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企业“空心化”及其化解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实体论文,路径论文,空心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增长减缓的背景下,我国实体企业发展受到成本上涨、技术瓶颈和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相继出现一些企业放弃主业、避实就虚、转移阵地等情况。随着实体企业资本不断向金融、房地产等热门行业的转移,实体企业空心化形势日趋严峻。实体企业空心化对区域经济和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因而不断受到各级政府管理者和学者的高度关注。2012年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①同样,学界也在高度关注实体企业空心化问题。刘重认为我国存在经济高速增长与“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高度不平衡的矛盾情况,导致国内许多战略性的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依然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从而导致实体产业“技术空心化”;王腾宁以汽车产业为例,分析了“市场换技术”策略的失败和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和资本的空心化问题。究其原因,陈元朝、林忠礼等认为是实体企业比较优势的丧失和产业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董杰则认为资产泡沫化是主要因素,何练、刘先雨、姜益兵、隋慧杰等则认为导致沿海地区实体企业空心化主要与成本要素上升、利润空间下降、融资困境、产能过剩和技术落后有关。因此在金融危机对全球影响趋弱的背景下,全面思考如何解决危机过后实体企业空心化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根据我国实体经济的特征和发展过程,全面系统分析实体企业空心化的背景和形成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为实体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一、实体企业空心化及其类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一些问题,难以应对全球经济波动的干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体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陷入发展困境,进而出现实体企业快速空心化之势。目前,我国实体企业空心化主要存在技术、资本、利润、主业和区域空心化等类型。
(一)技术型空心化
在全球化过程中,后发国家利用先发国家的先进技术发展制造业,并在技术引进中不断模仿和创新,逐渐接轨世界技术潮流。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都经历了这一过程,并成功实现了科技振兴,逐步摆脱对国外的技术依赖。对于中国大陆而言,改革开放后引进了大量资金,促进了中国出口加工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但是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不足,或是单纯的引进技术,并未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改造和创新,中国企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技术引进陷阱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制造业出现了对某些科技强国和大型跨国公司的严重依赖,比如大众、丰田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技术垄断、微软对电脑芯片技术的垄断等。我国家电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9.1%,却仅有2.89%为自主品牌,其他行业也大量存在国外技术的侵占现象。据分析,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一直在40%以上(见表1)。
我国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产值占全球20%左右,但是低技术水平的加工、代工占了很大比例。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采用“市场换技术”的路径,希望提升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时至今日,我国制造业的技术研发并没有真正实现本土化,尖端科技依然受制于发达国家。从2001年至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据可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较小,且80%以上属于缺乏核心技术、低技术加工贸易型的贴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内资企业占比不足20%(见表1)。与此同时,我国市场中68%的轿车、70%的电梯、64%的彩色显
(二)资本型空心化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摆脱资金瓶颈,通过“三资企业”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本。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我国累计吸收外资达到1.05万亿美元,并呈逐年递增之势。2011年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已达1176.98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见图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引进外资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新的外资进入方式有并购、投资性公司、外商投资股份公司、BOT等。以汽车工业为例,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上海大众汽车则是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投资40%、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0%筹建,其他品牌汽车如南京菲亚特、华晨宝马、东风日产等公司,外资投资比例均为50%(见表2)。这类合资的汽车公司在建立之初,外资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其后,通过兼并、重新认购等手段,外资不断提升其控股比例。虽然这种外资主导型的加工制造模式在发展初期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演进,但极易导致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失衡,形成外资挤压的二元格局,进而引发本土企业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危机④。
(三)利润型空心化
