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围海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高层建筑施工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新型施工材料、新技术不断研发和应用。为了有效的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高层建筑基础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该技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层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其相关问题,对高层建筑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基础;后浇带施工
前言: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的使用寿命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高层建筑应力过大、沉降差过大等问题,后浇带施工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中。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要根据施工要求和技术自身的特点,严格对钢筋、接缝、浇筑等施工工序进行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施工的质量要求。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1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概述
1.1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就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防止出现因收缩、温度等引起的裂缝而预先设置临时性的变形缝,经过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后浇封闭,形成整体结构[1]。由于结构与浇带连成整体,所以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与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施工环境往往很复杂,钢筋众多、断面大,预留缝隙中容易进入杂物和垃圾却难于清理。若不清理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出现夹层现象。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分为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工艺后浇带几种类型。沉降后浇带主要解决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房间的沉降差异;收缩后浇带主要针对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问题;温度后浇带主要解决温度过大引起的裂缝问题;工艺后浇带则是为了保证施工工艺的连续性留置的。后浇带施工工艺不但解决了整个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沉降、变形、应力等问题,还消除了永久变形缝,使建筑主体更为实用美观,所以对于高层建筑施工工程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在后浇带施工开始之前,要提前进行制定施工工艺。首先,根据高层建筑的地基情况来考虑是否需要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虽然能够解决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裂缝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高层建筑施工中都必须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土质、地基、结构分布等实际情况来进行考虑。如果地基是基岩或者卵石这种不容易变形的基层,在施工中就需要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如果地基使用的是桩基,且能控制沉降问题,也应该采用后浇带施工。这两种情况不需要设置永久变形缝,完全可以采用后浇带施工来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建筑的整体性;如果高层建筑使用天然地基,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时,就要预留永久性变形缝,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其次,按照施工图纸预设模板。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期间,要制定统一规格的模板。此外,模板的刚度和强度以及稳定性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否则将导致支撑部件受损。
2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准备和注意事项
在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和清理工作。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施工的标准,在后浇带施工位置要进行钢筋除锈工作以及清除预留缝中的杂物和垃圾等工作,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直到混凝土密实面露出为止。其次,制定施工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制定施工方案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准备情况选择和设计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中要对后浇带施工的位置、施工材料、混凝土接缝、钢筋施工、防渗漏技术、浇筑时间、支撑结构的搭建和拆除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2];根据施工要求明确施工质量标准,施工技术方案必须符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保证施工在安全、有效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技术方案完成后要请施工方和其他参与单位进行复审,检查方案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施工技术方案通过审批后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施工。第三,进行技术交底。在设计技术交底时,设计、施工、监理三方对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进行探讨,对后浇带施工中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防范。通过技术交底来使施工技术更加的完善,保证后浇带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3施工阶段对后浇带质量控制要点
3.1模板及支撑体系控制
后浇带的模板必须能够保证支设的质量,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发生爆模、胀模、流浆等情况。外墙后浇带的侧模应采用专用的钢板制作,保证侧模的质量达到施工的具体要求。后浇带处的支撑架不与其他支撑结构有任何连接,属于独立的支撑体系。支撑架必须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之后才能按顺序进行拆除。否则可能因支撑结构的拆除影响悬梁、悬臂等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施工时后浇带模板以及支撑架应一次成型,在浇筑后确保板底平整。此外,模板拆除必须经技术人员审批通过后才能按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拆除。
3.2后浇带钢筋的施工环节
在进行后浇带钢筋施工时,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控制钢筋的质量。对应用的钢筋要仔细检查,包括尺寸、长度、规格、形状等质量方面的问题,以及钢筋的间距、接头位置是否正确等技术方面的问题。如果钢筋出现弯曲变形、锈蚀、断开等问题,就需要施工人员做好相关方面的处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后浇带都设置加强筋,在施工中很容易忽略这部分的捆绑工作,所以应重点对这个部位进行检查。钢筋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氧化锈蚀很难避免,因此应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工作。另外钢筋在运输或者施工中容易受力变形,所以还要对变形的钢筋进行调整。其次,对钢筋进行分离处理。为了防止地梁、底板处的跨缝钢筋断裂,可对钢筋进行分离处理,并设置入孔方便对杂物进行清理。最后,控制后浇带施工时间。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求也不相同。沉降后浇带的浇筑工作应在建筑完成沉降后进行;伸缩后浇带一般在施工后的两个月之内进行。在一些施工工程中,设计人员会对后浇带施工的保留时间有特殊的规定,所以应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进行施工。
3.3两侧接缝收口控制
后浇带两侧接缝处的混凝土施工时,接缝处不宜使用木模,因为木模容易移位导致混凝土产生缝隙,所以最好用钢丝网或者快易收口网。采用钢丝网时,钢丝网与钢筋支撑结构之间的固定必须结实、紧密。在混凝土振捣时要控制好振点间距;采用快易收口网时,混凝土振捣时应对表面的泌水及时排除,混凝土浆液不能流到下面的缝隙中,还要保证网后面不留空隙。
3.4混凝土浇筑的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后浇带模板不会发生位移,应采取对称浇筑的方法均衡的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前要确保后浇带缝隙中的杂物彻底清理干净,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进行浇筑施工时应尽量选择温度适宜的天气或者季节进行浇筑,将浇筑温度控制在两侧混凝土温度之下。此外,后浇带施工前,应确保其两侧的混凝土干缩、变形情况完成并稳定后才能进行施工,一般高层建筑在顶板浇筑混凝土14天后进行后浇带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合理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浇筑的混凝土的密实度、抗裂性等得到保证。
结语:总之,后浇带施工技术是目前我国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防治裂缝的有效的技术手段。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质量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以及使用效果。所以相关部门应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不断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使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领域发挥最大的功效,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汪光喜.浅析后浇带施工方法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7,43(02):174.
[2]刘万隆.高层建筑后浇带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132.
论文作者:高慧,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高层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