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电信息采集异常数据消缺管理论文_李自康,彭磊,董磊,邹学军

浅谈用电信息采集异常数据消缺管理论文_李自康,彭磊,董磊,邹学军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巴州供电公司 新疆巴州 841000)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智能量测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电网智能化水平。其采集的各类数据在电力交易、电费回收、用电检查、市场需求侧、线损精益分析、配电网运行监测、供电质量监测以及故障抢修等多个专业业务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已成为公司经营决策分析的重要基础数据来源。在采集的海量数据中对计量异常数据的快速高效的分析处理,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本文以国网河南供电公司信息采集系统为分析基础,提出计量数据异常处理流程。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异常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与电力用户双向互动、提升用户服务能力、建立智能用电服务体系的技术基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为“SG186工程”营销业务提供电力用户实时的用电信息数据,有利于推进公司营销管控标准化建设和公司信息化建设,也为提升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全面预付费的营销业务策略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符合国际电网技术发展的方向。

1采集系统基本架构

1.1系统物理组成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由硬件物理设备、通信链路以及相关的控制软件有机结合组成,可以分为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和物理架构。物理架构是最底层的物理支撑,包括采集系统终端、采集系统服务器和通信链路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化地完成电网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处理,其用电信息数据分析结果为电网维护、市场营销提供数据支撑。

1.2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终端设备是低压集中器,其主要功能包括:接收主站的指令进行抄表,抄读电能表数据,主要内容是电能表时钟、物理状态以及反向有功电能示数等;能够定格负载曲线,即根据指令冻结电能表的数据内容、电能表设置信息和时间的间隔信息并记录下来;具有计算功能,通过采集的电能表值对月电量和日电量进行计算;具有报警与异常事故上报的功能;能够监控自身状态以及电表运行情况;具有终端停复电、电表读数倒走、通信链路测试、设置参数消失等异常事件及时上报的功能。

2计量数据出现异常的原因

2.1电能表故障

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是电能表故障,在针对计量数据异常进行排查时首先需要对电能表进行故障确定。电能表可能的故障:电能表内部用于数据存储电池电量过低;电能表软件程序出错、时钟出现故障或者液晶显示屏出现故障;电能表的内部存储器出现故障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数据存储;电能表内部电子元件出现正常的老化现象。

2.2互感器故障

互感器故障相对更加复杂,而且多重故障同时出现也比较常见,因此,需要对互感器故障进行科学的分析。互感器的故障原因主要有:互感器电晕局部放电导致互感器故障,从而引起采集数据错误;铁磁出现谐振导致故障;磁互感器错误接线导致故障;互感器本身部件质量问题。

2.3接线盒故障

接线盒故障主要有:大负荷、长时间运行,接线端导线部件发热导致接触不良;接线盒内部部件的紧固螺栓松动导致接触不好;接线盒金属片长时间使用导致部件硬化和氧化,造成接触不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计量数据异常管理

3.1计量数据需求

建立计量异常闭环管理流程,可实时监控采集主站的计量在线监测中产生的计量异常,通过流程实现工单的“采集远程分析”、“采集现场确认”、“转用电检查/设备更换”、“处理结果评价”的闭环管理,根据计量装置在线监测系统推送的计量异常情况,对部分可以远程处理的异常进行远程处理;需要现场处理的,派发工单到现场进行处理并反馈;需要营销系统处理的,转营销系统流程并进行处理环节监控与统计分析。

3.2计量数据异常管理流程

主站监控人员每日监控计量装置异常,分析异常原因,对于判断为误报或偶发性的异常可选择不处理直接归档。否则,可通过远程处理的首先进行远程处理,处理成功后归档;对于需要派工到现场的异常,派发给采集运维人员现场处理;对于需要用检人员处理的异常,直接发起用检流程;对于需要更换电能表或终端的直接发起换表或换终端流程。用电检查人员接收到异常工单后,进行现场确认,判定为误报的异常,直接反馈情况;对于错接线和设备故障的情况拍照留证,经用户确认后转由装接人员更正接线或更换电表;对存在违约用电或窃电等情况,开展拍照取证等现场查处工作;对涉及电费退补的异常工单,应按照相关规定完成电费退补工作。采集运维人员接收到异常工单后,针对电能表时钟异常,进行现场对时,对时不成功通知装接人员现场换表;对于终端故障引起的计量异常,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异常处理,需要更换终端的转装接人员处理;对于其他故障,转用检人员处理。装接人员负责计量接线更正处理,以及现场故障设备、故障表计的更换。

3.3计量异常处理监控

对计量异常处理情况进行监控,能展示各异常处理环节的处理数量及相应的完成率、平均处理时限等。计量异常处理监控分为以下两种。(1)计量异常处理实时监控:运用双坐标轴体系按用户类型、异常类型进行查询,用柱状图展示各个地市局当前计量异常待派工数量、待反馈数量、待归档数量;根据表格形式按单位展现相应的计量异常实时处理情况;根据表格形式按人员(单位列表下的首个单位所属人员)工单展现相应的计量异常实时处理情况。(2)计量异常处理历史监控:根据供电单位、用户类型等条件,查询各地市的计量异常工单历史处理情况,还可进一步查看计量异常处理详细信息。

3.4计量异常统计分析

对计量异常进行分类统计,能展示各计量异常类型分布情况及明细;对计量异常处理率进行统计分析,能展示各单位异常总数、误报数、及时处理的工单数、及时处理率、平均处理时限等。

3.5解决人为因素

因为用电用户长时间存在不良习惯,导致用电信息采集出现采集不上数据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智能电表因用户的不良习惯受到损坏,所以针对这种现象,电力公司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一是对智能电表进行优化改进,并加强对其的保护。因为在电能表上面有个45串口,但是有部分用户将机械表当作是计能表使用,直接将485线扯断,所以要采用钢丝将其封起来,防止用户破坏电表;二是电力公司要培训用户如何正确使用智能电表,让其了解智能电表的运行原理,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用户对智能电表的破坏,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的成功率。

3.6改变采集现场的环境

要想有效改善采集现场的环境,电力公司应该在箱式变电站的外面安装集中器,从而避免产生通信信号弱或者阻断的现象。因此,对于天线加装的部位,电力公司必须进行强制规定,要求天线必须安装在箱式变电站的外部,并且天线安装的位置越高越好,这样就可以顺利接收到偏远地区传过来的信号。

4结语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需要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即时性,并且能够针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准确高效的处理,针对经常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处理,才能够满足用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爱业,周慧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异常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2012(1):10-11,23.

[2]张亚杰,谢志远,李翀,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异常数据的分析及判断[J].河北电力技术,2016(6):28-31.

[3]杨建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计量在线监测异常分析[J].农村电工,2016(6):41-42.

[4]桓露.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探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206.

论文作者:李自康,彭磊,董磊,邹学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浅谈用电信息采集异常数据消缺管理论文_李自康,彭磊,董磊,邹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