由于跨国企业的技术垄断等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处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完成加工制造工序,研发与营销服务在外,处在利润分享的末端。加工制造环节受资源、劳动力、环境等成本约束,利润下滑。以电子产品为例,美国生产的高附加值芯片和软件获得全世界电子行业60%左右的利润,日本和韩国等生产的关键性电子器件,获得20%左右的利润,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参与一般部件生产和装配,仅获得10%左右利润⑤。2012年我国出口手机将突破10亿部,成为拉动我国通信类产品出口增长的唯一动力。然而,全球手机市场99%的利润都被苹果、三星两家公司包揽,我国手机业利润分成不到1%⑥,电子代工企业富士康国际、比亚迪电子、鸿海精密和仁宝等毛利率呈快速下降趋势,2010年的毛利率比2003年低一半甚至更多。富士康作为苹果组件生产商,在苹果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却微乎其微,根据Greg Linden等报告称,2010年苹果每卖出一部iPhone,中国工人只能拿到利润的1.8%,而苹果公司能拿到58.5%的利润⑦。跨国公司垄断了中国以代工为主的制造业利润。
除此之外,不同产业之间的利润差距亦相差悬殊,如银行、房产等行业,利润较为丰厚;而实体生产加工行业利润则相对微薄,甚至出现下降。从2011年我国部分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金融、地产行业的利润明显优于汽车制造、纺织、钢铁、建筑等行业(见表3),且这一趋势还在延续。
(四)主业型空心化
受全球金融危机、成本上升、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实体企业开始缩小经营规模、改变投资方向、转投虚拟经济领域,以应对企业利润下滑的不利局面。据统计,国资委分管的129家央企中,有超过70%的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其中仅16家企业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为主业,其他企业则以房地产业为“副业”⑧。此外,地方企业也出现相似情况。以浙江省为例,仅2008年浙江就有2.2万家民营企业注销,2011年1月至9月有2.5万家企业消亡,比2010年增加5%,甚至出现民营企业家“跑路”现象,大批企业倒闭,大量企业逃离实体产业⑨。目前民间资本远离实体经济并形成各种“产业投资联盟”,主要集中在资本炒作行业,如“温州房产团”、“慈溪文物团”、“丽水水电团”、“浙江商标团”、“矿业团”、“棉花团”、“国企收购团”、“军工企业改制团”等。资本离开实体企业则导致实体企业发展进一步萎缩,2009年以来,浙江民间资本的固定资产投资远远落后于国有资本,全省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5.6%,民间投资只增长13.7%,其中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投资仅增长7.4%,而房地产投资占总的民间投资35%以上⑩。浙江省大部分大型民营企业的资本配比基本实现“三三制”——主业、房地产、金融证券投资,且后两块投资比例越来越高。实体外投资收益可观,进一步抑制了民间资本对主业的投资,导致企业主业空心化日益明显。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5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100家中仅30余家的企业专心经营主业,其他一些企业则把重心转移到房地产、矿产以及其他第三产业。浙江省实体企业向虚拟资本行业转移的大企业有罗蒙、杉杉、太平鸟、康奈、奥康、报喜鸟等,中小企业则不计其数。福建、广州等地也出现类似情况。
(五)区域型空心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二次产业比重下降,第三次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由于资源条件、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全球商贸竞争压力的增大,我国制造业必将告别“粗放制造”、“低价竞争”、“快速扩张”的模式,形成“精致制造”、“清洁生产”的机制,逐步提升工业素质和企业文化,从而增强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11)。在此背景下,发达地区的产能落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通过升级和迁移方式规避成本压力,从而导致大量企业离开所在区域,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生产加工。目前大量外企撤资,将生产加工工厂迁至东南亚、非洲等人力资本相对低廉地区,同时本土企业受到环境影响,也纷纷迁出。
二、实体企业空心化产生的原因
实体企业是最基本的经济单元和财富创造机器,企业利润则是维持机器运转的动力。制造业利润下降是企业空心化的根本原因,迫使企业改变投资和经营方式。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技术、人才、资本和市场等。此外,政府的宏观政策、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也对实体企业空心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人才缺乏竞争力
技术水平决定了企业在整个行业和产业链中的地位,技术落后是迫使实体企业避实就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人才缺乏和创新不足则是隐藏在技术背后的真实原因。创新不足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压缩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和生存空间。目前,我国制造业主要集聚在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代工生产”和“贴牌加工”阶段(12),技术研发和销售服务被国外垄断,企业的市场地位低下,因而受成本、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等的影响巨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延续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内部技术创新和技术的本土化,严重依赖外部技术,这也被认为是导致中国技术创新缺失的万恶之源。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转型发展过程中,通用制造业与现代制造业人才需求呈现相反的趋势,通用制造业中的体能型劳动力出现堆积,而现代制造业中的高级技工人才却高度紧缺,从而形成知识型、技能型和体能型人才的“金字塔”形结构。
