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朝琼
(贵州省平塘县人民医院 5583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311-02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本病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
1.临床资料
我院于2012年元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胆囊炎患者8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6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患者均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肩胛部,同时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入院后,经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等全身支持疗法,选用对革兰氏阴性、阳性细菌及厌氧菌均有作用的广谱抗菌素联合用药,使用维生素K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限制脂类饮食,服用消炎利胆药和中药饮片等治疗后,患者述自觉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典型病例1:患者,女性,58岁,农民。述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上腹疼痛,放射至右肩及肩胛部,恶心欲呕,曾以“胆囊炎”在院外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好转,但反复发作,3d前又出现右上腹疼痛,在院外治疗未见好转,于2012年02月31日9时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测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神情合作,呈慢性病容,B超提示:急性胆囊炎。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抗炎、止痛、补液、服中药等对症处理,作入院宣教,给予生活、用药、饮食等指导。经5天系统治疗后,患者述自觉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典型病例2:患者男性,70岁,农民。述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尤以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明显,同时伴有食欲不振,厌食。感口苦。B超提示:“胆囊炎”。于2014年04月06日13时由家人扶入病房,测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呈急性痛苦面容,神萎合作。入院后遵医嘱予以抗炎、止痛、暂禁食、补液、服中药等对症处理。作入院宣教,同时给予生活、饮食、用药等指导。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5天后,感自觉症状较前好转,要求出院,遵医嘱给予办理,并进行出院指导。
2.合理膳食
2.1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禁食,使胆囊得到休息,以缓解疼痛,可遵医嘱静脉补充各种营养,多饮水,特别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类及蛋类,动物脑、肝、肾、鱼子、肉汤及酒类、辛辣品等刺激性食物,浓烈的调味品、产气食品等,因上述食物可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驰,造成胆汁流出,从而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进食应限于低脂肪、低蛋白、低胆固醇、少量易消化少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蔬菜等。总之,慢性胆囊炎患者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消淡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蜂蜜、白糖、藕粉、土豆、苹果、梨等以促进肝糖原生成与供给充足的热量,每日给予碳水化合物350~450g,但对肥胖及伴有冠心病或高血脂患者,应注意限制主食和甜食及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以控制热量。
2.3 胆囊炎患者饮食要有规律,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5~7餐为宜,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但不宜过饱(7~8分饱为宜),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脂肪总量以20-30g/d为宜,并把这些脂肪总量分在各餐中,忌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脑、肝、肾及鱼子等,平日可多食用些鱼类食物,因鱼油中含大量多烯酸,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蛋白质食用要适量,每日50~70g,足量的蛋白质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但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利于胆囊组织的修复。
2.4 充足的维生素,多供给富含维生素A、B族及维生素C的食物,如桔子、苹果、西红柿等水果及含粗纤维的蔬菜,若不足时可用维生素制剂补充,并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ml以上,以稀释胆汁浓度,同时避免便秘的发生。
2.5 在烹调方法上,多采用炖、烩、煮、蒸、氽等,忌用油煎、炸、炒等烹制方法,因其含油量大,能引起反射性胆道痉挛,以致胆道疼痛。
3.护理
胆囊炎疾病的护理是胆囊炎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合理膳食,适当锻炼,调整情绪对胆囊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胆囊炎的复发,加速疾病痊愈,预防急性发作至关重要。
3.1 饮食指导
3.1.1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在消炎治疗的同时,应采取禁食措施,当症状缓解后可食豆浆、果子汁、青菜汁、浓米汤等高汤流质饮食。慢性胆囊炎患者可食瘦肉、鸡肉、鱼肉及蔬菜、水果泥等低脂肪、低胆固醇半流质食物,同时应多饮水、促进胆汁排出。
3.1.2早餐一定要吃好:长期不吃早餐是导致胆囊疾病的重要原因。不吃早餐导致空腹时间过长,而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胆汁中胆酸的含量随之减少,胆汁中的胆固醇就会处于饱和状态,使胆固醇在胆囊中沉积.形成结晶。使胆固醇结石越结越大。如果坚持吃早餐,可促进胆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贮存胆汁的黏滞度,降低患胆石症的危险性。
3.1.3少吃多餐不过饱: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不宜饮食过饱。尤其不可暴饮暴食,因为饱餐和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胆囊强烈收缩,可诱发炎症和绞痛。最好的办法是每2―3小时进食1次,量不宜多,关键是少量多次,以促进胆汁分泌。尤其是晚餐宜七分饱,就是离开餐桌时还有食欲。
3.1.4饮食清淡易消化:过食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胆固醇沉淀而形成结石。还有,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改变胆汁成分,使胆固醇与胆色素含量增加,脂肪代谢也易发生紊乱,胆汁浓缩,胆囊收缩功能降低,更容易形成结石。
3.1.5大量饮水助排泄:每天应保证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约7~8杯),以稀释胆汁。饮水以白开水为好,还可适量吃一些米汤、稀粥、藕粉、豆浆等清淡的饮料和食品,以降低胆汁的黏滞度,促进胆汁分泌和顺利排泄。尤其要注意少喝浓咖啡、浓茶和含糖饮料。
3.1.6保“胆”食物可多吃:鱼类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中性类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膳食中应增加鱼类的摄入;豆腐及少油的豆制品中含有大豆磷脂,具有很好的消石作用;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荞麦等,都可以促进胆汁排泄;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损失。
3.2 工作活动指导
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是必要的,慢性期可根据病性的轻重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但不可过量,因为大量活动造成的疲劳是临床上胆囊炎发作的常见原因,且活动量大、消耗多、需补充高能的食物,这样又会大大增加胆囊的负担,对于恢复期病性较轻的胆囊炎患者来说,进行一些简单、轻松的工作或活动量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做广播体操等等,而且这样还可以增加胆囊的收缩力,防止胆汁在胆囊内的瘀积。
3.3 对症治疗
如病人腹痛时,遵医嘱用止痛药,还可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在病处作热敷,有止痛作用,对伴有发烧者,除可用西药降温外,还可采用物理降温,加速散热。
3.4 情绪护理
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郁滞是导致胆囊炎的一个主要因素,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人的气体通畅,气血调和,肝的疏泄正常,有利于胆囊炎患者的康复。
4.健康教育
4.1 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4.2 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4.3 已经证明有胆结石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
4.4 当有肠虫(主要为蛔虫)时,及时应用驱虫药物,用量要足,以防用药不足,蛔虫活跃易钻入胆道,造成阻塞,引起胆囊炎。
4.5 当炎症出现时,及时应用有效的抗菌素。
论文作者:邹朝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胆囊炎论文; 胆汁论文; 胆囊论文; 患者论文; 食物论文; 胆固醇论文; 碳水化合物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