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不同来源抗虫基因对冀棉20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赵天伦[1](2019)在《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合成机理及全基因组解析》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它不仅是纺织工业自然纤维的最大来源,其棉籽也是优质食用油和蛋白质的巨大来源。色素腺体是棉属及其近缘植物所特有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最主要的物质是棉酚。棉酚是主要储存在棉花色素腺体中的重要次生代谢物,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对人和非反刍动物的毒性却大大地影响了棉籽的综合利用。因此,近年来关于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包括色素腺体的形态差异、形态建成、分布规律、遗传机制、棉酚合成部位、合成途径、检测分析和调控机制,旨在更有效地进行精准分子育种,培育出植株有色素腺体种子无色素腺体的棉花品种,在保持植株有棉酚的病虫害防御机制的前提下,实现低酚棉籽的综合利用。本研究选取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的近等基因系等材料,研究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和棉酚的生物合成,分析色素腺体和棉酚的关系,并通过近等基因系之间的全基因组比较,解析色素腺体形成与棉酚合成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陆地棉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以中棉所17、珂字棉312、单节显性系1(Gl2Gl2g13gl3)、单节显性2(gl2gl2Gl3Gl3)和TM-1为材料,调查了各个组织的色素腺体形态,包括大小和密度。结果表明,器官之间色素腺体大小和密度差异显着,其中铃壳的色素腺体最大,其次为萼片,上部叶、花瓣和棉仁中的色素腺体较小;色素腺体密度以棉仁最密,其次为叶片和花瓣,铃壳的色素腺体密度最小。从不同色素腺体基因之间来看,Gl2对色素腺体的大小起主要作用,而Gl2和Gl3共同决定了色素腺体的密度。种胚发育过程的连续石蜡切片观察结果发现,花后18 d左右幼胚组织出现一些细胞质密度高,细胞核大,胞间间隙小,核染色较深的特殊色素腺体细胞群,2 d后,该群细胞以溶生型的方式从里到外开始裂解,形成成熟腔体,完成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2)陆地棉棉酚的生物合成通过监测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棉花种子萌发期和苗期的棉酚动态变化、有色素腺体棉与无色素腺体棉之间的嫁接、有色素腺体棉与向日葵之间的嫁接、根和无根苗离体培养试验以及苗期各器官的色素腺体和棉酚合成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棉花的主要合成器官是根部,其他部位也有一定棉酚合成能力,但是能力相对较弱。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棉花的根部均有较强的棉酚合成能力,通过对棉酚旋光体分析,发现棉花根部合成消旋棉酚,而根外部分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棉酚。(3)陆地棉色素腺体和棉酚的关系棉花中色素腺体和棉酚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色素腺体与棉酚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所有器官中的色素腺体密度和棉酚含量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色素腺体大小和棉酚含量只在部分器官中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无色素腺体棉和向日葵作为砧木对有色素腺体棉接穗的色素腺体表达没有影响。表达谱分析发现,色素腺体和棉酚合成基因表达并不一致,二者的通路具有一定独立性。种胚中色素腺体形成前后的棉酚含量变化、有色素腺体和无色素腺体之间各个器官棉酚含量的差异以及根和无根苗离体培养进一步发现色素腺体和棉酚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色素腺体是棉酚的储存组织,棉酚是色素腺体的储存物。(4)两对不同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基于陆地棉TM-1全基因组信息,对中棉所12、中棉所12无、珂字棉312和珂字棉312无四个材料进行了深度(34×)重测序。经比对,分别挖掘了 2034021、1974262、2371614和 2045733 个 SNPs,177324、167971、181706 和 180714 个 Indels,3963、3771、4208,4026个SVs,以及36388、34765、46765和35976个CNVs。比对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之间的差异发现,珂棉312和珂棉312无之间存有18083个基因存在SNPs的差异,14913个基因存在Indels的差异;中棉所12和中棉所12无之间存在7172个基因存在SNPs的差异,8087个基因存在SNPs和Indels的差异。GO富集分析发现,显性和隐性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富集项不同;KEGG通路分析发现,两对近等基因系存在SNPs和Indels的基因有共同的显着富集的通路,包括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等。显性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之间存在Indels的基因和隐性无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之间存在SNPs和Indels的基因均富集到唯一的一条三者共有的通路,即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通路。该通路与棉酚生物合成紧密相关,包括己报道的TPS1和CDN基因,以及未报道过的候选基因。对这些未报道的基因进行了表达谱的验证,发现其表达模式与棉酚合成通路的关键基因表达模式相似。本研究通过组织培养、嫁接和石蜡切片等方法揭示了陆地棉不同器官色素腺体和棉酚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色素腺体形态建成和棉酚体内合成的机制,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挖掘了与色素腺体形态建成和棉酚合成相关的重要位点,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植株高酚而种子低酚的新型低酚棉种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崔淑芳,钱玉源,王广恩,张海娜,金卫平,刘祎,崔瑞敏,韩轩,李俊兰[2](2019)在《棉花品种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文中认为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遗传基础的丰产、抗病品种冀棉20为母本,进行品种改良与抗虫性状的转育,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先后培育出20多个抗虫棉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2个,兼抗枯、黄萎病品种2个。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启示棉花育种工作者:亲本优良、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准确选择可有效实现性状突破;逐步改良亦可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崔淑芳,王广恩,钱玉源,张海娜,刘祎,金卫平,田海燕,李俊兰[3](2017)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棉花生产中棉铃虫连年暴发为害,以及枯萎病和黄萎病常年大发生的严重问题,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和野生棉丰富遗传基础的抗病、高产棉花品种冀棉25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为父本杂交,进行抗虫性的转育与品种改良,通过连续多年定向选择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16个,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3个。对这些育成品种的产量性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了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并得到一些启示:亲本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逐步改良实现性状突破,结合同步选择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李胄[4](2017)在《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文中提出综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棉花育种研究的进展历程,包括育种方法、人工变异技术、远缘杂交技术、抗枯黄萎病及抗棉铃虫技术、杂交制种技术以及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棉花植株性状等研究,认为常规育种,尤其是系统育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育种技术,其中田间"选择变异"的功夫,是植物育种的灵魂,是育种工作者看似简单但却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育种就是克服千难,历尽万辛,打破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之间的负相关,实现在田间选择出集各有利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小概率事件!
