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邵海[1]2008年在《我国军队住房保障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房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人人有权享有。居住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在加快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为全社会(包括军队)中的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解决包括军队在内的全社会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是我国和军队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城镇和军队住房供应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军队一些单位的住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官兵、职工的安心工作,影响了军队战斗力的巩固和提高,最终影响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因此,解决军队广大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住房保障制度是各国政府和军队住房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各国政府大多为解决现、退役军人的住房问题制定了专门的住房发展计划和政策。本文通过对军队住房保障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以美国、俄罗斯、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为例,介绍外军住房保障的成功经验并得出相关启示。当前,我国军队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采取公寓房和经济适用房相结合的保障方式解决现役军官的住房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军官住房紧张的矛盾。但与此同时,在房改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新老政策缺乏连贯性和合理性、住房补贴制度不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公寓住房非编占用较多、私自出租等问题,并且军队办社会的弊端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这些问题迫切地要求我们对现行的军队住房保障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研究。因此,解决军队住房领域的各类问题,加快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军队人员住房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已成为军队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外军住房福利与保障模式进行全面评价,对我军住房保障政策和模式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并在学习、总结前人理论研究、分析外军住房保障政策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军队实际,得出了课题的比较和分析研究成果,即完善我军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和有效解决军队人员住房问题的相关措施。
刘韦洪[2]2001年在《住房分配货币化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系统研究了我国传统住房分配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依据、政策、原则和与之相关的配套政策等问题,并以柳州市住房分配货币化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赵汛[3]2000年在《我国住房分配货币化与住房消费研究》文中指出住房分配货币化是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启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头戏”。但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在我国毕竟是新生事物,其制度绩效的释放尚处于蓄势而发阶段,不可否认的是,在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拉动居民消费,克服市场疲软方面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的绩效已初见端倪。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前进的道路是艰辛的、曲折的,中国要真正全面实现住房货币化,掀起新一轮的住房消费热潮,还需要披荆斩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影响中国住房货币化改革进程和启动住房消费市场的制约因子的剖析,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首先,从人和住房的关系、住房的功能和作用、人对住房的需求、住房分配四个方面,系统地揭示了住房对于人类的特殊重要性;随后,回顾了住房分配制度的演变历程;紧接着,对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的基本概念、实质进行了科学界定,对其政策目标和实施绩效进行了探讨,并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政策实施进行了评价;最后,从住房质量、价格、住房市场发育以及其主体、住房金融等多方面对影响我国住房分配货币化进程和拉动住房消费需求的制约因子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住房货币化的对策。
杨丽[4]2007年在《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践及成效研究》文中指出住房是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住房消费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房制度。我国传统的城镇住房制度是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其进行改革。为了了解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效果、发现房改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及时提出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本文对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及其成效进行了研究。1.介绍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背景,回顾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对我国现阶段城镇住房制度的目标模式提出了见解:停止实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逐步实现包含住房买卖和住房租赁两方面内容的住房商品化,对不同收入人群采用不同的住房政策,多层次地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2.对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总体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某些具体房改措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及廉租房制度)的成效进行了研究。结合现阶段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目标模式,认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成效。3.通过对国际上不同国家地区(美国、日本、新加坡及香港)住房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启示:根据发展阶段决定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建立完备的住房法律体系、住房制度改革应租售并举等。4.借鉴住房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成效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根源在于住房制度本身。“全民买房”的房改政策导向使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陷入了误区,并最终导致了住房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失衡,导致了住房保障政策的变形,导致了高房价及高空置率并存的悖论等。5.为完善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如改变“全民买房”的房改政策倾向,树立“租买并举”的指导思想;引导居民建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取消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推行廉租房政策的同时扩大房租补贴的范围,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住房法律法规等。
