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论文

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论文

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李 静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合肥分校,安徽 合肥 230001)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注重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党建文化是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构建出的特殊文化现象,探讨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发挥,是开放大学发展的需要。在开放大学建设逐步推进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作为“内核”建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是党建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正是实践赋予了党建文化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党建文化 开放大学 文化建设 实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注重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党建文化是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形成和承载的文化,是党的建设在文化层面的体现。本文主要研究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发挥,希望能推动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促进党建文化自身的发展。

一、党建文化概述

党建文化是从党的建设实践中提取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领导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构建起来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1]。相较于一般的文化现象而言,党建文化是一种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文化。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建立者,是我国的执政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这种主导性的政治地位和强大的政治资源赋予了党建文化巨大的张力,使党建文化成为对全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主导性文化[2]。党建文化对内能够推动党的建设和党内文化的发展,对外又能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

对于党建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概括,大体上包括党在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为全党所一致认同实践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态度等[4]。可以看出,党建文化的内容比较抽象,因为它是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总和,但是它又是具体的,当党建文化和党的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时,又会变得详尽生动,发挥出推动党的建设、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地充实和发展。

二、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开放大学是一种新型的大学,但并不是新建的大学。我国的开放大学是在原有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的战略转型。2012年7月三所开放大学——中国国家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的正式成立,拉开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转型的帷幕。广播电视大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为使命,开始了开放大学建设的新征程。如今,开放大学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人才培养、办学组织体系建设、基本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但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进展则相对缓慢。而文化作为大学的灵魂,是根植于大学内在精神深层、影响并统领大学办学治校育人整个过程的核心要素[5],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开放大学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想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实现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的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这一“内核”的建设。党建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主导性文化,在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采用Wang[13]等方法,样品组织用8 mL 0.1 mol/L pH 7.5的PBS缓冲液提取,4 ℃ 13000 r/min下离心30 min,上清液为粗酶提取液,反应体系包含反应缓冲液 2.6 mL、酶液0.1 mL和2 mmol/L H2O2 0.3 mL,测定290 nm处的吸光值。

(一)唤醒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觉

3.行为文化建设方面

(二)引领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放大学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既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力量,其文化建设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开放大学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其文化建设相较于普通高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又处于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文化建设面临的情况纷繁复杂。党建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性文化,处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核心,能够以自身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引领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以自身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态度等为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提供指引,确保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行。

(三)凝聚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力量

制度文化是大学制度规则本身及其内在价值体系、组织运行机制和制度执行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总和[7],是大学文化中最具刚性和显性的部分,也是大学精神文化在制度中的体现。在开放大学的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在学校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由于制度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内部治理权限以及系统内部权限的分配,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要着重运用党的组织观念、制度规范凝聚共识、协调矛盾,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面对利益冲突时,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局部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讲团结顾大局,优化权力分配方式,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三、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一)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建文化作用发挥的基础

注重加强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之一[6]。我们党一直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开放大学党的建设,应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坚持党对开放大学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定政治方向,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开放大学打造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以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党建文化是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所形成和承载的文化。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党的建设是基础。高校党建是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大学作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历史使命,应在校党委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以高质量党建为党建文化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基础。

开放大学相较于普通高校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活动依托于网络平台,实体校园环境缺乏,而网络技术手段成熟,网络平台建设完备;二是开放大学并不是一所大学的概念,而是由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和行业企业学院共同组成的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系统。因此,党建工作的开展应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开放大学特点的路径:突出网络在党建中的地位,依托开放大学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把网络打造成为党建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线上线下联动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加强开放大学系统内部的协同合作,探索建立系统内部的党建联盟,整合资源、功能互补、协同发力、共同推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型党建工作格局,全面激发党建活力。

1.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2.结合开放大学特点,探索党建工作路径的创新

无论对于全新路虎发现这样的新英国车还是对于设计本身,我们或许都应该抱有一份热情与包容。对于外圆内方的全新一代路虎发现来说,外表或许体现着路虎顺应这个时代的变革与思考,但其内在依旧是秉承“Never Stop Discovering心至无疆”精神的经典产物。对比那些曾经辉煌如今颓废甚至消失的英国汽车品牌们来说,路虎无疑是个努力的幸运儿,质疑声或许对于全新一代路虎发现来说并不可怕,至少它在努力改变,至少它的内心严正如初。

(二)发挥文化影响力,用党建文化引领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方面,文化建设也应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用自身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情感态度等引领开放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以及环境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凝聚建设中的各方力量,确保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1.3.3 镇静评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 于T0~T4时点采用Ramsay评分评价术中镇静情况。Ramsay镇静评分标准:1分为清醒,患者有焦虑、不安或烦躁;2分为清醒,患者合作、定向力良好或安静;3分为嗜睡,患者仅对命令有反应;4分为浅睡眠状态,患者对轻叩眉间或强声刺激反应敏捷;5分为睡眠,患者对轻叩眉间或者强声刺激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眠状态,患者对轻叩眉间或者强声刺激无任何反应。其中,1分为镇静不足,2~4分为镇静满意,5~6分为镇静过度。观察围手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包括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咳嗽和躁动。