我国虽是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但高级技工特别是年轻的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技工荒”难题。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数量占技术工人总数的比例不到4%,与西方发达国家30%—40%相差甚远。正因如此,企业产品合格率仅70%左右,不良产品引起的损失每年达2000亿左右,影响到技术转化和创新(13)。产生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制造业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和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通用制造业采用标准技术和流水线生产组织,且长期维持低水平运作,对体能型工人的创新要求较低,文化程度较低的城乡居民进入产业工人行列。纵观200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构成,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其比例占制造业从业人员总数70%以上,大学及以上人员相对较少(见表4)。管理团队同样存在人才缺乏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更大。根据工信部2008年下半年开展的“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显示,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落后,造成生产等环节浪费严重和效率低下,企业成本虚高、利润下降,且无法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一旦出现危机企业将面临关停和倒闭的命运(14)。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中,人才缺乏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
(二)有效创新不足
我国整体科学研究水平滞后也是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目前我国R&D投入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但取得的技术发明和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差巨大。1990至2010年,我国专利受理数量增长近3倍,但发明专利速度始终保持在30%,更多专利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技术含量低且容易模仿的发明(见表5)。虽然专利数量达到世界之最,但更多的专利是潜藏书斋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化和产业化,2003年我国专利转化率在10%左右,到2009年增加到25%左右(1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60%和日本的80%以上(16)。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研究开发人员最多的国家,国际发表科技论文总量快速上升,成为论文产出大国。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资料显示,2002至2012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02.26万篇,自2009年以来一直位居世界第2(见表5)。但许多研究仍处在跟随、模仿和重复阶段,缺乏开拓性、原创性成果,科研论文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之外(17)。
(三)成本上升压力增大
根据《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的调查,高达77.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未来3到5年里,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是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目前,成本上升成为实体企业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难题,各类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波动较大,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11年铁矿石、煤炭、石油、棉花等价格出现飞涨。铁矿石年均进口价从27.1/t涨到163.8/t,年均涨幅17.77%,11年间增长了6倍多(见图2);原油年均进口价格从193.79/t涨到772.6/t,年均涨幅13.4%,11年间增长约4倍(见图3);商品煤年均售价从18.24/t涨到66.94/t,年均涨幅12.5%,11年间增长约3.7倍(见图4);328棉花年平均价格从1047.96/t涨到2961.39/t,年均涨幅9.9%,11年间上升2.8倍(见图5)。在煤、铁、石油和棉花等价格上升的过程中,相关制造业利润向上游资源产业转移,成本压力又通过产业和技术分工向下游行业分解,由此影响到制造业整体的发展,这对于原料加工行业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发生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等,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名义增长率13.1%,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职工人均工资水平已由2000年的777.8元/月上涨到2011年的3483.3元/月(18)。此外,电价、土地、管理、税负和运输等成本也快速上升。
(四)融资困境难以突破
资金紧缺是我国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难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伴随成本上升等的影响,企业的资金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根据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程度更为严重(19)。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全国GDP和税收的贡献率达60%和55%,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20)。当这些企业出现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时,企业便会面临生存困境。根据《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瓶颈,2008年以来有近70%左右的企业表示贷款等融资手段存在困境(21)。正因如此,许多中小企业在“缺血”的情况下死掉。正如普华永道在《2011中国企业长期激励调研报告》中的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远低于欧美国家企业40年的平均寿命。
(五)市场体系亟待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尚未健全,这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完整的市场体系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同时也包括与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现代社会信用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目前,我国一般商品市场较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则相对滞后,国企、央企、民企、外企等在政策、信息、税收、资源和市场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大小的企业在相关政策待遇上差异较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民企因资金困境纷纷倒闭、央企却资金富余四处投资房地产业的二重局面。在成本等上升过程中,由于不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异巨大,在市场行为方面小企业与大企业在价格博弈中无法获利,加之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垄断等,导致中小企业被迫离开市场。此外,相应的公共服务等的规范,也为企业的市场行为设置了障碍。
