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游戏活动;开展途径;
前言:新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充分借助各种资源,不断扩大幼儿的学习空间,为幼儿发展和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各种电子游戏充斥着幼儿生活的今天,跳皮筋、打陀螺、踢毽子等老一辈人熟悉的游戏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些民间游戏充满着强雷的生活气息,其诙谐自然、内容丰富,兼具着趣味性与教育性,当对幼儿来说却是即新奇又陌生。对此,需要教师积极挖掘可以利用的游戏资源,将民间游戏积极渗透到幼儿教育当中,以此推动幼儿动作发展、语言表达、合作交往、情感交流等综合发展,使幼儿课程的文化品质得到显著的提升。
一、在幼儿的主题活动中引入民间游戏
对舞龙来说,其是集音乐、舞蹈、杂技等为一体的一种具有特色的传统活动,除了能够强身健体之外,还有较强的欣赏价值。在幼儿教育当中,教师可以将舞龙融入到幼儿的主题活动当中,从而不仅够强化幼儿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够使传统文化得到弘扬。所以,教师可以将舞龙作为中心开发并带领幼儿开展主题活动[1]。
首先,语言活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解《舞龙传说》这一故事,使幼儿能够认识到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神圣的图腾,而舞龙则是传统节日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使幼儿对民族文化形成一定的认同感;其次,欣赏活动。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播放舞龙表演的相关视频,让幼儿切身感受舞龙时热烈的气氛,以此带动其学习热情。再次,手工活动。当幼儿经过头两项活动之后,其会对舞龙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手工素材,引导并鼓励幼儿亲自动手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制作舞龙头饰。再次,音乐活动。可以将“金蛇狂舞”作为背景音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在音乐中表演,以此让幼儿感受舞龙的乐趣,促进其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最后,体育活动。教师可以让幼儿配合鼓点,尝试双臂摆动龙头的动作,然后逐渐增加难度,从双人配合不断提升人数,到最后能够细条舞动整条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引入民间游戏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幼儿活动益智区适当安排一些智力游戏,如翻绳、七巧板以及一些棋盘游戏。幼儿需要不断尝试、积极思考并发挥自身才智才能够有效进行游戏,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对其耐心、细心等都有一等的培养,使幼儿形成不断探究、勇于尝试、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
另一方面,教师在幼儿美工区设置民间游戏[2]。美工区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对此教师可以在美工区内放置一些泥塑、剪纸、木雕等素材,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其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创作。教师还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区,让每个孩子的作品都能够得到展示,并鼓励幼儿组织语言对作品进行讲解,这样不单单能够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发展期艺术素养。
三、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引入民间游戏
幼儿一天的活动皆为课程。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以免因环节转换不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等待和时间浪费。可见,教师应该注重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穿插民间游戏[3]。
早上幼儿入园期间,许多幼儿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这时,需要教师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气氛,同时建立民间游戏间,将七巧板、挑小棒等素材放置其中。民间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发展,且对空间要求低、运动量小,非常适合幼儿入园时应用。
餐前餐后,由于幼儿进餐速度不同,教师除了可以让进餐快的幼儿担当小助手之外,还可以组织其开展一些小游戏,如泥塑、折纸等,这些游戏运动量非常小,且不会致使幼儿情绪波动,免去幼儿无聊的等待。
离园时,一些家长因工作原因无法及时接走幼儿,极易导致幼儿情绪波动。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集体性活动,如老鹰抓小鸡、跳大绳等,以此不仅能够避免幼儿消极等待,同时也能够缓解幼儿紧张、焦虑的情绪,更能够增强其合作意识、集体意识等。
结论:综上所述,近年来,幼儿教育逐渐得到了幼儿园与家长的重视,民间游戏以其众多优势广泛应用在幼儿教育当中,其不单单有助于幼儿学习,同时更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身体素养。通过将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主题活动中、区域活动中以及生活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出民间游戏的价值,可以有效带动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玉莲.探析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6):176.
[2]班仕义,陈贵平.民间游戏进入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困境与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6):81-82.
[3]骆露,皮梦君.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256-257.
论文作者:杨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幼儿论文; 游戏论文; 民间论文; 舞龙论文; 教师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活动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