陆丽萍[5]2014年在《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差异与住房分层研究》文中指出住房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住房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将住房,特别是住房消费作为社会分层的重要依据,以浙江省为例,同时以市场转型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对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探讨城市住房分层与社会转型、社会贫富分化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中,本文认为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差异受到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是指影响住房消费的制度因素,住房体制改革改变了住房分配的内在逻辑。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之前,即住房福利分配体制下,住房分配由再分配机制主导,住房作为福利和隐形收入,由其形成的基于权利和身份的分配机制导致了社会阶层差异和阶层分化;在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之后,住房分配由市场机制主导,住房作为商品和显性收入,住房分配不均等体现在:一是住房货币化改革前福利分房体制下住房利益分配不均等的强化;二是住房货币化改革后新的住房利益分配不均等现象的出现。微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的特征因素也对住房消费差异产生影响,包括个人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因素。在实证分析中,本文按照居民是否拥有产权以及获得住房资源的能力大小,将住房阶层具体划分为“二层三阶”。其中,“两层”是指有产权房阶层与无产权房阶层,“三阶”是指管理精英阶层、专业精英阶层和非精英阶层。在构建模型时,主要以家庭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确定了相关研究变量,建立了关于住房产权的模型、关于住房质量的模型和关于住房面积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管理精英阶层和专业精英阶层比非精英阶层更可能拥有住房产权,住房质量更好,住房面积更大;同时,与专业精英阶层相比,管理精英阶层在住房产权、住房质量和住房面积等方面均处于优势。市场转型理论认为: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型将改变以再分配经济为基础的,以权力为主导的社会分层秩序,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人力资本与权力资本的回报的争论。本文将市场转型理论中关于人力资本与权力资本的回报应用到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差异研究上来,实证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目前,城镇居民的住房分配机制由权力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同主导,政治资本仍继续影响人们获取住房资源,以再分配为基础的权力机制得到延续;同时,人力资本在住房消费中的作用逐渐显著,在市场机制下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同时获得增值。因此,城市住房分层折射了社会转型的阶段和水平,也进一步反映了社会贫富分化。
龙雯[6]2012年在《公共住房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指出公共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公共住房问题的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经济平稳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综观世界各国的住房政策,政府都把妥善解决各个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问题作为重要的施政目标,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努力提高全体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水平,改善其居住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快速增长势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逐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住房制度,住房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作用日益增强,城镇居民总体居住条件比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由于住房分配的过分市场化、商品化,而且,由于漠视住房准公共产品的属性,过度依赖市场机制,导致近年来快速攀升的房价和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少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群众买不起房,很多中低收入阶层家庭,特别是低收入家庭既无法通过市场又无法通过保障途径解决住房困难问题,住房问题成为了生活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出现了“蜗居”、“蚁族”等社会现象,住房困难成为了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之公共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归根结底来说,就是政府责任问题的研究。要妥善解决公共住房保障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公共住房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政府在解决公共住房保障问题中承担着最为重要的责任,是必不可缺的角色。为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体系。但是,由于公共住房保障中政府责任定位的失误、理念的模糊,我国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模式设计与解决目前的住房困难问题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但是还不够成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为落后,各项社会保障事业都需要国家的大量资金投入,因而分配到公共住房保障领域的份额就会相对减少。所以,政府在设计公共住房保障模式时,应当着眼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和财政资源、房屋资源、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在商品房市场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把受益群体囊括进公共住房保障模式中来,降低中低收入家庭的受惠门槛,并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采取不同水平的保障模式,充分考虑到各种群体对租房和购房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同时,公共住房保障模式的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在公共住房保障中能够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这才最终能够使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真正地发挥其利国利民的作用。因此,在政府责任的横向分配中,政府要在公共住房保障制度中承担起规划责任、资源供给责任、组织责任、分配责任以及监督责任,并且要在公共住房保障运行前、公共住房保障运行中、公共住房保障运行后的全过程中都要履行其职责。而在政府责任的纵向分配中,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比地方政府更重的财政责任、制度建设责任以及监管责任。政府责任的履行不仅需要政府自身的约束,同时还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来促使政府更公平地、更富有效率地履行责任。这就要求建立起立法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全方位监督机制。
