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1]2000年在《智能化DER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互连网中进行数据传输存在的问题,闸明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保证数据传输安全制定的抽象文法描述一(ASN.1)和系列编码规则的重要性。理论证明在电子商务体系中使用DER编码,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无误。本文分析了传统DER编码的优缺点,提出了智能化DER编码系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使用C语言设计实现了智能化DER编码系统。 本文提出的智能化DER编码系统模型分为两部分:预处理和编解码。预处理部分分为人工语言描述层、ASN.1文法描述层和模板构造层,通过预处理部分实现了编码系统的智能化,为不熟悉ASN.1和具体编码规则的人员使用DER编码提供了方便。编解码部分分为主控编解码处理层和基本编解码处理层,编解码部分保证了系统的通用性,可以为使用编码系统的人员提供了一对用于编解码的接口。 本文基于提出的智能化DER编码模型,使用C语言设计实现了智能化DER编码系统。详细演绎智能化DER编码模型,为其他高级编程语言实现智能化DER编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同时,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对模板的信息、内存管理和中间数据堆栈等方面有些独到的见解,可以成为其他程序开发人员在解决类似问题的工具。 最后,实践证明本文实现的智能化DER编码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本文又深入探讨了在工业控制的应用,结沦表明智能化DER编码系统在大型应用系统中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郑彩花[2]2002年在《证书与密钥管理DER编解码研究》文中认为证书及密钥管理系统在网络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前景,是解决网络应用和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核心技术。编解码是证书及密钥管理系统中一个底层模块,主要用来为系统提供编解码接口,也即对证书及各种消息类型提供一个收发转换接口。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一个实际的证书及密钥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其DER编解码方法及实现过程,实现了一个基本的面向具体应用的编解码工具。 首先,本文对ASN.1及其各编码方法(DER、CER、BER、PER)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选择DER为实现证书及密钥管理编解码的方法。接着,本文给出编码库的设计方案,并编程实现了编码库,提供给上层应用完整的编解码接口函数。由于原有编码库对应用依赖性强,不易于扩充,本文在总结不足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改进的编解码方法,弥补了原有编码库的不足。改进后的编解码方法与具体应用无关,使整个系统易于扩充。最后,本文分步骤地完成了改进后编解码方法的编程实现,编写了底层编解码共用代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ASN.1基础类型编解码,从而完成了改进后证书及密钥管理系统的编解码。此外,本文还从应用角度对所完成的两种编解码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陈涛[3]2004年在《权限管理基础设施PMI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Internet 之上,一个虚拟的社会正在成熟壮大。网络技术和设施的日臻完善,为这个虚拟社会提供了技术和硬件支撑。随着Internet 的普及,网络应用尤其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开始成为重要的网上活动,网络安全因其在网络应用中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需要在网络中提供和鉴别身份和权限信息,以保证网络交互的安全。然而在网络中的虚拟社会,个人或者机构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权限却并非易事。公钥管理基础设施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模仿现实社会中的第三方认证体系成为网上的第三方认证体系。PKI 以公钥证书为载体,较好地解决了网络中的信任问题,并且可以同时记录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权限信息。然而在PKI 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份和权限有很多不相同的属性,尤其体现在有效期上。权限由于不同的环境会经常变化,而身份则相对固定。将二者绑定到一个证书上不仅不利于对身份和权限的有效管理,而且证书需要频繁更新,也给签证机关带来很大的工作量。PKI 系统中身份的持久性与用户权限的短暂性之间的矛盾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日益显著。2000 年X.509 协议第四版提出的权限管理基础设施PMI(Privileg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以PKI 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RBAC(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为主要技术基础,以属性证书为载体,不但解决了PKI 系统中身份持久性与用户权限短暂性之间的根本矛盾,同时也弥补了RBAC 技术缺乏对权限生命周期管理的缺陷。本文对PMI 的模型、原理和体系结构以及X.509 属性证书框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角色授权模型的PMI 原型——MyPMI 的设计与实现方案,MyPMI 以IETF(Internet 工程任务组)发布的RFC(Request For Comment)规范为设计时基本的指导规范,采取基本遵循RFC 规范中提出的标准,最大限度地缩减PMI 的功能,借鉴实验室已有的比较稳定的PKI 和RBAC 的开发成果和经验,最大限度实现代码重用,尽量减少开发强度和开发量的技术路线,实现了PMI 原型的基本功能,为PMI 的研究和实现提供宝贵的经验。
