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一汽-大众稳步发展硕果累累

2003年,一汽-大众稳步发展硕果累累

一、2003年一汽—大众稳步发展硕果累累(论文文献综述)

白倩文[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阅兵电视直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文中提出阅兵直播是人们了解阅兵盛况的基本载体,而大众传播媒介在建构国家形象上有着关键作用。由于时代不同,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趋于完善发展,电视直播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此同时,处于历史变革当中的电视阅兵直播,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同样处于历史变革中的整个电视直播概况。改革开放以后直到现今,共有五次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阅兵仪式,它们依次为1984年庆祝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2009年60周年国庆阅兵,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以及2017年建军90周年的阅兵。从1984年以来,中央电视台对每次阅兵仪式都采取实况拍摄,负责电视现场直播。因此,本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对改革开放以来五次阅兵仪式的电视直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并结合符号学、媒介仪式、话语分析等相关理论,根据央视阅兵直播的国家形象建构功能及国家形象建构模式,从建构模式中的国家形象的传播、强化、塑造几个关键要素与央视阅兵直播的呈现相联系,来分析探究阅兵直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然后纵向地比较五次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与统一,概括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特点,从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本文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理论、案例选择原因及基本概念界定五个部分,第二章首先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研究背景,然后对五次央视阅兵直播的历史背景和阅兵直播情况进行概述,第三章依据央视阅兵直播的国家形象建构功能和模式,从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的传播、强化、塑造几个方面来探究国家形象的建构。央视阅兵直播具有国家形象建构的展示、传播、强化、情感凝聚功能,基本建构模式包含传播和塑造两个重要环节,本文先从五次阅兵直播的画面呈现和话语表达来分别研究国家形象的传播和强化,画面呈现方面,一是统计这五次阅兵直播当中出现的电视语言符号并进行分类,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每一次阅兵直播当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的象征意义,二是对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仪式化的表达进行探究,即央视阅兵直播用了视觉上的画面呈现和声音上的听觉传递两种方式,传播了国家形象。话语表达方面,分析了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的话语文本、语境,从而探究话语的本质内涵,强化了国家形象。然后概括了中央电视台五次阅兵直播所塑造的国家形象的具体内容。第四章总结了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显着特点,并比较改革开放以来五次央视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和统一;第五章对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国家形象的建构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对未来的阅兵直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结语部分指出了本文还存在的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谭晓玲[2](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李莉[3](2016)在《重庆FT汽车公司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经过1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然而在经历2009年和2010年的爆发式增长后,中国车市的增长节奏已经开始明显放缓。随着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城市交通状况的日益严重,中国的汽车产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FT汽车汽车公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尽管最近几年公司的发展势头强劲,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均逐年上升,但整体销售业绩及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却仍然落后于竞争对手。如何在空前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是FT公司当前战略管理过程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从汽车企业的竞争力角度切入,选择中国汽车企业中合资车企的代表重庆FT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T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结合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FT公司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相关研究现状等;第二章,对企业竞争力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简述;第三章,运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对FT公司所处的产业及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对FT公司的产品、渠道、服务,技术研发以及品牌影响力等各项资源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挖掘FT公司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为下一步竞争力的提升廓清方向;第五章,在前述对FT内、外部环境和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FT公司应从以下途径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保持SUV车型竞争优势,同时拓展高端车细分市场;从产品研发设计,供应商零件供应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巩固企业质量水平;顺应竞争环境变化,实现销售渠道转型;实行数字化营销,培育多元化销售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渠道进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打造企业专属文化,以及执行风险控制制度等领域提升企业软实力,从而确保企业能拥有持续、高效的竞争力。