箱厂)等五家公司从事生产制造电脑业务。2000年中推出精钻系列品牌台式电脑。目前以巨额预算为其新推出的自有品牌个人电脑,大打广告并开始在主要大城市开设华硕电脑专卖店,竭力树立华硕电脑的形象。一向以代工为主的仁宝电脑,也在大陆掀起降价飓风,竭力树立价廉物美的联宝品牌。
二、大陆台资企业在本土化方面取得的进展
1、在供应本土化方面。
低技术企业供应本土化进行得比较快,如昆山高树饰品有限公司,据笔者调查,5年前就在大陆采购主要原材料,只有15%-20%的原材料进口,并且供应商以本土内资企业为主。(注:2002年11月底,笔者对昆山高树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金锥、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家守、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添财、天宇通讯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执行副总陈明哲、沪士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贵等就台资企业本土化进行访谈,文中涉及这些公司的资料皆为访谈所得。)再如台湾第二大轮胎制造企业建大轮胎投资的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其原材料供应的70%来自于设在大陆的企业。高技术企业供应的本土化发展也很快,不过由于其原材料或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较高,主要依赖台商企业。这些企业有的是过来投资时就跟进,如明基带来20多家配套企业。有的是在之后聚集,如沪士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其原材料及中间投入品的供应原来100%进口,后要求台湾配套厂商来昆山附近设厂,1998年开始本土原材料供应增多,2002年其原材料的60-70%由内地供应。根据台湾电子电机同业公会资料显示,已赴大陆投资之台湾IT产业近期生产策略多采“就地生产再出口投资策略”为主,即以过去在大陆的单纯加工出口(垂直分工)转型,至大陆本地取得零组件料,组装生产出口,往来厂商以台资工厂为主,并同时生产不同技术层次之产品(水平分工),形成生产团队。
2、在市场本土化方面。
台商传统产业企业开始时即以内销为主,如在食品、自行车、纺织、水泥等行业,当然不排除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外销的比重比较大。高技术行业无论是做配件、中间产品还是完整产品的都以外销为主,一般是百分之百的外销。但是最近几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内销的比重加大。如沪士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投产后其产品100%外销,1999年开始有5%的内销,而2000年内销达到30%,2002年达到40%,估计今后内销比例将在40%-50%之间。再以天宇通讯科技(昆山)有限公司为例,其生产的手机电池在1999年投产后以外销为主,2002年内销比重已经达到30%,公司规划2003年内销市场比重达到50%。
3、在人才本土化方面。
台商企业来大陆投资设厂之初台湾来的干部比较多,在企业投产运转正常后,台干的人数大为减少,虽然企业的规模比企业创立之初扩大了数倍,但台干的人数一般只有原先的一半左右。而近年来,台商企业为展现在大陆耕耘的决心,加上厂商进驻大陆时日一久,当地晋用的员工也面临升迁问题,台企开始掀起一股人才本土化风潮,特别在个人计算机大厂中尤其明显,除了重要主管仍由台籍干部出任外,台籍干部比重下降。捷安特公司是实施人才本土化的典型,公司领导认为就人才而言,宜持续培育本地人力,让其慢慢了解经营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并透过在职训练来提升素质,适时予以升迁。目前,捷安特内销、生产、工程、品保、总务部门的主管都是本土干部,内销主管已升任协理,其余为经理级。捷安特筹设之初,台湾派来干部十余人,开工时大陆员工不到200人;如今,全厂员工逾1,700人,台籍干部只有9人。
4、在资金本土化方面。
近年来台商企业资金本土化发展非常迅速,部分企业将资金在地化订为全球运筹策略的一环。这是因为,一方面台商企业认为,要与本地金融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如只靠台湾、境外金融支应,难免有不足的时候。加上岛内有部分人认为,台商投资大陆导致台湾岛内经济失血,在大陆当地筹资可以堵住某些人的口。未来,股票适时上市,更有助于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大陆银行争取台商的动作日趋积极,近年来大陆金融机构为寻求更安全的放款管道,锁定企业形象良好、经营稳健的台资企业为贷款业务重点。这样,昆山、苏州等地具规模的台商,已把融资重心放在与大陆的公有及股份制银行往来。
