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涛 (四川简阳中学 四川 资阳 641400)
【摘 要】 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使学生学到更多新知识、接受更多新信息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与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是不相容的。因此,在进行信息教育的过程中应对学生加强信息道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自律性。
【关键词】 信息教育 道德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7-052-02
计算机互联网络正在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的传播更为广泛和快捷。信息道德教育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德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领域的延伸,是调节信息开发者、服务者、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的总和。信息道德教育,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讲,就是从"知"上培养学生对信息分辨的能力.从"情"上培养学生与他人共享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从"意"上培养学生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内容的自制力,从"行"上培养学生与他人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为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网络上能够学到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深受广大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网民的喜爱。但一些大学生痴迷上网,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如网络色情、网络恶搞、网络谣言、网络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与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是不相容的。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和反思。因此,信息教育中的道德养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网络为信息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
首先,网络增强了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是信息开发的重要平台。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制作各样信息资源,也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和传播,为受众提供色彩斑斓的图片、优美动听的声音、活泼可爱的视频,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因此,以网络为载体,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染力。利用电脑网络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人们可以自己操控计算机,浏览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由被动的"说教"变为自主的学习领会。同时,宣传教育的内容也由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文件变为图文并茂、声影兼备的材料.从而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次,网络载体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覆盖面。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13益普及。我国网络文化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到2007年年底,在中国134乙人口中,有1.62亿网民,另有5.4亿手机用户,二者相加近7亿人口。也就是说,中国有54%的国民是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同时,中国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是以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的。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跨越空间限制的特点,使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能够渗透到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人群之中.从而极大地扩展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覆盖面。所以研究信息社会道德培养的意义、方法、对策尤其重要。人们的信息活动正推动着社会快速向前发展。但人们的信息活动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计算机犯罪、危害信息安全、文化霸权、侵犯知识产权、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信息污染、网络黑客、网络迷信等一系列违法犯罪、道德失范的问题。由于信息网络空间高度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信息行为主体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立法程序的滞后性、法律惩处的局限性,规范信息活动、信息行为单纯依靠法律手段是不现实的。因为法律体系反应太慢.根本无法解决各种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侵犯隐私的问题。所以在加强对信息活动的立法与执法的同时,必须利用道德手段。"道德往往超出法律的约束范围.尤其是当法律解释不当或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步伐时更是如此"。因此。要建立关于信息活动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开展普及教育工作。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也于日前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在全国开展宣传公约的活动。这些都说明,开展信息道德规范的建立与普及教育工作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对于净化信息环境、规范信息行为具有非常重要与深远的意义。
二、信息教育中道德培养的方法
(一)学生必须具有信息伦理道德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与信息技术在扩展人脑功能方面的巨大作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积累非常迅速,因此,从事知识劳动的人愈来愈多,这种劳动比直接的物质劳动要有更加高尚的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是创造与开发知识产品的人,还是利用这些知识产品的人,都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如果作为新世纪国家建设主要后备人才的大学生没有信息道德修养,不仅不能维护信息社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不能保障信息储存与传播的安全与通畅.反而会因触犯法律而受到惩罚。
信息技术应该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没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其对社会和自身的危害将会比那些一无所知的人更大。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要针对信息技术这种种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道德规范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进行非法活动,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它计算机犯罪活动。
我们应该强调学校的引导和管理。学校应有良好的环境和开放的教育思想。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环境、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易受网络上不道德思想干扰的学生,我们应该加以重视,而不是躲避,更不能在教育中进行挖苦,打击其自尊心.应该让他们的思想重新活跃起来,看到自己的优点,教育工作者应该对他们耐心说服,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网络道德""网络法律"教育纳入其范围中,注重大学生对网络上信息的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自觉抵制诱惑的能力。
(二)学生必须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信念是人类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人们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学生正处在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可塑性较大.网络文化中健康向上的东西和颓废、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并且后者往往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容易使他们成为不健康信息的俘虏。目前,网络文化的主导国家是极少数西方国家,网上运行的信息潜含的往往是西方的意识形态。这其中虽然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也有许多东西不适合我们,甚至是我们要大力禁止的,因此大学生就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邓平同志说得好:"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地选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抵制资本主义腐朽、反动的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念,知识越多说明学习越成功,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加入互联网正是看中了互联网强大的知识传播功能。其实,知识传播仅是互联网的功能之一,对青少年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而不仅仅是掌握了多少信息。通过互联网络,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更为重要。但是.放任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缺乏正确的指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把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和虚拟游戏世界等。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经过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开始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
(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身份,文化身份由其民族传统、思想方式、价值观念等一系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构成。经历了几千年繁衍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塑造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之精华越来越具有生命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走向和平与美好的未来,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网络文化教育的出现,增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是,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接触的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有可能会导致对民族文化的淡漠.甚至会消解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目前,美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国渗透,企图使世界开始共享一个"基于西方大众文化教育的共同的大众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亚欧各国都积极采取措施,扶持本国文化。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做复兴中华文化、扶持中华文化的工作。因此.在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当今世界,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环境中.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与吸收、接纳外来意识形态的关系,促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融合。为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贡献。
论文作者:彭建涛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07期总第35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信息论文; 网络论文; 道德论文; 互联网论文; 文化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07期总第35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