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研究论文_刘春燕

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研究论文_刘春燕

山东山海市政交通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对生活质量问题也越发重视。市政道路的建设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近年来,市政道路的设计也采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逐渐为市政道路建设增添美化和安全以及其他更加人性化设计,为创造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促进城市环境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市政道路;设计问题

1以人为本在道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1.1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可以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出行离不开社会环境,如果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把以人为本放在重要的位置,既能为人们的日常出行的增添美感,又能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融入合理的设计方式,还可以将建筑内所有配套设施更加合理的连贯起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是市政道路能够保证人们的日常出行及生活,进而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2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市政道路中贯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要体现出对人的理解、尊重以及关爱,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并且将以人为本的观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只要提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就会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与融合了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相比,普通的道路设计只是单纯的考虑设计其功能所需,而施工时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规范设计。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需要全面的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赏美所需,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功带来方便,而且还能提供良好的舒适感给出行的人们。使市政道路的设计重点从表面过度到满足人们的内心深度需求,进而实现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因此日后的道路设计一定要融入感官设计,并且还要将城市的独特文化与其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以人为本观念的市政道路设计。市政道路设计的创新不仅要给人们提供日常出行的功能,而且还要使人们在出行时感到受到舒适方便。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应用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与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根据新的设计理念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其与市政道路的建设相融合,全面加强对市民生活的重视。

2“以人为本”市政道路的设计模式

2.1地面铺装设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地面铺装是人们出行中感受舒适度的保障。对于人们自身的心境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面的铺装设计过程中,对于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如一些以卵石为主的材料会使路面凹凸不平,不利于人们行走,也不适合车辆行走。在对路面的修建中应着重考虑路面建设所面对的群体。设计城市街道的步行空间,要设立盲道,在公交候车区域还要设置提示盲道,以此为盲人行走做好保障,还要注意在颜色方面进行区分等。在对路面进行人性化设计的过程中,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方便,既能不断满足群众出行的需求,还能促进其身心的愉悦和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

2.2人行道设计

在对人行道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着重注意关于无障碍道路的设计。在城市发展中,人流量非常大,为不断满足人们出行的方便程度,在近年来的人行道的设计中,不但设置了盲道和缘石坡道,公共出口等,同时还设计了透水式人行道。出现雨雪天气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透水式人行道的设置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将路面的积水及时有效地排除,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和方便性。这样的行走设计有利于交通,在雨水天气发生时积水渗透到地面下还能对植物所生长的土壤进行一定的滋润,保障其生存环境,对绿化环境有良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对于市政道路照明设计方面

近年来,多数交通事故或者交通违法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晚上市政道路照明设计部合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经常在夜晚还在忙碌,而市政道路是照明设计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中最大的载体,使用者的交通行为全在于视觉上的判断。要想降低交通事故的出现,首先就要解决夜间的照明设计问题,对于市政道路使用者来说,照明设计良好能够在安全的情况下提升交通速度,以及提高道路的使用率;照明设计完善也能够给出行人带来更高的安全感,在夜间行驶时清晰的看清道路,能够降低事故的发生,也能够预防道路带来的危机。市政道路照明设计主要是在路灯的设置和灯杆、广元、灯具的选择使用。就路灯的设计来看,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路灯间距、路灯高度、以及路灯的亮度,在市政道路上要保证路灯的亮度足以清楚的看到道路上的设施,间距要根据亮度来设置,特别是在转弯处,一定要设置路灯是行驶者看清对面或者旁边的建筑物,保证能使行驶者的视野清晰;路灯的高度要保证不会对路上行驶的车辆产生影响,同时也要考虑灯光的分散程度。市政道路照明设计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之后,使夜间的行驶人员有了更大的安全感,更能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2.4对于市政道路交叉口设计方面

根据以往发生事故的场地来看,交叉口是最频繁的一处。因此在设计交叉口时一定要保证其合理以及规范。道路交叉口出设计的斑马线很平常,应当在斑马线之前再设置缓冲阶段;红路灯的相隔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以免行人产生交通违法的想法;市政道路的路段开口较大,方便车辆行驶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车辆急转弯造成交通违法。市政道路的设计是为了防止交通堵塞,但是容易受到道路沿线地块开发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道路空间、进出通道管理等方法,对行政道路交叉口进行改善。

2.5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政道路的总体设计质量,因此设计横断面时一定要考虑道路的畅通情况,与附近的绿化带相符合,将沿路的景观与建筑物相互搭配一致,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进而以提高总体的设计质量。在设计横断面前,一定要要先掌握道路现场的地下排水以及埋线状况,再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落实懂啊横断面的设计中,这样才可更好的解决处理交通疏导问题,也可以改善提升城市的环境,增加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这样能够保证机动车道满足道路系统的要求,解决车辆乱行的问题,减少意外事故适的发生率,最终使交通顺畅运行。此外,还有部分区域的非机动车的行驶与来往行人道路共用一条道路,以至于行人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所以交通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加强设计的稳定性,以至于可以推动市政道路工程的发展。

3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维护保障措施

3.1保障工程质量

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及修建中,有相关单位须严格要求道路施工的工程质量,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配置专门的人员监管道路施工;可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此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利用这些措施可促使道路施工质量的提升,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

3.2强化道路后期维护与管理工作

相关单位要重视道路后期的维护及管理工作,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对道路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及时修缮道路破损区域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要对道路的正常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对一些车辆占用盲道的行为进行处罚,为盲人提供良好的道路环境。采取这些措施能提高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政府的形象。

结论

市政道路不仅是城市中的道路,还是人们进行公共生活的重要舞台,能综合反映城市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市政道路设计中须注重以人为本,保证市政道路设计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周利.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13):33-34.

[2]李江涛.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视界,2014(18):288.

[3]马凯,林浩,阙新征.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9-20.

论文作者:刘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问题研究论文_刘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