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对广州市骑楼街基本特征以及保护与使用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困境是由于保护视角的局限性所致,包括原有旧城改造思路不利于骑楼街的保护、骑楼街改造与内部街区缺少联系、当前规划控制体系难以满足骑楼街保护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而以广州市骑楼街保护规划为例,提出整体视角的保护,包括制定骑楼街与旧城协同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目标;建立建筑、路段、街区“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性调研体系;基于整体视角划分保护类型;结合旧城更新发展的大背景探讨街道改造方向;提出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全面规划控制体系。
关键词:骑楼街 保护规划 整体视角 广州市
1. 广州骑楼街基本特征与保护现状
1.1骑楼街道的基本特征
广州大部分骑楼街建成于上世纪20年代末至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历史上承载了传统商业发展的重要功能,是广州千年商都的重要载体。
从尺度上看,街道宽度多在10-15米之间,建筑体量小、面宽窄、层高较低,因而发展大型商业,或容纳酒店、商务办公等功能有一定难度;从形态上看,街道肌理在历史的沉淀下呈现出丰富细腻而组织有序的有机形态;从景观上看,其具有景观标志性的柱廊,代表了西方“券廊式”古典建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更为细节的立面装饰、檐口、女儿墙,反映了在建筑构图、建筑符号运用、装饰美学等方面中西合璧的运用。可以说,骑楼街体现了岭南传统街道的典型特征。
1.2保护的现状
1.2.1 现状不容乐观,反映出骑楼街保护与使用中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222条骑楼街5000余栋建筑的调研发现,基本保持传统特征的骑楼建筑共计3249栋,占62.7%,说明在现状骑楼街中,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已经失去传统特色(图1)。而其中建筑质量、建筑装饰较好的建筑所占比例也较小。
图1:骑楼街建筑类型示意图
通过对骑楼街现状使用功能的调查,发现低端的零售服务和批发业占据了绝大部空间,如底层作为零售服务的建筑占据了总量的63.25%,用作批发功能的建筑占总量的14.81%,其中精致的门店和品牌店较少。
以上事实反映出骑楼街在保护和使用两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保护方面,一是目前骑楼建筑保护是一种个体自发的、缺乏统筹的保护,如建筑立面的装修和改造效果不可控,基本决定于使用者对传统街道保护的意识和美学素养,报建后的规划审查也缺少相应准则和依据;二是缺少有效保护手段,随着进入90年代后期商业综合体的迅速发展,骑楼街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现代风格的大体量建筑,传统街道界面的连续性、街道肌理被破坏。
使用方面,低端化及转型动力不足是现状骑楼街面临的主要问题。如骑楼街建筑底层经营的商业类型多为服装鞋帽批发、杂货店、小吃店和非品牌门店,商业层次较低(图2),街道景观杂乱。
1.2.2 现状骑楼与历史许可及已批规划存在较多矛盾,保护需取得与历史和未来两个方面的协调
通过比对分析,发现与已批行政许可矛盾的骑楼占传统骑楼总数的半数以上,空间上呈散点状分布(图3);与已批控规矛盾的骑楼占传统骑楼总数的近90%,其中与规划道路的矛盾的骑楼占到主要部分,约达到78%(图4)。
图2:骑楼街底层使用功能示意图
现状骑楼与历史许可及控规的矛盾,反映了骑楼街采取的是以满足市场开发和现代城市建设为导向的更新方式,如批建的大型商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拓宽的道路红线压占建筑,体现出满足机动化需求的规划价值取向,而对街道形态、文化的延续考虑不足。
图4:骑楼建筑与已批控规符合性示意图
2、广州骑楼街保护的困境——保护视角的局限性
2.1原有旧城改造思路不利于骑楼街的保护
城市发展进程中随着人流和物流在骑楼街所在的旧城迅速集聚,原有的建筑形态不适应新城市功能的需求,狭窄的骑楼街难以支撑机动化的发展,而旧城改造以解决当下问题为导向,拆旧建新、突破适宜高度增加建筑空间、建桥修路解决拥堵,其价值取向偏于满足效率和效益诉求,这种相对片面的改造思路,导致在骑楼街的改造中出现“建设性破坏”。
2.2骑楼街改造与内部街区缺少联系
目前骑楼街改造中,突出表现为将沿街骑楼“一层皮”孤立看待,基本只关注建筑本身的用途转变,而没有将更新与旧城街区内部做整体考量,骑楼街与地块内部在功能、形态和文化上没有发生联系,难以通过骑楼街改造带动旧城街区整体发展,且骑楼后部地块的更新提升变得难度更大了,体现出改造视角的局限。
2.3当前规划控制体系难以满足骑楼街保护需求
主动保护、修复骑楼街有形的传统空间景观和无形的历史文化氛围,这些要求在规划控制中,反映在更为细致的规划指标上,包括街道高宽比、建筑贴线率、建筑风貌控制、临街面功能使用等,作为规划管理核心的控规,以地块为管理基本单位难以统筹考虑街道整体,且指标体系难以满足精细化的管控需求,规划对骑楼街的保护显得力不从心。
2.4小结: 困境的产生与骑楼街保护缺少整体视角有很大关系
原有旧城改造偏向于追求效率和效益,单一的改造目标导致对骑楼的“建设性破坏”;骑楼街改造限于沿街“一层皮”,缺少与旧城和街区的互动联系;规划控制体系存在局限,难以满足骑楼街保护需求,这些都体现出保护视角的局限性。
3、整体视角的广州市骑楼街保护规划
基于对传统骑楼街规划和建设弊端的认识,广州市开展了新一轮骑楼街保护规划,试图建立整体视角,对骑楼街保护规划进行探索。
3.1明确整体性规划目标:骑楼街与旧城的协同保护与发展
