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性别追问的影像表达——从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好想论文,影像论文,性别论文,策略论文,电视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外来妹》到《牵手》、《大明宫词》、《好想好想谈恋爱》再到《空房子》,在近二十年国产电视剧创作过程中,对女性的关注,经历了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中心到向性别问题中心的过渡,私人话题性别问题相继进入叙事。这不仅仅是叙事策略的转变,更主要的是,它意味着性别研究在走向独立化与深入化。性别视角的切入,为意义的多重性的提供多维呈现提供了有效的范本。
在时代视阈中,性别理论的建构,与马列主义关于阶级理论、民族理论同样具有突破性的意义。综观林林总总的国产电视剧创作,能从性别视角切入,对已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审美观照的作品,并不很多。性别问题还远没有像阶层、民族问题那样进入意识形态的主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是继《大明宫词》后,以轻喜剧形式出现的女性视角电视剧,它在性别视阈中的贡献不容忽视。它的当代都市生活背景,白领爱情,细节中的哲理探讨等,都使它在当今国产电视剧中表现出一种新鲜之意。
总的来看,在目前,在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实践中,对性别问题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及。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与《大明宫词》一样,以女性立场,女性视点,女性话语进行叙事,在女人/权力/欲望的关系中表达女性主义,这是很难得的。
与《空镜子》中呈现女人的自私、对立,缺乏团结精神;《外来妹》中凸现女人争取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社会意义;《午夜有轨电车》的表现女人争取人的生存价值的努力相比,《好想好想谈恋爱》更含有性别意义,即它凸现了女人作为性别群体在两性关系阵营中,其团结的力量和作用,及由此带来的价值和作用。性别问题的引入,使作品拓宽了传统叙事固有的意义范畴,也打开了使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的新的通道。
这几部电视剧表明,电视剧创作由强调女人的社会角色的社会主题,到突出女人的性别角色,突出女性在两性关系中性别意识觉醒的性别主题的变奏中,性别问题被凸显,性别意义被强化。有关性别问题过去总是从权力/性别,社会地位/性别,社会身份/性别中进行探讨。我们看到,过去,在表现女人的独立性时,总是表现社会角色的独立及独立的社会意义,即,社会身份的独立,是她们唯一奋斗目标。这里,社会身份/家庭身份是对置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是对立的,女性在失去性别身份时才能拥有社会身份,只有斩断性别关系,才可能进入社会的视野,完成社会角色的独立,这已经成了不容怀疑的唯一命题。性别问题只体现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只须划归到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之中,而它本身的问题完全被淹没了。这里其实掩藏着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是不是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政治问题、经济独立问题解决了,两性关系中的问题就都解决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好想好想谈恋爱》凸现了两性关系命题,使它不再仅仅是政治、历史、人生命题的附属,而是从中独立出来,同政治权力、经济地位等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时,我们会发现,原来性别问题还如此繁复还有如此大的重要性。
