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刘永辉

8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刘永辉

刘永辉

日照市莒县中医医院 276500

【摘 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实施规范的诊断与内科治疗。结果:86例血栓形成患者经规范治疗之后,病情痊愈38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未见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4.19%。结论:科学、有序、规范的内科治疗可快速稳定脑血栓形成病情、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提升综合治疗有效率,临床应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溶栓;治疗

脑血栓形成为较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脑梗死表现形式之一,其发病率为脑梗死60%左右,机体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可出现血管壁病变,之后脑动脉主干、脑动脉分支动脉管腔易出现供血障碍、局部狭窄或闭塞现象,从而导致脑部血栓形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而逐渐坏死,进而引发脑组织局部神经病变[1]。发病后,患者多会出现语言、肢体活动、感觉等方面的退化和障碍问题。本次研究对8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实施了规范治疗,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6例,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6.1±0.7)岁;发病1~11h入院,平均发病时间(4.1±0.1)h。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基础性治疗的目的是稳定患者当前症状,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同时预防、控制并发症:

血压控制。监测患者发病2d血压,检测到患者平均动脉压在130mmHg之上时,予以卡托普利、硝普钠等药物降压治疗,卡托普利单次口服剂量在7~11mg范围内,硝普钠静滴总量要保持在100mmHg左右,合理控制用药量以避免过分降低脑灌注压而加重脑部缺血症状[2]。

吸氧和通气支持。根据患者病情及呼吸状况予以吸氧或通气辅助。

血糖控制。随时监测患者血糖变化,血糖在11.0mmol/L之上时,立即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期间加强血糖监测,避免引发低血糖。

脑水肿控制。降颅压,120ml的甘露醇(20%)静脉滴注,每7h静滴1次,若患者病情危重,首次甘露醇用量为450ml,并根据病情将治疗时间延长。若患者有心、肾功能不全,不可使用甘露醇治疗,转用呋塞米治疗,治疗期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感染预防及控制。适当选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着重控制呼吸道及尿路感染[3]。

1.2.2 特殊治疗

生理盐水+IU溶栓治疗;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凝聚治疗;阿片受体阻断剂、自由基清除剂等保护脑组织;手术完成血管内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评价标准

将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与无效4个层次,患者意识清晰、思维正常,肌力完全恢复,生活可自理,视为痊愈;失语、偏瘫等症基本消失,肌力恢复至2级以上,视为显效;原有临床症状表现得到改善,肌力恢复至1级以上,不能生活自理,视为有效;原有临床症状表现未见改善或加重、肌力未有恢复,视为无效。

2 结果

86例血栓形成患者经规范治疗之后,病情痊愈38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未见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4.19%。

3 讨论

脑血栓形成并没有统一的症状表现,临床上因发病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尽相同的溶栓形成症状,各类病变部位中,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较为常见,且后者致死率最高。

本次研究中患者入院后,首先调查患者既往相关病史、观察临床表现、全面监测生命体征、接受体格检查分析,最终确诊为脑血栓形成。临床检查及诊断中,常应用MRI、CT扫描检查,若发现梗死灶,则可确认为脑血栓形成。重点区分脑脓肿、颅内肿瘤、脑栓塞等疾病。

脑血栓形成的内科治疗分为基础治疗与特殊治疗。①基础治疗:在全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合理使用卡托普利、硝普钠等药物降压,胰岛素控制血糖,呋塞米、甘露醇控制脑水肿,通气支持、吸氧,并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及控制感染。另外,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选用0.5~0.8g的甲氰咪弧联合10%的葡萄糖溶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静脉推注0.2g的雷尼替丁辅助控制出血,每日2次;体温持续高于常规值的患者,规范物理降温;检测并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3000~5000IU皮下注射;随时监测患者水电解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予以纠正治疗;连续检测心电情况72h,警惕治疗期间室颤等发生,根据实际检测情况使用CCB等控制病情,预防癫痫。②特殊治疗:动脉及静脉溶栓治疗,了解禁忌症之后使用120万IU与120ml生理盐水混合静滴25min,并予以DSA监测;抗血小板凝聚治疗,华法林等药物控制房颤[4],低分子肝素控制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使用亚低温疗法控制早期发病患者病情,以避免脑组织受损。

总之,全面监测的同时,规范联合多种疗法,可有效控制脑血栓形成病情,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孟宪良,孔令华,朱爱萍等.尿激酶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脑血栓形成80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985-986.

[2]沈欣,李文,殷晓杰等.黄芪桂枝五物颗粒对光化学诱导脑血栓形成大鼠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5):227-228.

[3]蒋荣峰,李丽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40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2,24(6):1095-1096,1099.

[4]陈思涵,李子渊,程亚莉等.武汉城区脑血栓形成二级预防现状调查[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3):163-166.

论文作者:刘永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8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刘永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