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贯彻党的路线看作风建设--访国家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科扬同志_党的作风论文

从贯彻党的路线看作风建设--访国家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科扬同志_党的作风论文

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高度看待作风建设——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同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建设论文,研究会论文,副会长论文,贯彻执行论文,作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党建研究会2001年课题调研情况交流会在我省昆山市召开期间,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科扬同志。郑主任虽风尘仆仆,一路劳顿,与我们也是素昧平生,但还是如约于10月26日晚,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记者: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后时隔两个多月,中央召开十五届六中全会,专门就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您认为有何现实背景?“三个代表”与作风建设又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

郑科扬: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着重解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问题,要求全党在抓党的建设上把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的全会专门就作风建设作出一个全面的决定,要求全党贯彻执行,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还是第一次。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突出强调抓作风建设,并专门作出决定来推动作风建设?我以为,大背景是江总书记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党要深入全面地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思想内涵,且要付诸实践,必须要有好的作风。作风好,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就有把握;作风不好,“三个代表”一个代表也做不好。现在强调作风建设,并不是说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转到作风建设,这恰恰是深入学习、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本身所要求的。如果把“三个代表”的学习当作一个口号,而不是作为实践的要求,或者认为“三个代表”与作风建设关系不大,这就错了。所以,我理解,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来抓作风建设,用作风建设的成效保证“三个代表”要求的贯彻落实,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仔细看看《决定》的内容,哪一条都与“三个代表”密切相关。比如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懂得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怎么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怎么去把握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新进展、新趋势,如果思想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工作凭热情、搞盲目性,就很难做到“三个代表”;同样,如果作风不好,或者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对现阶段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形势缺乏了解,什么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什么是进步的,什么是腐朽的,头脑不清醒,怎么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作风不好,工作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怎么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再比如,《决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坚持的正是“三个代表”所要求的,要反对的恰恰是阻碍“三个代表”落实的。所以,我们不能把作风建设当作一般问题,它和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相关联的,要真正落实“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解决作风问题绝对不行,而失去先进性,对共产党来讲,是十分危险的。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讲过“要从贯彻党的路线的高度来看待作风建设”,为什么要这么说?

郑科扬:是的。我提出,要从贯彻党的路线的高度来看待作风建设,通过作风建设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决定》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是很全面的,它涵盖了作风建设的全部内容。之所以要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因为这些问题既阻碍了“三个代表”的落实,也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身就是体现“三个代表”要求的,从基本路线到工作方针,以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一些重大决策都是这样。我们不能脱离正在做的事情抓作风建设,如果就作风谈作风,离开路线方针政策,离开中心工作,就没法谈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记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您能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吗?

郑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个要害的问题,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所谓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看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经实践检验的真理。但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不要一说继承,就好像没有发展,一说坚持,就好像不能发展。新的情况需要我们认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解答,群众的实践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理论思考和深化,这一切都需要全党从实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当然,理论本身没有什么不好,条条总是有的,几条原则总是有的,但是,搞教条主义总是不行的,轻视理论,就会犯经验主义;凭热情干事,就会掌握不了大局,应付不了复杂局面,经不起困难的考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什么,就是总书记讲的三个方面: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不坚持,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第二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我觉得,现在对广大党员干部要重新进行教育,好多同志不懂这些,有的也只是记得一些词句,这就导致在工作方法上有时出现片面化、绝对化、形而上学的倾向。比如说,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立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老是做不到,这就是思想方法问题。再比如,历史唯物主义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些同志把握不准,认为自己创造了一切。上任一段时间后,对自己做的事情如数家珍,口头上讲,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其实他脑子里想的根本不是这样。结果与班子成员搞不好团结,在群众中影响也不好,新的东西他不认识,对群众的创造他熟视无睹,不感兴趣。第三是要坚持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什么,就是人类社会总是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实现共产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江总书记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多次提出要正确认识、妥善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懂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点,总书记在“七一”讲话谈到生产力时,有一段话非常精辟。他告诉我们要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因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不是生产力。我们之所以要搞社会主义,就在于社会主义可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的生产力,这是根本性的优越性。对这个问题,我们把握得越好,越自觉,执政水平就会越高,领导水平也就会越高。

记者: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句话我们又如何理解?

郑科扬:群众路线问题,是“三个代表”的核心,也是抓作风建设的核心。现在干部中的不良作风集中反映在干群关系上。工作搞得好,也一定与干群关系处理得好有关。共产党执政为我们服务于人民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但由于共产党长期执政,也使我们面临脱离群众的危险变得非常现实。在江苏这个地方,可能不是太明显,但也有突出的地方。假如我们把工人和农民中发生的一些群体事件,拿来做个案分析,就反映出危险性很大。应该说,人民是拥护共产党的,因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二十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们工作作风上存在一定问题,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同志发生伤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也不算少啊。问题出就出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虚报浮夸、以权谋私和贪图享乐等不良作风的盛行上,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党就无法做到“三个代表”。现在的许多干部是在和平环境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缺少艰苦环境的磨炼和锻造,你跟他讲,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他感觉不到,有的口头上虽然也讲,但心里却不以为然,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此以往,将危及到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危及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直接影响到干部自身的成长。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一新的要求,您认为提出这一要求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郑科扬:要解决好作风问题,除了教育、制度以外,一定要有组织保证,这主要体现在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上。《决定》提出“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一新的要求,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在选贤任能问题上,把作风建设摆上位置,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小事,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导向,不在于选一个人,而在于告诉大家要注意作风建设,想进步吗,作风上就要做一些改进。现在,不正之风妨碍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即使是好的制度建立起来,作风不好,他会想方设法把制度变成一种形式,变成一个过程,看起来都按程序办了,实际上他是按他的一套行事。中央提出这个要求,既是对各级组织部门提的,也是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提的。有些领导干部把干部的选拔任用当成自己的财富,考虑得比较多的是人选是否有利于自己,即使多数人不同意,他也会想办法通过,哪怕不惜采取突然袭击的办法,这些都值得我们注意。

标签:;  ;  ;  

从贯彻党的路线看作风建设--访国家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科扬同志_党的作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