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血透中心 浙江 宁波 315202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0例慢性肾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利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慢性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慢性肾病;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190-01
优质护理主要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的服务性,全方面贯彻落实好护理的责任制与护理人员的岗位意识,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慢性肾病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起到良好的效果,也能够增强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为了更好地研究优质护理在慢性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以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与分析,详细的研究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0例慢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33-65岁,平均年龄为(34.50±2.3)岁;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4-66岁,平均年龄为(35.1±3.5)岁。将观察组与对照组这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基本资料作统一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用来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慢性肾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慢性肾病患者在对照组慢性肾病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由医院护士长进行监督,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具体的护理方法与护理内容如下。
1.2.1转变服务理念
医院全体的护理人员应当转变服务理念,深入了解与体会优质护理服务的含义及方法。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培训活动,树立全新、科学的优质护理意识,走进患者身边,并积极主动地为慢性肾病患者营造温馨的住院氛围,打造干净与整洁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可在医院内为患者提供便民袋、微波炉、烘干机或者榨汁机,在病房区的显眼处或者走廊墙壁上设立“小心摔倒”、“小心走路”或者“严禁在病房区抽烟”的警告牌。护士长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晨夜护理坐班制度的监督,保障病房区的卫生与整洁达到设立的标准。定期召开一次医院患者交流会,回答并彻底解决慢性肾病患者对医院环境及医疗知识的合理化疑问,并听取慢性肾病患者与其家属的建议与意见,明白慢性肾病患者内心的真实需求。
1.2.2心理护理
因为慢性肾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及身体状况存在差异,所以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实施合适的心理护理工作。针对患者内心存在的紧张、恐惧、不安及抵抗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积极疏导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与胆量。告知患者必须听从医疗人员的嘱咐,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及改善原有的生活方式。叮嘱患者坚持用药,并要求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与督促,一旦发现患者身体出现不适反应,要及时报告给医疗人员。
1.2.3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定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生命特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饮食,饮食上主要以咸淡适宜、健康少油为主,禁忌食用辛辣味和油腻味的食物。要求患者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并适当地增加人体内部需要的维生素与蛋白质。
1.2.4舒适环境
护理人员要适当的对医院内部与病房区的环境进行美化与改造,增添一些温馨与可爱的提示语,扩大绿化面积,种植大量以供欣赏的花草树木及园林景观,让患者可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呼吸到新鲜与干净的空气。开设适当的休闲场所,组织轻松愉悦的休闲活动与兴趣运动,让患者的身心愉悦,充分放松,打造一个舒服休闲、自由自在的病房环境。
1.2.5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可以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与疾病知识座谈会,让慢性肾病患者之间进行足够的交流与沟通,使其相互传授有效的治疗经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适量的药物知识与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指导患者参加科学、合理且规律的体育锻炼,来提高患者身体的免疫力与疾病的抵抗力。积极主动听取患者的合理化需求,及时帮助患者克服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劝诫患者在治疗后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与活动。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1]:显效则代表患者的病房卫生、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完全到位,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心态轻松愉悦;有效则代表患者的病房卫生、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基本到位,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且心态稳定平和;无效则代表患者的病房卫生、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完全没有到位,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发生变化且情绪起伏较大。
护理满意度调查[2]:针对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方式、水平、情感态度及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25分,100分为满分,60分为满意与不满意的区分要求、8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度。其中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统计与分析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来分析数据,采用t分析研究中的相关计量资料,采用X2来检验与分析计数资料。若P<0.05,则代表的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代表的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便不具有相关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观察组显效患者为29例,对照组21例,相差8例;观察组有效患者为21例,对照组有效患者为19例,相差2例;观察组患者为0例,对照组患者为10例,相差10例。通过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发现观察组比对照组高2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质量不断提高[3],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慢性肾病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4]。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实施优质护理,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医院环境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整体上提升了医院对外的公众形象[5]。
本研究对100例慢性肾病患者分别给予了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差异显著,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慢性肾病患者护理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琼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3,07:141-142.
[2]金艳,郑则广.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4:135-137.
[3]丰原媛.优质护理应用于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3:109-110.
[4]曹淑芬.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21:159-160.
[5]章王媛,韩金凤,冯晓梅,李祥微.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21:16-19+59.
论文作者:金可尧 张佩佩 邵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2
标签:患者论文; 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效果论文; 满意度论文; 病房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