作为热爱汽车行业的汽车人,希望能通过此文为从行业层面上分析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从微观层面上分析FT的竞争力提供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从而为FT公司的未来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合切实可行的建议,也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王成[4](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认为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邓练兵[5](2013)在《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立志要在2020年之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在内的创新政策,数量之多、内容之全、范围之广,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创新型国家及东亚各国的政策力度,以致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创新政策样本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无论是中国的官方机构、学术界还是国际研究机构,对中国现有创新水平的评价却基本一致: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没有得到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依然没有真正建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依存度依然很高,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以致OECD在其《中国创新体系评估》(Review of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报告中指出:“要成为一个现代化表现出色的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上述现象,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为什么中国几乎制定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创新政策,实际投入巨大,而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非常一般?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本文以1978年为历史起点,重新回到三十多年的政策实践当中,从历史的逻辑中寻找答案。文化大革命以后,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同落后低效率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和中国饱受“文革”摧残极其涣散的科技现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领导人在科技政策方面考虑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政策层面尽快修复科技体系,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应用推广科技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国隆重召开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等重要政策方针。这次大会迅速扭转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涣散局面,并推动了一系列具体科技政策的出台,使原有科技体制得以恢复,科技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体制仍然沿用建国后实行的苏联计划模式,以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按计划配置科技资源,这种模式在实践中逐渐暴露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科研机构人浮于事等问题。本文观察到,历史上凡施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为了维护计划经济体制,都不允许公有制企业大量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将创新活动交给专门成立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企业只是应用研究机构提供的创新成果生产加工产品。经过进一步分析,本文研究发现:计划经济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其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约束激励机制的不相容性,允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逻辑结果就是极有可能造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第三章)。受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及国家财政危机影响,中国在1985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科技体制的第一次改革,其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改变拨款制度;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推广应用;继续以科技攻关计划为主要方式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由于以优先权竞争为主的科学研究激励机制与以市场利益最大化竞争为主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同,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结果: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技术化及科研机构的分化。同时由于技术契约的不完全性,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交易越来越少。如果不能设计或自然形成一个比纵向一体化方式有比较优势的可自动实施的风险分担机制,原有基于市场激励机制而设计的促使科研机构转化其技术成果的技术交易市场将逐步走向消亡,通过技术市场交易的方式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的政策初衷将不能实现。本文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首要的创新政策——科技计划的变迁历史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目标函数不一致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作为委托方的政府和作为代理人的项目受托方之间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已经遭受了广泛的批评,因此,现行模式下的科技计划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很大疑问(第四章)。由于第一次科技体制改革并没有明显改善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现象,加上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微观市场主体地位,中国在1996年正式明确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政策,并由此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同时沿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期望迅速提高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就实际情况看,大量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并没有选择技术创新的竞争策略,仍然以技术引进为主,并且陷入了低水平均衡状态。