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代际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发展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特征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4)9-0008-0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特定对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虽然教育者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政治观念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但是,由于不同时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不同,针对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大学生代际特征的变迁也会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代际变化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立30年之际,我们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为历史跨度,以社会标志性事件为社会变化的象征,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生命阶段所受到的生活事件影响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探讨大学生代际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向。 一、改革开放30多年大学生思想观念发展的代际特征 代际特征即指在一定社会和社会发展阶段中,不同代或同代人中不同的年龄群体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特征。大学生代际特征是指不同年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的差异性特征。大学生代际变迁既与社会历史变迁有关(也就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事件,这些事件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与大学生个体生命历程有直接联系。美国学者埃尔德的代际理论认为,“生命过程中历史事件的影响取决于个体经历该生命事件的生命阶段”,也就是“个体的生命历程嵌入了历史的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事件之中,同时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塑造着。”[1]426当生活事件发生时,如果大学生个体还处于对这种生活事件不理解的时期,那么尽管这种生活事件对整个社会十分重要,但对大学生本人的影响有限,只有当大学生正处于某种思想观念的敏感阶段,社会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才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代的大学生对同一件生活事件的看法或受这件生活事件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同年代大学生群体进入大学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自然分成四个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主体是196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二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主体为197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三是20世纪头10年,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主体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四是2009年以后,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主体为199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这四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生活事件是改革开放,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以前出生的大学生,而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为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四代大学生成长的生活事件和成长特征具体情况可见表1。 如表1所示,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尽管他们进入大学的年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都是在18—22岁左右进入大学,并且在大学期间形成各自的价值观念,但是由于时代背景和在大学期间发生的标志性生活事件的不同,其性格特点具有不同的特点,由此也形成他们思想政治观念发展的代际特征。 (一)1980—1989年的大学生(“60后”大学生) 1980—1989年在大学校园的是以60年代出生为主体的“60后”大学生。当出生于60年代的大学生进入到校园时,社会和校园里充满着对他们惊异和好奇,有一本在青年中有影响的小册子《第四代人》这样进行描述:“如今有一群孩子,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他们没有牵着爷爷的衣后襟,也没有拿着爷爷的手杖,他们让这手杖长满了胡须——他们要独自过马路,他们修改了交通规则,当红灯亮起时,他们成群结队地横穿过马路……”[2]但是,历史发展表明,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大学校园的“60后”,并没有按照该书作者所期望的那样“丢掉爷爷的手仗,让它长满胡须”,而是成了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坚定支持者。 “60后”大学生带着对传统“极左”思潮的反思来到校园,对传统以整体主义为特征的传统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向社会价值观念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但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历史来看,整个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从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整体主义的束缚,而是形成了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他们在思维方式方面习惯于思考宏观、抽象的问题,习惯于从宏观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个人的发展;他们对人生目标的确定是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设计的,他们对生活的价值目标长远和崇高;他们的价值取向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本位,较少考虑个人发展需要;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较为严格和单一,对社会的不良习俗,敢于挺身而出去斗争;他们在国家与个人关系上,更多偏重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价值选择,在职业选择上,更倾向于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确定。因此,虽然“60后”大学生抱着对传统价值观的彻底反思的“否定”心态进入校园,但他们依然没有摆脱整体价值观念影响,并且在与社会整体价值观念的不断冲突对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而这恰恰与当时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以至于在以后大学生看来,“60后”所代表的价值观,正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60后”大学生以“否定”、“反思”作为价值观念发展的起点,但“肯定”、“维护”却成为他们价值观念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1990—1999年的大学生(“70后”大学生)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凯歌进行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打断,发生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是大学生心态从积极昂扬走向消极冷漠的分水岭。这件标志性生活事件也形塑了新的一代大学生,这一时期,1970年以后出生的“70后”大学生也逐步进入校园,成为校园的主角。 “70后”大学生也是面对政治和经济双重的反思进入校园,一方面他们受1989年政治风波所形成的政治冷漠态度的影响,他们政治参与的热情明显减退;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市场经济的片面理解,形成了“7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鲜明痕迹。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学生把关注问题的视角转移到现实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来,他们关注理想,但理想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现实成分;他们关注未来,但更关注于现实具体的个人发展;他们关心国家和集体,但在对国家和集体的关心中注入了较多个人利益的考虑;他们关注抽象的理论问题,但往往把这种抽象的理论问题世俗化、具体化、可操作化;他们也讲奉献,但越来越留意于在奉献过程中的个人回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渗透了越来越多的现实、功利和个人主义的成分,以至于人们惊呼,20世纪90年代走出了一批与20世纪80年代完全不同的人。 从80年代到90年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对立特点。