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保健认知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关系分析论文_张木强,黄玉霞,陈金妮

(东莞市东坑医院口腔科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目的:分析牙周保健认知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对其进行72h血糖波动监测,统计患者血糖波动指标,在不散瞳的情况下,用手持直接检眼镜进行眼底检查,明确眼底动脉硬化Keith-wagener分级,并通过口镜和CPI探针检查牙周健康状况,分析牙周健康认知水平与糖尿病血糖代谢的关系。结果:(1)随着Keith-wagener分级升高,血糖波动指标随之升高;(2)牙周炎疾病严重程度越高,血糖波动指标越高,血糖代谢功能越差。结论:牙周保健认知水平是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一大因素,临床医师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牙周保健;认知水平;糖尿病;血糖代谢;关系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169-02

为了探讨牙周保健认知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关系,本文选择100例患者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57例男性,43例女性,最小5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65.9±5.61)岁。所有病例均经询问后自愿同意入组,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WHO的Ⅰ型糖尿病或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性别不限,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口腔疾病史、眼疾病史、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合并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肿瘤、肝肾功能衰竭、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及中途退出治疗患者。

1.2 方法

1.2.1检查 (1)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GGMS)对所有对象进行72h血糖波动监测,GGMS探头放在腹壁皮下组织,间隔10s接受1次细胞间液的葡萄糖值变化的电信,5min的值平均转化成血糖值进行储存,24h自动记录288个血糖值,持续监测72h,统计血糖波动指标。(2)眼底检查,安排2名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进行,暗室中用手持直接检眼镜于不散瞳的情况下完成检查,分析眼底动脉硬化Keith-wagener分级。(3)口镜和CPI探针检查牙周健康状况,统一人工光源下进行检查,采取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

1.2.2治疗 糖尿病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胰岛素笔或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在4.4≤血糖<6.1mmol/L范围内,确诊牙周疾病患者和眼底动脉硬化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

1.3 评价标准

1.3.1牙周炎 牙周炎诊断,根据龈袋深度、探诊是否出血、AL等进行诊断,包括牙周健康、龈炎、轻度牙周炎、中度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

1.3.2 Keith-wagener分级[1] (1)Ⅰ级,小动脉变细或管径粗细不均、反光带增宽,小动静脉交叉处虽无明显压迫症,但透过动脉管壁见不到后面的静脉血柱;(2)Ⅱ级,动脉反光带增宽,呈铜丝样外观,2、3级分支的动静脉交叉至少>2处存在压迫症,动脉下方静脉被遮蔽、两端静脉呈笔尖样变细或呈“S”、“Z”字形移动;(3)Ⅲ级为动脉呈银丝样外观及典型普遍的动静脉交叉压迫症,伴视网膜水肿、棉绒斑及片状出血。

1.3.3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指标包括血糖波动最大幅度(DMMG)、血糖波动系数(BGFC)、所有有效波动的AGE(次日血糖波动幅度)均值(即MAGE)、血糖标准差与平均血糖的比(C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值检验,检验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Keith-wagener分级与血糖波动

比较不同Keith-wagener分级的血糖波动指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析观察Keith-wagener分级与血糖波动的关系(χ2,mmol/L)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牙周炎疾病严重程度越高,血糖波动指标越高,血糖代谢功能越差。

3.讨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显著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主要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大多数病人以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为显著表现,部分患者可表现出疲乏无力、肥胖等症状[2]。据相关资料表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为8%~10%,且常伴有牙周炎,糖尿病与牙周炎具有生物学关联,牙周炎疾病是糖尿病第六大非特异性并发症[3]。糖尿病对大血管及微血管都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即高慢性持续性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尤其是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损伤作用。糖尿病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可能对牙周健康造成影响[4]。研究证实,糖尿病与牙周病处于相互影响的双向关系状态下,糖尿病对牙周病发生及发展可能产生促进作用。其中,微血管病变主要体现在眼底血管病变,若是诊治不及时,可能致盲。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牙周保健认知水平是影响糖尿病牙周健康的一大因素,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如刷牙行为、牙周保健、口腔卫生等[5]。对此,临床上,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同时,还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配合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牙周保健的认知程度,改变口腔保健动机,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降低牙周炎发病率,控制血糖波动,调节血糖水平,改善临床病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峥,沙月琴,朱凌,张博学,徐菁玲.牙周保健行为及认知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和血糖代谢的影响[N].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06):979-983.

[2]郭兴怀,柯木红.牙周保健认知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1):36-37.

[3]蒋沂峰.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

[4]孟宪敏,严玲.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炎关系的认知调查分析[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4,8(04):186-188.

[5]王佳,王万春,吴宁,孙德刚,吴迎涛,付兆江,韩佳南.牙周治疗对糖尿病牙周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03):177-180.

论文作者:张木强,黄玉霞,陈金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牙周保健认知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关系分析论文_张木强,黄玉霞,陈金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