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玲[1]2000年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契合点——“企业经济增加值”方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计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完善,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系统的经济管理学科。然而,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出现相脱节的情况,二者要实际运行都必须依赖各自不同的信息加工系统。这对企业来讲,是不经济的,而且也不利于管理会计发挥其为企业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为此,本文深入的分析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歧,并引入“企业经济增加值”,统一了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本文着重研究了,在“企业经济增加值”的核算和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一套会计信息加工系统,产生出同时满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需要的信息,与此同时,将二者协调统一在以“企业经济增加值”为信息加工处理核心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在研究中,笔者发现以“增加值”为重心是目前会计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在分析了“企业经济增加值”方法实施的条件后,发现在我国企业中有实施这一方法具有可能性,然而,会计环境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为此,笔者立足于会计应该主要为企业管理服务的观念,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几点建议,供会计同仁参考。
郑玲[2]2011年在《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环境战略和低碳经济的要求,推动了环境管理会计和环境成本核算的发展。对此,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理论与方法,然而,由于未能找到直接的成本动因,环境管理会计及环境成本核算仍不能为企业环境经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生态设计作为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不仅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对其成本的形成和物质流与价值流的优化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生态设计思想与方法引入资源价值流转会计,进行知识嫁接、理论融合和模式创新,目的是通过多学科的集成研究,构建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通过企业资源流转物质流和价值流路线的优化,实现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外部成本的整体降低、产品性能和价值的提升以及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提高。这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环境战略的实施只有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并产生持续影响。因此,如何让企业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愿景达成良性的环境保护行为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立足于微观的企业层面,结合生态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跨度研究其资源价值流转的核算、评价与优化控制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生态设计和资源价值流转会计分属不同的学科范畴,但两者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目标追求,本研究通过分析其互动机制和逻辑关联,在两者之间建立全面对接,构建了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逻辑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的研究沿着成本上衡量并挖掘相关数据、经济上进行效率评价分析、方法上进行优化控制的逻辑路线展开: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核算模型,将核算边界由企业系统扩展到产品系统,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将企业资源流转的内外部成本由三类拓展为八类,形成既界限分明又全面综合的成本分类体系。该体系可为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损失与环境污染程度提供更具相关性和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评价体系在融合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特征和企业资源价值流转评价原理的基础上构建而成,包括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资源价值流转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因子分析模型两部分。前者使企业及相关人员从总体上把握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资源价值流转状态及产品生态设计的水平;后者通过构建资源效率、经济效率、环境效率等核心评价指标,针对产品性能、价值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进行具体评价和分析,揭示产品生命周期资源价值流转的症状及潜力所在;生态设计优化控制策略对资源流转的物质流和价值流的影响既有协同性又有冲突性。如何在其间实现最佳权衡是实施优化控制策略的关键。本文以构建PCEI总体循环模式为基础,设计了八条具体路径,将不同的优化控制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相结合进行描述,便于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抉择,最大化其协同性同时化解其冲突性,循此可实现企业资源流转物质流和价值流路线的不断优化,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同共生。本文是集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进行的集成研究。其创新之处主要是用生态设计的生命周期思想扩展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空间,将生态设计的物质流分析和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的价值流分析进行集成研究。主要创新内容包括理论框架的构建、核算模型的扩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等三个方面。
盛竑洲[3]2009年在《价值链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价值链会计是会计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是顺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会计变革的要求,以企业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等为理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而产生的。进行价值链会计研究可以弥补现行会计理论在会计假设、会计对象、会计原则、会计确认和计量、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报告等方面的缺陷,拓宽会计管理的外延范围,构建以价值链为载体、以事中实时控制为核心的、融传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于一体的价值链会计管理体系,为企业实现对价值链的全程实时控制和管理提供指导。本文以企业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企业管理、会计以及信息技术的特点构建价值链会计框架体系,明确了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对象及职能,对其运行环境进行合理假设,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原则和方法,并进行了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的总体设计。