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机的PACS系统的研究

基于PC机的PACS系统的研究

徐卫清[1]2003年在《小型PACS系统的建立及其远程应用》文中认为图象存档及传输系统(PACS)实现了临床放射图象的有效管理和共享,目前已在临床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建立医院和医院之间PACS系统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为基层医院服务。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院间PACS系统的建立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相对高速和廉价的宽带网技术使医学图象海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成为可能。论文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而展开的,其研究结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论文首先综述了建立医院和医院之间PACS系统的意义及国内外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的现状,回顾了几种放射成象设备(CR, CT, MR等)的基础知识、常用术语和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DICOM)的发展历史。接着根据目前临床的实际需求,详细介绍了我们自行研制的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包括其功能模块和使用方法。最终提出了采用固定IP地址中间存储空间和恰当无损压缩以建立院间PACS系统的工作思路,进行利用FTP和公众网(ADSL)技术实现了远程图片读片系统。结合论文工作所开发的系统已经在数家医院得到了成功应用。

王延华[2]2002年在《通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迅猛发展,我们使用普通的PC机就可以实现以前只有在高端的图形、图像工作站才具有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广大医疗机构对低成本、功能更全面的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和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即PACS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的需求越来越迫切。PACS系统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由于医学图像处理系统涉及众多图像处理、图形操作以及三维可视化算法,另外需要对复杂的DICOM3协议进行支持,因此它是PACS系统中的核心。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通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具体实现,分析了系统的需求,制定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原则。针对目前一些常见的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和PACS系统的现状,我们对它们的共性进行了归类和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设计了一个灵活的、易于扩充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以我们设计和开发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为基础,可以很容易地设计和开发功能更强大的医学图像处理工作站、构造医疗机构的PACS系统等。在论文中,我们对DICOM3标准的定义及其实现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在此同时,基于对VTK(The Visualization Toolkits)类库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实现了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和常用的一些可视化算法。

黄昊[3]2000年在《基于PC机的PACS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如X光机、CT、核磁共振仪等已愈来愈多的进入医院,医学影像胶片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得益于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PACS系统已不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正在向实用化、大众化方向发展。这使得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存储正在逐渐成为现实。在我国,PACS系统的国产化和低成本化是各生产厂家、研究机构的研发热点。 本文首先较全面的介绍了PACS系统的各个方面:①系统的产生、现状和发展趋势;②对PACS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如医学图像的压缩技术和多媒体数据库等关键技术;③分组件模块介绍了系统的一般构成;④介绍了评估系统效益的3个模型。 第二章重点阐述了对医学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及所进行的工作。在分析对比了几种广泛实用的无损与有损压缩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医学图像有损压缩的总体趋势,提出了一种有损与无损方法相结合的、有较高保真度的压缩方法:分区压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于医学图像的有损压缩,在得到较高压缩比的同时,完整的保留了病灶区信息,不会对诊断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章对PACS系统的数据库技术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利用扩充型关系数据库,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建立基于SQL Server 7.0的PACS归档数据库。为减低系统硬件成本,对PACS系统的三级归档存储方式进行了改进。将高速缓存及一级归档均存储于同一存储介质—归档服务器中。 第四章从系统集成角度详细介绍了Micro-PACS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PC平台的PACS组件集成方案和系统管理软件整体设计方案。就其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模块中两中常用的图像显示技术:图像增强和图像局部放大进行了研究与实验。

刘文胜[4]1996年在《MicroPACS:一种基于PC机的小型PACS系统的实现》文中认为MicroPACS:一种基于PC机的小型PACS系统的实现1概述数字成像的迅速进步以及计算机能力的改进和信息通讯系统的发展迫切需要那些能对数据进行获取、存储、通讯和处理的综合系统,在医学领域,这种需要尤其是在管理着许多医学图象的放射科感受更为明显,在...

