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空间扩张与环境演变的若干问题_城市经济论文

上海空间扩张与环境演变的若干问题_城市经济论文

上海市空间扩展与环境演化的若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若干问题论文,环境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上海地域空间结构分析

上海市域面积6340km[2],1998年人口1306.58万,其中市区面积3248.70km[2],市区人口1070.62万(浦东面积522.75km[2],人口156.18万),老市区面积为280km[2],人口629.67万(注:上海统计局编.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3.)。自1990年代以来,上海的城市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相应地产生了上海地域空间结构的新特点。

1.1 功能分区渐趋合理,新的地域结构正在形成

建国以来,上海的发展一直局限在280平方公里的老市区里进行,人口、工业、第三产业、文教科研、生活均集中于此,造成城市污染严重、市民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一系列问题。上海市在建国以后为解决工业的扩展在近郊开辟的10个工业区,即北新泾、彭浦、庆宁寺、周家渡、吴凇、五角场、桃浦、漕河泾、长桥和高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均已和市区连成一体,形成“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结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疏解旧市区的人口,上海在郊区建设了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宝山、金山等7个工业卫星城镇,这些卫星城镇以工业建设为主要特征,专业化程度很高。而老城区则发展一些无污染或污染较轻的城市工业,并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逐步健全其中央商务区(CBD)的功能。

自开发开放浦东以来,其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基础设施、金融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优先发展。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为四个重点开发区域,已经初具规模(注:柴锡贤.上海向21世纪奋进[J].城市研究,1993,(3):14.)。

目前,上海市已经形成了以老城区为基础,浦东新区为新的增长点,宝山、闵行、金山和松江四区联合发展的新局面。

1.2 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化

从1952年到1978年,上海市经济总量扩大达6.5倍,同期第二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达9.89%,而第三产业却只有4.73%。与次相应,1952年第二产业占GDP总值的比重为52.4%,第三产业占41.7%;而到1978年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77.4%,第三产业下降到18.6%。上海由工业、金融、贸易、服务中心等多功能城市逐渐转变为国内工业中心单一功能的城市,单一城市功能使上海出现一种集核型的空间结构,微观上以中央商务区(CBD)为核心,宏观上是以中心城市为集核,而副中心发展不够充分。这种单中心格局表现为工业区、居住区围绕CBD或中心城周围蔓延。

从1978年到1990年12年间,上海市GDP年均增长率7.49%,但第二产业增长率为6.81%,第三产业增长率为10.55%,第三产业发展加快。1990年,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为64%,第三产业占32%。开发开放浦东以后,90年到98年8年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2.59%,而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为12.09%,第三产业则为14.15%。1998年第二产业占GDP总值比重下降为52.1%,而第三产业上升至47.8%。由此可见,上海正逐渐由工业城市转变为工业、商业、金融、服务业共同发展的多功能城市。除了老市区的商务区(CBD)仍为核心外,又形成了江湾、花木、徐家汇、真如四个副中心,分担中心区的部分职能,带动各区共同发展。

1.3 用地结构逐渐优化

以前,由于单一城市功能造成的上海市单中心格局的地域结构,工业区、居住区混杂在一起,两者分别进行包围与反包围。至1996年底,上海中心城区有8个工业区,70多个工业街坊和上千个工业点,大体分布在中心城区不规则的环形区域内。工业的高度密集造成了上海严重的“三废”污染,工业区与居住区犬牙交错,造成对居住区多次交叉污染,不仅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而且造成上海的CBD功能不能正常发挥,抑制了上海产业转换的进程(注:侯学钢,彭再德.上海城市功能转变与地域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规划,1997,(4):25.)。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与1995年底相比,1998年上海市区的工厂数增加了5343个,但处于中心城区的黄浦区、南市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的工厂数是减少的,共减少了500个,新增加的工厂主要集中于浦东新区和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金山区等工业卫星城镇,中心区只有普陀区、闸北区有少量工业增加。由此可见,上海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结构正在向合理的方向转化。

