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肖琼
【 中 图 分 类 号 】 R197. 3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5) 10
【摘要】 目的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患和谐发展。
方法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 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管的发生率, 分析总结对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结果14例耐药菌转阴, 8 例好转后自动出院,2例由于原发病死亡。
结论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 可有效防止神经内科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扩散, 保证医疗和患者安全,从而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 神经内科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护理
多重耐药菌(MDRO)是指对临床使用3 种或3 种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细菌,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肿瘤患者、长期大量滥用抗生素、激素及侵入性操作过多的患者。神经内科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多数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而神经内科ICU更是收治病情危重的患者,抵抗力低下,一旦护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多重耐药的发生。而相对来说, ICU 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 感染的几率远远高于普通病房[1]。现站在护理的方向上来探讨干预措施。
1 临床资料
神经内科ICU 患者由于年龄多是老年病人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对感染具有高度易感性等原因, 发生MDRO 感染的几率远远高于普通病房[2]。MDRO 感染分离出多重耐药菌的标本以痰和鼻咽拭子为主, 其次为引流液、血液。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其次为引流液、泌尿道感染。通过回顾性对神经内科ICU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20例感染病原菌调查发现,鲍曼不动杆菌2例、绿脓杆菌3例、大肠埃希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均为危重症患者,均有使用过抗菌药物。
2 护理方法
2.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收入ICU而感染MDRO的患者实施床边隔离,并在病历牌、床头卡、患者的腕带、患者一览表贴挂醒目隔离标识,并注明隔离方式、目的、时间、措施及注意事项,连续2次痰培养或血培养均为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
2.2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MDRO主要以接触方式传播,医护人员及患者洗手不彻底是目前MDRO传播的重要途径[3],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4],所以科室成立感染质量控制小组,由专职的感染护士培训科室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及MDRO 相关知识,严格执行MDRO 感染的管理流程,在病房门口放置消毒液,接触患者前后及时洗手,接触患者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要戴手套,患者去其他科室检查治疗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预防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加强基础护理:室内勤通风多换气,擦洗地面,保持室内清洁,定时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医疗垃圾放置于黄色垃圾袋内并贴上醒目标识,每日更换,损伤性医疗垃圾如针头、刀片、药瓶等放于专用利器盒内,标本用密闭容器运送,统一回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均专用。定期消毒听诊器、温度计、监护仪、治疗盘等,患者治愈出院后,床单、病床、担架车等进行终末消毒,防止感染扩散。
2. 4 严格探视制度, 每次每天每个床位只允许2人探视, 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鞋套, 并站在离床边1米外探视,如果要接触患者,就必须按照护士的指导严格手卫生,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 杜绝探视者入内。为了给患者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每天开窗2~3 次, 来增加空气流动, 室内湿度应该维持在50%~60%[5]。
2. 5 严格把好医务人员手卫生关。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调查显示, 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6]。掌握手卫生的5 个时刻, 护理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手套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在处理患者的伤口、黏膜,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引流液、痰液、粪便时, 完成操作必须脱去并清洗双手, 本科配备了脚踏式水龙头, 并将七步洗手法示意图贴在洗手池上, 每床和治疗车均有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 7 严格执行医嘱,积极配合医生掌握抗生素的配伍禁忌、指征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参照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
2. 8 解除隔离的主要标准是:患者标本连续2 次( 间隔应>24 h) 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但无标本可送。
2.9 感染患者管理: 向患者宣传教育MDRO的相关知识,非脑出血患者鼓励患者尽量坐位、半坐位,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口腔护理,减少细菌定植,定期痰培养。诊疗操作时,后安排MDRO 感染的患者,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严格无菌操作规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时冲洗尿管,及时更换各种引流管、留置针及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贴膜,尽量减少留置时间,对于留置时间过长的患者,定期做细菌培养。
3 结果
结合上述护理措施, 不仅有效避免了MDRO 感染在ICU病房中的传播, 还制止了病情的延发,20例MDRO患者,10例连续2 次标本培养阴性解除隔离转入病房, 8例好转后自动出院,2例由于病情的原因最后死亡于原发疾病。
4 小结
近年来, 由于临床广泛使用抗生素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广泛应用,MDRO 导致的医院感染率呈上升趋势[7],MDRO 引起的感染复杂,治疗防控困难,不仅增加了患者住院时间,而且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我们通过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针对不同的MDRO 感染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区未发生暴发流行,缩短了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从而促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 孙建龙, 管小云, 宋秀琴.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干预的临床
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管理杂志, 2009, 19(21):2916-2918.
[2] 李六几, 刘立树. 医院感染管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76.
[3] 宋方芳.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干预[J]. 医疗管理论
坛, 2014, 31(4): 59.
[4] 胡秀琼, 陆晓华.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 中
华医院感染管理杂志, 2011, 21(19): 4097鄄4099.
[5] 周军, 胡必杰, 郭燕红, 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21-122.
[6] 韩黎, 张高奎, 朱士俊, 等.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
行情况及相关影响的因素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10):1135.
[7] 付艳霞, 冯月梅. 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调查
[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 29(2): 115鄄119.
论文作者:肖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患者论文; 卫生论文; 医院论文; 抗生素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标本论文; 《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