曹烨[4]2014年在《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也在不断的深入,这其中,计算机与教学相结合而产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得到不断的关注和发展,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计算机智能组卷以及在线考试系统中,应用较广泛的是随机组卷算法,该方法组卷过程随机性强,对试卷难易程度等各项指标的控制能力较差,试卷的稳定性较低,与用户的需求已不相适应。随着对智能组卷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初见将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与组卷问题相结合,并应用与智能组卷策略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以计算机智能组卷及在线考试系统为研究背景,着眼于提高智能组卷系统的组卷速度与组卷质量等问题,深入研究遗传算法在智能组卷系统中的应用。论文的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论述了智能组卷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了智能组卷问题,分析了其数学模型,论述了遗传算法在智能组卷问题中的应用。(2)基于对组卷问题约束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实数矩阵的遗传算法编码方法,该方法可以保存试卷个体的属性值,进而有效增强算法的运算效率。(3)针对在组卷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冲突问题,本文对传统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主要针对遗传算法中的变异算子和杂交算子进行改进,分别提出了基于分段多点的变异策略和杂交策略。(4)针对遗传算法的种群多样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种群初始算法,该方法充分引入了大几率的杂交和变异策略,从而有效提高智能组卷的速度。(5)以微软公司的ASP.NET作为开发工具,选择SQL Server2005作为系统的数据库平台,设计实现了一个智能组卷在线考试系统,对典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进行了论述,采取黑盒测试方法测试了系统的性能。针对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黄发乾[5]2008年在《公交车辆自动定位与智能报站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费效比最显著的途径。作为国内城市交通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智能公交系统,近年来开始出现了许多针对公交车辆智能化的研究与尝试,但目前在公交车定位和报站方面仍存在许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分析了里程表定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站点信标定位优点,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里程表推算站点信标误差修正的定位算法。针对目前公交报站器音质差、播放数据信息修改难问题,提出了MP3/U盘报站器方案。在CC1000无线传感器开发平台上,对节点RSSI参数进行测量并采用最大信号法定点修正定位误差。研究表明该方案可将定位误差限制在15m以内。以AT89C51SND1C高性能单片机为车载单元(OnBoard Unit,OBU)主控制器,利用单片机内置硬件MP3解码器实现MP3格式报站数据播报。选择STC12C54系列单片机作为站台单元(Road Side Unit,RSU)CPU,分析了射频数据收发中接收器字节对齐问题,给出了曼彻斯特编码SPI驱动模式下字节同步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提高无线通信可靠性,研究了无线链路特性,提出了基于MVI(Manchester Violation Indication)的链路质量度量新标准,实验结果表明MVI与PRR之间具有最大-0.94的相关性,得出了在链路质量测量性能上MVI明显优于RSSI、略优于LQI的结论,认为MVI可作为无线链路质量度量的第四个标准。另外,还设计了单片机操作系统A51OS、CRC查表算法等部分内容。
石侠红[6]2010年在《船用柴油机性能数据库开发与故障仿真计算》文中认为随着航运事业的飞速发展,二冲程智能化柴油机将成为未来远洋船舶主要原动力。柴油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我国船舶柴油机的制造水平。本文深入分析了船舶柴油机生产过程的信息化需求,开发了船用柴油机试航离线软件;围绕智能化柴油机建模与仿真,研究了多种故障与热力参数间的关系,为智能化柴油机的监测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用户、功能、数据、流程等方面分析了柴油机性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需求,并根据开发背景和需求确定了系统的开发平台和开发模式。(2)从系统结构、数据库、用户界面、功能实现等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试航离线软件的开发过程。确定了试航离线软件的4层主从数据表、ADO+MIDAS3层数据存取结构、多窗体显示界面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绘图、排放计算及试航报告输出、数据异常报警、离线导入及导出等几大功能的设计思路、代码实现及实现细节。(3)采用基于Windows Socket的网络开发技术,利用自定义的数据传输协议,实现了X3软件平台与离线软件高速稳定的数据通信与交换,从而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数据完整性。(4)以8S60MEC型智能化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利用Boost软件建立了零维数值模型,根据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此的基础上进行了8种故障仿真计算,提取了反映柴油机性能的14个热力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不同故障对热力参数的影响不同,这为建立故障数据库提供了重要依据。