刘慧[5](2017)在《外源iaaM基因对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棉酚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因工程技术已成为作物品种改良的常规技术。IF11为转iaaM基因的棉花种质系,该基因通过产生色氨酸单加氧酶,从而提高胚珠中的IAA含量,最终提高IF11的衣分,改良马克隆值。本实验室研究发现,IF11种质系各器官中的生长素含量都有显着提高,且外源基因导入或IAA含量提高显着地影响了 IF11体内的棉酚代谢,降低了 IF11棉酚的贮存能力。本研究主要以IF11种质系以及其受体材料冀棉14为材料,研究iaaM基因转入受体后对于棉仁、花瓣、萼片、铃壳、苞叶、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等各器官色素腺体大小、密度和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的影响,并研究iaaM基因对于色素腺体形成及棉酚合成相关基因在各个器官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该种质系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系统地比较了转iaaM基因的IF11种质系与受体亲本冀棉14之间各器官的色素腺体密度和大小、左右旋棉酚含量和总棉酚含量。结果表明,IF11大多数器官的色素腺体较冀棉14稀小,但中部叶除外;IF11大部分器官的总棉酚含量小于冀棉14,IF11的左旋棉酚含量普遍低于冀棉14,但右旋棉酚含量却普遍高于冀棉14。说明IF11色素腺体和棉酚含量的降低与外源iaaM基因的导入和IAA上调密切相关,IAA含量上调可能会影响到色素腺体的形态建成和棉酚的合成。(2)系统地观察了 6份陆地棉各器官的色素腺体表现,并测定其棉酚及其旋光体的含量。结果表明,低酚棉全株无色素腺体,而有酚棉各器官的色素腺体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棉仁色素腺体最密,苞叶最稀;铃壳的色素腺体最大,花瓣和棉仁最小。有酚棉中,棉仁的总棉酚含量最高(0.8823%~1.2371%),左旋棉酚占37.90%~49.68%;苞叶的总棉酚含量最低(0.0271%~0.0335%)。低酚棉各器官中也存在着一定量的棉酚及其旋光体,但其含量显着低于有酚棉,其中棉仁的总棉酚含量仅为0.011%。(3)系统地分析了 6份陆地棉各器官的色素腺体表现与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酚棉的色素腺体密度与大小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总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色素腺体密度与棉酚旋光体含量之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色素腺体大小与右旋棉酚含量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与左旋棉酚含量和总棉酚含量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各器官中,棉仁与花瓣的总棉酚含量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花瓣的棉酚含量来判断棉仁的棉酚含量。(4)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系统地分析了色素腺体形成和棉酚合成相关基因在IF11及其受体材料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色素腺体形成基因GoPGF在IF11大部分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大,棉酚合成基因HMG1和和HMG2在IF11根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冀棉14无显着差异,CYP706B1、GhCPR1和GhCPR2基因在IF11根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冀棉14差异显着,且较于冀棉14有显着降低。说明iaaM基因的导入并没有影响到色素腺体的形成,但影响到了根部的棉酚合成,从而导致IF11的棉酚含量降低。
代攀虹[6](2016)在《陆地棉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农艺性状与SSR关联分析》文中认为本研究从表型性状入手,构建了我国陆地棉核心种质,并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所构建核心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其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陆地棉核心种质构建本研究以5963份陆地棉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品种主要突变性状和品种类型分组成11组群,在分组的基础上利用21个表型性状,用非加权类平均聚类分析法,构建了281份陆地棉核心种质,占全部种质资源总量的4.71%。利用不同性状的均值t测验、方差F测验、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t检验、均值、极差、表型方差、变异系数、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变异系数变化率、表型变异百分率及主成分分析等参数进行核心种质代表性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陆地棉核心种质的表型变异解释率达到80.67%,说明所选核心种质可以代表全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考虑到其它类型的陆地棉种质,利用相似的原理,最后我们共构建了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2.陆地棉核心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利用17个表型性状数据分析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探讨核心种质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0.3513.796,平均1.715;分析不同地理来源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丰富度,发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三个地理来源综合性状最好;不同时期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丰富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遗传多样性逐渐降低;类群聚类结果发现陆地棉整体分散,没有比较明显的类群关系,部分具有相似特点的种质聚类13个组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法综合评价表明,澳大利亚的N74-250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辽阳绿绒棉的综合表现最差,同时吐絮期、单铃重、伸长率、花期、马克隆值、株高、果枝数、纺纱均匀性指数8个性状可作为陆地棉核心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标。我国构建的陆地棉核心种质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理来源遗传变异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生态区核心种质具有独特的性状特性,这为地理远缘杂交,扩宽种质的遗传基础提供了依据。同时,本研究建立了陆地棉核心种质评价的方法,为高效评价棉花种质资源的综合性能奠定了基础。3.陆地棉核心种质基因型遗传多样性分析用299对多态性SSR引物对419份陆地棉核心材料中共检测出104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3.5个等位变异。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0.02-0.85,平均为0.54,表明所选引物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遗传信息。计算所有核心材料间SM相似系数并采用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19份核心材料两两间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是0.505-0.941,平均为0.651,相似系数小于0.669的材料占到88.69%;不同分期的平均相似系数相差不大;从不同地理来源的相似系数来看,长江流域相似系数均值最大为0.671,其次是黄河流域(0.664)中国南部相似系数均值最小为0.624;国内外核心种质相似系数比较可知,平均相似系数国外核心种质(0.643)略高于国内核心种质(0.655)国内陆地棉核心种质的变幅(0.506-0.941)大于国外种质资源(0.532-0.90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陆地棉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了我国陆地棉核心种质现有种质资源的发展趋势及引种规律;将419份核心种质按照审定年份进行分期时发现早期引种的核心材料的多与地理来源有关,多引种了一些与当地种植环境相匹配的品种。