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泰安 271219)
【摘要】目的:通过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的比较,观察四联疗法对治疗小儿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小儿伴HP感染患者58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试验组患者采用洛赛克+铋剂+四环素+替硝唑四联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以及病情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58.6%,HP根除率为79.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38%;试验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79.3%,HP根除率为96.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9%。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四联疗法更有助于小儿伴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恢复,且治疗效果明显,患者耐受性好,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量推广。
关键词:四联疗法;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一般是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消化性溃疡一般老年人好发,但近几年经过临床治疗统计发现,因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增强,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不断增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小儿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1],而随着幽门螺杆菌抗药性的增加,传统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二联疗法以及三联疗法成功率不断下降,四联疗法在临床上不断得到应用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小儿伴HP感染的患者,共58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3岁—13岁,平均年龄8.21岁。该组患者经过胃镜检查,胃溃疡患者共有2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7例;患者经尿素酶试验后均为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3岁~12岁,平均年龄7.83岁,胃溃疡患者有1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8例;试验组患者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4岁~13岁,平均年龄8.85岁,胃溃疡患者有1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9例。58例患者均在试验前2周内排除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以及服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排除心、肝、肾等人体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对大环内脂类以及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止血以及保护胃肠黏膜等基本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三联疗法,即患者口服奥美拉唑1mg~2mg/(kg·d),口服阿莫西林50mg/(kg·d),口服克拉霉素20mg/(kg·d),每周平均2次。试验组患者在给予患者止血以及保护胃肠黏膜等基本治疗方法基础上,给患者实施四联疗法,即:患者口服洛赛克20mg/(kg·d),每天1次;服用铋剂200mg/(kg·d),每天3次;服用四环素480mg/(kg·d),每天3次;服用替硝唑500mg/(kg·d),每天2次[2]。在服用四环素以及替硝唑连续两周后停止服用,洛赛克以及铋剂继续服用两周。
1.3 评定标准 (1)观察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患者在疗程结束后进行胃镜检查,通过胃镜的检查观察溃疡的愈合率,溃疡灶愈合则评定为治愈,溃疡灶缩小面积>50%评定为好转,溃疡灶面积缩小<50%则为无效[3]。(2)对患者进行尿素酶试验,根据尿素酶反应情况检测HP的根除情况。(3)检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溃疡灶愈合率情况以及HP根除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溃疡灶愈合率以及HP情况统计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58.6%,总的好转率达到86.2%,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达到79.3%;试验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79.3%,总的好转率达到93.1%,试验组患者的HP根除率达到96.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2.2 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主要包括头晕、乏力、恶心以及腹胀差等,但不良情况总体并未影响对患者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分别为41.38%(12/29)、20.69%(6/29)。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胃酸、保护性因子缺乏以及HP伴感染。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还主要包括不良饮食习惯或者有溃疡病家族史、应用非甾体抗药等,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饮食不规律、呕吐以及大便潜血阳性,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要注意早期及时进行X线及内镜检查,以便早期进行确诊以进行及时治疗[4]。根据长期临床试验证明,小儿消化性溃疡HP阳性率高达66.7%,因此可以说明HP感染在小儿消化性溃疡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小儿消化性溃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会直接影响儿童成年后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消化性溃疡进行HP根除治疗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必要措施,对溃疡的快速愈合以及预防复发等有重要作用。通过本组试验可以看出,四联疗法即洛赛克+铋剂+四环素+替硝唑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治愈小儿消化性溃疡,且耐药率低,小儿复发的可能性小。相较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的HP根除率也较高。造成试验组患者的溃疡灶愈合率以及HP根除率较对照组患者高的原因可能有:(1)洛赛克是一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可以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而且药效持续时间长。(2)铋剂可以在酸性环境中融合蛋白质以形成一层覆盖在溃疡面的保护膜,可以有效防止胃蛋白酶、胃酸以及食物给予胃肠黏膜的刺激,同时还可以与胃蛋白酶形成一种复合物降低消化活性,还可与表皮的活性因子形成复合物覆盖在溃疡部位,使得胃蛋白酶不能降解表皮的生长因子从而促使溃疡面进行愈合;铋剂同时还可以有效杀伤HP,抑制HP产生的蛋白酶、尿素酶以及磷脂酸梅对黏液层的降解程度从而最终保护黏液层的完整性;铋剂还能促进前列腺素以及碳酸氢盐的分泌,对黏膜起到屏障保护作用。(3)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抑菌药物,在四环素浓度较高时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四环素的作用机制是与核蛋白体的30S亚单位结合,从而阻止氨酰基-tRNA同核糖核蛋白体结合,从而抑制肽链的增长以及细菌蛋白质的形成。(4)替硝唑是一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替硝唑主要是对革兰阳性厌氧菌比较敏感,能够有效抑制病原体DNA的形成,替硝唑本身可以快速进入细胞内以快速起到药效。四联疗法较三联疗法对患者引起的副作用小,而且患者的耐受性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上实现大量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东卫,刘玉琼.小儿消化性溃疡32例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266-267
[2]包克珍,王玉婷,朱朝敏.小儿消化性溃疡46例诊治体会[J].四川医学,2006,52(38):755-756
[3]武国霞,四联疗法治疗小儿伴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41例诊治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3):284-285
[4]蒋丽蓉,曹冰清.小儿消化性溃疡诊断治疗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7,45(21):957-960
论文作者:李英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患者论文; 小儿论文; 溃疡论文; 疗法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替硝唑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