就理性分析而言,企业取代科研机构是创新主体基于演化博弈的自然结果,创新政策的变迁也完全符合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而“市场换技术”政策的不成功背后其实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各利益主体基于理性选择的结果,这再一次验证了在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逻辑必然性(第五章)。由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家技术安全等问题凸显,原有非创新驱动的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得以打破,中国再次启动了创新政策的重大变迁,于2006年正式提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由此中国创新政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政策实施了七年以后,仍然没有实现创新预期,中国官方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随后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仍然没有确立,科技体制弊端仍然存在,中国的创新水平仍然与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差距很大。在创新博弈环境压力已经明确同时传导给政府和国内企业,二者创新的紧迫感趋同,政策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仍然陷入非创新路径困境,这似乎与理性原则相悖,令人困惑(第六章)。面对中国创新政策困境,仔细梳理中国创新政策历次变迁的历史经验,本文认为,中国创新政策从根本上来说受制于创新系统中的两大关系:政府和市场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地位即谁是真正的未来创新主力。从中国创新的历史逻辑分析,这两大关系是影响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最重要因素。经过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历史创新路径、创新状况的深入比较分析,本文发现,由于激励机制的内在缺陷和行业覆盖面的原因,国有企业难以担任中国创新的市场主力;而民营企业由于创新目标与利益机制的天生一致性,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的难题,加上其创新投入效率高于国有企业,因此,假定市场逐步完善,民营企业将在与国有企业的创新竞赛中获胜。而且从国际实证经验来看,全世界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主要通过国有企业实现了国家创新目标的。从AVS标准和TD-SCDMA标准制定、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问题的两个案例及中国历史上创新政策全过程中的各种失灵现象可以看出,政府坚守创新政策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极其重要,中国大量创新政策失灵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利用创新政策工具和其他公权不断越过市场的边界,对创新主体的创新预期造成极大的干扰和阻碍。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身份和作用在于两个方面:创新产品的需求者和创新秩序的维护者。创新政策的边界就应该限定在此区域内。上述经验对目前普遍设定的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创新政策理论形成了冲击,无论是从理论假设前提还是中国三十多年的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实践上看,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创新政策理论都存在明显的不适用性(第六章)。而这一历史变迁的逻辑经验在深圳市的城市创新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深圳的成功经验表明,以市场为导向、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模式是解决目前中国创新困境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只要有改革的勇气,这一模式完全具有可借鉴意义(第七章)。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八章对中国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创新政策变迁历史中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论证,并就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桑宏图[6](2013)在《文化对国际创业的影响 ——基于美日德公司在华创业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积累中形成,是用于区别不同人群价值观的思维模式。不同国家及地区会存在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会进一步反映在人的行为上,因此在创业活动中,文化不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同时还影响一个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现今,文化环境作为国际创业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无可回避的对国际创业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主要以“文化对国际创业影响”为主线,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笔者相信这项研究能为今后的国际创业影响因素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特别是文化环境对国际创业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前两个章节作为理论综述部分为文章做铺垫,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五章是文章的研究结论和展望部分。首先,理论铺垫部分。本论文开始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的基本思路。然后本文对文化以及国际创业和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阐述,其一,本论文对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特征以及文化维度进行了综述,并且确定了本文文化维度的选择——采用Hofstede的文化四维度: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刚性/柔性;其二,论文对国际创业内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最后构建了文化对国际创业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也就是说本章主要是从个人特质、企业和整体国际三个层面借助个人特质、机会识别、进入模式、创业战略选择和执行等中间变量来探讨文化对国际创业的影响。其次,文章的核心部分。本论文选择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美国通用、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三个国家的汽车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简单创业历程的介绍和创业行为分析,然后本文对三个国家的文化分别于中国文化做比较分析并引用案例作为例证,基于不同创业行为视角来阐述文化对国际创业的影响,随后总结了三个跨国公司在华国际创业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其中的异同之处做出比较分析,并在最后做出分析总结。最后,研究结论部分。文化对国际创业的影响有着显着的作用。具有低的权力距离和高个人主义,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特征的国家,对国际创业竞争战略的选择、进入模式、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式选择都起到促进的作用,其中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在国际创业方面并没有显着的影响。

