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霸权”之梦——再评亨廷顿《文明冲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霸权论文,之梦论文,冲突论文,文化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已走到一个世纪的尽头,亦将跨入一个新世纪的起点。世纪之交的钟声,催人奋进,引人反思。
人们不会忘记,即将终结的20世纪,既是一个辉煌灿烂的世纪,也是一个灾难丛生的世纪。前45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人类蒙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后40多年,两霸对峙,全球处于“冷战”状态。旷日持久的扩军备战,拖垮了苏联,削弱了美国。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东欧剧变,维持近半个世纪的两极对抗局面轰然崩溃。人类进入后冷战时代。
本世纪已尽尾声,人们关切地问:人类将怎样度过即将到来的世纪?
这个问题显然关系到人类将构筑一种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这取决于怎样观照“后冷战时代”的现实。
人们已经注意到,冷战后,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硬权力”与“软权力”已发生很大变化。“硬权力”指政治、军事实力,“软权力”指广义上的文化因素。冷战时期,政治和军事力量主宰着国际关系的格局并压制着文化因素的地位。后冷战时代,政治与军事力量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相对减弱,而文化因素却不断上升。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在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时代,敌对双方为了对付各自的“共同敌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民族、种族与宗教之间固有的文化差异、矛盾和冲突往往被主要矛盾掩盖,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普遍威胁消除,东西方平衡打破,长期被压抑的文化冲突与矛盾却脱颖而出。从近年出现的地区冲突、民族战争、部族厮杀的背后,不难窥视出有文化冲突的根源。
诚然,当代国际社会冲突的缘由甚多,范围仍广,综合地看,有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上的,也有历史的、现实的、宗教的、心理上的。可是,一旦把文化因素放在制约整个国际关系综合因素的大系统中,就不难发现,文化冲突往往同政治、经济、种族、民族、宗教因素交织在一起,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效应。
面对冷战后的现实,西方的政治家、战略家是敏锐的。他们警觉地发现在当代国际关系中,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增强。于是,冷战后的西方国家明显加强了运用文化力量来制约和影响国际事务的发展,试图用西方文明及其价值观来改造和支配世界,并很快形成了一种“文化霸权”的战略理论,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提出的战略目标、手段与方案,显然就是这一战略理论的代表。
坦率地说,承认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中文化的矛盾与冲突,并不是理论家的过错。问题的关键是,人类怎样公正、合理地面对这种冲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错误不在他发现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他的错误在于他为我们这个冲突的世界所开出的治世药方。他提出,要联合“西方文明”的国际势力,共同对付“非西方文明,”以建立“西方文明”一统天下的国际新秩序,这种“文化霸权”的背后,显然包藏着强权政治的野心。
照亨廷顿的逻辑,一个国家要实现物质现代化,在文化领域也应该是西化。在他眼中,只有西方文明才是一种普世文明,西方文明对整个世界都适用。亨廷顿显然不懂得文明或文化的特殊规律,难怪他的理论一问世,首先就遭到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文化学家的有力抨击。
不错,人类已行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这是历史的进步,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可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决不意味着不同文明、文化个性的消除。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虽然总要受到物质的纠缠,文化也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但精神、文化仍有其不可违背的生存与发展规律。一种经济基础的消亡,并不意味着与之相联系的文化也就随之消亡。古希腊的奴隶制,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产生在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古希腊文明却永远不会消失,相反,它已变成现代人一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人类文明史表明:文化有稳定性、继承性,它不会随着经济基础的消亡而消亡;文化也不可能人为地消灭,中国历史上,尊孔与批孔,历经千年,但孔子还是孔子,他照样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他在世人的心中,永远会活着,这就是文化的潜能与生命。世界上有许多不同文化的存在,任何暴君都无法在一个早晨将其剿杀干净。文化是不朽的。可以预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文化个性的张力永远不会削弱,都不会消失。经济一体化与文化的多元化,将永远是我们这个世界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面对这样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西方战略学家,人为地制造一种“文化霸权”的战略理论,显然达不到指挥整个世界的目的。道理很简单,靠一、两个大国支配世界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和平与发展,将是进步人类众望所归的理想,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的力量,将借助经济的实力越发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在新的世纪,各国的现代化将以传统为基础,以全球为目的,全球西化是不可能的。文化自有其运行演进的规律;有文化扩张主义,必有文化保护主义;有“文化霸权”,必有“文化主权”的抗争。实际的情形是,冷战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强化了各自的文化保护措施,法国做出了“保护法语”的决定,以防止美国文化对法国文化的侵袭;发展中国家,为捍卫自己的文化地位,明显加强了对自己文化的保护。这些,都是捍卫“文化主权”,反对文化侵略的表现形式。
从文化的个性与生命,可以回答本文的提问。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将影响下一个世纪国际关系的格局。21世纪,将是一个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世纪。目前是一个过渡性的时代,如同冷战时代一样,后冷战时代亦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消失。眼下,冷战时代刚刚结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这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可喜的是,在这个“举目看花花不定”的急剧变化的世界,和平的强音已清晰可闻,这是新世纪的吉祥之声。“和为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先列圣贤的“天下主义”,决非小国寡民的狭隘理念,在一个全球意识空前高涨的时代,它必将与“全球主义”汇通。国家与民族,群体与个体,必须遵循一些永恒的法则。全球经济与文化的振兴,将使生活在“地球村”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村民们,更加懂得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人类进步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一种潜在的张力,它会积极影响并终将规范我们这个无序的世界。而专制的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根本无法主宰我们这个多元的丰富的全球主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