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能在新法律下“换血”吗?_李辉论文

你还能在新法律下“换血”吗?_李辉论文

新法下还能“换血”了事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还能论文,新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对于新任经理人来说,对下辖下属进行“换血”再正常不过,并且员工也在潜意识里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虽然非常抵触,但也无能为力,毕竟自古如此。

然而,随着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实行,企业要和员工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甚至十年以上员工还有权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如此一来,员工的心里是踏实多了,“饭碗更可靠了”,然而,对于企业来说,薪酬待遇一定就是几年,无论从法律上还是成本上,辞退员工都不再是件随意的事,管理的难度难免加大了许多。

尤其对于新上任的经理人来说,更难免要头疼一番。

每个团队都会留有前任领导的烙印,然而新任经理人很可能不接受前任的领导方式,而前任带领下的员工也自然让自已感觉“不顺手”,于是员工变成了“鸡肋”。经理人不得不面对N种“可怕”的状态:面对不得力的员工,还不得不继续留用;价值观不融合却还得一起共事;员工由于缺乏危机感而进入疲软的工作状态……

对于这些“保护伞”下的“不顺手”员工,经理人该怎么办?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又能怎么办?难道真的是“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领导”吗?

(晓庄)

忍耐“不顺手”员工?

空降及新任经理人曾惯用的“换血”方法,或许在将来会越来越难以运用。

“好,辛苦你了!我刚做这个职位,还希望你能多支持。”李辉满脸诚恳地微笑,“有任何问题,尽管随时联系我。”他对面前的下属做了个打电话的手势。目送下属的身影彻底从走廊尽头消失,李辉才揉了揉笑僵了的腮,长吁一口气,心中暗暗叫苦:这种表里不一的状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李辉是个颇年轻有为的经理人,两年前跳槽到这个公司,任一个小部门的经理。因为表现一向出色,三个月前刚被提升到现在的岗位——大客户部经理,手下的“兵”由一个“班”扩展到一个“排”。

正式任职第一天,坐到了真正有门的独立办公室里,李辉的心情说不出有多好。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下一步,他更要抖擞精神,好好干出点名堂来,以证明自己,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先理顺团队。这一点,李辉自信已经很有经验,两年前,他刚加盟这个公司任小部门经理时,就曾遭遇过几个“刺儿头”的挑战,他们一是欺生,二是自我感觉良好,不服他。但李辉很是不惧,在逐渐站稳脚跟之后,他迅速地做出了反击——清理队伍。

作为经理,想要挑出下属的毛病简直易如反掌,人力资源部也通常更维护经理的选择,因为显而易见,一个经理比一个普通员工重要得多。而且大家都是一年的合同期,合同到期自然解聘,不到期的,开除的赔偿款也很少,操作简单容易。随后,李辉又顺利地说服了两个以前的下属“弃暗投明”,前来支应。另外,又在人力资源部的配合下,招了两个新人,以充当“鲶鱼”。他心目中想要的团队面貌初现规模。

很快,李辉开始感觉自己的小团队用起来越来越顺手,也更有战斗力,部门的事务也正往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有时回忆起来,他为自己的果断庆幸,不是流行一句话吗:想要做对的事情,首先要找对的人。如果不是刚开始就整理了队伍,每天把精力浪费在内耗中,或许就没有后来的业绩,更谈不上今天的升迁了。

在这次升职收拾办公抽屉时,李辉还意外地翻出了他两年前刚入职时的部门合影,看看上面的脸,多数都已经陌生了。他很是感慨、自得地笑了笑。

但是这次,李辉确实遇到了挑战。

刚一上任,李辉就感受到了不友好。不少前任的忠实拥护者习惯了前任的价值观和行事方式,对李辉很是不屑。在此之外,更多的人作为之前同级的同事,现在成了上下级,心里也不舒服,阳奉阴违。尤其是两个小部门经理已经在这个企业工作了多年,俨然已经成了“老油条”,做事情从来不上心,而且永远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李辉其实老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但之前这不在他的所辖范围之内。现在,他真的不想再保持沉默了。他决定,一定要把这些“垃圾”先清理出去。他也坚信,这样对大客户部的整体发展必然带来拉动作用。

但这次李辉在人力资源部碰了一鼻子灰。

众所周知,新《劳动合同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其中规定了如果员工已经连续两次签订固定期限合同,之后就可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因此各个单位普遍地都延长了合同的期限。很显然,如果合同还是1年期的,那两年之后就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了,而延长期限,比如是3年期,则要到6年后才需要考虑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事情。李辉所在的企业也同样如此。这使开除员工变得不再那么随意和容易,企业总是要考虑成本的,尤其是大规模的“换血”,在人力资源部看来,很是不可取。

无奈之下,李辉唯一的选择就是安抚众人,希望获得大家的支持和拥护。因为办公室是透明玻璃的,只要在上班时间,他连只是做做愤怒表情以发泄情绪的机会都没有。最近,他甚至开始感觉笑得面部僵硬,而且私下里,人也越来越郁闷。但是,这种怀柔政策似乎也并不奏效。三个月过去了,他设想中的部门面貌始终连一点影子都不见,大家见了他依然是冷冰冰的,各项工作也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有看到原来部门内的人,他才感到一点亲切。

心灵对话

李辉自述:

空降与升职我都经历过了,两种情况其实都属于“新任”,而对于这两类经理人来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与团队的磨合。“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我也曾觉得这样很是冷漠,但亲身经历下来,却觉得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每个经理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乃至喜好都千差万别,是不可能完全抹除的。而作为一个领队人,想法与规划能否真正得到贯彻,下属的执行相当关键。如果下属不顺手,甚至刻意地和自己作对,怎么可能保证劲儿往一处使?大家把精力都花费在这种相互的较量上的话,就自然不可能全力地对待工作。

