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安徽电力公司无为供电公司 238300)
摘要:在我国,为县级区域内的县城、村镇、农垦区及林牧区用户供电的110kV及以下配电网称为农村电网,简称农网。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就已全面开启农网改造工程,“十二五”期间更着力于新一轮的农网升级改造工作,农网改造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自身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电网结构不合理、电力供应能力弱、供电不稳定、线损高等,这与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不相匹配,农网建设和改造升级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线路;规划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农网配电在实际的结果来看,农网仍然存在着对某些设备上的选取问题,然而国家对农网制定配置的标准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众所周知标准化的农网配电才最能确保供电的持久性,同时也能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在标准化的改进过程中要注意配电线路的规划和设计,从多方面进行考虑,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满足农村群众的用电需求,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1 农网建设与改造的总体要求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注重统一规划,要把农网改造纳入国家电网建设工程中,对于农网的建设和改造,要结合农村的生态环境、农耕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要做到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生活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需求,避免重复建设改造。在建设改造过程中,要将原有电网设备的使用效能提升至最大,有条件扩建增容的地方要先考虑扩容,即针对原有电网及输电设备的问题如接线方式、供电半径等进行改造。对于扩建增容不能解决的则考虑新建,这要求对变电站布点、配电线路路径选择等做出新的规划和设计。
2 农村电网配电线路设计要点
2.1 配电网的接线方式选择
农网接线应当遵循简单、稳固的原则,其接线方式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能否安全稳定、高效经济的运行,同时也对变容器等配电设备的选择与布置安装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对于县城高压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接线方式应选择单回线环网型,要保证至少有两座高于35kV电压的变电所为其供电,以防在该配电网中一架空线路或一组变压器运行故障时,该电网仍能向下一级配电网供电。对于10kV中压配电网而言,过去通常采用“放射型”“干线型”等一些无备用电源的接线方式,农网改造对接线的要求是向“环网型”等有备方式发展,特别是像县城等规模大、用电负荷大的地方,其配电方式宜采用手拉手环网型,以保证电网稳定高效运行。而低压配电电网通常采用放射型的接线方式,即是以变压器为中心分线入户。
2.2 农村配电网变电站的规划设计
农村配电网变电站规划设计要想做好的话,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地理信息的技术。还要把变电站布点的工作做好,在进行农网变电站规划设计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充分的利用以前的变电所,进行完善与改造。比如:对以前的变电所增容,变电站的负荷转移工作要完善,确保在对变电所改造之后,变电所供电的能力可以充分满足农村配电网实际的需求。我们还要尽量把变电所建在农村供电负荷的中心位置,尽量减少电力传输的过程中,由于距离比较远所造成电能的浪费,尽量减少线路事故的发生,进而农村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工作。
2.3 变压器的规划设计
对变压器安装位置的选择十分复杂,要本着“小容量,密布点”的基本原则进行选取。同时也要从综合方面分析,分别从设施安装费用,电网线路的损耗情况,线路的特殊运转要求出发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选取的地方也有要求,配电变压器尽量位于负荷中心处,但就地势这一自然条件进行考量,要选取高地势位置,保证高压配电线路进线不变的情况下,又能避开人口密集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存放高危农产品的地区,防治发生火灾等意外,在学校、居民住宅等地尽量避免安装高压装置,一般一个符合科学方针的安装地点就需要技术人员耗时耗力的研究选取,所以说安装位置的选择十分复杂。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前文提到的负荷中心并不是负荷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中心,运用负荷距采用坐标法可以简单快速的求出。
2.4 导线截面的选择
对农网原有架空线路的改造,其导线截面的选择要与原线路相匹配,若新建或重建整条线路,则要综合考虑导线长度、负荷大小以及电损情况等因素,确保改造线路符合实际所需,安全高效的运行。对于35kV架空线路,其线路截面原则上要大于120mm2;对于10kV架空线路宜采用铝绞线或是铜芯铝导线,其导线截面选择根据导线所处线段而定,主干线段截面按照120mm2、150mm2、185mm2、240mm2四个系列选择,次干线段截面按照95mm2、120mm2、150mm2三个系列选择,分支线段截面应在原则上要按照50mm2、95mm2系列选择;而低压架空导线则宜采用钢芯铝导线、钢芯铝导线、铝芯绝缘线,输电线路为三相四线的导线截面要大于50mm2,输电线路为单相二线的导线截面要大于35mm2。
2.5 农网计量方式的确定
单相电能表在我国农村作为常用的装置备受推崇,被用作计量电能,当然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装置,例如直配表。根据以往的安装案例,直配式的电表要想使用通常要求线路的电流小于40安培,否则就会因热量过高烧毁接线盒,同样的应用互感式的表计量时就要求电路的功率大于22千瓦。我们也要根据当前农业用电的情况,在模式上求新,探索新的计电量模式。存在“一户一表”模式,对农村固定的养殖用户、固定的排水灌溉点采用独立的计量点,按照一户一表的方式进行大改,根据电价类别的不同进行计量收费工作。同时存在“一片一表”的模式,对于那些零散的用户集中用电的地点,在征求农村各方意见的前提下,在集中合理的地方设置一个公共计量点。实行“一片一表”的改造,对用电的收费方式就可以根据农业生产用电或者实际可能的用电量进行定比定量。最终还是要根据不同农村的不同情况,结合当地民情选取合适的计量方式,为居民的经济支出做出节省。
2.6 横担、绝缘子确定
横担确定:针对不同的农网线路,对于横担弯曲强度的选择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为了更好地对横担弯曲强度进行确定,则需利用电压的方式,面对其进行判断。如在10KV农网线路中,其对于横担的使用参数应以63mm、63mm、6mm为标准;在0.4KV农网线路中,对于横担的使用参数应以50mm、50mm、5mm为标准。
绝缘子确定:针对农网线路绝缘子确定工作,可采用方案设定的方式,结合农网电压的选择,对其绝缘子进行合理确定。如在10KV农网线路中,绝缘子型号应为XP-7型,对其进行串联操作;在0.4KV农网线路中,绝缘子型号因为针式型,在该项绝缘子进行合理布局。
综上所述,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网建设与改造这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这一工程效果显著,并为我国的经济等带来积极影响。但是农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农网建设改造的重要性和效益性,在农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大力提升农网整体规划水平,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才能达到农网改造的最终目标。本文从农网配电线路角度进行分析,对其改造和设计进行详细研究,把节省能源、经济发展作为核心,结合当地居民具体要求,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农网配电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贵鑫. 浅析农网配电线路的改造与设计[J]. 数字化用户,2013,07:33-34.
[2] 沈永旭. 农网改造中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及其规划探析[J]. 科技与创新,2016,05:98.
[3] 谢宏权. 农网建设与改造配电线路的设计[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4:59-60.
论文作者:李永锋,王万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农网论文; 线路论文; 农村论文; 导线论文; 电网论文; 截面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