高技术企业和资金密集的大型企业比较容易从当地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台湾广达、仁宝、英业达及华宇等笔记本型计算机业者,纷纷在大陆筹资,与当地金融机构建立更密切的往来关系渐成趋势。以仁宝为例,目前在大陆投资的资金来源,除了部分台湾的资金外,还包括向大陆金融机构及香港外商银行融资,其中向大陆贷款的金额约一两亿人民币。(注:林贞美:《电子业西进资金在地化》台湾:《经济日报》2002-07-02(4)。)昆山的沪士电子财务副总经理李明贵表示,该公司目前主要融资需求靠陆资银行,总融资额度约在10亿元人民币,大部分是不需抵押品的信用额度,目前只需用到两成。贷款年利率约在5%左右,比美元贷款利率3%多要高一些。为了扩建第二套烷基苯生产厂,金桐石化公司向大陆中国建设银行借贷短、中长期资金人民币4.3亿元。其中,半年期人民币2亿元信用贷款利率仅4.5%,七年期人民币2.3亿元抵押贷款利率为5.1%。金桐借贷的建厂资金,非常优惠,不但低于大陆平常利率约一个百分点,更低于台湾最低的借贷利率达两个百分点,甚至更低。(注:邱展光:《金桐扩厂向祖国大陆建设银行贷款》,台湾:《经济日报》2002-11-01(35)。)
继第—家在大陆上市的台资企业福建灿坤之后,一些台资企业在当地股票市场上市方面也走出重要一步。台湾上市公司楠梓电转投资大陆的江苏沪士电子公司,从台商独资企业改制为合资股份公司,被工商局核准登记为“江苏沪士电子股份公司”,完成台资企业到大陆股市上市的第一步。除江苏沪士电子外,上海、江苏、广州等地还有一批投资规模大、销售营利好的台商独资企业纷纷看中改制为合资股份公司,到大陆股市上市募集资金。(注:《江苏沪士电子改合资准了》,台湾:《经济日报》2001-07-23(11)。)
5、在研发本土化方面。
台商企业在大陆投资设厂,只是把大陆作为产品的生产、加工、组装基地。研究开发一般都放在台湾母公司。随着在大陆的投资规模的扩大,一些企业的研发机构开始在大陆设立。如台资企业中化制药苏州厂斥资4000万元在江苏苏州新建研发中心,将配置20余位研究员,台湾现有50多位研发人员,将轮流派驻大陆。中化制药苏州厂透过与台湾研发团队密切互动,加速技术升级,将台湾擅长的长效剂型、口服渗透压剂型等技术,移转给大陆苏州厂,并投入中草药研发。一些企业在大陆研发机构的规模和研发水平与台湾母公司相比已经不相上下。
台资企业本土化战略的影响:一、台资企业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得以提升,并通过内外企业的融合,创造出新的组织优势,形成新的企业管理和经营文化。二、促进区域市场结构的调整,培植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台资企业本土化的实现,在增加大陆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时,使构成区域市场的商品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消费倾向。市场供需结构的改变,使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在新经济增长点和发挥新的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新市场开拓后,诱导内资企业进入新市场。三、台资与内资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竞争和合作,使区域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台资企业培养的人才可以流动到民营企业、公营企业,台资企业的技术扩散的效应可能更明显,陆资银行的资金流向稳定的大客户,盘活了闲置的资金。台资企业本土化的深入,使区域原有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发生改变,原有的不适应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约束失去其存在的生产与社会基础,促进区域制度创新和效能提高。四、有利于僵化的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转变。台资企业本土化将使本地企业、社会、个人有较多机会学习台商的“打拼”创业精神,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精神,闯世界的国际化经营理念等,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标签:本土化战略论文; 笔记本电脑论文; 台企论文; 昆山机械论文; 经济日报论文; 台商论文; 投资论文; 华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