牛庆庆[7]2007年在《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系统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高新技术来系统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系统是ITS的一个子系统,用于采集和分析公交车运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对ITS的特点及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国际上专门开发的适用于ITS领域的短距离通信协议——专用短程通信(DSRC)协议进行了研究,借鉴其系统结构、协议设计方面的思路。以此为基础对智能化城市公交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着重分析了数据控制中心的工作原理,根据应用需求完成了功能设计。智能化城市公交信息系统的关键是无线传输技术,建立了专用的无线通信网传输各公交车采集到的运营数据。根据信道接入方式的不同,设计了轮询呼叫接入和广播呼叫接入两种方式,制定了相应的数据通信协议,并完成了数据控制中心的软件设计。以智能化城市公交信息系统试用阶段的测试数据为参考,从传输时间、系统复杂度、工作效率、误码率、系统容量等方面对轮询呼叫接入方式和广播呼叫接入方式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接入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条件和场合,符合系统设计要求;从性能上看广播呼叫接入方式优于轮询呼叫接入方式。针对系统在轮询呼叫接入和广播呼叫接入方式下存在抗干扰能力不强的问题,研究了采用纠错编码的无线传输技术,对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译码算法进行了具体应用研究,并通过MATLAB对增加纠错编码后的智能化城市公交信息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在智能化城市公交信息系统中增加纠错编码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徐战亚[8]2010年在《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微型嵌入式技术以及微型RTOS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逐步嵌入到各种日常的信息工具之中,并使这些工具更加功能化和智能化;信息技术的重心正在由信息管理与存储转向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与整合、信息的高效利用和信息快速获取等领域。另外,空间信息技术中的诸多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的集成更加密切,定位导航系统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大众化的嵌入式导航系统方面,其功能和和作用已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嵌入式导航系统是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类车载、手持、轻量级娱乐消费产品中,同时也涉及到硬件、操作系统、地图数据服务、导航应用和用户界面的多层次系统。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信息化服务程度的提高,系统所提供的各种综合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在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大量以嵌入式导航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智能交通系统,它们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目前的嵌入式硬件的多样性、操作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现有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中的诸多不足使得嵌入式导航类系统在应用领域上、功能扩展中均出现了较多的限制和约束,故大部分的应用都是由不同的厂商独立开发为主。硬件层和系统层的巨大差异,产品多样化、良莠不齐等现象,使得基于导航的嵌入式应用服务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应用扩展困难。目前的嵌入式导航系统研究主要以硬件厂商和导航电子地图商为主,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导航软件与固定嵌入式硬件平台的捆绑开发,信息服务以导航为主,信息服务数据也主要以国际主流导航电子地图格式为标准,产品性能差异很大,可移植能力弱,软件的扩展性有限。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够进行嵌入式GIS开发和导航应用的开发软件平台,但这些开发平台基本都是以某个具体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或定制系统环境来开发的。目前还缺乏对导航系统进行从底向上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但由于嵌入式导航系统的特殊性,某些高性能算法和数据模型的研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嵌入式导航系统的需求。合理的系统架构设计、空间信息数据的高效组织与设计与嵌入式系统多模块的合理调度等关键技术已经成为嵌入式导航系统的核心基础,跨平台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多引擎的导航内核组织是导航系统快速开发与应用的核心。因此,对嵌入式硬件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对空间数据在嵌入式领域的合理管理与应用,以及多引擎的设计与集成,配合正确的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技术,即构建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是快速进行嵌入式导航系统开发和应用拓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究和设计具备核心导航能力的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解决基于定位导航的嵌入式信息服务领域的空间数据组织管理、硬件平台差异化、行业应用和大众服务拓展性等问题。研究了国内外嵌入式导航系统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模式、可移植软件的开发方法与途径、多引擎的导航模块设计与实现等关键内容。分析了对不同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系统适应性设计;设计了自己的导航电子地图物理存储格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元数据的集成和管理;结合导航核心应用,将定位、路径分析、智能导航等多中应用引擎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实现;利用了增强可扩展的文件访问模块和高效的内存管理模块,配合独立的GUI引擎使得整个导航平台具备了优秀的性能和良好的地图表现力,能够适用于多种行业的应用开发和扩展。