“70后”大学生在思维方式方面,从宏观、抽象转向微观、具体,比较关注微观、具体的问题;他们人生目标方面,从崇高、理想转向现实、世俗,出现了人生目标世俗化、短期化和功利化的倾向,追求美好个人生活成为大学生较普遍的人生理想;他们在价值取向上,从单一、社会本位转向整合、兼顾社会与个人,他们在价值观念选择上倾向于从整合角度来思考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他们既不是完全以为社会贡献来考虑自我价值取向,也不是完全脱离社会市场需要,以谋求纯粹自我发展,而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兼顾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但基础在个人发展;他们在价值评价上,从严格、绝对转向宽容、相对,大学生在价值评价上呈现出相对性和多元性的倾向,并且也更为宽容和平和,呈现出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多种不同个性自由发展的宽松局面;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从盲目、服从转向理性、参与,他们把国家的前途是置之次要位置的,在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趋向理性;在职业选择方面,也更多以自我发展作为主要的标准。“70后”的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相比,是一个“否定”过程,他们逐渐形成了与“60后”大学生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 (三)2000—2008年的大学生(“80后”大学生) 对于任何社会来说,千禧之年都意味着一个新的转折点,恰逢其时,新的一代大学生进入了校园,即1980年以后出生的“80后”大学生。“80后”大学生的成长注定会引人关注,因为他们真正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形塑了“80后”的精神气质和代际特征,他们的代际特征正是改革开放时代的折射反映。因此“80后”这个名词一经出现,就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在“80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种非常独特的现象:尽管“80后”大学生成长在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相比都十分优越的环境下,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环境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企及,但是他们的成长过程却伴随着过多的负面评价:如“小皇帝”、“小公主”、“独生子女”、“啃老族”,甚至还有“垮掉的一代”。[3]笔者曾经对“8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状况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发现“80后”大学生既不像一些社会媒体和一些人的观念中那么消极负面[4],但是也并不像“80后”自己对自己的描述和社会对“80后”大学生的期待那么积极正面[5]。而是展示出价值观发展的一些新的特点:比如理性务实,他们并不像“60后”大学生那样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也不像“70后”那么世俗化,而是表现出一种理性的务实态度,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现实客观的基础上;比如开放包容,他们对任何事物采取开放的态度,善于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在他们的价值观念中,较少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他们对各种价值观念采取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比如多元变化,他们对各种价值观念采取相对主义态度,价值观念的多变性特征较为明显,表现出缺乏稳定和长远的价值目标,他们也承受着价值观念变化的压力;比如折中整合,他们习惯于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折中和整合,在各种价值观念变化中寻求平衡点,等等,这些都构成了“8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新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80后”大学生尝试着把“60后”、“70后”大学生所代表的冰火不容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这样,在“8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念发展充满着内在的矛盾、对立和冲突,但也正是在整合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开放、包容、豁达的品格。 (四)2009年以后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 而今,又来了新的一代,即1990年以后出生的“90后”大学生。2008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节点,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引发的风波、“5·12”大地震、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以及中国经济总量的提升等,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的自信,而“80后”大学生在重大活动中的表现又改变了人们对“80后”大学生的消极评价。大学生又被誉为“鸟巢一代”、“海宝一代”和“充满希望的一代”,正在这时,“90后”大学生开始步入大学校园,成为校园的主体。 “90后”大学生是当前正处在大学校园的一代。“90后”大学生能否在“8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价值观念,这还是一个需要更多客观研究进行区别的问题。笔者曾经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寄托过美好的期待,认为经历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价值观念“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经过2008年大事要事的洗礼,“90后”大学生会发生一种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大学生价值观念会呈现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盲从走向理性、从浮躁走向平和、从片面走向整合、从怀疑走向理解、从独立走向合作、从独善走向参与、从回避走向担当的发展趋势[6],然而从当前“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客观状况来看,“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我们所期待的变化。 笔者曾在“90后”中作过专门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两极对立的价值观念让大学生选择,大学生的选择情况如表2所示。调查显示,大学生价值观念从总体上呈现出折中整合的发展趋势,但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更偏重于社会价值观念。大学生价值观念总体发展倾向于积极、宏观、内控、理想和注重精神生活,但依然表现出两者选择的矛盾性。大学生处理涉及国家、个人、集体利益时,仍然是顾全大局,能够从国家、集体角度考虑问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生活领域、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有更多的个人利益因素的权衡。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更倾向于寻求现实的目标,更加注重对现实具体问题的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整合折中的特点一方面表明大学生看待问题并不像过去那样绝对和极端,而是充满相对成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9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和“80后”类似的问题,比如:习惯于具体实务问题,对抽象理论问题关注兴趣较少;崇尚自然主义自发倾向,不愿意进行理论和观点的提升;较关注日常生活的感悟,不愿意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更习惯于从个体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较少考虑个人与社会的互动;更关注个体性活动,而对群体性活动的兴趣较低。 从实证研究的分析来看,“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从总体上并没有突破“8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框架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90后”是否成为新的一代大学生,还需要时间的观察和新的证据。但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与“80后”相比,“90后”大学生更偏重于社会价值观念,总体发展倾向于积极、宏观、内控、理想和注重精神生活,这些都表明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然而,“90后”大学生并没有摆脱“80后”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两极选择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他们希望寻求一种新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90后”与“80后”同属于一代人,尽管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细微的代际变化特征。 从上述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四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发展的分析来看,我们可以把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分为两个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一是“60后”“70后”大学生,他们是改革开放以前出生的人,即出生在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的人,即美国学者英格尔哈特所描述的物质主义的一代或现代性的一代,他认为在经历过经济匮乏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个体成长过程中容易把经济和人身安全等作为优先的价值观。他们比较积极追求成就和个人成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积极维护者,主张通过个人努力获得成功。