价值链会计的运行需要企业流程、组织结构、信息技术应用和人员技巧四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共同搭建起运行平台,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围绕价值链会计价值增值目标的实现,以价值链会计管理的时间序列为主线,从价值链会计预测、决策,价值链会计预算,价值链会计实时控制,价值链会计业绩评价等方面就价值链会计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娄玲玲[4]2012年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物质资源之间的竞争,更加关键的是人力资源之间的竞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被企业重视,被称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一方面要控制成本,一方面要增加收益,那么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不论是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的学者,还是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实际操作和管理操作的过程中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不论是外界的大环境,还是企业内部环境,都要求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但是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构建新的方法体系去管理人力资源成本是许多学者研究和争论的话题。本文主要是结合现实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策略方法,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战略。全文总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总结,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以及主要内容框架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理论。第三部分研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找出当今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战略体系。文章的第四部分是重点章节,构建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战略体系,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战略,分别从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内容、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目标、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指标体系、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体系这几个角度进行论述;第二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战略,分析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策略及控制体系;第三是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主要介绍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方法及原则,提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体系;第四是人力资源成本的分析,介绍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任务与程序,提出人力资源成本分析体系;第五是人力资源成本考核,主要包括考核原则与考核指标,以及考核制度体系的建立与考核制度的实施。最后,以X公司为例,对前面提出的战略体系应用于实践,并且验证其有效性与可行性。
陈强[5]2014年在《油田企业EVA导向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降本增效”一直是油田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国际石油公司的市场渗透,我国油田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传统的“就成本论成本”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油田企业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油田企业在关注成本的同时对企业价值创造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也不断加以重视,国资委于2010年下文要求在所属中央企业全面推行EVA考核体系。在此双重背景下,探索建立EVA导向的油田企业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新模式从而促进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显得十分迫切。本文首先对EVA管理体系和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思想进行了综述,然后在分析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油田企业构建EVA导向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的工作思路,并以价值至上、成本效益、合作共赢、系统化、全价值链一体化等原则为指导,提出了EVA导向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接着,在对油田企业EVA驱动因素和全价值链进行分解的基础上,指出EVA和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思想的渗透融合对油田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创新提供的借鉴。最后,本文将EVA和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思想紧密结合并应用于油田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从成本战略制定、成本预算编制、成本核算分析和成本考评评价四个方面构建起了油田企业EVA导向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新模式。
白骏[6]2007年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则是金融体系的主体。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一国的金融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对银行也都实施非常严格的监管,商业银行必须稳健经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是公司企业,股东投入的资本需要回报,商业银行也要追求利润,这就需要风险和回报的平衡。在运作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商业银行的股东、利益相关者(存贷款客户等)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相当程度上“物化”为资本、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银行资本抵御风险的功能和追逐收益的本性形成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首先,银行必须满足监管当局的资本充足要求,使整体风险处于股东可接受水平;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能否在相同回报下占用更少的风险资本即实际承担更小的风险,或者说,承担相同的实际风险(占用相同的风险资本)时获取更高的回报,则是关系商业银行竞争优势地位的中心问题。可以说,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风险和回报的平衡能力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审人员虽然不直接从事经营活动,但作为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的主要监督手段,通过发现风险提出建议可以为银行减少损失,通过发挥威慑作用可以制约经营者的违规违法行为并督促经营人员勤勉尽责创造更好的业绩,归根到底,内部审计本质上就是一个防范经营风险、增加银行价值的有效机制,这是它与风险管理的契合点。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选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相结合的视角来审视银行风险,依从企业风险管理到企业内部审计、从银行风险管理到银行内部审计的研究思路,由一般到特殊,逐层递进,最终构成一个将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紧密结合的合理逻辑结构。除导论外,本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篇,主要阐述了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定位、内容和作用,具体包括风险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COSO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等内容,重点对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几个容易混淆交叉的概念进行了明晰,指出了彼此的区别和联系。