4.陆地棉核心种质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关联分析采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并挖掘优异的关联位点,结果表明共有141个分子标记位点与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及其他性状相关联。同时在6个环境下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有32个,所关联性状有15个;同时在两个环境下都有的标记位点有32个。 CM00431与整齐度指数、纺纱均匀性指数及上半部分长度三个性状都关联且表现为正效应说明这一标记位点能提高他们的品质;JESPR0190与吐絮期、开花期、果枝数三个性状关联且表现为负效应说明这一标记位点可以缩短生育期及减少果枝数从而表现为早熟产量降低;NAU34343和NAU35873同时与第一果枝节位和铃重两个性状同时关联,这种和多个标记相关联的现象可能由多效基因或QTL相互作用引起的;另外当-logP>10时关联到分子标记位点有三个分别为:NAU0874、NAU5433、NAU51924其中当NAU5433位点刚好定位在控制绒毛的基因T1。
刘桂珍[7](2015)在《中国陆地棉品种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及DNA指纹条形码构建》文中提出棉花的诸多重要性状都属典型的数量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控制。同时,这些性状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依靠传统育种方法已很难实现目标性状的同步提高。关联分析目前已成为解析复杂数量性状的重要方法,它可通过构建自然群体,鉴定与目标性状基因/QTL显着关联的标记位点,最终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提高育种效率。陆地棉品种(品系)资源是陆地棉品种改良最直接、最有效的种质资源,以陆地棉品种作为自然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目标性状的关联分析,可为陆地棉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信息。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一些品种仅在少数表型性状上存在差异甚至无差异,因此利用有效手段进行品种真实性和纯度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以前构建的关联群体中选取了 180个优良陆地棉品种(品系)作为自然群体,利用均匀分布于四倍体棉全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每10 cM选取一个标记),以及近年来已报道的与陆地棉重要性状连锁或关联的分子标记,共560个SSR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全基因型扫描,同时进行多年多点棉花重要性状包括产量、纤维品质、早熟性、农艺性状和种子品质性状的表型鉴定;基于表型和标记数据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关联分析方法检测与棉花重要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最后,以关联分析获得的与棉花至少2个性状均显着关联的分子标记,以及参考前人提供的首选和备选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了 180个陆地棉品种的DNA条形码,为棉花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分子鉴定奠定基础。1、中国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选取的560个SSR标记对180个陆地棉品种进行全基因型扫描,最终获得228个多态性标记。在228个标记位点共检测到601个等位变异,各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2-11个,平均为2.64个;只检测到2个或3个等位变异的位点有198个,占总多态性位点的86%;228个标记的基因多样性指数(Gene diversity)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0.37和0.31,说明陆地棉品种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基于表型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将180份陆地棉品种在遗传距离为6.30处划分为5个类群;第I类群在遗传距离为5.13处又被划分为6个亚类。基于标记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将所有品种划分为10个类群。一些品种在两种聚类分析中均被聚在一起,一些品种在两种聚类分析中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评价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的关联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2、陆地棉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采用TASSEL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MLM)对17个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共检测到至少在2个环境中同时与棉花重要性状QTL显着关联的标记位点291个。其中,与产量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20个,与纤维品质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125个,与早熟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67个,与农艺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52个,与种子品质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27个。291个位点大多数能够与其他研究中定位到的QTL基因组区段重合,其中与纤维长度关联的位点NAU3212和与纤维强度关联的位点NAU4926能够分别与前人定位的相应QTL两侧标记完全吻合。不但同一性状存在多个关联位点,而且同一位点可能与多个性状相关联。所有291个位点中含重复位点数79个,这些位点与2个性状甚至更多个性状同时关联。对每类性状来说,20个产量性状位点中含重复位点3个,如cgr5675同时与衣分和子指关联,CIR286同时与铃重和皮棉产量关联,NAU2741同时与铃重和子指关联;125个纤维品质位点中含重复位点26个;67个早熟性状位点中含重复位点11个;52个农艺性状位点中含重复位点10个;27个种子品质位点中含重复位点9个。这些结果表明,相关性状的表型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受位于同一位点附近的某一个基因同时调控,或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紧密连锁。3、中国陆地棉品种DNA指纹条形码构建对检测到的与至少2个性状同时关联的79个标记位点进行重复确定,筛选出带型清晰、多态信息含量高的21对引物,分别覆盖21条染色体:NAU2741(A1)、NAU3016(A3)、NAU3212(A5)、NAU3427(A6)、NAU3654(A7)、BNL3792(A8)、NAU3414(A9)、NAU2508(A10)、BNL1231(A11)、BNL3261(A12).BNL1707(A13)、BNL2646(D1)、NAU5467(D2)、NAU5260(D3)、NAU6966(D4)、NAU2816(D5)、BNL3359(D6)、NAU6468(D7),NAU3100(D9)、NAU2776(D10)、NAU6582(D13);同时,参考前人提供的首选和备选引物又选用了 D8上的1个标记NAU0478和D12上的1个标记NAU2251,最终确定了23对引物作为核心引物。23对核心引物在180个棉花品种中共得到64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揭示的等位变异在2~5之间,平均值为2.83。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15~0.61,平均值为0.38;PIC变幅为0.14~0.53,平均值为0.32。23对核心引物多数是EST-SSR,而且又与多个性状关联,因此用其进行指纹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3对核心引物遗传距离矩阵与所有228对引物遗传距离矩阵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表型遗传距离矩阵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说明与重要性状关联的23对核心引物更适合用于棉花指纹图谱构建。将23对核心引物在对照种TM-1上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电泳带型记为1,获得这些引物在其他179份材料的SSR电泳带型代码。按染色体号从小到大、先At亚组后Dt亚组的顺序依次排列,串联各带型代码,获得每一品种在23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代码组合,共23位数字码,形成各品种特有的SSR相对分子身份证。身份证中的每一位数值表示每个品种相对对照种在不同染色体位置的微卫星位点代码,形成该品种的相对DNA条形码,用于品种DUS测定。
