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民主化管理初探_民主制度论文

班级民主化管理初探_民主制度论文

班级民主化管理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班级民主化管理,既可以使班主任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层的教育研究,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班级的民主化管理是班集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班主任的民主意识是实现民主化管理的基础

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起着主导和统率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方向。要创建一个积极向上、活泼愉悦、民主和谐的班集体,班主任首先要树立民主意识,克服自我中心意识,明确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要了解关心学生,又要让学生了解你。比如,当你刚接手一个新班时,既要让学生体会到你带班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要坦诚地说出你的要求和希望,让学生觉得你是可信赖的人,也是容易接近的人,双方达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嬴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完成好教育任务。

在民主管理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坚持平等的原则,尤其是对待优等生。优等生由于优秀的学习成绩,班主任在处理他们的过错时往往比较宽容,甚至对一些有悖《中学生守则》的行为,班主任也往往会以将功抵过之心来淡化,就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然而对于后进生态度就大不一样了,由于后进生“一惯的不良表现”,在班主任的心中形成“阴影”,后进生一旦出现某些违纪行为,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批评时往往言语偏激、态度严厉、不留情面,使后进生口服心不服,教育效果不好。所以公正、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民主管理的基础。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在班级管理的民主氛围中,学生才能思维活跃、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班主任工作也才能得心应手。

同时,班主任的民主意识还应该进一步推广到任课教师,取得和课任教师之间的民主合作。比如科代表的确定,以往都是直接由任课教师指定,我班则采用毛遂自荐加民主选举的办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尊重理解学生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关键

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古人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班主任,只有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才能建立起平等、互助、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才能实现民主化管理。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班主任希望管好班级的强烈愿望的驱动,在处理事情时,尤其是在处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件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因此就难以用平和的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学生。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晚自习,两个学生严重违反校纪,鉴于这两位同学平时的不良表现,我准备将他们直接送政教处处理,以严肃校纪班规。然而当我在班上宣布两位同学的违纪行为和将要做出的处理决定时,同学们一方面表示惊讶,一方面立即组织召开班会,专门就此事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情真意切地向这两位同学提出忠告,有的同学义正辞严加以批评。同学们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震撼了两位违纪的学生,他俩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最后对如何处理这两位同学在全班进行表决,结果80%的同学希望给他们一次改过的机会。这件事情就按班上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处理,并制定了具体的帮助他们的措施,落实到人。后来,这两位同学的学习、纪律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特别感激老师和同学给他们的改过机会。试想,如果当初班主任坚持己见将他们送报政教处,则不仅会伤害这两位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会严重打击全班同学的热情。对学生的过错,仅仅靠谴责、处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从“堵”转向“导”,努力发现学生的长处,尊重理解学生,善待学生,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进行班级民主管理的关键。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师生感情好,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足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多么重要。

三、决策过程的民主化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

班级的决策,大到班级奋斗目标的制定、班徽的设计、班干部的选举;小到每天的值日生安排、收发作业、课堂纪律的管理等,都应采用民主的方式,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讨论,集体表决。比如在制定班级目标时,既要制定大家所认同的总目标,又要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制定具有层次性的目标,从而充分利用目标的激励机制,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当然,发扬民主也并非是有些学生所认为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事实上,民主程度越高,规章制度越明确,越具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章法必循,这是实行民主的保证。

比如班规的制定,它不是班主任一人的意志表现,而应该是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制定的结果。通过讨论,学生养成注意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通过表决,特别是在制定规章的过程中,个人意见被否定后,养成学生执行多数人意见的习惯。所以民主决策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的过程。当然在决策中,班主任既要与学生融为一体,又要保持组织者的高瞻远瞩,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班集体向健康方向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民主管理的核心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民主管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比如在班上实行值日班长轮流制度,轮到值日的班长对这一天的卫生、纪律、早操等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一天结束,在教室的黑板报专栏作出评价。一轮下来,全班进行自评和互评,选出最佳值日班长进行奖励、经验介绍并加以推广。这种值日班长轮流制度,实行的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身心参与,每个学生都必须独立地完成班级管理的整套程序,正是这种参与不断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提高了学生的自治能力。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课堂的民主教学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学习惯。比如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大家共同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内在、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完成。

通过民主管理所形成的班集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系统,有正确的舆论和轻松活泼的氛围,同学团结友爱,班主任既是学生的朋友又是学生的引路人,从而实现教育教学任务。

标签:;  ;  

班级民主化管理初探_民主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