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研究论文_韩福亮,戴国权

贵州开磷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各类电气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为供电企业带来很大压力。而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缺乏有效的节能措施,造成大部分能源浪费,这类电能浪费的现象不仅不利于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还会给居民带来较大困扰。为此,本文将探讨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的设计优化,合理用电、安全用电。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

1当前我国供配电线路的设计

现阶段,我国对于电力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但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非常必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大,我国对于城市的建设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大部分设计师不重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将关注点主要放在了对于房屋建筑的结构及安全设计上,这样会给建筑企业的后续使用过程中经济效益带来不良影响。建筑行业作为现阶段我国电力资源消耗最大的行业,建筑电气工程中对节能设计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对于减少我国每年的电力资源消耗量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建筑电气的建设施工中要重视配电线路的优化设计,重视节能工作,提高电气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2我国建筑电气设计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电气配电线路的传输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因此,对于配电线路的设计改善以及优化非常重要。虽然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的节能设计越来越完善,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的电气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对于建筑工程中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建筑行业没有学习到世界上先进的节能技术,因此只能局限于现有的技术,阻碍了建筑电气设计的改善以及优化。二,我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缺少对于节能施工技术的宣传,导致了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我国的大多数居民对于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的节能设计认识程度不高,进而阻碍了对房屋的电气节能设计的工作开展。三,我国的相关部门缺少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工作相关的理论指导,缺乏对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的设计管理,没有指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导致了建筑材料以及投入资金的部分浪费。

3建筑供电配电线路设计原则

3.1满足功能需求

不同的建筑主体对建筑电器设施的要求不同,如果建筑对电气设施的要求较高,建筑中需要使用很多的电量和照明,要通过科学的设计,确保建筑的各项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3.2降低能耗

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设计时,明确不必要的能耗,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建筑电气配电线路中包含大量的不必要能耗,例如:供配电线路传输中的变压器能耗。因此,在设计中,要以降低能耗为标准,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3.3经济效益

依据具体情况,对经济效益进行合理评估,分析和对比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然后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尽量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使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

4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要点

4.1采用分路供电及控制,区分负载性质

现代的建筑人员比较密集,所以对于电器的使用也会非常多,在这个时候,建筑内复合电器比较多的情况之下,会对电源及接地的要求,有着不同的选择,所以在具体设计的过程当中,在保证建筑电气正常用行及使用安全的基础之上,需要加强对于重点负载区电力运行过程当中的设计工作。以此防止意外停电对设备造成的影响,从而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损失。配电室位置应设置在靠近用电量大的区域,以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

4.2接地系统设计

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非常重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接地系统的事。因为接地系统,直接关系到店里使用的安全及可靠性,在店里系统用刑的过程当中。如果要保证,建筑及使用过程当中的安全,需要制定合理的接地设计,特别是对于精密检测仪器以及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接地系统能够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好、准确性高,避免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接地系统选择:对于220V/380V供电系统,一般采用直接接地型式作为电源中性点接地方式,按保护接地型式不同可分为TN系统与TT 系统,其中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S、TN-S-C三种系统。

4.3线路路径、导线长度的设计

配电室、配电箱需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部位,减低线路长度过大引起的危害。工程实践表明,低压线路的半径不可过大,一般少于200m为宜。若建筑体内部单层面积过大,如大于10000m2,则配置两个变配电所。高层建筑中,强电竖井区域需要配置低压配电室,避免支线与干线重合状况,降低倒送电能问题发生几率。低压配电室线路设计中,各个干线需要避免过度弯折、随意压缩导线长度等行为。

4.4导线选择分析

供配电线路设计中,导线的选择需要从材质和截面积两个方面入手,由于铜导线相对安全,且具有过载余量的性能,在室内布线时较为常用。导线截面积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供电需求和电器功率选择,这样才能在保证电能供应的基础上减少能源浪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配电导线的截面积要在2.5mm2以上,在计算出建筑物所有电器的供电功率需求之后留出部分的余量,也就是需要保证供电功率大于实际供电需求;单相回路的中性线与相线截面积保持一致;保护线的截面积控制在保护线截面积标准的最小值之上,确保电能供应。

4.5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过程

通常在对导线选择之后要进行导线的安装,其中供电母线大多以地埋的方式输入,但由于其负载不同,因此导致传送的电压也各不相同,而要想改变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应根据其实际的负载情况进行合理的供电,并对不同电器采用不同的导线,同时由于部分电器在具体使用中会出现线路之间的互相影响而产生谐波,从而影响到电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对建筑电气的供配电线路进行设计时,还要避免出现线路之间互相影响的情况。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电路问题也要制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其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可在建筑设计中,在用电量较大的区域设立专门的配电室,以避免对能源产生较大的消耗量。其次,在供配电线路的安装设计完成之后,要对建筑电气的保护系统进行健全完善,对线路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应的解决策略,如线路短路、断路、漏电等,并且对不同的楼层、供电室都要装好相应的保护元件,建立一种上、下级系统的保护措施,从而为供配电线路的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

4.6配电系统功率因数的提高

电网设置中,需要加强功率因数的有效管理。首先,设计环节中,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十分重要,高功率因数较为有益,避免用电设备无功损耗过高引起的危害;其次,及时安装无功补偿设备的。变压器低压端需要采取有效的集中补偿方法,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可借助补偿装置进行有效管理。降低用户与变电站的无功损耗,提高高压线路输送的合理性,使得用户位置的功率因数大幅提高。

结语

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方案种类有很多,但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与此同时,要做好供配电过程中的保护,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完善,确保配电线路设计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帅,陈冲.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分析[J].电子制作,2014(01):96.

论文作者:韩福亮,戴国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研究论文_韩福亮,戴国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