许新[8](2013)在《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转Bt基因抗虫棉》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JR-1为外源Bt基因的供体亲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B11和荆I5为受体亲本,建立两个回交群体,利用卡那霉素鉴定和PCR扩增鉴定目的基因,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田间表型进行背景选择,以期获得具有外源Bt基因(CrylAb/Ac)、农艺性状优良的抗虫棉纯合株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两组合的BC2F1群体利用卡那霉素筛选标记进行前景选择,结果表明,两个组合BC2F1群体卡那霉素抗性植株与非抗性植株的分离比例经卡方测验,结果为0.12和0.15(P>0.05),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回交群体中抗卡那霉素的植株,与NPTII的PCR扩增检测结果相吻合。在两组合BC2F3代抗卡那霉素纯合株系中,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抗虫基因CrylAb/Ac片段。2.从组合BllxJR-1中选出的3个抗虫纯合株系,遗传背景接近受体品种B11,遗传背景回复率为91.94%~96.77%,平均遗传背景回复率为94.09%,比理论回复率高6.59个百分点。从组合荆I5×JR-1中选出的4个抗性纯合株系,遗传背景回复率介于93.55%~96.77%,平均遗传背景回复率为95.16%,比理论值高7.66个百分点。两组合7个中选抗性纯合株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都明显高于理论值,说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尽快选择到遗传背景回复率较高的株系。3.组合BllxJR-1的3个中选株系与B11相比,在纤维品质上没有显着差异,不同株系在产量、铃重和单铃重性状上有显着差异,有的优于受体亲本,有的差于受体亲本。组合荆I5×JR-1的4个中选株系与受体亲本荆I5相比,在产量上没有显着差异,但个别株系在衣分、马克隆值和伸长率等指标上有显着差异。总的来说,7个中选株系中只有个别株系在少数性状上与轮回亲本有显着差异,说明这些回交改良株系在大部分性状上已经和轮回亲本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了。4.两个组合的7个中选株系与各自的轮回亲本相比,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纤维品质等方面的表现变异方向不定,以分子标记计算的遗传背景回复率的高低不能直接反应农艺性状、纤维品质的优劣。因此在育种实践中,不能仅仅依靠分子标记辅助的背景选择,还要结合植株的田间表现来提高选择效果。5.对7个中选株系进行室内抗虫性鉴定结果显示,抗虫纯合株系棉叶对棉铃虫的抗性死亡率低于供体亲本JR-1,除A4-4的幼虫死亡率低于感虫对照B11外,其余的株系的幼虫死亡率均高于各组合的感虫对照;大部分中选株系对棉铃虫的抗性表现属低抗类型,仅组合BllxJR-1的B22-1的抗性表现接近供体亲本JR-1,属中抗类型。中选株系整体的抗虫性表现一般,所选材料难以进行商业化推广。
焦光婧[9](2012)在《1978-2007年我国不同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文中指出棉花是世界性的经济作物,棉花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品种改良是提高棉花生产水平的关键途径。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随着自然、经济、综合栽培管理等因素变化,其综合性状亦随之改变,并且会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研究这种变化规律,对培育优良的棉花品种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编着的《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一书中品种特性数据资料,对我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三大棉区育成并审定的陆地棉品种,进行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系统比较分析,探讨了棉花14个性状在不同棉区表现的差异,分析其生态原因,为制定我国棉花生态适宜区划和棉花引种、育种、栽培等方面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1.棉花品种在不同棉区品种间综合性状存在一定差异,生育期、铃重、衣分、纤维长度、麦克隆值等性状在三大棉区表现稳定,叶色、皮棉产量、枯黄萎病抗性和密度等性状各棉区品种间差异较大,特别是西北内陆棉区育成的品种在叶色、铃形、皮棉产量、枯黄萎病抗性等性状方面稳定性较差,但西北内陆棉区的品种纤维品质优于长江、黄河流域两个棉区。2.随着年代的变迁,三大棉区的品种单铃重、皮棉产量和比强度三个性状趋向一致,明显呈升高趋势,比强度尤为突出;品种的叶色、第一果枝节位、铃形、麦克隆值和枯黄萎病抗性等性状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而生育期、衣分、纤维长度等性状年代间变化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尤其强度有明显改良。3.杂交棉和抗虫棉品种的生育期、铃形和叶色三个性状变化趋于平稳,皮棉产量明显呈上升态势,且增幅较大,铃重、衣分两个性状在不同棉区之间变化幅度较小,随年代变迁总体呈上升趋势,纤维品质变化趋于平稳,比强度有所提高,抗枯、黄萎病性能近二十年来无明显变化。杂交棉和抗虫棉的产量优势突出。4.14个性状对三大棉区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各有不同的贡献。生育期、株高、铃重、衣分、密度是影响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生态环境下,株高、第一果节、密度等农艺特性贡献最大,成为最重要成分,另外产量、纤维品质性状和抗病性能贡献次之,也作为主要成分。总之,不同生态环境引种时,应首先考虑棉花各个性状表现的地区差异,尤其要注重密度、株高等的差异。在选择育种目标时,仍然要把选择产量较高、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同时兼顾到各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协调性。
