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关于肯定和否定的辩证法,在一些流行的高等学校哲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①这段话抄自一本高等学校文科共同课哲学教材。甚至在一本高等学校哲学专业使用的教材②中,也有相同的观点。此外,在不少高等学校的哲学教科书、电视大学哲学教材、党政干部哲学自学教材中,都可以找到不仅与此观点相同,甚至连行文都相差无几的同样论述。在这些论述中,无一例外地把这种观点当作肯定与否定的辨证法来宣传。但是,这种观点却不是辩证法的观点,因为它不是辩证法所理解的肯定和否定,也不是辩证法所理解的关于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从抽象的意义上看,这里并没有违反辩证法。但是如何解释“肯定就是否定”呢?在什么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呢?继续读下去,就与辩证法背道而驰了。“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教科书(即上文所指那本高等学校文科共同课哲学教材,下同)的作者本意是要宣传辩证法的,但是他走错了房间,走到辩证法对面的房间去了,在肯定与否定的问题上,辩证法“首先”不是讲“认识”。辩证法“首先”看到的,是事物的“自己运动”,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的辩证法,并且特别指出:事物不是由外力、外物去“否定它”的。也不是由人的“认识”或别的什么去“否定它”的。这已经是辩证法的常识。而教科书的作者却要另一物——不管这“物”是带着能思维的头脑的“物”还是别的什么“物”——去“否定它”,要人的“认识”去“否定”事物。同样,辩证法所理解的肯定也是事物“自己肯定自己”,这是不言自明的,更不是由外力、外物去“肯定它”,也不是由人或其它什么去“肯定它”。教科书的作者却也要人的“认识”去“肯定”事物。显然,教科书的观点不是辩证法。如果是从“认识的角度”来谈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法关系,这里的论述就更是荒唐。这一点下文另述。
其次,“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这里,“这个”是指“此物”,“那个”是指“彼物”。这种说法,把“这个”与“那个”,即“此物”与“彼物”绝对对立起来。“这个”与“那个”,“此物”与“彼物”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此物就是此物”,“彼物就是彼物”,"a=a"。这种抽象的自身同一性不正是恩格斯指出的典型的形而上学的特征吗?形而上学者的典型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③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己又是别的东西”④辩证法恰恰与此相反,一个事物是自己同时又是别的东西”,“是‘此物’又不是‘此物’”。而不是肯定它是“这个”,就不能同时也肯定它是“那个”。因此,“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的命题,是形而上学的命题。辩证法的命题是:事物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自己。
二
把上面的论述展开来看。
事物“自己运动”,自己否定自己,这是因为否定被包含在事物本质自身当中。这是事物自身运动的辩证法。外力、外物的“否定”,不是作为事物发展环节的否定,不是事物自己运动的辩证法的否定。任何坚持辩证法的人无不持与此相同的观点。既然事物是“自己否定自己”的,那末,仅仅根据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得出结论:事物也是“自己肯定自己”的。事物首先要肯定自己它才能成为“此物”,首先要肯定自己它才能存在。如果我们承认事物是“自己否定自己”的,其必然的逻辑结论就是事物也是“自己肯定自己”的。因为要“自己否定自己”,必须先有否定的对象,必须先有“自己”存在,如果不首先“肯定自己”,“自己”尚未存在,谈何“否定自己”呢?这就是说,辩证法所理解的肯定与否定及其辩证关系,是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到了事物的“自己运动”,事物自身的本质内容的展开,即事物内部肯定力量与否定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
事物“自己肯定自己”、“自己否定自己”等等这些命题,作为主词的是事物“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教科书的命题却把主词变成了宾词。“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这里的“它”代表任何“事物”。在这样的表述下,事物不是自己肯定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而成了被肯定、被否定的“它物”。谁来“肯定它”和“否定它”呢?是作为外力、外物的人的“认识”事物要由人的“认识”来“肯定它”或“否定它”,即是说,由事物的外面来“肯定”或“否定”事物。主词变成了宾词。“肯定”和“否定”不是事物本质自身的不同方面和环节,而成了“它物”对事物自己的态度或其种作用。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并且通往唯心主义)的否定观。
