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稿》中人的地位分析论文

《巴黎手稿》中人的地位分析论文

《巴黎手稿》中人的地位分析

李蓉菲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 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直以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在理论界存在着对于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解读的偏颇。从《巴黎手稿》中工资、私有财产、异化劳动等方面入手来分析人在其中的地位,通过资本家与工人多视角的对比,阐明人在当时资本主义现实中的生存境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种偏颇造成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困难,从而强调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以及马克思对于人民主体性的关怀和追求。

关键词: 工人;资本家;工资;私有财产;异化劳动

哲学是超验的、探求终极关怀的。几乎所有的哲学都有一个永恒的归宿:使人生活得更好。马克思也不例外,他始终在为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从而使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努力。分析人在《巴黎手稿》中的地位以及处境,探讨马克思关于人异化理论的解读,从而重申他对于人的关怀。

一、工人——生产机器

自18世纪60年代起,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拉开了序幕。大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制作,由此,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资本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资本在大资本家那里慢慢积聚,而小资本家则在日益剧烈的竞争中沦为资本家雇佣的工人,曾经依靠土地为生的农民也在机器大生产的洪流下成为完全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工人。不仅如此,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甚至席卷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工人。他们一无所有,仅凭资本家发给他们的微薄的工资来维持生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表明,工资是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而除此之外,工人所创造的另一部分价值被马克思称为剩余价值,即是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然而,这部分价值被别有用心的国名经济学家归结为雇佣工人所需的成本。如此,资本家就是凭借资本来获取利润的。

其实,早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资的实质:“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资本家和工人是处于敌对状态的,工资是二者斗争的结果。资本家总是想尽可能少地付给工人工资,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而工人则希望获得更多的工资来过上更好的生活。工人和资本家这场无硝烟的斗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他们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能凭借资本家付给他们的工资来维持生存。而资本家则拥有充足的生产资料,他们有着整个世界的劳动力市场,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没有后顾之忧地解雇工人。因为,随着竞争的逐渐加剧越来越多的小资本家沦为工人,而资本则在竞争中更为集中在大资本家手里。大资本家利用这些资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与之相应,对于工人的需求也随着不断改进的技术而逐渐降低。

在工人面前,资本家占据着绝对优势,他们不择手段地降低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以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工人只能获得如机器使用后要保养一样般能够维持他们的肉体存在的最低费用。在资本家眼里工人已经不再是和他们一样的拥有独立健全人格的人,他们就像那些在厂房里的机器一样,在生锈的时候上油、破损了之后换新的。这还只是工人处境的小部分,很大一部分工人自己也认为自己就是活动的机器。他们很满足地做着机器做的事,甘心情愿地受着资本家的奴役,他们不止在肉体上变成了机器,在精神上也完全沦为了机器。更准确地说,工人是被他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所奴役,资本家利用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再生产,从而更进一步地占有工人,将工人非人化。在这样的处境中,工人完全没有自由全面发展自己的可能。他们的生活就只剩下了维持自己肉体的存在,资本家已经最大限度地剥夺了他们发展的可能性。他们完全没有维持生存以外的财力与物力来发展自己,只能像除了人以外的无生命的物一样机械地维持肉体的不消亡。而人是要积极、自主地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的类存在物,在劳动中,他们不仅要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也要与社会中的人发生关系。如此,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也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资本家——金钱的奴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仅被资本家奴役的工人处于一种非人的境况,奴役工人的资本家的处境也是如此。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还通过分析资本的利润与地租来揭示资本家的状况。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资本家不得不利用他们的资本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为此,他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占据有限的市场,故而,资本之间常处于白热化的斗争状态。在这场厮杀中,大资本家总是不遗余力地清除相较于他们弱许多的小资本家。他们利用自己占有的资本来尽可能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相对地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此基础上,市场价格的压低就成了可能。如此,小资本家由于占有的资源较少,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场优胜劣汰中必然处于弱势。慢慢地,小资本家就会被大资本家吞并,沦为无产工人。

工人创造出劳动产品本来是为了使他们自己生活得更好的,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完全被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所统治,他们创造出来的产品越多、越好,他们自己作为商品就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价格越低。且他们本身的价值也要依他们创造出来的产品情况来决定,产品成为工人的主人,资本家的境况也一样,他们的幸福与否完全由他们厂房里产出的产品来决定。而与此同时,作为产品的来源自然界也不再是人的外在身体,既然产品异化了,那么作为产品来源的自然界也在相同程度上异化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工人的生活就只剩下了机械地维持自己的肉体存在,他们的劳动不再是能动的、肯定自己的活动,而是在生活的压迫下被迫从事的奴役。“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对于工人来说,劳动不再是他自己的主动活动,而是使他处于受动状态,甚至丧失自身的活动。劳动成了外在于他们且让他们处于受奴役状态的异化劳动。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异化劳动中,主体不再作为有意识的、能动的类存在物。主体变成了客体和工具,而被他们创造的客体和工具则变成了他们的“主人”。如此,人的类本质就处于异化的境况。当人同自己的产品、劳动以及类本质相异化的时候,人同人也就异化了。

