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744400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就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就要构建开放、有序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量最大化,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最优化。真正发挥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认识和实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的准则要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因此,高中语文课堂就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就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就要构建开放、有序的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量最大化,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最优化。使课堂表现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特点来,使教学方式呈现出:平等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生成性的特征来,使教学局面呈现出:“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的特色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构建开放、有序的高效课堂?如何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量最大化,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最优化?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课堂辩论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以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手法,通过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三十年的复杂纠葛,描写了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在学习时,我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充分感受作品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潜台词”的深刻含义。通过课堂小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让学生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必要的情节,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只要学生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二、创设情境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三、品味语言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炼,含义丰富而深刻。有位诗人就曾经说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四、联想想象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组织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利用联想想象,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林冲终于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也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在学习时,我课前给学生布置,让他们收集有关梁山泊好汉的故事,并拿到课堂上讲给大家听。这样,无形中就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联想与想象的素材,让他们对主要人物林冲的成长环境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我又给学生介绍了“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道”“火烧草料场”这三个重点片段,启发学生应用想象,充分联想,让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充分理解正是这三次“官逼”,使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思想被严酷的现实彻底粉碎了,他终于觉醒了,变得刚强、果敢起来,终于走上了与朝廷势不两立的反抗道路。使学生对小说“官逼民反”的鲜明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实现作品的“最后完成”。
综上所述,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思考高效教学的策略,掌握高效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地发展,这样才能构建出开放、有序的高效课堂。
论文作者:冯小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高效论文; 课堂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新课程标准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