郭玉坤[7]2006年在《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和提高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中低收入家庭在居住方面往往表现为支付能力不足,仅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基本居住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城镇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住房价格已远远超出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正常经济承受能力,要解决这部分居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必须建立和实施住房保障制度。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特别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目前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三项政策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三项住房保障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现有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很不明显,难以令人满意。这要求我们对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根据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住房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更好地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目前,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对现有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改革方面,对城镇住房保障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探索全新住房保障模式的成果很少。本论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国内外住房保障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对不同住房保障方式进行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变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以满足住房困难的城
霍现涛[8]2010年在《高校住房供给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住房制度由实物分配向货币化分配转化进程中,高等院校面临着采用何种住房供给模式,以解决住房改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随着各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高校因每年引进大批量年轻的硕士和博士,教职工数量快速增加,在住房货币化分配下,教职工住房需求成为突出的问题,尤其对于青年教职工。如何解决好教职工的住房问题,使他们能安心在学校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国家及高校部门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目的,本文对我国高校住房供给模式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通过对全国八个地区的代表高校的住房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理论,对我国高校住房供给模式进行了分类;运用收益成本分析理论对各个模式进行评价,评价得出在高校资金有限条件下住房货币化是各个模式中的最优模式;对影响高校住房供给模式的住房供需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影响住房供需结构因素的重要程度,高校(政府)可有针对性的调控住房结构;最后,研究了完善高校住房供给的一些对策,包括满足高校教职工住房需求的方法,高校公有住房上市收益分配,高校住房货币化模式下青年教职工购房对策及其他对策建议。通过对公有住房设定共有产权,可以更好的实现高校的住房保障资源累积和倍增;通过研究高校青年教职工的购房行为,构造高校住房补贴系数,依据该补贴系数可以根据市场房价的变化及青年教职工的购房情况,对青年教职工住房补贴进行指导,该补贴系数考虑了青年教职工的收入、支付能力及抵押贷款利息对青年教职工的影响,对于高校对青年教职工的补贴,起到了更加直观、科学的效果,高校根据商品房价格及补贴面积,便可计算出动态的住房补贴系数。
张丽凤[9]2009年在《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目标的逻辑演进(1949-2008)》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衣食住行就被列位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其中住房的作用是为其居住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美观的居住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住房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制度改革无疑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辛历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看来进展还不够理想,住房制度的改革忽左忽右,反反复复,甚至停滞不前。从住房的实物分配到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这期间的跨度太大、代价太高、问题也太多。政府作为城镇住房制度变迁的一个关键主体,它的行为目标对住房制度变迁的进程和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目标,从我国丰富的制度变迁实践中汲取养分,从理论上总结制度变迁的经验,把握其规律性,通过对政府在住房制度变迁中行为目标的深入而系统的分析,从而为政府在住房制度变迁中的目标及作用进行合理的定位,希望提供一个分析住房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的理性及其调整轨道,以期为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五章共同组成。在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中国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在认识上经历了反复探索、反复认识的过程,实践则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进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试探性地走向“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继而又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直至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这种探索式的改革,在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变化中表现得同样明显,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福利住房制度阶段、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与试点阶段、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与完善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的住房制度变迁中,政府作为一个行为主体,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掌控一切的强政府到住房制度改革各个阶段权能相对弱化的政府,政府的行为目标也经历了不同的演进与转换。论文的第一章到第四章分别对上述四个阶段的政府行为目标逻辑演进进行了分析。第一章到第四章分别从制度背景、住房制度的特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政府官员行为目标、政府行为目标实施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由于住房制度变迁不同阶段制度背景的变化,形成了各个阶段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政府官员行为目标,同时也正由于其行为目标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实施效果。在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的不同阶段,正因为政府有“经济人”的特点,相当于社会整体而言,政府也有其范围狭隘的自身利益和明确的效用函数,也会确定其行为目标、用一致行动的方式,影响住房制度变迁的方向和途径,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当然除了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目标外,政府还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的体制和现实情况不同,在住房制度变迁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和政府自身利益最大化二重目标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比,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中央政府更多的追求社会收益最大化,而地方政府更多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第五章是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目标研究的结论与启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观点,并且论述了如何消除住房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目标悖论。