所以,多数时候,新任经理人采取“换血”的方式肃清团队,并非出于个人利益,而是从全局着想的。大多情况下,一个部门的文化是很难改变的,“换血”甚至是唯一快速有效的方式。我有个朋友接替主管的职位,那个主管是很老好人的那种,他们公司也是有投资人投资,资金相对宽裕。久而久之形成了文化,员工们每天只是想着钱,干起活来却拖拖拉拉。所以在这个朋友接手的前半年里,经常有人要求加薪。无奈之下他只有大规模招聘新人,逐渐将“老人”更替下去。现在,整个团队生机勃勃。

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了,“换血”的成本大大增大,不是让那些“不顺手”员工更嚣张了吗?

员工自述:

我在这个企业已经工作8年了,可以说,至少在这个部门里,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该怎么做一个称职的员工。在这个部门,因为需要更多的工作经验,平均年龄相对大些,同事们多数是已经有家,有孩子的,不可能像单身汉那么拼命。更何况,工作并非只是拼命那么简单,需要更多的智慧。

但新任的经理显然不懂这一点,一上任就看谁都不顺眼,强迫大家都要跟着他的节拍走。大半夜的想起什么就打电话,而且根本不是什么紧急的事情。同时他对他原先所在的部门十分偏袒,我们都像“后娘养的孩子”。这当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了。我们也承认,他之前带领的小团队做得不错,但那毕竟只是个小团队,现在部门规模不同了,业务也有所区别,他以前的那套方法完全照搬过来,未必有效。

尤其是,前段时间还听说他在谋划开掉这个、开掉那个,全部换成自己人。公司又不是他开的,我们也都是为企业立过汗马功劳的人,而且并没犯任何错误,凭什么他想开就开?以前我们跟着上任经理干得挺好的当然,每个人的偏好和行为方式是不可能一样,但如果说要磨合的话,也不能都推到我们这一方,让大家集体去适应他一个人。

改造“不顺手”员工?

不要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而怨天尤人,其实只是你没有想到而已。

对于新任经理人来说,尽管通过大规模的“换血”方式构建一个理想中的团队已经不可取,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不顺手”状态长存。试试以下方法,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一、先“礼”后“兵”

请记住:对于新任主管来说,借助人力资源部的力量极其重要,后者往往能帮助你实现领导力的最大化。

因此,在入职之前,与老板、人力资源部进行沟通是很必要的。这包括通过他们初步了解部门中每位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经历、个人素质,乃至性格特征等等,知己知彼,以对下属做出正确判断,并确定自己应持有的态度。当然如果能与前任进行友好接洽,这种沟通会更有效。

另外,提前与老板、人力资源部商量好,赢得他们的承诺,取得处置极端情况的权力,可以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陷入被动。比如:的确有个别员工对团队建设来说完全起消极作用,那么主管应该享有将其退回到人力资源部的权力。对于那些能力欠缺的员工,主管可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安排相关的技能培训。

二、取得关键员工的信服和支持

在每个组织里,都会有“民间”带头人,他们往往对组织成员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新任经理人应把他们列为重点,将自己的能力、人格魅力首先展现给他们。将组织的变化详情以及变化原因坦诚地告诉他们,比如他们爱戴的前任为什么离开,“我”上任会着力于什么。一旦受到关键员工的认可,他们自然会影响其他员工“归顺”。

三、主管有教育下属的义务

“入职前,要睁大眼睛;入职后,要睁一眼闭一眼。”这绝对不是一句调侃,而是一个职场真理。对于你的员工,你要做的是尽可能让他们发挥优势。

通常主管认为不顺手的员工,往往是与自己工作方式不同的人;认为不喜欢的员工,一定是某些行为特质让自己非常看不惯;认为不适用的员工,一定在某个时间段或者项目上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而这些往往都掺杂了主管的强烈主观色彩。这意味着,以上状况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事实上,简单地开除员工,是主管失职与无能的表现。主管有教育和指导下属的义务,应该帮助员工找到自己的优势,甚至帮助员工设计并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要善于做一个“传教士”,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随时、随地地传达给你的下属,并且永远要以最积极的态度分享你的工作经验和心得。这种友好型气氛和文化一旦建立起来,“顺手”就是指日可待的。

四、缺点的反面是优点

别以为你看不惯或者是认为不顺手的方面,就一定是缺点,恰恰相反,利用好这些“特殊”方面,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对于工作效率差的员工,可以让他同时担负起部门工作效率的监督和调查工作,并要规定多久做出报告,让他成为“品质管理专家”;对于喜欢搞群众关系和比较高调的员工,你就多分配给他一些跨部门沟通和部门公关的事情,给部门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让他成为“沟通之星”;对于挑剔和意见多的员工,不妨多安排一些让他完善部门制度和政策的任务,还要他们监督执行。

授权就等于授予信任,此举不仅能让这类员工提升对部门的责任感,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碰碰钉子,修正和调试自己的行为。

五、将矛盾消化到团队中

对于某些“问题”员工,要想弱化他们对组织的非正面影响,就要尽可能消化到团队中。比如:主管可以尝试按部门的工作类型,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集体选举出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各个小组负责人再在全体成员中挑选人员组建自己的小团队。显然,没被选中的组员,就意味着是不受欢迎的,或者是能力欠缺,或者是品质有缺陷。这会形成一种很好的刺激,而且将矛盾转移到了团队中,并在无形中消化。

标签:;  ;  

你还能在新法律下“换血”吗?_李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