表1 1995~1998年上海市内各区工厂数变化情况

Tab.1 The numbers of factories in districts of Shanghai from 1995 to 1998

市区 黄浦区 南市区 卢湾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闸北区

1995年工厂数 10264

176 374 277 839 651339 712 659

1998年工厂数 15607

150 258 260 786 515259 838 672

增加(减少)数

5343

-26-116 -17 -53-136-80 126 13

虹口区 杨浦区 浦东区 闵行区 嘉定区 宝山区

金山区

1995年工厂数

620881 2172937 988 971 668

1998年工厂数

552877 3790

2143 20101622 877

增加(减少)数

-68-4 1618

1206 1022 651 209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1998年。

2 上海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建设的协调

随着世界经济向东亚转移,上海城市面临着实现国际性城市的良好机遇。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除了有繁华的经济、发达科学文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之外,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条件。因此,建设舒适、高效、优美的城市环境是上海迈向21世纪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2.1 21世纪上海发展方向的讨论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上海具有优越的条件。首先,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为中国海岸线和长江的交叉点,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国际航线上,是亚太地区国际航线的重要枢纽之一;上海航空港规模仅次于香港和北京,国际航线每年旅客量为1350万人次,在全国位列第三;上海还是我国经济发展轴线(沿海、沿江)的中枢,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这是我国任何一个沿海城市都不可比拟的。其次,上海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工业产值高且类型多样。1998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为5919.3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达3688.20亿元,为全国的4.6%,而其人口只占全国的1.0%;中心城区人均收入、人均GDP均为全国的3倍多;主要工业产品数量、质量居全国重要地位。再次,上海具有强大的科研力量,全市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22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5.26万人,其数量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位,有很强的科研和开发能力。此外,上海还具有对内对外的信息、文化交流中心的职能,其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仅次于北京。

2.1.1 上海将继续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并积极加强其创新功能

近半个世纪以来,上海一直保持着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的定位,尤其是浦东开发之后,这种战略定位更加明显。在继续保持其全国经济中心地位的同时,上海市应稳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工作坚持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2.1.2 以浦东开发为新的生长点,强化上海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

上海从30年代起就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增长极,当时上海还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和经济中心,并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注:姚士谋.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160—161.)。如今浦东的开发、开放和浦西(上海老市区)的经济实力相结合,使上海在1990年代又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它通过我国最大的内河航道与正在修建的沿江铁路,将上、中、下游各重要港口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港口腹地考察,世界许多国际性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等)都没有像上海这样深广的经济腹地,长江流域内的各地资源、工业基础、港口群体和新的生长点都依托大上海的发展,同时又相互依存地联系在一起。

2.1.3 强化城市中央商务区(CBD)的现代化功能,保持强大的中心城市的地位

经过近百年的城市发展,上海已形成国内外公认的以外滩、南京路为核心的商务中心。近年来,国外一些知名的大银行、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进驻上海滩。目前,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金融机构驻沪办事处已经有148个。强化城市中心的现代化功能,首先应当改造和重塑现有的CBD,重点调整部分用地结构,增强金融、外贸、信息等技术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其次,按照现代化国际城市模式,加强建设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浦西的外滩隔江相望,共同组成上海的CBD。再次,结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趋势,建立若干专业性商务中心,承担部分贸易商务职能。CBD的建成,必将促进上海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上海成为国际性的金融经济贸易中心。

2.2 上海区域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2.2.1 老市区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空间狭小,居民生活环境差

上海老市区10个区平均人口密度22816人/km[2],特别是其中部分城区,如黄浦区、南市区和静安区,人口密度竟高达甚至超过5万人/km[2]。除常住人口以外,上海还拥有全国最多的流动人口,目前每天有150多万人。人口的高度集中导致人居环境恶化,据统计,上海中心城人均占地40m[2],若计入流动人口则低于36m[2]。目前,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9.3m[2],比前几年已有所提高,住房成套率仅31%,人均4m[2]以下的困难户尚占全市总户数的14%左右(注:姚士谋,赵梅,等.建设大上海国际性城市的若干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7,(1):58.)。

2.2.2 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拥挤

由于社会历史因素,上海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集中表现为城市道路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或与其持平。1978~1990年的12年间,城市道路面积由868万m[2]增加到1787万m[2],共增加了919万m[2],平均年增长率仅为5.68%;而同期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49%。1990年以后,上海市城市道路的建设速度开始加快,从1990年到1997年,城市道路面积共增加了2554万m[2],平均年增长率为14.6%;同期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99%。尽管如此,上海市市区现在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还只有4m[2],在我国特大城市中居于后列,与东京(10m[2]/人)、纽约(28m[2]/人)、伦敦(26km[2]/人)等国际性城市相比要低得多(注:姚士谋.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与机遇[J].城市规划,1995,(3):36.)。现有道路面积只占总用地面积的9%左右。(见表2)