本次规划确立整体性的规划目标:一是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由对立转向互为促进。具体而言,通过对骑楼街物质形态的整治,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的重塑,使之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将骑楼改造与特色旅游、精品购物、创意文化产业等相结合。通过新功能的融入提升经济效益,反过来激发业主改造积极性,为保护注入源动力;二是规划将骑楼保护与旧城风貌与格局、骑楼街所在街区的特征相结合,从城市、街区和地块整体性入手,通过骑楼街的保护和更新达到促进旧城空间整合和片区优化发展的目标。
3.2 建筑、路段、街区“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性调研体系
规划从调研开始,即不拘泥于对骑楼单体建筑的调查,而是将街道,街区纳入调研体系。其中,建筑单体以建筑形式、风貌、特色和功能为主要调查对象,突出建筑自身保护价值;路段尺度以街道空间尺度、街道界面连续性和风貌特征为调查重点,如对街道“高宽比”、“连续度”等指标的设定;街区尺度上主要基于街区空间肌理、历史文化、整体风貌等方面的调查,判断出有保护价值的街区,那么作为街区“表皮”的骑楼街理应尽可能加以修复和保护。建筑、路段、街区“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性调研体系,为基于整体视角划分骑楼街保护类型,制定保护策略奠定基础。
3.3整体视角的保护类型划分
本次规划在骑楼街保护类型的划分中,将“街”和“城”作为一体考虑,一是结合名城保护的大背景探讨街道保护分类。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对传统价值保护意义较大的街区单独划定了“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因此,本次规划对于该范围内的骑楼街以保护为主,规划上避免“过大动作”;二是将骑楼街与其他类型的传统街道在功能和空间上作为有机整体,基于整体保护视角划定了骑楼街以外的“重点保护传统街巷”,对与传统街巷有密切联系的骑楼街,同样纳入重点保护,以强化名城传统街道的整体保护与风貌协调。
3.4结合旧城更新发展的大背景探讨街道改造方向
广州旧城更新规划从旧城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对用地更新的必要性、改造强度、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据此提出了旧城更新改造政策分区,主要包括整治完善区、更新发展区和拆除重建区,并细化到地块。本次规划本着骑楼街改造方向尽可能与旧城发展整体目标相一致的原则,契合于旧城更新改造政策分区,研究保护分类。
3.5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全面规划控制体系
采用通则与分段指引相结合的规划思路,兼顾共性与差异性。通则主要对骑楼街新建与改造的招牌、雨棚、空调设置位置,以及墙体颜色、材质,柱廊构件设计进行详细规定,强化对细节的设计管控并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分段指引在对不同类别骑楼街总体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将骑楼与骑楼街所在的地块和街道作为整体,分街道和地块两个层次制定规划控制要素。街道层次主要按照不同的骑楼保护分类,对街道功能定位、整体开发强度、绿地率和开敞空间设置、道路交通、公共设施配套、建筑界面控制等方面加以规定。地块层次则主要提出容积率、建筑控高、建筑密度等指标区间,以及主要开敞空间设置、步行连通性等规划要求,便于与控规衔接,将控制要求纳入控规管控体系保障规划落实。
4、结语
骑楼街空间形态上虽然表现为线性的街道,但是由于其具有历史、文化、景观、功能等多重价值,且往往作为所在地块的“界面”而存在,与地块在功能、交通、空间组织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对其保护或改造,必须从整体的视角来提出规划对策,这就要求不仅基于旧城保护的大背景整体研究,更要将骑楼街置于所在街区和地块来综合考虑,才能避免规划效果仅局限于建筑“一层皮”式的立面整治和功能转变,从而达到骑楼街区的根本性改变。
参考文献
[1]余倩雯,王霖,汪成刚. 新形势下广州骑楼街保护规划探索——以中山六路骑楼街保护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4(z5):136-141.
[2]谷春军,刘云亚,吴天谋. 保护与开发的协调——以广州同福路骑楼街保护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13,(7):77-82.
[3]李亚洲,刘松龄.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J]. 城市规划学刊,2013,(z1):70-76.
[4]戚路辉,任小蔚,史斌斌. 历史街区模块化保护规划设计—以广州市黄埔村重点地段保护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10(8):31-37.
[5]殷帆,刘鲁,汪芳.历史地段保护和更新的原真性研究[J] .国际城市规划,2010(3):76-80.
[6]梁拓,袁圆,刘媛.社区发展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以钦州市1-5马路骑楼街区为例[C]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论文作者:吕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骑楼论文; 建筑论文; 旧城论文; 街区论文; 街道论文; 视角论文; 地块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