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50年:让历史告诉未来--采访中国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国联合国协会主任_和平与发展论文

联合国50年:让历史告诉未来--采访中国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国联合国协会主任_和平与发展论文

联合国50年:让历史告诉未来——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何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联合国论文,中国国际论文,干事论文,中国论文,副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联合国成立到今年已过了整整50个年头。这50年来,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联合国50年”能告诉我们些什么呢?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何方同志。

何方同志谈到,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成员最多、代表最广泛的国际组织。它产生于曾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中国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联合国的成立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10月,中国就和苏、英、美在莫斯科签署了四国《普遍安全宣言》,大力倡导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任务。1944年秋季,美、英、苏、中的代表在顿巴敦橡树园(位于美国华盛顿郊区乔治城)举行会谈,拟制了联合国机构的总体制规划。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解决了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问题,即五常任理事国一致原则。1945年4月25日至6月25日,有50个反法西斯国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国际会议,在橡树园建议案和雅尔塔方案的基础上,最后完成了宪章的起草工作。6月26日,旧金山会议的与会各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庄严签字(后又有波兰补签)。同年10月24日,中、美、英、法、苏以及其他签字国向美国交存批准书过半数以后,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它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中国人民在联合国所起的作用是举世瞩目的。但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台湾当局占据着联合国的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其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非法剥夺达二十二年之久。

1950年初,中国人民政府曾组成以张闻天为团长,李一氓为副团长的驻联合国代表团。何方同志曾奉调在他们直接领导下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工作。何方同志讲,当时,台湾占据着在联合国的席位,再加上美国的阻挠,我们这个代表团只得留驻北京待命。在此期间,张闻天和李一氓组织大家研究联合国和其他国际问题,并把台湾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直到1951年驻联合国代表团解散。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发展,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得以恢复,这标志着世界上进步力量的胜利。

何方同志回顾历史,深有感触地说,国际社会总是要进步的,主宰历史的只能是世界人民,世界的进步力量越来越起主导作用,这是大势所趋,联合国50年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联合国成立后,直到60年代初,联合国的许多重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控制和操纵,办了许多不利于世界和平的事情。1962年起,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占联合国会员国的一半以上,促使联合国组织及其活动相应地发生了深刻变化。联合国作为当代国际关系中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一个中心场所,也成为一个国际讲坛,许多国家都积极在联合国内开展外交活动,争取提高其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威信,发挥国际舆论和国际宣传的影响,或交流国际信息,或进行外交接触活动,或开展外交交涉与谈判,以谋求国际事务和争端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参与安理会一些重大事情时,始终采取既对国际和平安全负责,也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热点问题,反对动辄采取强制措施,使用武力相威胁。对于符合国际法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事情,我们就支持;对不符合的我们就多作工作,争取朝着积极的方面做实质性改动。我们根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包括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并为此做了不懈的努力。为了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推进裁军进程、促进全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争端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近年来,我国参加了中东、柬埔寨、中美洲、南斯拉夫、海地等国家和地区维和问题的审议;支持并参与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计划署、工业发展组织、人口基金会和儿童基金会等的工作;积极参加人权、难民、妇女、老龄、青年、残疾人、禁毒、裁军和军控等国际社会的活动,坚持了原则,申张了正义,受到国际社会众多国家的赞扬,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威信越来越高。

当本刊记者问到:“面对联合国50年,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问题”时,何方同志回答说:“一是联合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二是联合国如何在未来国际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

关于这两个问题,何方同志谈到,联合国目前有180多个成员国,成员国内部和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宗教、民族和领土争端而引起的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南北经济差距及贫富悬殊问题仍然存在;各种文化冲突及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吸毒、恐怖活动、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全球性的问题呈愈来愈严重的形势。联合国内部机构臃肿、经费短缺、维和行动的作用下降等问题,也困扰着联合国。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着联合国向何处去,也关系着联合国的作用发挥的大小。美国想把联合国变成自己的工具,他们在世界上到处伸手,力图维持自己的霸权。但这一得用钱,二得有人。他们常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让别的国家出钱出人,他们从中得益。大多数国家对此是十分反感的,联合国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