于春燕[7](2012)在《一汽用实践诠释科学发展观》文中提出从2002年至2012年,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十年,中国一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各个领域都取得骄人的业绩,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一汽经营业绩快速提升、自主创新硕果累累的十年;这是一汽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体系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十年;这是一汽品牌建设取得标志性成就的十年;这是一汽开放合作稳健推进、海外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这是一汽责任文化深入人心、企业文化建设推向纵深的十年;这是一汽党建工作、班子建设成效显着的十年;这是一汽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十年。

关伟[8](2011)在《基于成本控制的“新吉利”汽车公司差异化战略研究》文中认为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正逐步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各国际汽车巨头不断在中国市场推出新产品,更是把其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对待,致使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面临着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而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各大汽车厂商造成严重损失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的汽车产业重组并购浪潮。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汽车)作为我国第一家民营资本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剧烈冲击,但其充分抓住这次金融危机的机会,将世界级品牌沃尔沃收入囊中(此文将收购沃尔沃轿车后的吉利公司称为“新吉利”),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了充分的主动权。但随着吉利汽车战略的调整及对沃尔沃的并购,其仍然面临着从产品到品牌到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机遇与威胁,“新吉利”汽车公司如何找寻自己的出路?“新吉利”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市场竞争战略才能保证在激烈的中国轿车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对收购沃尔沃轿车后的“新吉利”汽车公司进行分析,分别运用波特五种竞争力量模型、SWOT分析矩阵、PEST分析等相关知识对“新吉利”公司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市场竞争地位、成本控制能力、成本结构状况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吉利”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选择及制定问题,并总结出“新吉利”公司应走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之路。文章主体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相关竞争战略理论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对吉利汽车做了简要概述及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的动因。第三部分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和外部环境分析模型对“新吉利”公司外部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所面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第四部分对“新吉利”公司的内部环境与资源能力如:市场竞争地位、成本控制优势及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及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新吉利”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选择。第六部分就四个方面提出了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的差异化战略制定方案,并给出实施程序建议及相关的配套措施。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正逐步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各国际汽车巨头不断在中国市场推出新产品,更是把其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对待,致使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面临着更为残酷的市场竞争。而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各大汽车厂商造成严重损失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的汽车产业重组并购浪潮。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汽车)作为我国第一家民营资本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剧烈冲击,但其充分抓住这次金融危机的机会,将世界级品牌沃尔沃收入囊中(此文将收购沃尔沃轿车后的吉利公司称为“新吉利”),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了充分的主动权。但随着吉利汽车战略的调整及对沃尔沃的并购,其仍然面临着从产品到品牌到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机遇与威胁,“新吉利”汽车公司如何找寻自己的出路?“新吉利”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市场竞争战略才能保证在激烈的中国轿车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对收购沃尔沃轿车后的“新吉利”汽车公司进行分析,分别运用波特五种竞争力量模型、SWOT分析矩阵、PEST分析等相关知识对“新吉利”公司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市场竞争地位、成本控制能力、成本结构状况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吉利”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选择及制定问题,并总结出“新吉利”公司应走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的差异化竞争战略之路。文章主体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相关竞争战略理论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对吉利汽车做了简要概述及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的动因。第三部分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和外部环境分析模型对“新吉利”公司外部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所面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第四部分对“新吉利”公司的内部环境与资源能力如:市场竞争地位、成本控制优势及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及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新吉利”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选择。第六部分就四个方面提出了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的差异化战略制定方案,并给出实施程序建议及相关的配套措施。