沥青拌和站是一个结构较复杂的大型生产设备,而且通常情况下沥青的拌和都需要在野外进行施工,施工环境相对恶劣,因此为了保证沥青拌和设备少出现设备故障就要对其做好入场的维修和养护,只有拌和设备质量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沥青混凝土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大学开展一切活动的思想基础和依据。精神文化建设是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党建文化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念的灵魂。在开放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在精神文化建设领域传播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观念和情感态度,孕育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

2.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开放大学这样一个办学网络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系统来说更是如此。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需要广泛的动员各方力量,不仅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总部、分部、地方学院、学习中心和各行业企业学院的协同推进。中国共产党能够从一个力量弱小的党发展成为今天强大的执政党,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通过共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培养,凝聚党内力量,而且也善于广泛地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一致努力。在党建文化层面也形成了突出群众价值的群众文化,以人文本的人本文化以及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优良工作作风等等,这对于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开放大学最广泛的动员、团结一切建设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为推动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开放大学自成立以来,虽然硕果累累,但在文化建设方面却相对缓慢,并没有系统性的推进,文化建设的地位并不突出。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需要深层次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展者,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深刻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资源和文化方式在党的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的把握党建文化构建规律,在党的建设实践中自觉的推进党建文化的建设[4]。党建文化在建构过程中体现出的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能够对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唤醒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深刻认识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了解自身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主动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任,从而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

行为文化是在大学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并通过大学人的行为活动而展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是大学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人”的行为上的体现。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中最为活跃、生动形象的展示部分。校风是一所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8],主要包括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考风以及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作风等。开放大学的行为文化建设,要以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行为准则为指引。在教风建设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培育爱岗敬业、勤勉奉献、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教风;在学风和考风建设方面,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培育理论联系实际、艰苦求索、求真务实的风气;在工作作风建设方面,要坚持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脚踏实地、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

4.环境文化建设方面

环境是大学进行正常活动的场所,环境文化是指融入大学精神文化要素的校园规划布局、校园建筑、活动场所、各种设施以及人文景观等总和而成的物化的静态文化[9]。大学的环境文化具有独特的个性,英国学者阿什比曾说过“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开放大学作为实施现代远距离教育的高等院校,所拥有的独特的网络校园环境,构成了其环境文化的独特个性。在开放大学的环境文化建设中,要用党建文化引导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使网络学习平台不仅成为传递专业知识的主渠道,也成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阵地。同时还应借鉴党建文化中的标识观念,通过校徽、校训、校歌等外在的统一标识,加强开放大学对内的凝聚力以及对外的影响力。

首先,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与保障[1]。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单一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施工水平控制机制可以对施工进度与目标进行有力把控,可相关项目部门往往缺乏施工水平控制机制,对动工目标与具体施工过程产生模糊状态,只是一味迷茫的破土动工,进而没能对工程质量进行确保,在毫无质量保障的情况下施工,不仅造成了质量下滑与经济利益受损等现象,甚至导致了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在文化与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实现共同发展

大学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功能,大学文化往往是社会文化中最为活跃和领先的部分。开放大学作为远程教育领域中的新型大学,代表着世界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其大学文化蕴含着独特的理念和时代内涵。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作用发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党建文化和开放大学文化这两种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在文化与文化的交融碰撞中,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党建文化引领推动了开放大学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开放大学文化也赋予了党建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丰富了党建文化的内容,推动了党建文化的发展。而党建文化的发展完善,又有助于党建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引领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从而形成一种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实现了党建文化和开放大学文化的共同发展。

2.3 SAP10-2检测异常的区域与位点 表3示21位10-2SAP异常的PPG患者视野缺损主要出现在上半侧和上方区域(分区方法见图1[2]),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大学文化建设是关乎大学根本的建设,任重而道远。而开放大学作为一个办学网络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系统,其文化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本文对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挥进行了初步探索,希望能够推动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筑牢一流开放大学的“内核”,使开放大学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更好地肩负起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希望能够推动党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党建文化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在文化与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永葆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马西恒,夏 军.党建文化及其社会化——中国共产党党建文化初探[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3):26-81.

[2]李曙新.论党建文化的内涵、特征、作用及其实践路径[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1):64-67.

[3]唐文玉,马西恒,夏 军.党建文化与政党转型——中国共产党转型研究的新视野[J].理论月刊,2011,(8):11-14.

[4]陈金龙.党建文化的界定与建构:以中国共产党为视角[J].理论学刊,2012,(10):23-26.

[5]眭依凡,俞婷婕,李鹏虎.关于大学文化学理性问题的再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36(6):1-18.

[6]韩 强.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72-77.

[7]胡玉玺,程海威.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内涵、现状、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 2016,(4):102-109.

[8]张桂霞.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105-109.

[9]赖廷谦.社会主义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125.

[中图分类号] G 72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473( 2019) 05-0097-04

DOI: 10.16162/j.issn.1672-3473.2019.05.021

[收稿日期] 2019-06-09

[基金项目]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作用发挥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JSZ2018ZD05。

[作者简介] 李 静(1985- ),女,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合肥分校,讲师。

[责任编辑:张建荣]

标签:;  ;  ;  ;  ;  

党建文化在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