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献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网络文献的概念
文献作为人类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产物,从最初的结绳记事,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大体产生了四种类型的文献:(1)以龟甲、钟鼎、布帛、竹简、泥板、蜡版、羊皮等为载体的原始文献;(2)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文献;(3)以缩微材料、磁性材料、光学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献;(4)以虚拟的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献。
网络文献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文献的最新发展阶段。网络文献的构成要素与其它类型文献一样,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信息内容、物质载体、信息符号和记录方式。
1.1 信息内容
网络文献不仅包括在网络环境中自由传递与存取的各种信息文献,还包括电子文献的网络版。网络文献在内容上不再强调其价值,只是客观地、准确地存储、传递信息,它包括的知识内容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1.2 物质载体
网络文献的载体是整个网络,具体包括各种计算机设备、光磁材料、网络传递通道、各种传输协议、通讯设备、各种软件以及计算机程序等。
1.3 信息符号
网络文献是以二进制数字作为记录信息内容标识符号的,以数字化集成的文本、声音、图像等数据形式存在。
1.4 记录方式
网络文献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超文本以及超媒体技术在网络上发布、传递,并且在网终端得以再现的文献,是计算机、通讯、信息三者相结合的产物。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文献信息可以按照自身的逻辑关系组成相互联系的、非线形的网状结构。
由此可知,网络文献是以电子形式储存在光、磁等载体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上发布、传递、以节点为中心分布、并能在网络终端得以再现的文献信息单元或文献信息集合。网络文献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电子书刊、电子报纸、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会议论文、科技论文、标准信息、数字图书馆等。
2.网络文献与其它类型文献的比较
2.1 载体形式
文献的载体形式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笨重到轻便,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原始文献的载体是自然物体。印刷文献的载体是纸张。电子文献的载体主要是缩微材料、磁性材料和光学材料。网络文献的载体包括硬载体和软载体。硬载体就是网络,具体来说是网络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因为实质上的网络信息都是存储在网络主体——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上的;网络文献的软载体主要是指网络信息传输通道、传输协议、各种系统软件以及大型数据库等。
2.2 存贮内容
原始文献和印刷文献只能保存文字、图表和图画,只能满足读者“看”的需求,不能为读者带来“听”的享受;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不但可以保存以上内容,还能存储声音信息,如音乐、语言等,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信息形式进行合成,同时满足读者“看”与“听”的需求。
2.3 存贮容量
原始文献利用自然材料存贮信息内容,存贮密度非常小,容量也极小;印刷文献利用纸张存贮信息,存贮密度和容量比原始文献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利用二进制数字化的技术将信息内容贮存在光磁载体上,存贮密度又进一步急剧提高。一张600多兆的光盘,可容纳300多兆的汉字,相当于20万字的图书1500多册。
2.4 信息结构
原始文献和印刷文献以文字、图画作为信息符号,编码采用线性结构和平面结构,信息内容为立体结构,信息从语法、语义、语用呈现一种层面结构。电子文献是经过一定的格式化的处理而形成的信息的集合,其宏观上的信息结构为二维数据库结构,基本单元是由一篇文章、一条词汇、一个自然段组织的纪录;而微观信息符号是计算机能识别、理解、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网络文献信息的结构采用非线性编码,信息结构从二维扩展到了多维,基本单元为网页,其宏观结构成网状和相互链接状。原始文献和印刷文献的基本计量单位是字符和字符串;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的基本计量单位是字节。
2.5 表现形式
原始文献的表现形式是自然物体,携带不方便;纸质文献的表现形式是印刷品,携带较方便;电子文献的表现形式是磁盘或光盘,携带安全;网络文献的表现形式为非实体性质的网页或网站,不用随身携带,但要求网络畅通无阻。
2.6 文献制作
原始文献和纸质文献一旦制作成功,就不能更改,若想更改文献内容,必须制作新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的内容可随时更改,更改次数也几乎不受限制。原始文献没有复本;纸质文献通过印刷方式来实现多个复本;电子文献通过磁盘复制的方式能够快速制造复本;网络文献通过下载的方法制造复本。
2.7 文献阅读
原始文献可直接阅读。纸质文献的阅读取决于文字印刷的质量以及文字的大小。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的文字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不会出现模糊、掉页等现象,文字的大小可通过选择文字的显示方式来调整。
在阅读的方便程度上,原始文献和纸质文献可以浏览,也可以选定内部阅读,而电子文献和网络文献则可通过数字化电子目录来选择阅读。
2.8 文献检索
原始文献几乎没有检索功能。纸质文献的检索多为手工检索即利用检索工具(目录、索引、文摘等)找到相关信息,再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文献。电子文献的检索通常是借助于光、电、磁等检索手段进行检索的,其检索系统主要包括检索终端、通讯设备和数据库。网络文献的检索通常为联机检索,所得结果实时、快速。其检索一般采用以浏览为主的多维的、多途径的方法。
2.9 文献流通
原始文献和纸质文献主要是通过图书馆借阅来实现文献的传递,在这种流通方式下,一种资源只能在同一时间内为一个用户所用,这样就会因复本量的不足而无法完全体现该文献的价值。电子文献可以通过一定设备快速向用户传递,而且能够通过复制快速创造出多个复本。对于网络文献,可直接通过网络浏览或下载保存,不受任何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以文本、图像、声音、超文本等多种形式向多个用户同时传递,但其受网络环境的限制,信息失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2.10 储藏条件