李书藏[9](2010)在《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采用了英国媒介政治经济学和历史主义的研究视角,首先对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内涵即非商业化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并且对其内涵的历史性扩展进行了梳理,指出非商业化是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最鲜明的特征并且是其有别于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核心内容。正是这一核心内容,使得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凸显出其特殊的维护西方民主政治的作用和意义,为此,本文在将英国广播置于广阔的英国文化传统与历史背景之下,通过考察非商业化理念形成的最初动因之后指出:因为英国拥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即经验主义和保守主义,英国公共广播体制在最初确立之时就带有这一特殊的色彩,既是各种见解、观点、利益综合博弈和化解的产物,也是历史经验即英国传统的保守力量与现实结合的创造。从1923年到1927年间英国广播公司改制成为英国广播协会的历程中可以看出,赛克斯委员会和克罗弗德委员会两次调查的内容和最终达成的意见即已经说明了英国公共广播理念从形成到落实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争议,在这一争论的过程中,公共管理模式逐渐在英国人道主义和工党的政治主张即国有化甚嚣其上和保守力量竭力调和的背景下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同时,英国广播协会借助英国皇家宪章的传统力量,最终得以正式成立,替代了最初的私有垄断联合体英国广播公司,开始发展壮大,并且成为了英国社会不可低估的一支文化力量。除了各种社会力量的型塑之外,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确立还受到新闻专业主义从微观层面的支持。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宗旨是媒体的独立和新闻客观性,英国广播协会在其形成初期,受历史因素和特有政治文化的制约,在新闻专业主义方面表现卓越,尽管因为不可避免时而与政府站在一个立场一度受到质疑和攻击,但是绝大多数声音认同其专业化的素质。这,为它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保障。与此相对应,在宏观层面,英国公共广播电视独立和非商业化理念的生成是英国社会结构中各种力量在博弈中寻求均衡的结果,而这种种力量通过各种意识形态反映出来,这几支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它们之间在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最终在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过程中产生作用,说明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产生之初直到后来所遭受的自由主义的质疑实际上是意识形态领域固有矛盾的表现。

杨成安[10](2009)在《丰田准时化生产在丰越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汽车制造公司纷纷以个性化、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面临这样的竞争压力,迫切要求企业,更好地利用先进管理技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作为目前企业而言,低成本、精益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已愈来愈引起汽车制造业的高度关注,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有力工具。生产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如果想要对企业生产系统进行有效的研究,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现状以及基本的运营方式有深入了解,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具有独到见解的理论。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以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公司(以下简称“丰越公司”)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企业如何利用与日本丰田公司的合资优势,充分消化吸收丰田生产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有关生产物流管理技术,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厂情的管理方式。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1、阐述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思路;2、详细阐述丰田生产方式的本质、内涵、渊源及发展;3、结合研究对象,介绍丰越公司生产管理模式的设计与运行;4、结合研究对象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的有关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研究成果可供其他传统生产企业参考。

二、2003年一汽—大众稳步发展硕果累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一汽—大众稳步发展硕果累累(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阅兵电视直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研究理论
    (五)案例选择原因及基本概念界定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概述
    (一)研究背景概述
    (二)1984 年建国35 周年国庆阅兵直播概述
    (三)1999 年建国50 周年国庆阅兵直播概述
    (四)2009 年建国60 周年国庆阅兵直播概述
    (五)2015 年抗战胜利70 周年阅兵直播概述
    (六)2017 年建军90 周年阅兵直播概述
三、改革开放以来央视阅兵直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
    (一)央视阅兵直播的国家形象建构功能及国家形象建构模式
    (二)国家形象的传播:央视阅兵直播中画面的呈现
    (三)国家形象的强化:央视阅兵直播报道中的话语表达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中塑造的国家形象
四、改革开放以来央视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与统一
    (一)央视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特点
    (二)五次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
    (三)五次阅兵直播报道国家形象建构的统一
五、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反思与建议
    (一)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中国家形象建构的反思
