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势头下,我国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生机,加上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经贸交流的加强,建筑产业发展空间已然形成,国家除了需要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规范之外,还需要结合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整个施工流程,从而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实施。
关键词:土建技术;建筑施工;探析
1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过程中土建施工技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核心构成部分,建筑工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土建技术而决定的。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环境逐渐激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也需要对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在以前技术管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革新,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作为施工人员也要求提升技术掌控的力度,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就可以提升土建施工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掌控以及应用,具有着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推动施工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客观看待,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确保建筑工程在实际中建设的效果。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
2.1施工前的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明确工程的组织框架。同时,还应编制出工程所需人员、机械以及工期等,制定出具体的施工计划。确认、核查好工程所需材料,再安排进场。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现场的设施,规划好施工区域,明确模板、钢筋等加工的具体位置,合理安排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经相关部门确认放线位置,检验预埋件标准。如果存在前期工程,应注意与前施工单位做好交接,保证工程不会出现纰漏。
2.2钢筋工程技术要点
钢筋在使用时,应在其加工区域进行加工后再进场,然后按照安装工程的标准合理设置选材。在钢筋调直之后,根据图纸信息计算长度,再进行加工。需要注意的是,在下料时要留足弯曲长度和塔接长度。在加工其弯曲过程中,需要做好标注,有效保证加工质量。捆扎钢筋时要注意的是:钢筋的断口朝内,不得使其暴露在外或出现在保护层内;留足混凝土保护层所需厚度,可使用保护层垫块,垫块由比保护层高一级的混凝土制造而成[2];根据工程图纸模板进行标注,明确钢筋高程、范围以及预埋位置;选用普通扎丝捆扎,捆扎时注意避免因人为破坏或重物挤压造成钢筋变形。
2.2抗震技术要点
土建施工的施工环境是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考虑的事情,要求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对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考察和检验,保证该环境适合土建工程施工的进行。土建施工是建筑工程地基的建设,这就需要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保证承载一个能够抗震的环境,因此抗震技术也是现代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通过对施工抗震技术的了解和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尽量避免建筑施工在土建施工上出现差错,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2.3基坑开挖施工技术要点
在进行土建施工工作之前,施工人员就需要对基坑进行开挖工作,使得建筑有一个非常坚实和稳固的地基,减少建筑出现的质量问题。所以,基坑开挖技术能够对土建施工工作的有效进行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在进行基坑开挖的同时,土建施工人员应该注意基坑中的建筑材料和漏水事件,确保基坑开挖的时候没有其他的外部因素对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掌握的基坑开挖技术应该能够精确开挖的坐标和进给深度,保证土建施工有规范的进行,促进土建施工工作的技术进步。
2.4混凝土工程技术要点
混凝土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对工期要求较紧,对施工质量要求也很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精心规划,以此保证牢固的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工艺流程包括检查钢筋、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结构养护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混凝土进行技术浇筑时,通常采用由低到高的分层方式,利用混凝土内砂浆组成的水泥砂浆,对混凝土进行连续性浇筑。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要对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严格检查,并如实记录。浇筑过程中,确认好基地没有多余的杂质影响工程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水工作,防止在浇筑工作中出现离析情况。另外,在工作中还应仔细观察支架、预埋件等细微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立刻采用有效措施补救。浇筑工作完成后,要保证整个混凝土的均匀程度以及整洁度。
2.5养护混凝土的方法
混凝土养护是指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利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使水化反应延迟的一种操作技术。在浇筑时,应从一端进行,利用“赶浆法”逐渐推进,先封层浇筑梁,使其呈现出阶梯形,当浇筑达到板的位置时,再与板混凝土同时浇筑。对部分区域进行基础浇筑时,需要对原有的凿毛进行处理,再用水清洗干净,进行放样、标高、捆扎钢筋。捆扎结束后,就可以进行浇筑,浇筑时应反复检查孔洞和预留螺栓的位置,避免出现填埋和产生偏差。在分层浇筑时,浇筑厚度不能大于 55cm,完成一层浇筑后,及时进行捣振,然后在进行第二层浇筑。浇筑结束后,再进行低表面修光。通常养护操作包括三种:自然养护、标准养护以及热养护。具体养护方式按照建筑工程特点确定,在完成浇筑工作12h后,应该用草帘子、薄膜等加以覆盖,并定时用水润湿表面。
3优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的措施
3.1加强施工技术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土建工程自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我们的施工技术也较为复杂,其涉及范围和领域之广是其复杂性的所在。所以这就对土建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土建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当配合建筑工程的使用,唯有此才能保障高质量建筑物的建造。此外,在土建外墙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严格遵守,如在专业结构风速施工过程中,依照施工规范要求实施,充分借助结构外墙,从而达到为正压送风的目的。加强施工技术要求是土建工程实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土建工程中也离不开施工的前期准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环节的到位与就绪,既包括进入工地的施工人员,也包括所有使用的设备仪器,一定要保障所有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延期或者事故的发生,尤其需要关注与水电相关的设备,保障供电供水的安全;其次还需要对施工原料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准备,确保施工队伍能够如期运行。为了保障建筑质量,还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质量有问题的建筑材料流入施工场地,这就需要我们的建筑施工人员在建筑材料选购中保障材料质量的来源。
3.2提升施工队伍素质,提高土建工程质量
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可以说,施工队伍技术水平越高工程质量将会越高,也只有一个高素质、高技术以及高效能的施工团队,才是创造优质工程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当确保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操作技能与工程施工的正确观念入手,着重培养施工队伍的整体素养。施工工作中的主要负责人,包括班组长、项目技术工作人员都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以及领军人物。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部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这部分工作人员的培养,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专业以及不同施工工艺有针对性、有组织性地进行培训。在具体培训过程中尤其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因为建筑工程最终的目的是提供质量上乘的房屋,为人们提供舒适安逸的居住条件。此外,在培训任务没有完成之前或者在培训工作中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中存在不良行为应当拒绝其入场工作,以此唤起他们的责任意识,让其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建筑质量。而我们的施工单位则需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将施工质量放在第一位,并在每一过程中严格要求与实施。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这也给相关建筑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激烈的竞争也随之而来。所以,有效利用土建工程技术,明确施工重点,提高自身实力和施工技术,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国家发展的法则,为建筑行业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永旭.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00096.
[2]李庆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硅谷,2015(2):99.
论文作者:胡宇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土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论文; 基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