罗敏[5]2005年在《PACS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PAC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是当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PACS本地化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平台,以建立数字化医院为目的做了如下工作,解决了大规模运用、大流量数据传输的网络需求,解决了随之出现的网络负载均衡、潜在网络风暴的问题,探讨了在组建PACS过程中的总体设计及怎样进行具体每一步的实施方案。通过组建及应用大型PACS系统,作者揭示了PACS对医院工作方法、管理及服务等方面的有益作用。PACS系统网络主交换机采用英特尔(Inter)480T 1000M交换机,各大楼间采用1000M光纤接入,再用100M光纤连接到每个信息点;原有网络保持物理独立,并采用新型的第三或第四层交换设备,减轻该网络的流量负担,解决负载均衡;每个具有医学数字成像及通讯(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DICOM)标准的设备均铺设超五类屏蔽双绞线;增设Intel Net Structure 1520 Cache Appliance缓存器解决网络风暴;把具有DICOM标准接口或非DICOM标准接口的影像设备进行联网,制定资源共享、系统存储的解决方案,建立典型的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连接目前医院现有的设备;服务器采用Window NT + SQL Server7.0,解决了管理及存储问题;工作站基于浏览(WEB)方式访问,扩大客户端的使用权限(License),数量为100个;磁盘阵列(RAID 5)在线存储信息3个月,并采用线性磁带库(DLT)作为离线海量存储;扩展全院并解决放射学信息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s, RIS),PACS的数据共享连接;建立地区影像数据交换中心;运用统计方法对医院诊断与非诊断性劳动比值、科研数据可查询率、胶片查询、单位服务成本、病人等待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建立及应用PACS前后的诸多参数及因素。通过本设计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院内网络体系,适应和满足了目前PACS的高需求。并为将来向1000M应用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条件,为院内实现图像、信息、病人资料等方面的共享与传输提供了保障,为医院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典型的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连接了目前医院现有的设备,实现了放射科初步的无胶片化方式;将PACS扩展到了全院的临床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以及实现了和已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 HIS)、已有的其他医院网络联网,建立起了影像数据中心;实现了和本地区其他医院及其他地区的影像数据中心的联网,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组建PACS后,急诊影像检查时间平均减少64%、数据信息保存比例超过90%、出报告时间缩短、胶片用

柒惠[6]2005年在《两种PACS》文中提出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ictural Archival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PACS),是放射学和计算机科学发展的综合产物。它的出现,使医学图像进入了数字网络化管理时代。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两种PACS系统。

徐骞[7]2011年在《基于DICOM的远程医疗影像处理及通信工作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和发展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是当今医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是医学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发展PACS系统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促进远程医疗水平的提高,将会给传统的医疗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促进现代医疗的发展。DICOM标准是伴随着PACS和远程医疗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使得不同厂商的医疗设备之间的通信成为可能。所以,DICOM标准是解决医学图像通信问题的关键。论文基于DICOM标准,重点提出了DICOM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模型,该模型是在TCP/IP协议的基础上,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实现。整个模型对DICOM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层和解析,大大地简化了DICOM网络通信的过程,很好地解决了医学图像网络传输难的问题。本文在DICOM网络通信模型的基础上,基于DirectShow技术和DES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并开发出了可以作为小型PACS系统使用的医疗影像系统。整个系统可以分为影像处理和DICOM通信工作站两个部分,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四个功能模块,分别为:视频采集模块、视频编辑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以及网络传输模块(DICOM通信工作站)。模块化的设计使得系统的二次开发变得非常地方便。本系统可用于医学影像放射科、远程医疗、临床应用等多种场合,操作界面友好,稳定性可靠,很好地满足了现实的需求。