资本家其实和工人一样处于非人的状态。工人的处境就同工厂里的机器一样,只是作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者存在。资本家和工人一样也成了追逐利润的机器,区别仅在于工人是在资本家的逼迫之下被迫出卖劳动,资本家则是在利益的趋势之下,为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奔走。从根本上讲,二者处于同一生存状况。工人是资本家的奴隶,资本家是金钱的奴隶。这在《巴黎手稿》的字里行间有所体现,“工人只有当他对自己作为资本存在的时候,才作为工人存在;而他只有当某种资本对他存在的时候,才作为资本存在。”“你必须把你的一切变成可以出卖的,就是说,变成有用的。”“国民经济学家把从你的生命和人性中夺去的一切,全用货币和财富补偿给你。”在资本家眼里,唯一能看得见的就是能够为他们带来利润的东西,衡量事物的唯一尺度就是能否带来资本的增殖。这样的资本家显然已经成为了“金钱的奴隶”,人在经济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也无从谈起。

相关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档案管理制度,依据信息化测绘档案的规范标准,加强数据档案的分类、归档范围、整理立卷、著录标引、归档移交、接收检验、日常维护、异地备份、存储介质及系统升级换代、信息安全保护、共享发布等内容的管理。同时也要对测绘资料档案进行整理,根据档案信息化业务要求和建设需要,做好馆藏资料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和元数据采集录入,推动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农民、小地产所有者以及小资本家沦为了无产阶级,而大地产所有者和大资产阶级则是资产阶级,这个社会被分化为这两大阶级。而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处于异化的状态。这种异化在《巴黎手稿》中得到了揭示。他们的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类本质的异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人的异化及异化的扬弃

3.内容构成。习作题材在小学习作中包括写人、事、景、物四大类,这几种类型几乎是在每一学年都会有,只是要求逐渐提高。此外,每个年级的下册都有一次不限题材的自由习作,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的一大特点。习作的体裁主要有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四种体裁。低年级主要以记叙文为主,在中高年级虽慢慢增加了其他三类的体裁习作,但还是以记叙文为主,只有写“读后感”划分为议论文。

除此之外,“封建领主并不力求从自己的领地取得最大可能的收益。相反,他消费那里的东西,并且心安理得地让农奴和租地农场主去操心新财源的开辟。这就是贵族对领地的关系,这种关系给领主罩上浪漫主义的灵光。”在封建社会,领主还带有温情的一面,现在,地产也完全以资本的形式卷入了市场。大土地所有者也在吞并了小土地所有者以后成了资本家,他们卸下了浪漫主义的灵光,与资本家一样完全追逐最大化的利益。他们的土地就是资本,依靠租地农场主的经营来赢取利润。他们完全不在乎租地农场主以及工人的状况,只关注他们能给他带来的收益。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分析了工人和资本家的生存处境。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阶级简化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所以,在当时所有人都处于异化状态。这种异化表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变成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金钱成了一切的主人,它成了所有人的“神”,人们都在它面前俯首帖耳。人是感性的、社会性的、对象性的、历史性的、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样一种普遍性的生存决定了其本真的自由性。而在异化状态下,人的本质被对象所占有,人处于被奴役的境况。要实现人的自由,就必须要消灭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物质表现,它的运动是迄今为止全部生产运动的感性展现。私有制则是私有财产的制度体现,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巅峰。然而,当私有制发展到这样史无前例的状况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也达到了必须解决的状态。这个矛盾的逐步解决就意味着共产主义社会的逐步到来,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也就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共产主义是一种状态,一种人类生存的状态,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一个自为生成的过程而非制度性的概念。“共产主义则是人类的解放、是真正的人的诞生、人的历史的开始、是人与自然矛盾的彻底解决、是人类本质的回归。”

四、小结

《巴黎手稿》从分析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私有财产等出发,阐明了人的生存处境即处于异化的、被对象所占有的境况,这种境况的缘由是劳动的异化。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无法实现作为劳动着的“人”的自我价值,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因此,劳动的异化也就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异化。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实现人的本质复归的未来设想即共产主义。《巴黎手稿》关注的本质问题是人——现实的、社会性的人的生存状况以及怎样达至、达至怎样的解放,它清晰地体现了马克思的人学关怀。

对于ICP-AES分析,可调节的仪器参数主要有射频发生功率、工作气体流量(包括冷却气、辅助气、雾化气)、蠕动泵转速、观测方式等。其中射频发生功率、雾化气流量和辅助气流量是影响分析线信号的关键因素[19-20]。

中国共产党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无论是民主、法治、安全、教育等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利益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不断推行惠民政策。比如,坚决打赢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7 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再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由“物质生活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个内涵更加丰富、关注范围更大的转变。这都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实际运用,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对工资、资本的利润、私有财产等的分析,实质上是对于人的生存权、劳动权、人身权的一种维护和尊重,而如何保障人们的这些基本权利,就是要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国家一直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实则与马克思所提倡的一脉相承,虽然我国现在进入了新时代,但是仍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生态危机、消费异化,这就需要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给予解决。自建国以来,我们经历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时代,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中国制造”的奋斗历程,无论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光辉成就,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定位,都足以说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要性,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的动力。因此,新时代,新举措,新作为,人民仍是中国共产党依靠的主力军,仍需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中国当代的价值。

常规理化因子包括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氧(DO)、水温(WT)和透明度(SD)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巴黎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124.

[2]安启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唯物史观与实践辩证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6):58-65.

[3]王小瑞.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理论[J].知识经济,2011,(12):43.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13-0181-03

收稿日期: 2018-11-19

作者简介: 李蓉菲(1992-),女,江苏连云港人,教师,硕士,从事当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 陈 鹤]

标签:;  ;  ;  ;  ;  ;  

《巴黎手稿》中人的地位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