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完全依靠施工单位的力量,业主作为项目管理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安全管理,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共同抓好安全管理,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本文对业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业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是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必须依靠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必须学会创新,与时俱进,严格把关建设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现场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做到安全第一、文明生产。
1 业主积极参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是多方面的管理。需要参建各方均加入管理队伍中来,各负其责,综合治理,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承包商、分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和建设单位等对工程建设都应该负有各自的安全责任,积极参与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多年来,作为项目管理者的主体,业主大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在安全管理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没有尽到作为管理者应为建筑安全所负的责任。大部分业主认为,工程招标给承包商、把工程监督工作委托给监理单位后,自己越少参与越好。其实并非如此,业主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在“小监理,大业主”的工程中,业主本身就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他们的积极参与,更能给安全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建设单位即业主往往是连接项目参与各方的纽带,业主在项目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积极地参与安全管理能够为其自身和在建工程项目带来众多的收益。
一是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二是防止人员伤亡。
三是施工环境得到改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四是有利于工期得到保证。
五是避免出现负面的公众效应。
六是减少政府部门对项目的干预。
2 业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重视各方安全保证体系建设
(1)完善业主的安全保证体系
作为业主,首先必须遵守“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根据在建项目特点,要有一套完善并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的安全保障体系,这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对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管理的依据。体系建设本身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制定安全目标、方针、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建档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同时还需要获得国家的各种认证许可。所以说,业主的安全保证体系决定着工程建设的受控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永远没有一份完美的管理体系,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正是在长期的管理和实践工作中逐步完善和发展体系建设。
(2)监督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完善其安全保证体系
对于每一个工程项目来说都有其控制难点和自身的特点,对于这种情况,作为业主,应该严格地审核其体系建设的情况,还要督促其完善体系建设的工作。同时,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依据每个项目的特点来做出有确定目的性的安全保证体系。这是因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安保体系是管理的依据,依据体系要求履行好相应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凡事都有目标和根据才能保证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施工。
2.2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投入
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力度,需要以较大安全管理投入作为基础。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安全意识培训是不可改名的,这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着重大作用。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当中,有部分安全事故是由于施工场地中安全设施装备不足,另外也有一些事故是因为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之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加大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采购合理的施工安全基础设施,利用有效的机会对施工者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只有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施工安全。其次,面对建筑工程行业的不良竞争,一部分建筑项目的中标价格过低,这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资金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正视个人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最大限度上支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3 严格执行合理工期,科学管理,不搞突击生产,做到忙而不乱
工程建设的施工初期,桩机施工多,桩孔未浇筑前有坠落伤人的隐患;基坑开挖多,坑壁容易发生坍塌伤人;施工机械如桩机等设备检测报告未下就开始运行,临时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作业人员违规等现象时有发生。工程建设的后期,土建、结构、机电、强弱电、装修、绿化、道路等各工种同时交叉作业,安全隐患极大。
项目业主开工前结合工程实际,科学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排定合理工期,昭示各参建单位及部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如材料供应、设备供应、人力、资金,确保进度节点的安全实现。
2.4 认真、严格、及时组织重大施工方案、重大安全技术措施、重大机械设备进场的审查
施工单位应当针对下列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同时,进入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和吊装、提升机械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编制的各类专项方案,必须经监理和业主审核后实施,将施工方案审批制度落到实处。
2.5 加强施工巡逻,建立现场紧急预案
在施工现场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应急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小组成员并细分责任,在施工现场张贴小组成员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一旦出现安全意外事故,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紧急处理。同时,施工现场应该配备各类应急救援物质以及相关设备,能在事故发生的最近时间内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在施工现场应该加强巡逻,相关安全人员应该随时随地的了解施工动态,适时检查工地上的各种防范措施是否照章进行,监督施工单位是否及时的对施工现场的操作设备进行日常维修与养护,第一时间内发现安全隐患,并将这种隐患及时进行排除。一旦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一定要当场立即指出,找出原因,勒令整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陈伟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2).
[2]丘雄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3]陈家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3).
[4]石海霞,王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7).
论文作者:丁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业主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