    (二)中央电视台阅兵直播报道国家形象建构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3)重庆FT汽车公司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
        2.1.1 企业竞争力
        2.1.2 企业竞争力的属性
        2.1.3 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2.2 竞争力相关理论
        2.2.1 产业结构理论
        2.2.2 资源学派理论
        2.2.3 软实力理论
3 重庆FT汽车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技术坏境分析
    3.2 产业环境分析
        3.2.1 乘用车产品结构变化,SUV车型热销
        3.2.2 自主品牌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上升
        3.2.3 回应国家产业政策,新能源迎来爆发式增长
        3.2.4 一、二线市场日趋成熟,车市进入二次购买时代
        3.2.5 汽车产业大而不强,产业集中度仍无明显改观
        3.2.6 限车城市继续增加,影响车市竞争环境
    3.3 竞争环境分析
        3.3.1 现有汽车企业的竞争
        3.3.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3.3 替代品的威胁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 重庆FT汽车公司竞争力分析
    4.1 公司概况
    4.2 战略目标及发展愿景
    4.3 销售业绩分析
        4.3.1 与主要竞争对手销售业绩对比分析
        4.3.2 销量增长趋势分析
    4.4 销售利润率分析
        4.4.1 销售利润成长性分析
        4.4.2 利润指标行业对比分析
    4.5 竞争力评价
        4.5.1 产品组合及市场表现分析
        4.5.2 销售渠道及服务保障体系分析
        4.5.3 技术开发能力分析
        4.5.4 盈利能力分析
        4.5.5 品牌竞争力分析
    4.6 竞争力提升的SWOT分析
        4.6.1 机遇与优势
        4.6.2 挑战与威胁
        4.6.3 SWOT分析矩阵
5 重庆FT汽车公司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5.1 保持并提升在不同细分市场的占有率
        5.1.1 继续引入新的SUV车型,提升在SUV市场领先地位
        5.1.2 利用价格及配置优势,逐步开拓C级高端车市场
        5.1.3 推出个性化定制产品,提升差异竞争优势
        5.1.4 进行新能源车型的引进和开发,抢占新能源产品市场
    5.2 巩固并提升产品质量,避免品牌信任危机
        5.2.1 质量是车企品牌形象的生命线,质量问题将导致品牌信任危机
        5.2.2 从设计开发、零件供应以及售后服务各环节,综合提升质量水平
    5.3 加强研发投入及技术队伍建设,增强技术研发能力
        5.3.1 母公司加强在华研发投入
        5.3.2 加强本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5.4 适时实现销售渠道转型,消化产能、提升销量
        5.4.1 通过多元化的销售和服务渠道,快速抢占中、西部市场
        5.4.2 积极开发二级网点,以轻资产方式平衡投资回报
        5.4.3 优化对新进经销商的管理、培育实现渠道下沉的关键能力
        5.4.4 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加强渠道下沉中的风险控制
        5.4.5 精耕一、二线发达城市,实现成熟市场销售模式转型
    5.5 利用数字媒体,培养新型销售终端
        5.5.1 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及时获取销售线索
        5.5.2 利用社交媒体建立品牌形象,产生销售商机
    5.6 从品牌、文化、制度等领域培育企业软性竞争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
        5.6.1 提高员工满意度,从内部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5.6.2 大力进行品牌建设,从外部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5.6.3 强化企业风险控制,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5.6.4 打造企业专属文化,培养核心价值观
6 结论、创新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二、区位特点
        三、交通状况
    第二节 资源基础
        一、农牧业资源
        二、矿能资源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第三节 历史渊源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二、手工业的嬗变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一、煤炭产量
        二、煤矿基本建设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政策支持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政策历程、创新状况及问题的提出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
    2.2 三十年来的创新实践状况及评价
    2.3 问题的提出
3 初始博弈条件:计划科技体系修复及制度缺陷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经济、科技发展状况和制度基础
    3.2 标志性事件:1978 年科学大会
    3.3 相关政策及实施效果
    3.4 计划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容性分析
4 计划科技体制“改良”与潜在创新主体出现
    4.1 科技体制改革动因分析
    4.2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及对科研机构改革的影响
    4.3 技术成果交易难题辨析:不完全契约角度
    4.4 科技计划及制度性障碍分析:基于委托代理框架
    4.5 潜在创新主体出现
5 创新主体动态选择与政策变迁
    5.1 创新主体动态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
    5.2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创新政策演化路径
    5.3 承诺和惩罚的不可置信:“市场换技术”政策分析
6 创新政策发展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
    6.1 新世纪中国创新政策变迁动因
    6.2 创新政策的阶段性困境
    6.3 不同政策激励条件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分析
    6.4 创新政策活动中政府行为的边界:案例分析
    6.5 以市场失灵为创新政策依据的不适用性分析
7 深圳创新模式: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研究样本
    7.1 追随深圳企业创新的足迹:从三来一补到创新集群
    7.2 深圳创新政策变迁过程
    7.3 独特的深圳城市创新模式
    7.4 深圳创新路径启示:基于市场的动态演化结果
8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深圳市 1980—2011 年主要创新政策列表
附录3 中国电子名镇——东莞石碣的调研问卷(节选)

(6)文化对国际创业的影响 ——基于美日德公司在华创业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2章 理论梳理及研究框架的提出
    2.1 理论梳理
        2.1.1 文化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际创业相关研究综述