2.2.3 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严重

据调查,上海中心城区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仅为56.8%,处理达标率仅为30.1%。根据1994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黄浦江干流水质、水源保护区水质为3~4类,准水源保护区为4类,南京以下水域均为5类。黄浦江支流中,包括苏洲河在内的7条支流和效区支流的大部分,水质均属6类。黄浦江上游来水,除太浦河和淀山湖达到3类外,其余也为4~5类。其中市区的6条城市河道水质,按照衡量水质生态功能的最重要指针水中的溶解氧(BOD)来看,已经非常低,均在2毫克/升以下,成为长年的黑臭河道(注:吕涉萍.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路线[J].上海环境科学,1996,(1):12.)。地面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十分紧迫。

上海市的大气污染是以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大气环境质量属Ⅱ级,与巴黎、纽约等国际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工业废气处理率较低,大约只有70%,致使近年来上海地区酸雨频率上升50%左右。此外,由于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加重,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增大。

上海市区绿化基础很差,人均公共绿地奇少,生态环境质量差。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上海市区公共绿地总量为2124.36hm[2],绿化覆盖率为17.8%,人均公共绿地为2.41m[2],与国际性城市比较,相差甚远,与生态平衡的要求距离也很大。(见表2)

表2 上海与国际性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的比较

Tab.2 A compare on infra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Shanghai and world cities

上海

东京

纽约

巴黎

莫斯科

人均道路面积(m[2]/人)

4 10 28 11 7.6

人均绿地面积(m[2]/人)

2.41

2.621 14 19

人口密度(人/km[2]) 22816 13762 9109

19450

9560

资料来源:中外城市规划资料(建设部),1989年。

2.3 协调区域环境建设的措施

2.3.1 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

尽快使上海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向三、二、一转化,工业产品由粗放型、污染重向集约型、三高三少(即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高、经济效益高,耗能耗物少、运输量少、三废污染少)转化。面向郊县或更大的空间范围,加快市中心区的工厂向市郊工业区转移的步伐,并在工业转移过程中,下决心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的工厂。

2.3.2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上海的城市布局结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调整,以便提供更宽敞的空间,使城市产业、人口、土地开发与环境容量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是依托长江三角洲的各城市,建设一个包括浦东在内的主城—辅城—县城—中心镇构成的“多心、多层、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2.3.3 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上海的城市内部交通体系的布局应顺应上海多层多轴的大都市圈发展模式,建设内环线和外环线,市内主要干道和环线均采用垂直立交,发展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以疏散人流;建设快速干道连接中心城区与宝山、闵行、金山、嘉定等重要卫星城镇,增强卫星城镇对中心城区人口和工业的吸引力;沪宁杭高速公路和计划中的高速铁路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上海的对外交通联系,此外,已经建成的川沙国际机场(亚洲第三)和改建后的虹桥机场将大大增强上海的航空运输能力,上海与国内外的联系将更加便捷。

2.3.4 加强水域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黄浦江上游的水源保护,综合整治城市河道,特别是污染严重的苏州河的整治,保持城市河道水质良好,使之具有生态活力。进一步确立城市绿化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工程,形成一个以公共绿化、道路绿化、河(海)滨绿化、单位绿化、居民区绿化和立体化绿化为主体的全方位绿化网络。此外,城市开发中出现的暂未建设的空地也要作为临时绿地,道路、街区中不能利用的土地也要用于小绿地补缺。逐渐形成“廊”(交通走廊绿地)、“楔”(城市建成区之间的楔状绿地)、“环”(环城绿带)、“园”(城市园林)、“带”(沿海防风林带)相结合的城市森林体系。

3 结论

城市的空间地域结构,是由城市职能上的分化带动形态上的分化造成的。这种分化持续不断,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直处在变动之中。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必然要带来环境的变化,从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但却增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反过来,环境问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但环境问题的解决,却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改善环境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只要采取正确的政策,经济与城市环境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上海市的城市空间结构自解放后经历了从集中到扩散、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发展变化,早期过度集中的工业生产和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上海必须改变这一现状,要在抓紧环境治理与管理的同时,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优化空间布局,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

标签:;  ;  ;  ;  ;  ;  

上海空间扩张与环境演变的若干问题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