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我国对电力事业的建设也愈加重视。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的用电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提高配电运行水平。为此,要从配电线路运行及检查管理入手,做好故障检修工作,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说明。
关键词:配电线路;检修管理;应用探讨
为了确保电网供电能够充分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要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电网能够持续稳定供电。为此,要做好日常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实时关注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定期进行故障检修并采取有效的故障防范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引发配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常见原因
(一)自然因素
目前来看,我国在配电线路设计时,往往存在可研和设计深度不足的问题,造成电网运行与当地环境条件不符,影响配电线路正常运行,容易引发故障问题。此外,由于我国疆土辽阔,所以10kV配电线路不仅会在城镇地区修建,还会在一些地形复杂或环境、气候比较恶劣的地区进行修建,此类地区可能出现大风、雷雨、风雪等恶劣天气问题或受地形影响,导致电网系统修建、维护存在困难,进而导致配电线路工作效率低,或发生故障难以维修等情况。此外,10kV配电线路可能从林间穿过,此类地区潮湿多雨,受到潮湿空气的影响,线路很容易出现短路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财产的损失,还会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
(二)设备老化
调查可知,我国10kV配电线路中大部分设备都存在老化问题。主要是如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距离不足,部分配电线路所在地区与其他线路的交叉距离过小,导致可能会发生放电影响导线老化;2、恶劣环境,大风、盐碱性高等因素都要影响导线运行情况;3、过负荷运行,配电线路重过载运行会加剧线路设备的老化进度。设备老化不仅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设备老化的情况下,线路会日益松弛,垂直弧度随之增加,时常会出现两条线路相互触碰的情况,进而引发漏电、短路等问题,甚至会出现烧坏设备和烧断导线的现象,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采购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材料采购,造成一些线路所用的设备材料与实际要求不符,无法达到预估的使用效果和寿命,进而导致设备老化加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三)管理欠缺
除了一些自然影响因素之外,供电公司的管理水平也会对线路的运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许多电力公司都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其对配电线路的管理工作缺少重视,进而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造成工作人员在日常维护和管理中漏洞百出,甚至一些电力公司没有安排定期的检修和维护人员,造成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得不到保障。此外,技术人员缺少专业的技术能力,在配电线路管理的过程中,缺少责任感或突发事故处理能力,导致一些故障问题无法及时发现或及时处理,进而造成故障的恶化,最后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为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也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供电。
(四)外力因素
从我国10kV配电线路的修建位置来看,大部分线路都修建在居民活动的区域,居民对配电线路缺少了解,所以大部分居民都不具备相应的线路防护知识,安全意识也相对较低。日常的车辆经过、树木砍伐、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经济生产、违章建筑等活动都会对10kV配电线路产生一定影响,甚至破坏线路安全运行,进而不仅影响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还会危及居民的人身安全。此外,10kV配电线路具有线路长、跨度大的特点。所以,线路的日常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压力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配电线路检修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线路日常检查工作
为了减少配电线路的故障以及线路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电力企业要强化线路的日常管理工作,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检查工作包括多个方面,着重检查线路的破损、腐蚀、设备老化、运行环境等问题,如果发现线路中存在故障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如果设备老化严重,要及时更换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要安排工作人员对配电线路进行定时、定点的巡视工作,通过巡视工作全面掌握线路的日常运行情况,了解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如果线路修建在雷雨多发、地质恶劣的地区,或者线路的区域跨度较大,技术管理人员就要更加重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和综合管理部门进行配合,实时掌握当地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在修建时就要做好当地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勘察和掌握,在检修的是够更要针对当地的环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维护和检修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故障的发生概率。
(二)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日常的管理、运行等工作。为了提升配电线路的管理效率,也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10kV线路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常见的应用技术优GPS、大数据、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对线路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尤其是在危险地区和巡视盲点区域,技术人员难以靠近,利用无人机巡视技术就行实现危险地区的日常巡视,增加了线路监测的有效范围。利用GPS和遥感技术,可以减少地域、环境等因素对工作人员的限制,实现了对配电线路全面、综合的监测和维护。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可以进行数据的实时共享,使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及时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而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对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电力企业要积极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全面提升配电线路的管理效率。
(三)健全配电线路管理制度
为了改善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效率,电力企业中的管理、维修等部门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明确各个线路的分布范围,制定合理的巡视周期并严格执行,根据线路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线路特点进行管理制度和方法体系的制定,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工作依据和制度支持。此外,电力企业要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并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其能够重视配电线路管理工作。为此,可以定期进行人员培训,进行安全维护知识的教育讲座和宣传活动。通过各项培训教育活动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掌握线路维护知识的同时,还能掌握更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从而带动配电线路管理和维护水平的提升。
(四)提升线路维护检修力度
目前,我国10kV配电线路事故依旧频繁发生,为了减少电力事故带来的危害,相关部门要组织专门的线路检查团队,定期对线路质量进行检查。如杆塔牢固性检测、拉线受力情况检测、线路设备运行状况、线路运行环境情况等等。此外,还要做好配电线路故障应急抢修工作,对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故障隐患要采取有效的检修措施,并做好检修记录,为日后的运维工作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各项产业都在迅速发展,而各个产业的发展和运行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为了保障电网运行质量,就要做好配电线路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确保配电线路稳定、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周晓东.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新型检修技术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2).
[2]李成钢.探讨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环球市场,2017(11).
[3]何金光.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探讨[J].南方农机,2017(14).
论文作者:林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日常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