        2.1.3 文化对企业国际创业行为影响的相关理论
    2.2 研究框架的提出
第3章 美日德三国汽车企业在华创业案例研究
    3.1 案例选择的理由分析
    3.2 案例分析
        3.2.1 美国通用公司国际创业案例
        3.2.2 日本丰田公司国际创业案例
        3.2.3 德国大众公司国际创业案例
    3.3 案例的研究发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对三国企业在华创业影响的比较研究
    4.1 三家企业在华创业相同行为的文化原因分析
    4.2 三家企业在华创业不同行为的文化原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一汽用实践诠释科学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这是中国一汽经营业绩快速提升、自主创新硕果累累的十年
这是一汽企业改革稳步推进、体系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十年
这是一汽品牌建设取得标志性成就的十年
这是一汽开放合作稳健推进、海外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
这是一汽责任文化深入人心、企业文化建设推向纵深的十年
这是一汽党建工作、班子建设成效显着的十年
这是一汽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十年

(8)基于成本控制的“新吉利”汽车公司差异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部分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1、论文研究的背景
        2、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 相关的理论依据
        (三)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四) 主要研究方法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的动因及背景介绍
        (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概述
        1、吉利的产品研发和市场状况
        2、吉利收购沃尔沃前的准备
        (二) 福特出售沃尔沃轿车背景介绍
        (三) 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的动因与程序
        1、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原因
        2、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的过程
        3、吉利公司收购清单
        4、吉利公司收购资金来源
    三、"新吉利"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 国内宏观环境分析
        1、汽车行业的政策环境
        2、国内轿车的技术环境
        (二) 轿车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1、国际轿车行业发展现状
        2、中国轿车行业发展现状
        3、中国轿车业未来需求趋势
        4、我国轿车行业竞争力量分析
        5 、结论
    四、"新吉利"公司的内部环境与资源分析
        (一) 产品结构及市场竞争地位分析
        1、轿车分级标准
        2、吉利汽车产品分析
        3、沃尔沃轿车产品分析
        4、市场竞争地位分析
        5、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二) 内部资源分析
        1、成本控制优势
        2、人力资源
        3、研发及创新能力
        (三) 成本结构分析
        (四)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机遇与新增问题
        1、吉利收购沃尔沃会获得的机遇
        2、收购成功后要面临的新问题及挑战
    五、成本控制下的"新吉利"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一) 基于"新吉利"内部优势和劣势的依据
        (二) 竞争战略目标的确定
        (三) 可选择战略的比较及战略定位
    六、基于成本控制的差异化竞争战略设计
        (一) 差异化竞争战略制定
        1、"新吉利"的成本控制目标
        2、基于成本控制的差异化战略制定
        3、"新吉利"公司实施基于成本控制的差异化战略的程序建议
        (二) "新吉利"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的配套措施
        1、构建核心竞争力
        2、整合沃尔沃,稳步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3、市场促销策略
    七、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部分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Problems Issuing
        1.1.1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sis
        1.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esis
        1.2 Main research content of thesis
        1.3 Main research method
    2 Reasons of Geely Acquired Volvo and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2.1 Introduction of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2.2 Preparation of Geely before acquired Volvo Cars
        2.3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of Ford sold Volvo
        2.4 Reasons and procedure of Geely acquired Volvo
        2.4.1 Reasons of Geely acquired Volvo
        2.4.2 Process of Geely acquired Volvo
    3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New Geely" Company
        3.1 Domestic macro-environment analysis
        3.2 Competitive force analysis in Chinese car industry
        3.3 Conclusions
    4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nalysis of "New Geely" Company
        4.1 Product structure and market position analysis
        4.1.1 Product analysis of Geely Auto
        4.1.2 Product analysis of Volvo Cars
        4.1.3 Market competitive position analysis
        4.1.4 Analysis of main competitors
        4.2 Intenal resources analysis
        4.2.1 Advantages in cost control
        4.2.2 Human resources
        4.2.3 R & D and innovation ability
        4.3 Cost structure analysis
    5 Competitive Strategy Choice of "New Geely" Company Under Cost Control
        5.1 Basis of interial strength and weakness