文中对COSO风险管理八要素框架作了评价,并对其风险管理涵盖内部控制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提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一种交集的关系,两者统一于公司治理,但二者又各有侧重不能完全等同。文中还对内部审计机制对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作了阐述,并站在增加组织价值这一内部审计总目标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力发展以风险管理审计为主的增值型审计的意义,阐述了增值型审计发展潮流下审计人员对风险、独立性等传统审计问题新的认识发展,以及审计理念、方法和技术的一些新变化。第二部分是银行风险管理篇,主要从商业银行经营出发,阐述了银行风险的特殊性、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风险的基本分类、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历程,以及银行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阶段——全面风险管理阶段。本部分重点讨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其倡导的整合风险管理,尤其对以经济资本为中心的风险量化和风险回报管理,包括风险量化的基本原理、风险计量的具体技术、资本约束风险和风险平衡回报机制的具体运作过程都作了详细的释解,这是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也是银行业风险管理领先于其他行业风险管理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对我国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看法,即,在战略风险管理上要遵循COSO风险管理框架的内涵,在具体风险的量化和汇总方面要推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整合风险管理的实施,把COSO和《巴塞尔协议》的长处结合起来推进,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各项具体构成内容如风险文化、风险战略、风险管理体制等也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具体看法。第三部分是银行内部审计篇,根据从业务到审计的思路,在对银行风险管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从内部审计具体工作内容的角度,明确了内部审计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具体作用,这主要对应于内部审计实施的风险管理审计,同时,指出了风险管理反过来对内部审计的促进作用,这又对应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按照风险导向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两大线索展开,阐述在银行的具体应用,在阐述应用之前,先对审计风险和经营风险、风险重要性、风险专业判断等比较重要的几个概念进行了比较,其中对银行具体风险和审计风险间的关系图只是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在风险导向审计部分,介绍了审计模式演进的几个阶段,由于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按风险评估优化配置审计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方法在审计计划阶段的应用,具体引用了国内某银行审计计划体系的主要流程和原理。在风险管理审计部分,首先比较了风险管理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由于目前还没有比较成型的审计框架,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银行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架构要素,其中的审计策略和审计内容两要素主要是个人的看法,其他要素参考了其他文章和书籍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一些案例和个人的审计经验积累,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经济资本管理几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审计重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使风险管理审计更具有操作性。需要指出的是,对风险管理过程实施审计,是银行内部审计的新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积累。与银行风险管理活动的不断发展相适应,对其进行审计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向全面化、计量化、精细化发展,内部审计也必须朝这个方向迈进。目前内部审计无论是人员数量、人员的素质和对风险计量技术的掌握能力,还是现在的审计手段和技术,都无法满足对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审计的要求,但这并不是说内部审计就无所作为,内部审计可以从不同的业务、产品、部门入手,分析不同业务、产品、部门面临的不同风险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审计,提出改进建议,从细节入手,逐步积累经验,汇总,不断研发,最终形成比较完备的全面风险管理审计体系。限于时间仓促和本人学识有限,尽管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但还很不成熟,甚至会有错谬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孙杨[7]2018年在《基于价值链的报喜鸟公司的财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企业维持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的财务分析通常仅限于财务报表分析,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销售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然而,这种财务分析方法通常有助于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的业务状况,但很难为内部经理人提供建议以维持和提高其竞争优势和揭露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因此,目前财务分析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引入新的分析工具来改进当前的财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价值链管理已经被引入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因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先进性,将财务分析和价值链管理进行结合也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价值链与财务分析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的综合分析体系。并对报喜鸟公司的主要财务情况和纺织服装行业行情进行分析,发现报喜鸟公司的问题,并根据综合分析体系从研发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人力资源环节、供应商环节、顾客环节进行分析并得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报喜鸟公司提出了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效率以及整合供应商和客户资源,分析对手优势并取长补短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契合点——“企业经济增加值”方法应用研究[D]. 王满玲. 新疆农业大学. 2000
[2]. 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研究[D]. 郑玲. 中南大学. 2011
[3]. 价值链会计研究[D]. 盛竑洲. 湖南农业大学. 2009
[4]. 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战略研究[D]. 娄玲玲. 贵州财经大学. 2012
[5]. 油田企业EVA导向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 陈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6].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白骏.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7]. 基于价值链的报喜鸟公司的财务分析[D]. 孙杨. 沈阳工业大学. 2018
标签:会计论文; 会计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会计成本论文; 人力资源成本论文; 内部审计职能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管理成本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价值链分析论文; 战略控制论文; 风险成本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