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回顾了嵌入式导航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指出了多技术在嵌入式领域的集成和智能化是嵌入式导航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而导航电子地图数据、无线数据传输、行业应用集成和跨平台的开发支持是目前嵌入式导航系统发展的重点。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技术、导航电子地图技术、多引擎技术和导航技术等进行分析讨论,指出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的可行性。并结合空间信息服务的特征,国内外的行业应用的需求,甚至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在目前和未来信息化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比较分析了嵌入式导航系统的应用模型,讨论了嵌入式导航平台的核心模块组成,从GIS角度导航数据的组织和管理进行分析,总结了嵌入式导航地图数据的逻辑分类、管理、空间索引、路径分析、路径导航、地图显示等内容,给出了嵌入式导航系统的层次模型。为实现系统的跨平台,给出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的主要特征,并对相关的关键技术做了讨论,采用对硬件层和操作系统层进行抽象的方法实现了导航平台的功能模块与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无关性设计。同时,对导航电子地图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其道路模型、物理存储格式和多元数据的组织管理;根据自己所设计的导航电子地图,对系统的多引擎结构进行设计,将GUI、路网分析、定位导航、无线通信等关键模块在平台中的组织和使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的完整架构。(3)利用抽象层设计技术,将嵌入式导航平台与嵌入式硬件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完整集成,利用硬件抽象层技术实现硬件平台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隔离,利用操作系统抽象层将导航平台与嵌入式操作系统相隔离。讨论了抽象层设计中所要涉及的消息的抽象设计、文件接口设计等内容,着重对GUI视窗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分析,利用GAL和IAL,结合对消息和窗口的分层管理机制,设计了类Windows的独立视窗系统。通过对上述部分的分析和设计,为平台设计了完整的可移植抽象层,为跨平台的软件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从导航和应用角度讨论了导航电子地图应该遵循的原则,结合数据的管理,对大图幅的地图管理和无缝拼接技术进行讨论,从空间数据的管理角度对导航系统中的各种数据组织与协同调度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能够满足导航应用和信息服务扩展的数据组织模式。通过将数据按照统一格网索引组织,在不同的比例尺层中放置不同的数据,按照既定的比例尺规则,实现了连续地图操作时的连贯浏览,同时,对每个格网的数据采用分包策略组织,并进行集中存储,根据道路的拓扑结构,将分割后的道路段连接,构建IDT表,实现了矢量数据的无损存储压缩。在此基础上,对主流导航数据的物理存储格式进行讨论,从物理存储的角度,对物理文件的存储模型进行设计,并结合嵌入式设备的特征,对数据的压缩给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利用简化结构、比特位存储及分块压缩等三个步骤,使得产生的导航地图数据可以满足导航大众应用的需求,在数据量上,在数据的存储信息等方面都能很好地对导航进行支持。(5)对导航平台中的多引擎结构进行设计,给出了合理的设计模型。基于Framebuffer的GDI显示引擎实现了优秀的可视化地图表现能力,配合自己独立的GUI视窗系统,能够高性能地进行各种定制的信息显示。文件访问调度引擎为导航各个模块的高效提供各种数据,保证了各模块的高速运转和服务。内存管理引擎中多种管理模型的使用,实现了小内存、低访问量、高命中率等优良特性,使得平台在不同硬件参数的机器上都能够优秀的性能表现。定位导航引擎在GPS信号的组织管理上、导航中的不同场景中的业务设计上,其信号解析模块、路径分析模块、地图匹配模块都很好地满足了实际的定位导航的需求,在实际的路测中,也达到了很好的目标。经过认真设计的多引擎导航平台结构,是利用多种管理模型和组织模型的结果,它本身具备分层和模块结构使得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业务需求,也能够提供各种定制的应用,更能够在不同的行业进行业务拓展,因此,它是导航平台的业务核心,是平台的强健支撑。(6)研究实现了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几个应用系统的开发验证了平台在可移植性、良好的多元数据组织与存储、多引擎的导航结构等方面具有的良好性能,另外,系统中不同的应用开发和无线网络通信的整合验证了平台具备的优秀扩展能力和可开发能力。验证了平台所具备的优秀性能和高适应能力。
文坤[9]2006年在《野外条件下远距离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视频监控技术在工业、商业和军事等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用途。近几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也取得了质的飞跃,从早期的模拟监控时代进入了数字监控时代,监控产品也正经历着从模拟化向数字化、网络化和嵌入化的革命。 本文通过对MPEG-4标准、基于ARM芯片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和xDSL接入等技术的研究,结合部队在野战条件下的通信指挥需求和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远距离的视频监控系统。 此系统应用在野外环境下,它以通信兵架设的背负线(铜芯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用宽带接入设备构架成网络传输平台,实现远距离(5公里以上)的数字视频监控。这种灵活的组网方式适合部队野战条件下通信的需要。 其终端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并且对视频的处理使用硬件实现法,采用专用MPEG-4芯片按即定格式压缩视频,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且便于携带和开设。