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总结微创技术结合长形锁定钢板(LCP)治疗肱骨头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技术结合长形锁定钢板(LCP)治疗肱骨头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1例。结果 2周住院,刀口一期愈合,随访6周,关节活动好,无肩峰撞击,无神经损伤症状。X线检查透视:钢板放置合适,长短合适,骨折复位情况良好。结论 我院为基层医院,骨科专业分科较晚,锁定钢板(LCP)接触较少,微创技术开展较晚,技术不是很成熟。但此病例,手术时间短(约120分钟),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无任何并发症。
【关键词】 微创 锁定钢板 肱骨头 肱骨近端 肱骨干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151-02
肱骨头合并肱骨近端是临床较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8%,如同时合并肱骨干骨折较少见,治疗更加棘手,非手术治疗、外固定架、切开复位普通钢板(LC-DCP)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等手术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我院自关节外科分科1年来,开展第5例微创技术(LISS),其中4例为胫骨远近端骨折。上肢复杂骨折采用微创技术结合长形锁定钢板(LCP)治疗肱骨头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为首例。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无任何并发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例,王国龙,男性,浙江籍人,打工者,39岁,重物砸伤致骨折,入院诊断:肱骨头肱骨近端肱骨干联合骨折,按AO分型:C3型。
1.2 手术方法:患者臂丛麻醉或全麻,取平卧位患肩患肢垫高,患肢外展置于台前,术前详细阅片,上端肩关节部位取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避开头静脉,显露粉碎肱骨头、肱骨近端,骨折部位面积较大,少剥离,减少破坏血运将骨折处复位,将23cm长形解剖锁定钢板(LCP)顺肌肉下,骨膜上向远端插入,肱骨干前外侧中下1/3处切开皮肤,分离肱桡肌,显露桡神经并保护,显露钢板尾端,检查钢板是否沿骨干纵轴平行平铺,检查骨折断端对位情况,然后远近端分别拧入锁定钉,远端锁钉经皮固定,各肌肉止点及骨膜最少剥离,减少破坏血运,术野冲洗,骨折断端异体植骨,C型臂X线机透视检查骨折复位情况,检查钢板及螺钉长短情况,检查肩关节活动良好,无关节内摩擦感及肩峰撞击,再次冲洗、止血、放置负压引流、关闭切开。
2. 结果
本组1例,住院时间2周,刀口一期愈合,无神经损伤症状,随访6周,肩关节活动良好,无肩峰下撞击,骨折愈合情况好,有骨痂生长,无内固定物松动螺钉断裂。
附图:
3. 讨论
肱骨头肱骨近端肱骨干联合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临床较少见,骨折复杂,处理困难,临床手术治疗较为棘手,常需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过去大多采用普通钢板、髓内钉或外固定架内固定,普通钢板内固定软组织剥离过多、出血多、创伤大、破坏骨折周围血运,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肱骨头坏死,造成内固定物失效,发生钢板疲劳断裂再骨折。髓内钉操作困难,骨折复位欠佳,X射线接触较多,肩峰撞击导致肩疼,关节活动障碍、受限。而外固定架固定不稳,钉道感染,患者生活不便等。而锁定钢板(LCP)弥补了传统内固定物的不足,具有锁定加压作用,内固定架作用,骨膜血运破坏较少,笔者采取长形锁定钢板(LCP)微创手术方式,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肱骨头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治疗的目的是解剖复位、恢复肢体长度、重建功能、坚强内固定、骨折正常愈合、早期功能锻炼。长形锁定钢板(LCP)具有以上目的的特点,锁定钢板(LCP)解剖型设计,无需对钢板折弯塑形,并以钢板对骨折复位,通过钢板于螺钉骨折之间锁定、加压作用,对骨折复位,肱骨头端多枚成角锁定螺钉因不同方向交叉,形成较好锚合力抗拔出力,避免了因螺钉松动、拔出造成骨折再次移位,从而避免了内固定物失效。内固定效果十分稳定,无需外固定,获得早期功能锻炼。锁定钢板(LCP)可称为:皮内、髓外固定架,不与骨膜接触,保护骨膜,骨膜血运破坏少,同时还具有体积小,创伤小,对软组织刺激小,组织相容性强,使肱骨头坏死率大大降低,应用长形锁定钢板(LCP),桥接原理,最大限度保护骨折端血运,得到牢靠固定,利于骨折早期愈合,早期功能锻炼。
肱骨头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临床较少见,骨折复杂,处理困难,临床手术治疗较为棘手,目的是解剖复位、恢复肢体长度、重建功能、坚强内固定、骨折正常愈合、早期功能锻炼。采用微创技术,应用解剖型长形锁定钢板(LCP)针对此类骨折治疗的有效性。更加证实MIPO技术LISS系统结合LCP治疗肱骨头肱骨近端肱骨干骨折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骨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842.
[2]骨于关节损伤学,王亦蒽,主编.
[3]AO骨折内固定技术,翻译本.
论文作者:徐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0
标签:肱骨论文; 钢板论文; 骨膜论文; 近端论文; 微创论文; 螺钉论文; 技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