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众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人们的重视,主要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能够有效调节城市与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对于现在的城镇化建设非常重要。本文就是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特点以及文化特色等情况,对增强园林景观设计生态性的措施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此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建设城市。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文化
【引言】
我国城市化推行逐渐加快,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上升,在物质需求已经被满足的情况下,市民对精神文明生活的要求就更高。那么,怎样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呢?这就要依靠城市中的绿化建设,直接影响了这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城镇园林绿化施工中,我们主要推行进行大力植树,希望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没有注重与生态发展与文化进步相关规律原则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了大量财力物力浪费,却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绿化效果,园林绿化中提高植树的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含义
城市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对现有地形进行改造,增加植被的覆盖量,同时应该还具有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目前,园林城市符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增加的现状,它是在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结合上发展起来的,与城市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城市园林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市的发展,美化城市,改善环境,使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保持生态良好平衡。规划中园林城市最高目标是达到“城中有森林,林中有城市”,城市与绿化之间相互渗透,和谐作用,推动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各方面向园林绿化方面倾斜关注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以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全面兼顾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微妙联系,提高环境质量,提升市民的居住环境水平。从而培养园林城市的特色文化,推动特有的地域人文精神发展,传承优良传统,结合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
二、园林绿化生态与文化发展基本原则
(一)绿化要坚持生态平衡原则
在生态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群种之间,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等过程,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一个高度适应、协调统一的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建立大型工厂、扩建商场等方式,使得经济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城市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恶化等。因此,面对当前比较严峻的城市生态问题,多地都开始意识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纷纷采取措施,增加绿地面积、合理规划小区绿化,以此保持城市景观的生态性。
(二)遵守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的考虑到该区域内物种的生态稳定,特别注意生物的多样性。因为园林景观设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以物种多样性为基础的,因此我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土壤等特点,不仅要选择一些优良树种,而且还要不断引进一些容易栽培的品种,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三)文化发展原则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这此标准下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在现行园林绿化要与当地文化环境特点相结合,考虑周全,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当地文化发展的人文条件。从本质上讲是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探究,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的进行绿化,从而更好的发挥园林绿化的施工功效,造福百姓。
园林设计工程要体现一个整体性,根据地理、地貌、人文风貌设计,园林设计的整体性,主要是强调植物、布局、环境的协调性,使发挥各个要素之间真正的艺术价值。再次考虑其环保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考虑独特、华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要考虑其实用性,因为园林的设计就是为了带给人们心灵放松、心情舒畅的美好感受。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方方面面考虑这些诸多因素,趋利避害,节省园林设计的成本,发挥更多实用的价值。园林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它还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知识。目前丰富园林的文化底蕴,是保证园林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将会成为园林设计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它影响园林艺术水平的高低。
三、相关的城市园林绿化举措
(一)将生态效应和人文景观相结合
我们普通人都有这样的观念,园林景观设计就是要唯美,设计的非常漂亮,而这也确实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要求。但是,在对区域景观进行设计时,生态效应是非常重要的,要特别重视生态效应与人文景观的相结合,要使得该物种能够跟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甚至渗透。在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如何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人们做任何事的终极目标,这种理念也对我国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无限接近”。这就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者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融合节约型设计理念,将人、资源、自然三者合理分配,在充分整合资源的过程中,让资源营造出的景观中的人可以无限度地接近大自然,从而设计出更加生态化的园林景观。
(二)秉持节约理念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满足了生态性这个基础后,还要重视节约资源,重点是节约水资源。我们都知道,园林景观建好后,在后期维护时,灌溉就成了水资源消耗较多的项目。为了节约水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灌溉,根据不同物种对水资源消耗的不同,科学安排。据了解,园林中的草木、灌木以及乔木都是水消耗非常多植物,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我们要尽量减少草坪等耗水植物的覆盖率,学习国外先进的灌溉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三)兼顾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的设计者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使用水资源这一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建构符合当地人审美诉求的园林景观。比如参与北方某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到北方降水普遍稀少,水资源与南方比起来相对匮乏的现状,在进行水景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将节约、循环等用水理念融合在自己的整个设计过程之中,同时,设计者可以结合当地城市发展规划的理念,设计出符合整个城市规划需要的园林景观设计。这样,设计出的园林景观在净化当地环境的过程,也满足了人们日常的休闲和审美需求,也使得当地的水资源在节约的理念中发挥了自己最有利的价值。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时代来临,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变化,人们更加注重高品质的生活和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园林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园林景观设计是个长远的、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利益,而要从全局统筹,考虑长远,在坚持生态性的原则基础上,实现美观的要求,因此,园林一方面满足观赏者美观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浓厚的人文价值。本文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希望对以后的园林景观设计能有一些指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菊娣.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环境及文化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16,(10):203.
[2]熊华萍. “生态园林城市”导向下福州市园林绿地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3]张思凝. 现代园林苗圃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5.
[4]宋建春. 传承岭南文化 打造宜居生态城市 深圳园林绿化的实践与探索[J]. 风景园林,2012,(06):91-94.
[5]冒海清.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的继承和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6]鲁先双,刘付文. 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生态文化性思考[J]. 江苏林业科技,2004,(04):53-54+57.
论文作者:施俊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水资源论文; 文化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