这种压缩解压缩技术,对传输速率要求较灵活,除了能实现高清晰度的视频压缩,也可以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数据压缩,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MPEG-4的实时视频传输控制方案,它用RTP协议对MPEG-4视频流数据封装,充分利用RTP/RTCP协议原理,设计了一种自适应传输控制模型。此模型采用基于RTP/RTCP的端到端反馈拥塞控制发送端输出码率,无须网络交换节点参与,只在端系统进行,使整个传输过程即能充分利用带宽又不引起网络拥塞,从而减小时延,降低丢包率。在低比特率和变化的网络状况下用户端可以获得良好视觉质量并能充分利用带宽。 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的是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模型,通过Winsock编程方法和多线程机制实现了数据流的网络传输。WinSoek作为一种标准API,允许两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或进程在同一台机器上通过TCP/IP等普通网络协议建立网络通信,可以运行于许多操作系统平台之上。而多线程机制的使用,使得应用程序的编码、传输、解码同时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图像传输效率。 此外,系统采用DirectShow SDK技术开发了网络接收Filter,构建完整的用于MPEG-4解码的Filter Graph,实现对网络远端音视频的接收和实时播放。DirectShow
沈立峰[10]2016年在《中小型医院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软件在生活与日常管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本人回顾了经手的业务客户,通过对比,发现医院的智能化信息系统在实践和应用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本人翻阅了大量资料,对长春市的中小型医院进行了走访,通过本人的工作关系与部分设计方、实现方进行了沟通。综合了目前省内中小型医院发展的现状,本人决定对中小型医院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本次设计诣在为中小型医院的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和决策信息,并且能够为决策者及时调整各种人员和物资的安排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同时,从根本上改变管理者决策方式和手段。而且,能够自动进行医院及事务方面的各种统计和计算,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以缩短决策周期。其关键点还在于目前民营医院较多,减少其资金占用,保证合理的供应,取得比较直接的经济效益、合理的投入产出比。本次论文介绍了设计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设计前的分析,表达了基本设计思路,然后进行了整体的架构设计,最后进行了软件的调试,得出了结论及心得。所遵循的原则是保证应用的广泛性、实用性及安全性。本次设计采用了SOA分析与设计方法,根据医院信息化基础架构图,得出了设计思想。然后就医药门户的建立,医院即时通讯工具的配置,数据中心平台的设置,移动设备平台的构建,都进行了初步的说明。还就HIS系统的各分系统,进行了拆解分析。同时,还就体检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MR,医学影像系统PACS,临床路径管理系统CPMS,供应室管理子系统,排队叫号系统,院区OA等分别进行了论述。最后,通过以挂号窗口为例,进行了数据模型的设计,进行了程序的调试,最后得出了本次论文的结论:资金的匮乏,为当下中小型医院当下信息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瓶颈。提供一整套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标准化系统方案,实现当下及未来需求的扩展接口,构建合理系统架构,势在必行。本次设计的HIS系统,在两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两千平)进行了测试。人员架构的缺失,仍是应用的障碍。简化操作人员数量,减少操作流程,为中小型医院智能化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特点。并且,得出了本次设计的不足:但资金的缺失与人员的配备,仍为中小型医院信息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次设计虽然在架构上尽量做到了精简,但在实施起来,仍然非常困难。农合医保等第三方外部数据接口有待于统一化,此类高收费部分为数据的无缝链接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1]. 智能化DER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婷. 北京化工大学. 2000
[2]. 证书与密钥管理DER编解码研究[D]. 郑彩花. 西南交通大学. 2002
[3]. 权限管理基础设施PMI的设计与实现[D]. 陈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04
[4].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4
[5]. 公交车辆自动定位与智能报站系统研究[D]. 黄发乾.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6]. 船用柴油机性能数据库开发与故障仿真计算[D]. 石侠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7]. 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系统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D]. 牛庆庆. 同济大学. 2007
[8]. 可移植嵌入式导航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徐战亚. 中国地质大学. 2010
[9]. 野外条件下远距离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文坤. 山东大学. 2006
[10]. 中小型医院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沈立峰. 吉林大学. 2016
标签:互联网技术论文; 嵌入式软件论文; 嵌入式开发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网络编码论文; 信息存储论文; 嵌入式系统设计论文; 嵌入式计算机论文; 定位设计论文; 智能硬件论文; 编码转换论文; 智能化技术论文; 网络硬件论文; 遗传算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