赵四海[10]2003年在《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住房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城镇住房表现为鲜明的商品特性和在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同时又表现出特别的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功能,担当着社会保障职能。所以,解决城镇住房问题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牵动全局的大课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关于城镇住房问题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提到了理论研究的前沿。本文在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住房问题的思想的基础上,从历史的与现实的实践出发,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的产生、理论发展、初步实践和由此形成的改善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考及对策,力图揭示出我国城镇住房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战略与措施。 绪论部分追溯了城镇住房问题的由来,并从回顾马克思主义关于住房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中,提出解决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本文研究城镇住房问题的主要方法。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城镇住房的属性,说明了住房具有的“一般商品性”和“时段福利性”的双重特性,阐明了解决城镇住房问题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提出了城镇住房问题的背景:住房观念的历史演变、住房问题的现状、住房问题的长期性,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住房问题的研究、对资本主义初期住房政策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解决住房问题的初步设想,特别是邓小平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住房理论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第二部分从住房建设与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角度,分析住房建设形成的住宅产业满足一个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基本条件,论述了住房问题、住房建设、住宅产业与经济发展全局的关系,说明其对经济发展的牵动和影响作用。 第三部分论述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对住房政策,住房改革思路的较为系统的发展历史。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住房商品化的讨论和对传统住房制度弊端的认识,形成了住房商品化共识,成为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从 一 住房制度改革的试点,到全国范围内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住房旧的制度逐渐被 打破,新制度的基本框架开始建立。 第四部分主要研究城镇住房市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住房市 场日趋活跃,从而也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但是,住房市场中仍存在商品住房 空置现象等许多问题,必须建立空置率的预警标准和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运用行 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以克服或解决市场自行调节所带来的不足。 第五部分对我国住房社会保障的原则、内容、形式进行了论述,剖析了存在的 需足够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并对两种保障方式“砖头补贴”和“人头补贴”作出了 对比分析。 第六部分探讨了住房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住宅小区既是住房建设的场所,又 是人们物质资料和物质文明的载体,而且还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而 这些依赖于小区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物业管 理和社区管理的关系。 第七部分专门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指出了住房问题对于我富城镇 化战略的进程和质量的重要性,同时论述城镇化对住房的需求、住房的供应和住房 的水平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八部分在对国外及地区的住宅产业政策和公共住房政策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得出了若干启示,即完备的法律制度、稳中有变的住房政策、政府的有力保障、健 全的住房金融体系和住宅产业化的实施。 第九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评价体系和小 康住房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点,即以需求为中心,建立和完善多 层次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其核心是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以 调控为手段,建立和健全规范运行的城镇住房市场体系,其核心是进行住房市场的 预警和预报系统;以消费主体为中心,建立以个人为主的住房消费和住房金融体系, 其核心是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科技为中心,创建住房的标准化、产业化体系和 住房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体系,其核心是创新住房技术。
参考文献:
[1]. 我国军队住房保障政策研究[D]. 吴邵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2]. 住房分配货币化研究与实证分析[D]. 刘韦洪. 南京理工大学. 2001
[3]. 我国住房分配货币化与住房消费研究[D]. 赵汛. 华中农业大学. 2000
[4].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践及成效研究[D]. 杨丽. 中南民族大学. 2007
[5]. 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差异与住房分层研究[D]. 陆丽萍. 浙江工商大学. 2014
[6]. 公共住房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龙雯. 湖南大学. 2012
[7].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研究[D]. 郭玉坤.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8]. 高校住房供给模式研究[D]. 霍现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9]. 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变迁中政府行为目标的逻辑演进(1949-2008)[D]. 张丽凤. 辽宁大学. 2009
[10]. 中国城镇住房问题研究[D]. 赵四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投资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