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护理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论文_郭静雯,康建平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528225)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把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对象,运用回顾方式对患者进行分析。把所有患者按照每组45例的人数来进行分配。急救时,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急诊护理方式,把观察组和对照组最后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最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全部得到了有效治疗,治疗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其中有40名患者得到了显效治疗,5名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无效治疗0人。对照组的患者有38人得到了有效治疗,其中有30名患者得到了显性治疗,8名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无效治疗患者7人,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是百分之百,非常满意的患者达到了42人,3名患者满意,没有出现对护理效果不满意的患者;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为百分之八十八点八九,有31人非常满意医护人员的护理效果,有9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效果持满意态度,5名患者严重不满,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过程中,不仅治疗效果能让患者得到认可,也能提升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护理效果;满意度

引起急性心机梗死的主要是由过度劳累、受到寒冷的刺激、激动和便秘引起的。这种病一般会出现剧烈疼痛、导致患者心力衰竭、心率不稳、低血压、严重的会出现休克等症状。为了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在本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把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对其进行过明确确诊,经过对参与研究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所有人都符合诊断标准。把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每组45例的人数来进行分配。在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是31名和14名。岁数区间在48~67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53.1±0.67岁。在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是16名和29名。岁数区间在42~71岁,平均年龄为54.4±0.55岁。经调查,没有发现患者出现其他临床症状。并且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体重、性别以及别的症状方面进行比较没有显著差距(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方法:给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急诊护理方式。

急救护理:在医护人员接到通知之后,会在第一时间内准备好急诊药品、资料器械等工具。在患者进了急诊室以后,先让患者躺下休息,并保持室内安静,把准备的高浓度人造氧气立即给患者吸入,浓度一般为93%,并让患者在舌头下面含一片硝酸甘油。如果患者需要静脉输液,就需要给患者使用静脉滞留针,并且每天都要为患者更换新的输液管。可以通过给患者注射50mg~100mg哌替啶来降低患者疼痛感。随时监测并记录好病人的血压情况,心电图和心率等,并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症状特别急,并且也特别严重。所以病人在发现自己得上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别容易感到不安、烦躁等情绪。所以,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期间,为患者耐心讲解患上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和治疗办法,以及后续的预防办法和患者自己进行护理的措施等,让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效果。

心电检测: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快,因此在患者入院治疗后,医护人员要立刻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一直到患者的病情完全好转为止。在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护期间,医护人员要随时检查心电监护器的运行情况,在患者躺卧不舒服的时候,及时调整患者体位,以患者舒适为目的。

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之后,消化功能属于明显下降的趋势,在此情况下医护人员要主动告诉患者发病24小时内,要少吃东西,最好不吃,以此同时也要控制喝水量。如果患者在禁食过程中身体状况比较差,医护人员可以给患者在静脉注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来保证患者体内营养供给到位。

排便护理:便秘是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便秘会让患者的病情处于逐渐加重的趋势。因此在患者入院治疗以后,医护人员应该主动告诉患者不要用力排便,以免加重病情。

2结果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特别严重的心脏病,发病时间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就会出现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情况直接导致心力衰竭甚至是性命不保。根据对医院临床效果的不完全统计,会有46.5%的患者还没有到医院就已经死亡,所以会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急诊护理,可以节省患者的就诊时间,以此来提高对患者的抢救力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稳定处理,减少病人死亡情况和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如果有的患者同时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来对这些高危因素起到控制作用,避免造成患者的这些病情逐渐加重,如果患者出现特别严重的胸痛情况,可以使用哌替啶对患者进行止疼。通过对急性心机梗死患者来说,一直处于和时间赛跑的状态,通过提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体检,病情分析,能让医生提前做好抢救患者的心理准备,可以有效降低对病人病情的拖延治疗时间,也就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存活率。通过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结果证明,患者更需要常规护理+急诊护理的护理方式。患者看病的时间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也提高了不少,预防引起并发症的产生,在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能让患者积极愉快的配合医生治疗。

参考文献;

[1]黄桑,沈荷凤,黄必山.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24):62-63.

[2]欧琳娜.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30+33.

[3]刘玉香,谭燕华.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1):125-126.

[4]许新华.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护理中的干预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6):185-186.

论文作者:郭静雯,康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护理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论文_郭静雯,康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