何方说,从现在的国际形势看,要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必须坚持两条:一是要把联合国作为一个讲坛。有意见可以去发表,但不能动辄制裁,动辄干涉别国内政,因为联合国也得承认各国的主权。维和行动,必须双方都同意,维和部队必须老老实实地维持和平,不能为了取悦于大国而逼迫小国接受维和行动,那实际是在干涉别国的内政。关于人权问题,联合国当然应当起到促使各国改善人权状况的作用。然而,我们不主张有些人利用这一点在联合国随意干预别国的事情。人权的内容很广泛,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等等。这些权利,各国只能根据本国的发展情况具体加以保护,而不可能按照某些发达国家的标准来办,这是一个国家的内政。把人权与贸易联系起来我们更是不赞成,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你要发展本国的经济,他用人权问题为借口来限制,讲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待遇等等。表面上看,是维护劳工的权利,实际干预了别国的发展权,甚至限制了那里人民的生存权,这也是侵犯了人权。二是联合国要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联合国的作用确实很大了,而且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一些小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依赖联合国来保护它。联合国宪章,对各国的安全和其它权力,做出了承诺,并有较强约束力的监督机制。联合国应当逐步减少直至消除以强凌弱,以大压小的强权现象;应当较好地解决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问题,以利于缩小世界上的贫富差距,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

谈到联合国今后的主要任务,何方同志认为,主要有两条:一是维护和平问题;一是促进发展问题。联合国原来只注重和平问题,但忽视发展问题。对于美国来说,一谈发展他就被动。按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应从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拿出0.7%的钱资助穷国。而美国作为世界首富却就是不出这笔钱,所以他们很被动,也不愿意谈发展。邓小平同志认为,南北关系,主要就是个发展问题,没饭吃了还谈什么和平,因此必须抓发展。联合国的主要作用也应该在发展上做文章。将来,人类会存在越来越多的共同性问题,这些共同性问题需要用共同机制、共同机构来解决。比如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安置难民、提高妇女地位、增进儿童福利、防止艾滋病、环境保护以及全球的生态保护等。这些问题无一不具有跨越国界的影响,它们的解决无一不需要国际上的广泛合作和共同努力。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我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按照李鹏总理在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要解决当前世界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各国和平共处,维护全球社会稳定。人类的社会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各国应该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国际争端应该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二,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进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两者应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于经济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摆脱贫困、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各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统筹兼顾,重视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政治民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第三,相互尊重彼此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每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发展水平、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各有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也有很大差别。世界多样化是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彼此应该相互尊重。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各国寻求走自己道路的努力应当得到尊重,这样才能激发无限生机,促进人类进步。第四,遵循平等互利原则,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当前,全球社会经济日趋一体化。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各国自身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地区性、全球性的广泛合作。在国际交往中,各方自然都要保护本国的利益,但应考虑和照顾对方的利益。应当提倡平等协商,反对强加于人;提倡优势互补,反对相互排斥;提倡互利合作,反对动辄制裁;提倡着眼长远,反对目光短浅。第五,富国承担更多的责任,促进人类共同繁荣。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部分人的生活还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从历史上看,富国的发达往往是以穷国的贫困为代价的。长期的贫困,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某些问题虽然发生在穷国,但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对富国也不利。穷国发展了,市场规模和容量扩大,也会为富国的持续发展增加后劲。发达国家应当从人类进步的共同利益出发,公平、合理地解决债务问题,在贸易发展中坚持等价交换原则,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促进全球的全面发展,实现真正的和平与幸福。

何方围绕以上我国政府的基本主张对目前国际上的重大问题作了广泛的评述。总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环顾全球,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冷战已经结束,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联合国50年的历史给世界人民以很多启示。我们要总结世界历史的经验作为借鉴,为抓紧时间发展自己,为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而积极努力。

(新信 振强)

标签:;  ;  ;  ;  ;  

联合国50年:让历史告诉未来--采访中国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国联合国协会主任_和平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