原始文献是自然物体,容易储藏。纸质文献的储藏受限条件较多:要有一定规模的实体建筑,要控制库房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强度,还要防火、防水、防害虫等,以提高纸质文献的耐久性,延长寿命。电子文献质量轻,体积小,对空间的要求不高,易于存放,但电子文献也有不足,光学载体的电子文献必须加保护层,而保护层的材料在使用中易受腐蚀,使得载体感光变质,信息丢失。磁性载体的电子文献也易受温度、湿度、光照、清洁度、空气污染等的侵蚀,盘片易受磁场、核辐射、机械运动等影响而影响磁性载体信息的可靠性导致数据衰减。故电子文献的保存比传统文献的保存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网络文献实行在线存储,较电子文献相比,体积更小,需要的物理空间更少,受温度、湿度及其他物理因素的影响更少。
3.网络文献的优点
3.1 海量性
网络文献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增长速度快。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340040个,与半年前相比增加89389个,增长率为35.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9.4%,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域名总数已是当初4066个的83.6倍;我国WWW站点数为595550个,半年内增加121650个,增长率为25.7%,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0.3%。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献也在迅猛增长。
3.2 交互性
网络文献的传播是交互式的,网络用户既可以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和使用者,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任意性。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人们在网络中发送、传播和接收各种信息时表现为实时交互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与传统文献利用的单向流动方式所不同的是它所表现出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
3.3 时效性
网络文献从本质上改变了信息的发布、交流和获取的方式,避免了印刷、发行、投递等环节,因而大大缩短了信息时滞,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新信息。同时读者也可以随时上网进行信息交流,从而使内容更加新颖及时。网络这种迅速便捷的传递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时效。
3.4 共享性
网络文献通过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数据库和知识库有组织的连接起来,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均可获得所需的任何信息资源,易于信息资源的互利共享;即使同一信息也可同时提供多个读者使用,互不干扰。
3.5 集成性
网络文献把多种传播媒体集成一体,既保存了传统文献的文字、图画等信息,又增加了声音、全息立体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使网络文献更直观形象、更有吸引力。
3.6 方便性
网络文献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文献信息,并且不需要懂得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查询所获得的文献,读者也能够立即阅读或下载,不受时空限制。
4.网络文献的缺点
4.1 来源复杂,质量不等
网络文献的信息来源比较复杂,既有个人信息,又有机构信息,各种正式出版物和非正式信息经常交织在一起。来源的复杂性决定网络文献的质量参差不齐。在网络文献中,既有高层次的科研报告,也有通俗读物。既有经过加工整理的文献信息,也有无序的原始信息。既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信息,也有毫无用处的“垃圾信息”,还有许多有害信息。网络文献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机制,信息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和保证。
4.2 变更频繁,稳定性差
网络文献具有动态性,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在因特网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文件伴随着新网址的出现而产生,大量的旧文件随着网址的消失而被删除或抛弃废置,电子文件的档案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在无形之中。今天在网上查到的文献信息,明天就有可能查不到,缺少一定的稳定性。
4.3 技术量高,安全性差
网络文献以数字方式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数字化和网络化是网络文献的基本特征,它们要求网络文献的制作者和使用者都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软硬件、通信、多媒体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电脑的软硬件故障以及误操作、强磁场、计算机病毒感染、电磁脉冲的破坏等,尤其是网络黑客的入侵,都可使网络文献受损而使其在文字、声像效果等方面改变原貌,甚至全部丢失。
4.4 阅读无味 有碍健康
在阅读网络文献时,人们总是端坐在计算机前,不能满足读者舒适、惬意的阅读心理需求,使读者的阅读情趣索然无味;同时阅读电子文献也不能留下任何日后可以判别出是否阅读过的痕迹,其内容在阅读前和阅读后没有一丝一毫的区别,不能像纸质文献那样阅读时可在其上进行批注以及随心所欲地做记号。
阅读网络文献,读者的视觉焦点在计算机屏幕上,长时间近距离对视,极易使人的视神经出现疲劳甚至造成近视。此外,长时间的坐在计算机前使用网络文献,还可能因计算机的辐射过量而导致某些身体疾病的发生,损害读者的健康。
5.结语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存在四种文献类型,它们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这些优缺点决定:在未来社会中,最主要的文献类型是网络文献和纸质文献,两者相互补充、长期共存;其次是电子文献;原始文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物价值上,不会进入社会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