应该说,《大明宫词》表现了权力制度中的女性主义,《好想好想谈恋爱》表现的是爱情中的女性主义,《空房子》表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女性主义。我们认为女性主义既是一种政治立场,同时更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一种人性关怀。它不但是政治/性别,经济/女性、文化/女性的话题,关心女性的社会独立身份的确立和制度中的权力的获得,同时,它还从生命本身出发,是有关爱情/性别的话题。《好想好想谈恋爱》的性别关怀,体现在后者。它的性别关怀不吝细节,具体表现有,女人的性征去掉后,还是不是女人?女人究竟该不该花男人的钱?女人的婚外情该如何评判?与旧情人相见,如何面对?是横眉冷对,还是表情暧昧?如何谈恋爱?如何对付色狼?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女人养一个男人,是否会心理平衡?完全扮演传统社会中的男人角色,承担传统社会中男人的责任,该如何理解?如何面对需要自己资助的男人?是否该有心理抱怨?如何接受二人的生活习惯的不同?如何改变女人耽于情感、有虚荣心的弱点,使她们在交往中不再受骗?女人在实现了经济的独立后,如何完成感情独立的问题。可以说是有关爱情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部电视剧在探讨两性关系问题时如此细致入微和切合实际。
1.性别话语
《好想好想谈恋爱》采用女性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旁白与独白交错使用的方式,构成声音的双声部和谐。自我叙述与他者叙述的结合,便于女性心理与言行的全面刻画,由内向外的全面表现。此外,它灵活多变,进退自如,使作品呈现出轻松风格。
福科认为,话语是构成知识的社会实践。历史上的男人话语被定位于:有力,直接,有逻辑性,把女人的话语定位于,情感色彩较浓,饶舌,冗长,琐碎,无聊。显然《好想好想谈恋爱》是打破这一话语成规的,剧中的女人语言是理性化的,具有逻辑性的、哲理的、简洁生动的,呈现女人们争取操纵权的智慧,表现女人诉说的力量。在语言表达时,语言释说与场面模拟相结合,声图并茂,相互参照,相得益彰。《粉红女郎》的语言感性化,以满足感官愉悦为目的,娱乐性突出。
2.性别视点:
《好想好想谈恋爱》视点是女人的。它以具有主体人格独立意识的四个女人作为叙述主体,对男人,对现实状态中的两性关系,进行审视与省察。
所谓女人视点,不是仅仅意味着性别上与男性视角的差异,更主要的是,它以一种平视,而不是仰视或者俯视的视角去看男人,它体现出一种性别关系上的平等性。其次,女性视点还表现在它着意构建的性别独立的集体姿态。不是被动地等待被男人俘获或以献媚的姿态向男人邀宠。最后,它真实地表现女性经验、女性的爱情感受,这种女性经验与女性体验,是男性视点绝对做不到的。
性别关注在最初一些作品尤其是女性创作的作品中,有明显的贬低,弱化或排斥男人的主观倾向。
《午夜有轨电车》,负心的阿明,跪在月华脚下,是被丑化的;《过把瘾》中,方言是逃脱责任,是被弱化的;《空镜子》及《浪漫的事》中,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和男人或虚设,或缺席;《好想好想谈恋爱》中男人是配角。
这是在女性主义的最初阶段,为了达到颠覆男权观念的目的,矫枉过正,对男人进行弱化或贬低的主观故意。其实,伴随人们认识的深入和性别理论成熟,会发现,女性主义不是主张强权,不是以一种歧视取代另一种歧视,不是扬此抑彼或非此即彼,它最终的目的是指向平等和谐,指向完善与发展。在不断前进中共同发展,这是人类自身建设的永恒使命。
任何镜头都有主观性,《大明宫词》和《好想好想谈恋爱》表现出性别的倾向性,这使它们不同于一些传统作品,比如《午夜有轨电车》时期凸现道德伦理的倾向性。剧中对背叛了妻子的阿明的指斥态度,主要来自这一时期占据主流位置的道德评价。阿明下跪这一镜头具有道德批判的含义。而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对人的评价基于历史观和西方对东方的评价原则(比如西方男人对东方女性的想像),道德观不再占据主流位置。当王起明为生存而突破道德底线时,遇到的不是谴责,他不再是“丑”角和道德罪人。