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监察与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肖伟丽

基层环境监察与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肖伟丽

上蔡县芦岗环境监察中队

摘要:环境保护当中基层环境监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国家政府给予关注的同时,还需加强人民群众的重视程度。当前,我国基层环境监察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需加强政府与基层工作者的协同配合,可吸收借鉴国外基层环境监察成功案例,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提升,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解决措施,进而有效的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基层环境监察与管理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基层环境监察;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1、环境监察机构的主要任务包括

(1)监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执行。(2)现场监督检查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等。(3)现场监督检查实施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自然保护区,畜禽养殖防控。(4)污染物排放申报和登记,确认和收取排污费。(5)调查环境违规行为并予以处理。(6)根据投诉进行调查,并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和传输,监督,按照已经由环保部门确定的责任分工报告,尤其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争议的仲裁要负责任。(7)参与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响应。(8)监督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问题。(9)按职责负责环境检查工作。(10)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义务。在新形势下,是做好环境监督执法一份好工作很重要,它是公司本身,改善和当地环境的保护,非常积极的,甚至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的发展是的。

2、基层环境监察与管理问题

2.1、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为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加强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能力,从而改善并解决环节问题。基层环境监察执法最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去执行,由此可以看出,相关工作人员在基层环境检测执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发展中不难看出,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相对较低,相关执法内容掌握不牢固,从而对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产生制约,进而影响环境更好发展。

2.2、基层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在基层环境监察工作中,相关执法人员无法在现场对违反规定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处罚。因为在我国相关环境法律中,没有赋予执法人员此项权利。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发现违规企业,无法及时制止该企业生产运行。而是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流程进行处罚,但是在该流程中会浪费很多时间,企业会趁此机会继续违规生产。除此之外,有部分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并且基层执法部门众多,权利分散,致使执法能力以及监察能力被大大削弱。

3、对策建议

3.1、科学布局,划分监管范围

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首先要科学布局网格,划分监管范围、落实监管责任。实践过程中,要依据地域环境现状,以往的保护状况,建立相应的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确定各个中心的各项职能及管理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督中心的作用在于利用网格管理方式与环境监察工作人员协调互动,落实环境监管的责任,发挥环境监管的实效;指挥中心的作用在于协调环境监察的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各个工作环境能够有条理、有章法的进行,同时能够制定应对环境违法问题的方案,使监察工作、环境保护、违法事件处理工作能够同时进行。一般来说,网格化管理依照行政区域划分,标准为依照省级、地市级、县区级、乡镇(街道)的顺序依次设置同一体系、不同工作任务的环境监察机构。同时要结合以往环境监察的现状,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进行划分,尤其是环境违法事件发生较多的区域,要针对性地增加执法力量,了解环境违法事件发生的根本性原因,制定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管理方案。网格化管理可根据地域的空间情况分为一级网络、二级网络,每一级之间都应该构建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能够在监察和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总结经验,提升管理质量,增加监察效率。

3.2、采用动态监控污染源

这是一种新时期背景下实施的新手段,针对企业内部的环保工作能够以在线设备的方式传输到环境监察执法部门,能够让执法部门对企业的环保工作进行实时监控。例如天马纸厂环境污染事件中,天马厂本身实际生产力只有2000吨,但是为了牟取暴利,一直超额生产,还在处理废水上面一直采用渗抗坑的方式,排放出有毒物,环保部门执法设备使用方面不先进,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采用动态监控污染源系统,可以及时的将厂区的环保相关数据反映出来,如果参数异常,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查,及时进行现场环保工作的取证,做好问题及时反映的工作。目前,监控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善。

3.3、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

基层环境执法工作者需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做到敢于执法、善于执法,并将日常监督与集中整治相互融合,通过法律、经济等方式,加大打击违法排污惩治力度;同时,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强化党政班子领导责任制,增强部门凝聚力,有效的防止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行政不作为亦或推诿扯皮的状况,从而将环境保护真正的融入到法治化轨道。

3.4、创造良好执法氛围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而国家针对环境保护也相继出台各种新政策,政策的推行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进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所以在实际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相关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需要学习党的先进精神。从根本上意识到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对我国发展的意义。明确各项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意义,积极为人民群众解决环境问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光荣感。相关环境监察执法人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执法能力,以及解决各类突发环境问题的反应能力。相应环境监察执法设备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更好解决环境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将创新理念与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相融合,从而更好实现最终宣传目的。促使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于环境监察工作中,推动环境更好发展。

总之,各级领导只有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环保工作,客观分析形势,正确把握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有效破解当前基层环境保护工作难题,建设和谐稳定、文明富裕、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芦晓军.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03):202-203.

[2]周娜.提高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能力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07):300.

[3]魏占刚.基层环境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155.

[4]黄如霞.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4(06):39-40.

[5]周琦.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措施[J].北方环境,2012,24(02):20-21.

论文作者:肖伟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基层环境监察与管理问题的思考论文_肖伟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