如果这里是从认识的角度来谈问题的,情形就更糟,作为哲学范畴的“肯定”和“否定”,有其特定的含义,就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来说,它是事物自己运动,发展的环节和契机。教科书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肯定”和“否定”这两个词的呢?教科书的作者把什么具体内容放进这两个词中去了呢?“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这里的“肯定”和“否定”指的是人的认识对某客体的“确认”和“否认”。“确认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认了它是‘那个’”。这是在语言学或逻辑学(形式逻辑)的意义上来使用“肯定”和“否定”这两个词的,而不是在哲学范畴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两个词的。哲学范畴被不自觉地偷换成了语言学或逻辑学的概念,而且是形式逻辑的概念。从辩证逻辑看来,确认了某物是“这个”,不一定“同时也就意味着”否认它是“那个”。诚然,人的认识对客体的“确认”和“否认”同确定人的实践任务密切相关,但这毕竟同作为唯物辩证法范畴的“肯定”与“否定”是两回事。在辩证法看来,事物只是“自己肯定它”还是“否定它”。人的认识“肯定(即确认)它是‘这个’,它要“自己运动”;人的认识不“肯定”(即否认)它是‘这个’”,它也要“自己运动”。它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而不去理睬认识是否“肯定”(确认)它”。“肯定”与“否定”是事物自身发展的环节和契机,与认识的“肯定”与“否定”,即认识的“确认”和“否认”风马牛不相及。教科书的作者与恩格斯指出的形而上学者“先说玫瑰是玫瑰,然后又说玫瑰不是玫瑰”⑤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三
形而上学者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们不能想象,一个事物同时是自己又是别的东西。教科书的作者就是陷入了这样的境地。因此,在论述“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时,才提出了这个形而上学的命题:“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辩证法则与此相反。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在“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任何事物“永远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⑥
教科书的这个命题,是抽象的同一性的产物,“每一个事物和它自身同一”,“a=a;……a不能同时等于a又不可等于a”⑦。教科书的作者正是这样,思维于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起码在这个问题上是这样。不然,就不会提出“肯定是‘这个’,就同时否定是‘那个’的”形而上学的命题。如果一定要从“认识的角度”来表述辩证法的思想,那么辩证逻辑恰恰认为:“肯定了它是‘这个’,不一定同时意味着否定它是‘那个’”或者“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否定它是‘这个’”。更正确地说,辩证法的命题是:事物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自己。否定是事物自己的本质规定,即事物“自己的他物”。任何事物,总是在完成自己的过程中走向自我否定。这就是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完成,就是事物实现自己、成就自己,自己否定自己;就是理想的实现,任务的完成,目的的达到,这许多不同的说法,都包含了同一的内容。否定就被包含在事物的本质自身中。
事物如何在肯定自己的同时却又否定自己呢?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这确实是矛盾,但这是现实的矛盾,是现实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矛盾,因而是辩证逻辑可以把握的矛盾。任何事物都具有这样的矛盾。比如一件衣服,在它刚被制成一件衣服,尚未穿在身上的时候,它是不是一件衣服呢?从本质上说还不是一件衣服,尽管它已有衣服的外形。它的存在与它的本质尚不相符,它尚未发挥作为衣服的职能,它只是潜在的衣服,即只在可能性上是一件衣服,还不是一件现实的衣服。这时候,称它为一块布料亦无不可(如果它是棉布或其它什么“布”制成的)。什么时候它有资格被称作一件衣服呢?那就是被人穿在身上的时候。“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⑧这时候,它现实地成为一件衣服了,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资格被称做一件衣服了,而不只在可能性上是一件衣服。在穿的行为中衣服最后完成了自己,实现了自己,“肯定”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或者说,获得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衣服的存在与其本相统一了。
这件衣服今天穿,明天穿,它在自己作为衣服的生命途程中,每一天,每一时都在实现着自己,肯定着自己。只要它内部作为衣服的潜在力量尚未发挥净尽时,它就继续作为衣服而存在,继续实现着自己,肯定着自己。衣服总有一天会被穿坏,穿的行为使衣服最后完成了自己,使衣服彻底肯定了自己,这同时也就否定了自己。它转化为另一物,以另一种形式开始了另一物的肯定否定发展史。
事物作为“此物”而存在,完成自己,肯定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在走向否定。反过来说,也正是事物的这种否定使事物最后完成了自己,肯定了自己。因为事物只有以对象为媒介它才能存在,而它与对象的相互作用则使事物自己造成了否定自己的外在力量。这就是“事物在完成自己的过程中走向自我否定,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真正含义。
四
事物的这种自我否定是不是走向空虚的“无”呢?是不是绝对的否定呢?当然不是。当事物肯定自己,完成自己,在肯定自己的同时走向否定的时候,它并不是“彻底消失”,并不是空虚的“无”,也不是绝对的否定。它内部的积极因素已经找到了自己新的归宿,就是说,肯定中的积极因素以新的形式在否定中重新复活起来,重新肯定自己。这是一种包含了肯定中的积极因素于自身的否定,否定为事物自身的积极因素找到了新的形式。就是说,通过否定,事物自身的积极因素转移到对象形态中,在对象形态中重新肯定自己。