杨代刚[10](2011)在《陆地棉双列杂交的遗传效应及表达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我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以陆地棉为主。研究陆地棉品种双列杂交的遗传效应及表达谱,为选择骨干亲本、预测杂种优势及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来源不同的10个陆地棉品种为亲本,按双列杂交配制45个正交F1及其45个F2,2008~2010年在安徽望江、河南安阳和新疆阿克苏进行同步试验,调查了8个农艺、经济性状,检测了5项纤维品质指标,2008年取盛花期幼蕾进行基因芯片分析。以ADAA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和条件分析方法及QTLNetwork V3.0新型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8个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主效应及互作效应不同程度起作用。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子指、皮棉产量的加加上位性效应和衣分、子指的加加上位性×环境互作效应正向极显着。单铃重、衣分、子指的hG2较高,早代选择和异地选择有效;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受环境影响较大,直接选择不大可靠。果枝数、单株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HGE2较高(31.4%~51.8%),在特定环境可利用杂种优势。以9018、中棉所41、sGK958和2028为亲本可同步改良2~3个产量组分(特别是衣分)而显着提高后代皮棉产量。2028的衣分和子指的加性效应和加加上位性效应、sGK958的衣分和子指的加性效应及其衣分的加加上位性效应均正向极显着,育种价值较大。以3392154-55为亲本可改良后代铃重而提高皮棉产量。2、纤维品质的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差异较大。比强度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纯系育种是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上半部平均长度的hG2和HG2较高,可在早代选择,特定环境也可利用杂种优势。整齐度指数、伸长率和马克隆值Ve / VP超过40%,直接选择效果较差。新陆中9号和sGK958是优质亲本,育高产优质品种首选sGK958作亲本。3、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提高衣分改良皮棉产量效果好,不同环境选择有效;但选高产又优质的品种,衣分不宜过高。子指可间接选择纤维品质。特定环境中,提高单铃重可提高皮棉产量和比强度;选植株高的品种,也可间接改良皮棉产量。选纤维长、比强高、马值适中的品系和优势组合是可能的。4、主效应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子棉、皮棉产量F1和F2的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均较大,纤维品质平均优势较小,超亲优势均为负值。7个F1的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较协调。5、对皮棉产量的贡献率分析结果,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和衣分的CRD(C→T)正向极显着且较大(57.70%~86.80%),选显性效应高的组合,可提高其皮棉产量。衣分的CRAE(C→T)和CRDE(C→T)正向极显着且较高(35.91%~36.43%),在特定环境,选高衣分可显着提高选系的皮棉产量;选衣分显性效应高的组合,其皮棉产量会提高。6、取盛花期幼蕾,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表达谱统计分析。检测到73个与皮棉产量显着相关的数量性状转录子(QTTs),其中10个遗传率大于3%。与皮棉产量对应的加性方差小,显性方差大;与产量构成因素对应的加性方差较大,显性方差较小。9018和sGK958的基因对皮棉产量的加性效应贡献值较高,可用于高产育种。相同基因对不同亲本的加性效应贡献值不尽相同。基因对组合皮棉产量显性效应总预测值的贡献多数较高,对其显性效应贡献值具有显着影响的QTT不同,对其皮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影响的QTT不同,说明其作用机制也不同。
二、导入不同来源抗虫基因对冀棉20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入不同来源抗虫基因对冀棉20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合成机理及全基因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 |
1.1.1 棉花色素腺体的生物学特征 |
1.1.2 棉花色素腺体的类型 |
1.1.3 棉花色素腺体形成 |
1.1.4 棉花色素腺体的遗传研究 |
1.2 棉酚的研究进展 |
1.2.1 棉酚的结构 |
1.2.2 棉酚的用途 |
1.2.3 棉酚代谢及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 |
1.2.4 棉酚的分析测定 |
1.3 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相关关系的研究进展 |
1.3.1 不同器官的色素腺体对棉酚含量的影响 |
1.3.2 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型对棉酚含量的影响 |
1.3.3 色素腺体和棉酚之间的关系 |
1.3.4 低酚棉育种的研究进展 |
1.4 棉花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
1.4.1 棉花基因组测序的进展 |
1.4.2 棉花比较基因组学的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陆地棉色素腺体的形态特征及形态建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色素腺体特性观察 |
2.1.3 色素腺体大小及密度测定 |
2.1.4 石蜡切片及染色 |
2.1.5 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器官色素腺体的形态 |
2.2.2 不同器官色素腺体的大小和密度 |
2.2.3 色素腺体基因型对色素腺体的影响 |
2.2.4 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色素腺体形态建成 |
2.3 本章讨论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陆地棉植株的棉酚分布与生物合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左右旋棉酚含量的测定 |
3.1.3 嫁接 |
3.1.4 根和无根苗离体培养 |
3.1.5 总RNA提取,cDNA合成与qRT-PCR分析 |
3.1.6 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基因型各器官的棉酚含量 |
3.2.2 棉花种子萌发至苗期各组织棉酚含量的动态变化 |
3.2.3 不同色素腺体类型的棉花嫁接对种子棉酚含量的影响 |
3.2.4 向日葵根系对棉花接穗叶片棉酚含量的影响 |
3.2.5 离体培养根系的棉酚含量 |
3.2.6 离体培养无根苗的棉酚含量 |
3.2.7 棉酚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谱 |
3.3 本章讨论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陆地棉色素腺体和棉酚之间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腺体大小及密度的测定和统计 |
4.1.3 棉酚含量的测定 |
4.1.4 棉花的嫁接 |
4.1.5 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色素腺体大小及密度与棉酚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2.2 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含量 |
4.2.3 不同色素腺体类型的砧木嫁接对植株腺体的影响 |
4.3 本章讨论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陆地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全基因组比较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棉酚含量的测定 |
5.1.3 DNA提取 |
5.1.4 文库构建及基因组重测序 |
5.1.5 数据过滤和比对 |
5.1.6 变异类型的鉴定及注释 |
5.1.7 GO及KEGG分析 |
5.1.8 总RNA提取,cDNA合成与qRT-PCR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两对近等基因系的色素腺体和棉酚含量的差异 |
5.2.2 重测序数据分析 |
5.2.3 SNP和Indel鉴定和分析 |
5.2.4 CNV和SV鉴定和分析 |
5.2.5 近等基因系中色素腺体和棉酚关键基因的基因组差异 |
5.2.6 近等基因系之间差异的色素腺体及棉酚关键基因的表达 |
5.2.7 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 |
5.2.8 近等基因系间显着差异基因的功能验证 |
5.3 本章讨论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2)棉花品种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冀棉20的特点 |
2.2 育成品种性状分析 |
2.2.1 产量性状及皮棉产量。 |
2.2.2 抗病性。 |
2.2.3 纤维品质。 |
2.3 改良成效分析 |
2.3.1 育成的优良品种多。 |
2.3.2 产量性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性状均得到改良。 |