当然“60后”与“70后”在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上存在不少细微差异,“60后”更主张在集体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而“70后”则倾向于通过自我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二是“80后”“90后”大学生,他们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一代,是在物质相对充裕、社会开放程度更高、流动性更快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具有明显的代际转换的特征。英格尔哈特认为,这种富裕环境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的一代,则把经济和人身安全放在次要位置,更关注自主、自我表现和生活质量等,是“后物质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一代[7]。当然,“90后”与“80后”大学生相比又有一些新的细微变化特征。虽然我们把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大学生分成两种不同代际特点的大学生,但根据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大学生代际变化特征分析,这种转变并不是以一种线性发展的方式,而是呈现出某种程度整合特点,它比较适合中国当代社会“时空压缩”的特点。大学生发展的代际特征的变化势必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大学生代际特征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要求 从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代际特征的分析来看,历代大学生都是在生命中最精华的年龄阶段进入大学校园,都处于生命历程中思想政治观念最为敏感开放的时期。他们在大学期间所遭遇的重大生活事件在他们生命历程中打下深深的印记,成为明显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代际特征,但同时,由于各自所经历的重大标志性生活事件的不同,也构成了不同的代际特点。大学生的代际变化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关注大学生的代际特征 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来看,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代际特征,每一代大学生,每一届大学生,甚至同届大学生中不同年龄的大学生,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不一样,遭遇同一生活事件的年龄不一样或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代际特征。并且从时代的发展来看,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和进步,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流动的日益加快,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复杂性、选择性和变化性日益增强,大学生的代际特征日益明显。大学生代际特征的变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既然重要标志性生活事件形塑着不同生命阶段的个体,可以构成个人生命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通过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来培养和塑造一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就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重要生活事件对于任何生命的个人都是一种客观的生活事件,但是对于重要生活事件的解释却各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引导活动,具有对各种生活事件进行系统、合理解释的功能。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发生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的系统合理解释,使大学生形成合理的解释系统,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地参与到大学生的生命成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二)采取适合代际特征的教育方式 每一代大学生由于其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不同,遭遇同样生活事件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因此形成不同时代特点的代际特征。不同代际特征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比如“60后”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初期,对改革开放的各种理论的渴求造成他们对理论活动的偏爱,他们习惯于从宏观、整体、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因此他们对系统理论教育活动并不反感,并且有着强烈的渴求;而“70后”大学生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时期,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片面理解的影响,更多关注现实、个人和世俗的发展,对理论教育活动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系统理论教育活动容易为“70后”大学生所反感;“80后”大学生处于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时期,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更为多样和多元,构成需求的多元复杂,具有“整合”各种需求的倾向,因此,“80后”大学生虽然对系统理论教育活动并不反感,但也很难提起兴趣。“90后”大学生成长于更为开放多元的时代,他们对社会的要求更为多元自主,“90后”大学生对单向的系统理论教育活动缺乏兴趣,他们更倾向于参与双向互动和主动参与的活动。不同代际特点的大学生从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不同的开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8],从单一到多元,从单向到双向,从认知到人格,从理论到实际,从经验到科学的发展反映了大学生代际特征变化的基本要求。 (三)发挥各代际特征的优势 从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大学生的代际特征来看,每一代的成长过程中既形成了这一代人成长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各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同时努力弥补其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使得各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和均衡发展。比如,从上述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学生代际发展特征来看,“60后”大学生比较习惯于从整体、长远、社会、理想目标等方面思考问题,这是其优势的代际特征;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局部微观、个人和现实目标关注不够的局限。“70后”大学生比较关注局部微观、个人和现实目标等问题,但对整体宏观、社会和理想目标的问题则较为忽视。“80后”、“90后”一代大学生注意到了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社会和个人、理想和现实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对两方面的选择上却出现了困惑,增加了选择的痛苦和冲突。这些都表明每一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都有自身发展的优势,也存在着发展的局限性。而积极利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利的自然因素并加以提升,使之更好地符合教育的目标和方针,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大有可为的空间。 (四)促进代际特征的协调发展 每一代大学生由于其成长过程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不同,生活事件发生时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其所形成的代际特征不同,似乎给人一种假象,即各代大学生是彼此孤立地形成各自的代际特征,实际上恰恰正好相反,正如埃尔德所说:“生命存在于相互依赖之中,社会——历史的影响经由这一共享的关系网络表现出来。”[1]430在大学校园,每一代大学生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即使几代大学生在时空上并不处于同一个校园中。比如目前正处于大学校园的“90后”大学生,其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80后”大学生的影响和熏陶,同时,而他们的“父母辈”正是已经走出校园,但对他们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60后”、“70后”的大学生。因此,各代大学生之间虽然并不同时处于校园空间,但彼此相互影响,甚至以其他时代的大学生成长经历为参照。大学生的这种代际发展的特点,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本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而且要把本时代大学生代际发展放在一个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待,也就是把它放在与其他各时代发展相联系的视角来考虑本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本时代与其他时代之间的代际特征,从而促进代际特征的协调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生代际变化所呈现的发展趋向 从大学生代际发展的视角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前出生的一代大学生特点形成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具有适应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优点,但也存在着时代环境和当时大学生代际特征所带来的局限性。改革开放以后,为了适应和应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代际特征变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昭示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化的新的特点和趋向。