        5.2 Confirmation of competitive strategic objectives
        5.3 Comparison of optional strategy and strategy position
    6 Design of Differentiation Competitive Strategy Based on Cost Control
        6.1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tion competitive strategy
        6.1.1 Cost control objective of "New Geely"
        6.1.2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based on cost control
        6.1.3 Proposal of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of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6.2 Additional measures of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6.2.1 Buil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6.2.2 Integration of Volvo to implement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6.2.3 Market promotion strategy
    7 Conclus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9)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文问题缘起暨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理论框架与路径
    四、问题展开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
    第一节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内涵---非商业化
        一、公共广播电视的词意及其历史由来
        二、新时期在有关公共广播电视的争议中对其实质的认识
    第二节 做为公共广播电视体制主要载体的BBC与英国社会
        一、做为英国生活方式的一部分-----BBC的文化意义
        二、BBC在英国社会中的自我定位
    第三节 公共广播电视体制概念的历史演变
        一、公共广播电视内涵的扩展
        二、商业化广播电视侵蚀下特征更加鲜明的的公共广播电视
第二章 非商业化的确立---1922年私有联合体英国广播公司的创办
    第一节 英国传统与广播
        一、理解英国传统
        二、尊重既有秩序与历史的延续性--邮政总局接管广播事业的开始
        三、在让步与妥协中伸展的国家力量与自由的传统
    第二节 邮政总局的以退为进与私有公司联合的开始
        一、在反对广播商业化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的国家力量
        二、在博弈与相互妥协中继续演进--私有垄断联合公司的建立
第三章 从私有联合体到公共拥有----1922年到1927年的改制历程
    第一节 约翰.里斯的使命与英国贵族精神的传承
        一、约翰.里斯其人与英国广播
        二、关于里斯主义
    第二节 赛克斯委员会与赛克斯报告的出炉
        一、赛克斯委员会和赛克斯报告
        二、坚持垄断----赛克斯报告的主旨之
        三、不得播放广告,反对BBC商业化---赛克斯报告的主旨之二
        四、公共事业理念的提出-----赛克斯报告的主旨之三
    第三节 克罗弗德委员会与克罗弗德报告的出炉
        一、从赛克斯委员会到克罗弗德委员会
        二、公共广播性质的正式确立
        三、皇家特许状与英国广播协会独立地位的确立---传统的作用
第四章 新闻专业主义与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
    第一节 BBC与新闻专业主义
        一、新闻专业主义
        二、BBC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历史分析
    第二节 1926年英国全国大罢工与BBC专业主义的确立
        一、大罢工与BBC独立地位的确立
        二、用高超客观的专业主义理念和技巧铺平独立于政府之路
第五章 公共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及其当代演变分析
    第一节 公共广播电视与意识形态的角斗及融合
        一 意识形态理论框架
        二 参与型塑公共广播的几种意识形态
        三、传统、国家和自由
    第二节 二十世纪末市场自由主义的复兴及其与公共广播电视非商业化传统的博弈
        一、二十世纪末社会思潮的重新转向
        二、新自由主义与公共广播电视非商业化传统的博弈
结语 历史追问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后记
附: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丰田准时化生产在丰越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其关键点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TPS 理论研究与应用状况
    2.1 TPS 理论研究现状
    2.2 TPS 在国内外应用现状
    2.3 综述
第三章 TPS 的本质分析
    3.1 TPS 概述
    3.2 TPS 是生产管理技术
    3.3 TPS 是一种“拉动式”生产方式
    3.4 TPS 的哲学理念
第四章 丰越公司生产管理模式选择设计与运行
    4.1 丰越公司生产管理模式选择
    4.2 丰越公司TPS 模式整体框架设计
    4.3 TPS 管理设计与运行
第五章 丰越公司推进 TPS 效果分析
    5.1 TPS 推进工作为公司争取到发展空间
    5.2 丰越公司的管理实现了“质的跨越”
    5.3 丰越公司推进TPS 存在的“局限性”
    5.4 丰越公司推进TPS 效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展望及体会
    6.1 TPS 是成功之路
    6.2 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6.3 推行TPS 的体会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3年一汽—大众稳步发展硕果累累(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电视台阅兵电视直播中的国家形象建构[D]. 白倩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3]重庆FT汽车公司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 李莉. 贵州大学, 2016(05)
  • [4]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5]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D]. 邓练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6]文化对国际创业的影响 ——基于美日德公司在华创业的比较研究[D]. 桑宏图. 吉林大学, 2013(08)
  • [7]一汽用实践诠释科学发展观[J]. 于春燕. 企业研究, 2012(21)
  • [8]基于成本控制的“新吉利”汽车公司差异化战略研究[D]. 关伟. 兰州大学, 2011(10)
  • [9]英国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生成探源[D]. 李书藏. 武汉大学, 2010(10)
  • [10]丰田准时化生产在丰越公司的应用研究[D]. 杨成安. 天津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2003年,一汽-大众稳步发展硕果累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