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绿色技术的发展以及产生顺应了我国时代发展的潮流,他提高了我国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随着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建筑行业的低效率、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的现象,提高建筑行业的资源利用率,提升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逐渐满足建筑行业高效、环保、节能的市场需求,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绿色施工技术特点
绿色施工技术不同于其他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将控制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视作与达到施工目的同等的建设目标,以环保为主要施工原则,用以保护地球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讲求在达到工程目标的同时实现施工建筑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往的工程经验表明,绿色施工技术有益于保证工程质量,通过有效的施工组织和绿色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能耗和建筑材料以及自然资源的消耗,控制了施工成本,为施工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利润空间,而其创造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长效的。
2、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2.1和谐原则
绿色建筑无论是在建造或者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强调和谐关系。这和建筑自身产生的背景有关,影响建筑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建造过程中的材料消耗,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装修以及拆除时的环境污染等,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资源损耗和污染,这无疑也更加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性。
2.2因地制宜原则
建筑设计不是一味的追求别致创新,在具有独特思维的基础上更应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善于利用其客观规律,因地制宜,不断提高现有土地的资源使用效率。这不仅可以节约现有的能源资源,更能使得当地的能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为此,在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可持续发展得应用过程中,必须顺应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建筑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察与研究,并选择合理的设计形式与技术手段,以此提高建筑的适用性与科学性。
2.3经济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并不是单纯的投入,亦或者是与产出不成比例的反方向浪费支出。而是在体现绿色建筑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技术,结合当地的建筑特色,建造经济实惠的绿色建筑,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经济成本最大化原则并不意味着在公共建筑过程中选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偷工减料,而是充分利用最新研制出的能源、材料,满足其建造的诉求。
3、工程概况
某大厦工程地下2层、地上21层,总建筑面积119695㎡,建筑总高度 91.1m,总造价 5.4 亿元。工程是集办公、商住为一体的高层建筑综合体(见图一)。施工中采用了“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技术,实现了“生态”和“科技”的巧妙结合。
图一建筑工程效果图
4、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4.1节能措施
4.1.1节电措施
生产区:施工现场应该实施分路供电,每一路都安装电表。按照不同的阶段,经过建立台帐,从而进行用电控制。使用施工用电设备需要合理,对老化耗电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机械操作人员需要尽可能使机械的空载运行时间减少。针对大型的耗电施工机械,制订有关制度,合理的进行管理。建立生产区用电制度,确定责任人。合理的优化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投入施工机械。在施工现场尽可能安装节能的灯具。
生活区:①按照阶段的不同,对用电总数进行核算,经过比例,分解到生活区,同时建立台帐,进行控制。建立生活区的节约用电的奖惩制度,通过对单间宿舍不同月份的用电量进行测算,同时建立奖罚措施进行控制。在生活区当中的每个房间都安装漏电开关与限流器。针对像电炉、热得快、电饮具等大功率电热器具,严禁在生活区当中使用。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损坏的用电设备进行维修。对于办公区的空调使用应该实行管理制度。
4.1.2节水措施
建筑施工中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很大,因此减少水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就是在施工中对水资源进行节约。在施工中节约水资源,不但应该进行有效的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而且还需要有回收与再利用系统,进而使重复使用水资源得以实现,并且还要水资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与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周围居民与施工人员饮水的健康。
4.2环保措施
4.2.1控制振动和噪声
为了降低建筑施工所造成的振动和噪声对周围居民与环境发生的不利影响,需要确保距离居民区不到200m的工程,在晚上21点至早上6点这段时间内不能进行施工;采用低振动、低噪音的施工机具,同时设计隔振动与临时隔音的屏障对策,若在使用输送泵、电锯、电刨之前设置临时封闭式机棚,该机棚需要在离居民区较远的方位处进行选址;实时监测施工噪音,在《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制》的相关规定范围内控制。
4.2.2固体废弃物的减量
每个施工现场都会出现固体废弃物,往往是直接送到城市附近的大型垃圾场,然而针对城市环境而言,是个非常不利的因素,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通常而言,要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集中堆放;对于开挖的土石方需要尽量回填使用对于碎石等可用作路基与地基的垫层材料。
4.2.3控制污水排放
污水源有生活用水、冲厕用水、施工用水等。场地门口洗车台下的水,搅拌砂浆的多余水,基坑开挖时抽取的水都有很多泥砂,这些水经过抽水管道或排水沟送至沉淀池,经二次沉淀再排进市政管道。卫生间、食堂的用水送至化粪池处理后再向外排放。设置集、排水沟在建筑物四周、道路边,使雨水可以进入沉淀池过滤后再外排。
4.2.4控制扬尘
施工现场发生的扬尘是污染大气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定要采用扬尘控制的措施。如在运输易出现散落、遗漏、飞扬现象的物料时,需要对车辆采用严密的封闭措施;在施工现场的合理区域设计洗车槽,来确保所排放的污水不会污染道路;在结构施工、土方作业、安装装修、临时构建物拆除阶段时,需要结合施工现场详细情况而采用洒水、清理积尘、围档、高压喷雾等防扬尘措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的施工过程是能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过程,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以减少施工对环境、人们生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施工企业也要不断创新开发绿色施工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靳国英.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8
[2]杜建华.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7
[3]申丽伟.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论文作者:刘志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生活区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扬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