《牵手》与《中国式离婚》同是探讨两性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于探讨女性在如何完善自我,承担社会角色与性别角色,如何面临男人或社会带来的困境的问题,显然,它的前提是,男人出问题了,女人遭遇了男人的情感背叛了,该怎么办;后者则跳出把道德问题当作焦点的狭小圈子,比如没有将外科主治医生宋建平的有否‘婚外恋”当作探讨目标,宋是不是道德缺失并不重要,它似乎更关注两性间的相互理解与关系和谐的问题。将问题引向两性关系需要完善的问题。这样,就比简单地将问题的存在归结于某种问题,或者哪一方的过失与错误,要深入得多。宋建平和林晓枫,刘东北和绢子,两性关系的冲突,来自各自相互关系的不够完善。所以如果从性别问题入手,应该感到这几部作品在性别关系问题上,是提出了一些问题的。《大明宫词》和《好想好想谈恋爱》的性别倾向性主要表现在,它们都以强化了女人的主体性为主要内容。前者说女人对权力的操纵,而后者则集中探讨对感情的操纵。在两性关系中,她们面对男人的道德缺憾或性格缺点等,都显得老练了许多,成败得失尽显从容。发生这样的变化,应该归结为女人性别观念成熟,归结为创作对性别问题的重视已经逐步深入。
性别问题既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一个折射,但它也需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意义道德意义历史意义的大背景下,凸显性别问题,凸现两性关系中的性别差异、两性互补等等。这是对传统话语的一个突破。
传统话语所形成的历史误区曾贻误了女人自己。在《午夜有轨电车》时期,话语塑造的男人高大完美的神话,造成女人对男人的过高的期待值,视男人为精神支柱和心理支撑,其结果是,一旦遭遇到负心男人时必然带来的心理坍塌。月华的巨大悲痛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谴责,具有理由的同一性——男人必须是女人身旁的一棵树,是女人的依附对象,一旦他不足以成为这棵树时,他就会遭到攻击。而女人,则只有在剔除男人的过程中,才能成长为独立的一棵树,(杨阳的作品也叫《一棵树》)。在这一时期,性别问题更多地潜藏在道德问题或伦理问题等宏观的社会问题之中,没有独立出来。《牵手》的反思,《中国式离婚》和《好想好想谈恋爱》时期带来的性别问题思索,才使这一沉积在水底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不该否认地说,曾经被打压在十九层地狱的女性这一性别群体的崛起,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绩。女性在成熟和成长,她们也在以自己的成熟和成长,督促着男人的不断完善。所以,《好想好想谈恋爱》的意图应该是:女人生存的意义是,成为完善自我与完善他人的主人。这样从两性关系入手,提供出人类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到《空房子》,出现了既坚韧能干又能包容男人的女人——杨红英,这时,作品已由哲理性的性别追问,转向实际情境中的苦难生活描绘;由道德谴责的一腔激情和对男性集体的反抗姿态的描绘,转向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平常心态的展现。《空房子》其实是以平常心态对男权观念对偏激的女权主义所进行的一个整体颠覆。来自女性的反抗,基于女性处于弱势的历史原因。而一旦女性走出弱势命名的历史语境后,她们不需要性别战争,不以同性的歧视和异性的斗争当作生活目的,她们更愿意促使两性关系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着性别理论的成熟和完善,随着人们对性别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认识。或者说,探讨性别问题,是促使其他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的有效途径。从《午夜有轨电车》到《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到《好想好想谈恋爱》,从《空镜子》到《空房子》,作品所展现的,是这十几年的时间内,女人由彻悟到独立到追求完善的过程,是性别意识不断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标志着电视剧创作对于性别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模糊到不断走向清晰的过程。
据此,我们不妨再进行一番性别追问。性别问题被关注,性别理论的引进,其重要性究竟在哪里?如何提升性别问题的意义?