让我们看一下磨刀石自身发展中的肯定与否定的辩证法。
一块磨刀石,它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是一块磨刀石,它就要有区别于普通石块的特殊性。这特殊性就是它可以磨刀,可以使刀锋利起来。磨刀石的特殊性从何得之?是由它的对象赋予它的。“每一方面只由于另一方面有了关系方得到它自己的性格”。在这里正是由刀赋于磨刀石以其不可缺少的特殊性。如果刀不借磨刀石以使自己锋利,它没有资格作为磨刀石存在,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顶多在可能性上是一块磨刀石,而不是一块现实的磨刀石。它尚未获得磨刀石的特殊的本质,因此不能作为磨刀石而存在。如何才能成为磨刀石,作为磨刀石而存在呢?那就是它要使刀锋利起来,要有刀在它上面磨。这时候,它才确实成为一块磨刀石,作为磨刀石而存在了,它有资格被称为磨刀石了。它肯定了自己,在完成自己、完善自己,它获得了自己的本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它在实现自己,肯定自己的同时,被磨得越来越薄,身体越来越瘦小。它彻底实现自己,肯定自己的时候,就走向否定,走向完结,转化成为另外的事物,开始了新的肯定同时是向否定的发展史。这里的否定并不是走向空虚的“无”。作为一种价值,磨刀石消耗掉自己,丧失了自己旧的形态。但是它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形式,在刀的形态中重新复活起来。磨刀石在实现自己的时候创造了自己的对象,使刀锋利起来,并且把自己当作对象创造出来。就是说,在对象形态上把自己保存起来,找到了一个新的归宿。这正是一种包含了肯定中的积极因素于自己的否定,否定为事物自身的积极因素找到了新的形式。
否定同肯定一样,作为事物的本质规定就存在于事物自身之中,没有这种肯定和否定,事物就不复是其自身。事物就是这样在肯定自己的同时走向否定。在这个意义上,肯定同时就是否定。否定又包含了肯定中的积极因素于自身,在旧物形态上丧失掉的,转移到新物形态上了,以新的形式重新肯定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否定又包含肯定。
五
总而言之,事物是自己肯定自己的,因为它不肯定自己,它就不是“此物”;事物又是自己否定自己的,因为它不否定自己,它也就不是“此物”。这是由事物“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决定的。因此,事物不是由“认识”去肯定它是“这个”,也不是由“认识”去否定它是“那个”,事物不是由任何外力、外物去肯定和否定它自己,它只是借助于对象来自己肯定自己,自己否定自己。事物是“自己运动”的。
辨证法认为:事物“在每一瞬间都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任何事物“是它本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⑨。因此,事物可以“是”‘此物’,又是‘彼物’”(“是‘这个’,又是‘那个’”)“是‘此物’,又不是‘此物’”(“是‘这个’,同时又不是‘这个’”)。因此,教科书中“认识事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不是‘这个’”)。因此,教科书中“认识事物就得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是‘那个’。”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辩证法的命题应该是:事物在肯定自己的同时走向否定自己,而否定又包含了肯定中的积极因素于自身。否定为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找到一个新形式,它意味着事物的发展,意味着给事物的发展提供一个新基础。
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⑩一件衣服如此,一块磨刀石也是如此,思维中的“事物”同样如此,世界上一切现实的事物莫不如此,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共产党人不害怕这个真理,相反,他们正是为着改造现存的世界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注释:
①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第15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5月第2版。
②见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228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
③④见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⑤见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⑥⑨见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61~6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⑦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38页、53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21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标签:命题的否定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命题逻辑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否定转移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反杜林论论文; 磨刀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