金光波[8]2002年在《非DICOM接口影像设备的PACS联机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PACS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将影像数据采集、存储归档管理与控制、传输分配、显示处理等子系统集成整合为一体而构成医院影像管理系统。DICOM标准的出现,使得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不同种类的医学影像设备可以在一个集成系统环境中互联和交换数据。 但是目前在医院使用的影像设备大多数没有配备DICOM3.0接口,各个影像设备厂家所产生的影像都是独立的,他们对于自己的图象获取和显示设备,设置了种种关卡,不允许任何用户访问,使得相互之间的连接与获取数据变得非常困难。这严重阻碍了PACS的发展,成为PACS发展的瓶颈问题。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个阻碍PACS发展的瓶颈问题,试图通过对非DICOM接口的影像设备的通讯接口的研究,解决非DICOM接口的影像设备与图象采集系统的图象传输问题。 首先,本文对PACS的发展历史、基本组成以及PACS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对PACS目前国内外的现状作了分析,指出现有的PACS系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非DICOM标准影像设备的图像采集已成为PACS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本文还介绍了DICOM3.0标准的背景知识及国内外的发展,并对DICOM的定义、DICOM包括哪些内容作了介绍。对其中几个重要的概念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同时还对DICOM的消息交换和通讯作了全面的阐述。 接着,本文详细分析了SIEMENS CT和MR的图像文件的存储路径、通讯接口、图像文件格式和显示体系;着重介绍了非DICOM标准影像设备图像采集工作站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最后,本文对PACS的体系结构和系统网络设计原则作了分析,重点描述了PACS的需求分析和数据库的结构,还对本课题完成的小型PACS的主要功能模块作了介绍。

马明瑞[9]2012年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无线移动PACS终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介绍了PACS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现状,通过对目前PACS系统的技术发展和未来需求的分析,进一步对将来PACS系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发现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自主版权的国产PACS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嵌入式系统及其发展现状,对嵌入式硬件及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理解了现阶段主流的嵌入式硬件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对多种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Linux系统具有非常可靠的稳定性和广泛的兼容性,是本嵌入式系统开发最理想的选择。第三部分确定了硬件开发平台和软件操纵系统和搭建了本文所需的嵌入式开发平台,本文选择了三星公司的S3C2410开发板作为硬件平台,Linux2.6内核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在分析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移植软件平台。第四部分进行无线PACS终端的实现,首先分析了Linux系统下USB协议的工作原理,然后研究了USB无线网卡驱动的实现方法并移植无线网卡驱动,在深入的研究了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的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移植了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最后设计出无线PACS系统的总体构架和无线PACS终端软件,并实现终端软件。

田利军[10]2005年在《基于虚拟仪器的PACS系统》文中提出随着现代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信息集成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向医疗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已由过去单纯的医院信息系统,发展成为面向医疗服务,集成病人信息、医学影像信息和医疗管理信息的综合化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学图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以高速计算机设备为基础,凭借高速网络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相关科室,实现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和信息共享,提高了医疗诊断水平与诊断率,逐渐成为综合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ACS主要涉及到标准化技术,图像显示、处理和存储技术等,而将以计算机为仪器的硬件支撑,利用PC机独具的运算、存储、回放、调用、显示、通信以及文件管理等智能式功能的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PACS系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本论文首先回顾了PACS系统的发展历史,论述了系统的分类、结构以及功能,介绍了在建立基于虚拟仪器的PACS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分析研究了国际医学影像成像和通讯标准-DICOM3.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所规定的各种对象模型、数据结构以及传输协议。系统以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为主要软件开发平台,结合C++,采用C/S结构,应用各种数字图像处理原理,设计了医学图像读取、显示和各种处理模块,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00开发了医院影像信息数据库管理模块,论文最后论述了基于Internet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对现代医疗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小型PACS系统的建立及其远程应用[D]. 徐卫清. 浙江大学. 2003

[2]. 通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 王延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 2002

[3]. 基于PC机的PACS系统的研究[D]. 黄昊. 北京工业大学. 2000

[4]. MicroPACS:一种基于PC机的小型PACS系统的实现[J]. 刘文胜.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6

[5]. PACS的研究与应用[D]. 罗敏. 重庆大学. 2005

[6]. 两种PACS[J]. 柒惠. 医疗设备信息. 2005

[7]. 基于DICOM的远程医疗影像处理及通信工作站[D]. 徐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8]. 非DICOM接口影像设备的PACS联机研究与实现[D]. 金光波. 浙江大学. 2002

[9].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无线移动PACS终端的研究与实现[D]. 马明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10]. 基于虚拟仪器的PACS系统[D]. 田利军. 中北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基于PC机的PACS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