如果我们不从性别视角考虑这一问题,我们也许不会发现以男性视角进行叙述的现实危害。试比较一下,《粉红女郎》与《好想好想谈恋爱》哪一种视角的叙述更具有对女性的人性关怀意义,就会清楚性别视角的重要性。平等与独立的主张,是利于女人的,是具有人性关怀意义的。当女性作为性别集体强大起来独立起来,当两性关系和谐与完美起来时,女性还会有那么多痛苦吗?两性间还会为彼此争斗而磨光牙齿吗?典型的例子,《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女性,就少了许多《橘子红了》中女人们的压抑。女人的强大,不是以牺牲男性为目的,而是在修正男人的种种弱点时实现人的完善。当然,当女人以独立姿态生存与发展时,会面临很多问题和烦恼,会承担更多的重负。但是,她们独立姿态,才有可能最大化地实现自我意志的张扬与生命力量的释放,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的生命意义和完善人类自己,性别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体现在这里。
作为一种理论,性别理论在对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补充的同时也提供了再生点。从性别问题入手,是我们发现新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女性主义的目的在于为了争取曾被男性剥夺的话语权,完成深层意义的两性构建。“当女性由文化,并通过心理内在化的边缘性,使得历史体验不同于男人时,将女性的边缘性别纳入历史,意味着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历史界定”,“阐明女性体验,便可以帮助使历史上主要为男性利益服务的文化价值系统具有人性和深刻的平衡。也就是说,它能够有利于带来文化的男女同性。”(依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
同时,性别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它更体现为实际意义。女权主义理论与许多后现代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的重要差别在于它的实践性。它的最终目的不是指导创作,而是指导人们生活实践,它提供了有关人类有关社会的合理建构与设置的理想蓝图。它既有政治意义,也有文化意义;有社会意义,还有人类学意义。《大明宫词》从某种程度上注重了女性的平等意识自由意识的张扬,提供了有关女人的现实与理想的双重境遇及选择。它借用女性视角来表达对男权文化的颠覆时的快感。而且,它的意义不仅仅停留于颠覆与篡夺,它对理想女性的塑造是基于平等与和谐的理想。剧中的理想女人应该是晚年时的太平公主。随着性别问题引向深入,我们会发现,女性主义最终是主张双性视角的,在女性主义理论中,女性视角是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平等意识的视角,女性主义的宗旨是提倡两性的共同参与和谐发展。至此,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便可以看到,以扬此抑彼的方法解释性别问题的局限性。女性主义理论使我们获得全面看问题和谐处理关系的可能。以性别角色的完善,带动人类整体的完美,以两性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通过性别问题进入到人类问题,社会问题,使性别问题具有超性别的意义。《好想好想谈恋爱》的话“不是谁吃面包问题,而是谁吃谁的问题”,其实就是性别问题对于性别意义的超越。
女性主义本土化与实践化的过程,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际环境的差异性,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本土化距离,都是不能忽视的,女性主义的实现,不是仅仅凭借理论就能达到的。环境的复杂、文化积习和人性本身的有待完善,使两性关系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人类社会的有待完善和女人要求完美之间,也构成一种不协调。尤其商品社会,当本能欲望、物质欲望浮出水面时,两性关系的理想模式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如何在物质化的世界中完善人类自己,进而完善社会,这都是需要重新探索的问题。
综观几十年来林林总总的电视剧目,我们会发现,这些作品在对性别的认知上始终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对性别问题的认识上也经历了循环往复,迂回曲折的过程。这一现象说明,创作实践更应关注性别问题。当然,这存在着实际困难,影视艺术从产生起,就是工业化与商业化结合的产物,而且,在商品化的今天,更要凸显商业价值,更关注利润,票房,演员,要取悦大众,要“受宠”要“被看”,这种“被动”意识,与女性主义所主张的“主体”意识的悖逆关系,必然使女性视角的作品的收视率受到影响。我想,这也是目前创作能够深入到性别这个层面并能以理论自觉性来诠释这一问题的作品太少的原因之一。性别问题没有从其他问题中独立出来,还被淹没在诸如社会问题或家庭问题,缠绕在杂草丛生的诸多问题之中,缺乏性别理论的理论深度和性别问题探讨的实践例证。性别问题在迂回曲折中匍匐前进。从这一意义上说,《大明宫词》与《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女性主义表达,《空房子》的颇有现实意义的女性形象塑造,都是电视剧对性别问题探索所实行的有效行动和可贵的尝试。
标签:女性主义论文; 好想好想谈恋爱论文; 恋爱论文; 电视剧论文; 性别社会学论文; 中国式离婚论文; 空房子论文; 牵手论文; 大明宫词论文; 空镜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