3 结论与分析 |
3.1 利用优异品种资源选育优良品种多 |
3.2 单一性状改良容易, 综合性状协同提高较难 |
3.3 准确选择实现性状突破 |
3.4 逐步改良实现主要性状协同提高 |
(3)河北省棉花品种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良亲本冀棉25 |
2.2 利用冀棉25育成抗虫棉品种的性状分析 |
2.2.1 产量性状及皮棉产量 |
2.2.1. 1 单株铃数。 |
2.2.1. 2 铃重。 |
2.2.1. 3 衣分。 |
2.2.1.4子指。 |
2.2.1. 5 皮棉产量。 |
2.2.2 抗病性 |
2.2.2. 1 枯萎病。 |
2.2.2. 2 黄萎病。 |
2.2.3 纤维品质 |
2.2.3. 1 上半部平均长度。 |
2.2.3. 2 断裂比强度。 |
2.2.3.3马克隆值。 |
2.3 利用冀棉25育成抗虫棉品种的改良成效 |
2.3.1 育成的优良品种多 |
2.3.2产量性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性状均得到改良 |
3 结论与分析 |
3.1 亲本遗传基础丰富、性状优良, 选育优良品种多 |
3.2 亲本遗传基础丰富, 结合逐步改良, 可实现性状突破 |
3.3 产量性状、抗病性、纤维品质性状可实现协同提高 |
(4)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产生变异方法 |
1.1 自然变异 |
1.1.1 天然杂交 |
1.1.2 虫媒杂交 |
1.1.3 继续分离与重组 |
1.1.4 由上述三点以外所致的杂交 |
1.2 人为变异 |
1.2.1 有性杂交 (不含杂交制种和种间杂交) |
1.2.2 诱变 (辐射和航天) |
1.2.3 基因工程变异 |
1.2.4 远缘杂交 |
2 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研究 |
2.1 早熟性 |
2.2 抗枯黄萎病性 |
2.3 纤维品质 |
2.4 丰产性 |
3 育种方法 |
3.1 常规育种 (系谱选育) |
3.1.1 系谱育种法 |
3.1.2 品种间杂交育种 (单交、复式杂交、多父本杂交、回交) |
3.2 现代高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
3.2.1 生化辅助育种 |
3.2.2 生化遗传辅助育种 |
3.2.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4 杂交优势利用 |
4.1 杂交优势、遗传力、配合力 |
4.2 雄性不育三系 |
4.3 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
4.3.1 指示性状 |
4.3.2 杂交制种技术 |
5 其他与棉花生产有关的育种研究 |
5.1 抗倒伏性 |
5.2 机采棉育种以及相关研究 |
6 棉花育种研究主要成就, 经验与不足 |
7 展望与讨论 |
(5)外源iaaM基因对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棉酚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棉花转基因研究 |
1.1.1 棉花外源基因转化的方法 |
1.1.1.1 农杆菌介导法 |
1.1.1.2 基因枪轰击转化法 |
1.1.1.3 花粉管通道介导转化法 |
1.1.1.4 茎尖转化法 |
1.1.1.5 农杆菌液浸染法 |
1.1.2 转基因棉花的进展 |
1.1.2.1 转基因抗虫棉花 |
1.1.2.2 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 |
1.1.2.3 转基因抗病棉花 |
1.1.2.4 转基因纤维品质改良棉花 |
1.2 棉花色素腺体及其遗传控制 |
1.2.1 色素腺体的构造和化学组成 |
1.2.2 色素腺体的类型 |
1.2.3 控制棉花色素腺体性状的基因 |
1.2.3.1 质量性状基因 |
1.2.3.2 数量性状基因 |
1.2.4 与色素腺体形成相关的基因 |
1.3 棉酚及其旋光体及其遗传控制 |
1.3.1 棉酚的理化性质 |
1.3.2 棉酚的合成途径 |
1.3.3 棉酚合成的关键酶和基因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2 外源iaaM基因对陆地棉色素腺体和棉酚及其旋光体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1.1 植物材料 |
2.1.1.2 试验试剂 |
2.1.1.3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色素腺体观察 |
2.1.2.2 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测定 |
2.1.2.3 相关性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色素腺体密度和大小 |
2.2.2 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 |
2.2.2.1 HPLC色谱图 |
2.2.2.2 左右旋棉酚标准曲线 |
2.2.2.3 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测定结果 |
2.2.3 相关性分析 |
2.2.3.1 参试材料主要器官总棉酚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3.2 有酚棉色素腺体和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3.3 有酚棉主要器官色素腺体与棉酚及其旋光体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3 外源iaaM基因对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成、棉酚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1.1 植物材料 |
3.1.1.2 试验试剂 |
3.1.1.3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RNA的提取 |
3.1.2.2 反转录 |
3.1.2.3 设计引物 |
3.1.2.4 反转录后PCR检测 |
3.1.2.5 荧光定量PCR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色素腺体形成基因(GoPGF)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3.2.2 棉酚合成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3.2.2.1 HMG1基因 |
3.2.2.2 HMG2基因 |
3.2.2.3 CYP706B1基因 |
3.2.2.4 GhCPR1基因 |
3.2.2.5 GhCPR2基因 |
3.3 讨论 |
4 全文小结 |
5 参考文献 |
(6)陆地棉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农艺性状与SSR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陆地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 陆地棉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
1.3 陆地棉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 关联分析 |
1.5 目的意义 |
第2章 陆地棉核心种质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陆地棉核心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农艺经济性状关联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中国陆地棉品种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及DNA指纹条形码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 棉花种质资源概况 |
1.2 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2 植物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2.1 关联分析概念 |
2.2 连锁不平衡(LD)及其计算方法 |
2.3 影响连锁不平衡的因素及连锁不平衡的衰减 |
2.4 关联分析研究策略 |
2.5 关联分析的程序及统计方法 |
2.6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3 陆地棉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3.1 分子标记概述 |
3.2 DNA指纹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国陆地棉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种植 |
1.3 性状调查 |
1.4 棉花叶片DNA提取 |