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从经验状态向科学和学科转化 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一个“专业”,教育部于1984年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988年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1996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02年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2005年12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目录下独立二级学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逐渐从实践工作经验层面,上升到科学和学科层面,成为一种在科学原则指导和学科支撑的基础上的专业化的职业活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权威向双向互动转变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成是单向传授过程,比较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较少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发展的代际特征变化。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单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正在受到日益纠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日益得到认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日益从权威模式向双向互动模式转变。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态从运动式向制度化、体制化转变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多地采取突击式、运动战的方式,通过各种运动活动来进行。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日益制度化和规范化,以1995年教育部颁发《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为标志,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以后,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了专门的文件规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日益走向制度化、体制化。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重视直接、显性方式到兼顾间接、隐性方式的转变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直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而忽视间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兼顾间接、隐性方式,日益重视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间接方式的作用,同时也越来越将校园文化建设等隐性活动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实现多样发展。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说理教育到注重对话、心理疏导和实践体验并重的转变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说理教育法依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运用的方法,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说理教育法依然是重要的教育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多样的方法越来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与沟通,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疏导的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把实践体验的方法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这些都构成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政治内容向全面发展内容转变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关注政治方面的内容,比较习惯从宏观、整体、系统的理论教育,这些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忽视学生道德发展、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局限性。因此,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日益全面,除了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发展以外,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着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 (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从重视正规渠道向兼顾非正式的、活动性的、偶发渠道的转变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重视正规渠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了系统化、体制化、全员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但是这种全员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大学生中零星发生的偶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非正式渠道比如网络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往往无能为力,并且往往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方面显得十分笨拙和呆板。因此,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正规渠道的同时,也逐渐将非正式、活动性和偶发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重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各种教育成分、各种教育影响和各种教育力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日益多样。 (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从教育教学到多样化手段的转变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比较重视教育教学手段,比较重视通过教育的力量和理论的魅力来引导和吸引人,但仅仅通过理论和教育力量相对比较单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日益丰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采取教育教学手段,还广泛采取管理、服务的手段,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发展。 (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从重视教育者出发向教育对象出发的转变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从教育者视角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对象“施加”教育影响,帮助大学生实现教育“转化”,把大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和工作对象。改革开放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形成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律。 (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从全员到重视专职到专职与全员并重的转变 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全员育人的良好传统,在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共青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9]要求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全员育人的传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领域的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产生,在一段时期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工作”的偏向,为了纠正这种偏向,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日益把专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全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协调处理专职与全员的关系。 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迁的历史过程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既是适应大学生代际特征变化发展要求的结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反思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轨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大学生论文; 70后论文; 校园活动论文; 90后大学生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