1.5 SSR引物筛选及PCR扩增 |
1.6 扩增产物检测及SSR位点分型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讨论 |
3.1 表型聚类与分子标记聚类相结合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遗传多样性分析对育种和相关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陆地棉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的选取 |
1.2 实验材料的种植 |
1.3 性状调查 |
1.4 SSR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分型 |
1.5 群体结构分析 |
1.6 标记位点与QTL的关联作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表型性状相关分析 |
2.2 群体结构估计和亲缘关系分析 |
2.3 与棉花重要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 |
3 讨论 |
3.1 影响关联分析的因素 |
3.2 QTL的稳定性 |
3.3 与多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 |
3.4 关联分析在棉花中的应用前景 |
第四章 陆地棉品种DNA指纹条形码构建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的选取 |
1.2 实验材料的种植 |
1.3 DNA提取、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分型 |
1.4 数据处理 |
1.5 核心引物的筛选及DNA条形码构建 |
1.6 核心引物对180份陆地棉品种的聚类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核心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
2.2 基于核心引物构建棉花品种DNA条形码 |
2.3 基于核心引物的180份陆地棉品种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用于棉花DNA指纹分析的基础引物 |
3.2 用于棉花DNA指纹分析的核心引物 |
3.3 关于DNA指纹条形码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转Bt基因抗虫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国外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状况 |
1.2 国内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状况 |
1.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
1.4.1 MAS在棉花纤维品质改良育种中的应用 |
1.4.2 MAS在棉花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1.4.3 MAS在棉花抗虫育种中的应用 |
1.4.4 MAS在棉花抗逆育种中的应用 |
1.5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亲本材料和回交群体建立过程 |
2.2 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方法 |
2.2.1 前景选择 |
2.2.1.1 卡那霉素叶片涂抹鉴定 |
2.2.1.2 筛选标记NPTⅡ基因的PCR检测 |
2.2.1.3 Cry1Ab/Ac的PCR检测 |
2.2.2 背景选择 |
2.2.2.1 两组合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2.2.2 全基因组遗传背景选择 |
2.2.2.3 SSR分子标记数据统计 |
2.2.2.4 遗传背景回复率的统计分析 |
2.4 田间试验设计及性状调查 |
2.5 室内抗虫性鉴定 |
2.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组合BC_2F_1的前景选择 |
3.2 两组合的BC_2F_1背景选择 |
3.2.1 两个组合亲本间多态性SSR标记的筛选 |
3.2.2 组合B11×JR-1的BC_2F_1的背景选择 |
3.2.3 组合荆I5×JR-1的BC_2F_1的背景选择 |
3.3 抗虫棉株系的遗传基础鉴定 |
3.3.1 抗虫棉株系抗卡那霉素特性的纯合性鉴定 |
3.3.2 纯合抗性株系抗虫基因的PCR检测 |
3.4 抗虫纯合株系的遗传背景验证 |
3.5 抗虫纯合株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分析 |
3.5.1 抗虫纯合株系的产量表现 |
3.5.2 抗虫纯合株系的产量构成因素性状表现 |
3.5.3 抗虫纯合株系的纤维品质性状表现 |
3.6 抗虫纯合株系的室内抗虫性鉴定 |
4 讨论 |
4.1 卡那霉素鉴定与室内PCR检测的一致性 |
4.2 背景回复率的高低对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4.3 转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的遗传调控 |
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
4.5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1978-2007年我国不同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植棉史与育种现状 |
1.1.1 世界植棉史及育种现状 |
1.1.2 我国植棉史及育种现状 |
1.2 我国五个植棉区的分布和生产气候特点 |
1.2.1 黄河流域棉区 |
1.2.2 长江流域棉区 |
1.2.3 西北内陆棉区 |
1.2.4 北部特早熟棉区 |
1.2.5 华南棉区 |
1.3 我国棉花品种改良状况 |
1.3.1 我国棉花品种的更换及育种成效 |
1.3.2 我国棉花品种性状改良状况 |
1.4 我国棉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 |
1.5 本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品种及其特性数据收集和数据库建立 |
2.2 数据整理和归一化 |
2.3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棉区的棉花品种特性比较分析 |
3.1 三大棉区品种特性分析 |
3.1.1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分析 |
3.1.2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分析 |
3.1.3 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分析 |
3.2 三大棉区品种主要性状比较 |
3.2.1 主要农艺性状 |
3.2.2 产量性状 |
3.2.3 纤维品质特性 |
3.2.4 抗病性能 |
3.2.5 主要性状变异情况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年代的棉花品种特性比较分析 |
4.1 不同年代审定的棉花品种概况 |
4.2 不同年代的三大棉区育成棉花品种特性成效比较 |
4.2.1 不同年代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4.2.2 不同年份产量性状比较分析 |
4.2.3 不同年份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
4.2.4 不同年份抗病性能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棉花品种类型的特性比较分析 |
5.1 杂交棉与常规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
5.1.1 杂交棉与常规棉品种主要特性比较 |
5.1.2 不同棉区的杂交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
5.1.3 不同年份的杂交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
5.2 抗虫棉与非抗虫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
5.2.1 抗虫棉与非抗虫棉品种主要特性比较 |
5.2.2 不同棉区的抗虫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
5.2.3 不同年份的抗虫棉品种主要特性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近 30 年棉花主栽品种主要性状相关和聚类分析 |
6.1 品种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
6.1.1 农艺性状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6.1.2 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
6.1.3 农艺性状与纤维品质相关分析 |
6.1.4 农艺性状与抗病性相关分析 |
6.1.5 产量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
6.1.6 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相关分析 |
6.1.7 产量性状与抗病性相关分析 |
6.1.8 纤维品质与纤维品质相关分析 |
6.1.9 纤维品质与抗病性相关分析 |
6.2 品种的主成分分析 |
6.3 品种的聚类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陆地棉双列杂交的遗传效应及表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量性状遗传的变异特点及分析方法 |
1.1.1 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特点 |
1.1.2 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1.2 作物杂种优势的概念及其遗传基础 |
1.3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
1.3.1 数量遗传模型分析 |
1.3.2 配合力分析 |
1.3.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1.4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重要农艺、经济性状和纤维品质等性状在各环境的总体表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 |
2.1.3 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
2.1.4 田间试验数据搜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重要农艺、经济性状在各试验环境的总体表现 |
2.2.2 纤维品质性状在各试验环境的总体表现 |
2.3 讨论 |
第三章 重要农艺、经济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重要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
3.2.1.1 方差分量组成和遗传率分析 |
3.2.1.2 亲本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
3.2.1.3 杂交组合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
3.2.2 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
3.2.2.1 方差分量组成和遗传率分析 |
3.2.2.2 亲本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
3.2.2.3 杂交组合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 |
3.3 讨论 |
第四章 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重要农艺、经济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4.2.1.1 重要农艺、经济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分析 |
4.2.1.2 重要农艺、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分解 |
4.2.2 纤维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
4.2.2.1 纤维品质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分析 |
4.2.2.2 纤维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分解 |
4.2.3 农艺、经济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间相关分析 |
4.2.3.1 农艺、经济性状与纤维品质间的表型相关和基因型相关分析 |
4.2.3.2 农艺、经济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分解 |
4.3 讨论 |
第五章 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重要农艺、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5.2.2 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遗传贡献率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相关农艺、经济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6.2.1.1 农艺、经济性状对皮棉产量各遗传方差分量的贡献 |
6.2.1.2 农艺、经济性状对亲本皮棉产量的加性效应的贡献 |
6.2.1.3 农艺、经济性状对组合皮棉产量的显性效应的贡献 |
6.2.1.4 农艺、经济性状对亲本皮棉产量的加加上位性效应的贡献 |
6.2.1.5 农艺、经济性状对组合皮棉产量的加加上位性效应的贡献 |
6.2.2 农艺、经济性状对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6.2.2.1 农艺、经济性状对上半部平均长度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6.2.2.2 农艺、经济性状对断裂比强度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6.2.2.3 农艺、经济性状对马克隆值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与产量性状相关的QTT表达谱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与皮棉产量显着相关的数量性状转录子 |
7.2.2 基因对皮棉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方差分量贡献率 |
7.2.3 基因的加性效应贡献值 |
7.2.4 基因的显性效应贡献值 |
7.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处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导入不同来源抗虫基因对冀棉20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合成机理及全基因组解析[D]. 赵天伦. 浙江大学, 2019(04)
- [2]棉花品种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J]. 崔淑芳,钱玉源,王广恩,张海娜,金卫平,刘祎,崔瑞敏,韩轩,李俊兰. 中国棉花, 2019(02)
- [3]河北省棉花品种冀棉25的育种利用效果分析[J]. 崔淑芳,王广恩,钱玉源,张海娜,刘祎,金卫平,田海燕,李俊兰. 河北农业科学, 2017(04)
- [4]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J]. 李胄. 西北农业学报, 2017(12)
- [5]外源iaaM基因对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棉酚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D]. 刘慧. 浙江大学, 2017(01)
- [6]陆地棉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农艺性状与SSR关联分析[D]. 代攀虹. 长江大学, 2016(02)
- [7]中国陆地棉品种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及DNA指纹条形码构建[D]. 刘桂珍.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4)
- [8]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转Bt基因抗虫棉[D]. 许新.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9]1978-2007年我国不同棉区棉花品种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D]. 焦光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10]陆地棉双列杂交的遗传效应及表达谱分析[D]. 杨代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