(六)企业家精神缺失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驱动力,能视变化为常态,将变化作为机遇加以利用,为企业谋取利润并承担风险(22)。当下中国企业家精神缺失,特别是缺乏创新、锐意进取和担当精神,安于承接订单而缺乏开创自主技术和品牌,受金钱崇拜影响导致企业逐利忘本,发展方向不固定,当实体经济出现困境时,转投地产业等导致实体产业空心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小企业家注销企业或缩小规模来应对危机,还有企业家以“跑路”等手段逃避责任,而不是利用危机中隐含的机遇进行革新升级,积蓄力量不断创新;许多企业家走上了投机商的道路,各种民间金融资本团体通过炒房、炒矿、炒食品等来赚取高额利润;一些大的企业也开始不务正业,如武钢养猪、央企囤地等。正是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很难出现如“乔布斯”和“好时”这样具有创新、敬业和合作精神的企业家和企业,也注定中国实体企业在世界工业体系中的位置,出现实体企业空心化当属正常现象。
三、化解实体企业空心化的有效路径
从世界工业化进程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来看,制造业仍然是国家经济中的核心部门,是国家竞争力的灵魂,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发达国家普遍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相继提出“重回制造业时代”的口号。后危机时代,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实体企业空心化问题。从实体企业发展规律出发,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人才培养为抓手,法律制度为保障,企业家精神为引领,营造实体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实体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创新人才培养任用机制
对于实体企业而言,要降低成本,必须在两个方面做出应对:一是拓展产业链条,向纵向一体化延伸,改变集聚低端制造业的不利局面,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同共生;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提高投入产出比。而这两方面的实现,都与人才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必须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需求,形成管理、研发、营销和生产人才梯队,以人才增值效应带动企业发展。从现实来看,大中小企业存在一定差异,大企业因规模效应和资本优势,技术转变和生产效率提升相对容易;中小企业则必须通过局部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
1.优化研发人才培育和创新环境。我国当前并不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少的是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截至2011年底,我国R&D人员总数已达36.2万(23),在校博士生数量、发表论文数量和发明专利数量达到世界第一,然而对于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这既与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方式有关,也与研发人才的考评机制有关,还与企业对研发工作和研发人才的实际重视程度有关。因此,企业必须认知研发的重要性和研发过程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好保护和激励机制,为研发人才提供良好环境,激发研发人才的创新潜能。同时,发挥产学研用综合创新体系的功能,实现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协同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推进产品创新,达到研发人才、研发成果、产出利益的协同共享。作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化研发人才成长制度,为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提供良好环境,改进考评、评聘机制,鼓励研究性人才积极探索;同时,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团队的协同创新提供平台和保障,推动整体研发创新。
2.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作为制造业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缓解并消除技能型人才空缺问题,既是推进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国家构建合理人才结构的重要使命。要改变我国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局面,首先必须消除传统文化语境中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官本位思想;其次要缩小不同职业财富收益和名义收益上的差距,消除蓝领身份歧视。一旦观念突破,将会改变中职和技工学校的招生困境,改变职业教育学生均是“高考落榜生”和上不了高中的“差等生”局面,让更多愿意从事制造业的青年人能够自信择业,改变相同知识结构人才堆积以及大学生就业难和技能型工人难聘的异常现象。在生源保障的前提下,国家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在培养工程中,理论教育联系实践需求,将职业教育、工业企业发展和前沿市场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升动手、动脑和创造能力。
同时,我国中小企业许多工人来自农村,主要通过师徒相带和简单培训方式获取机械操作技巧,缺乏正规的技术教育,且多从事体能型劳动(24)。为此,国家和企业须大力拓展职工的培训,增强体能型工人的技能升级,实现从体能型向技术型转变。
3.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从“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文化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管理者占60%左右(25),知识结构的缺陷严重影响到决策。在企业竞争的时代,企业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决策管理的优劣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因此,早期依靠胆量和时代际遇成长起来的企业管理者,应放下身段、虚怀若谷、敏思慎行,补充管理知识和经验;关键部门的管理者需通过专业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连接,提高决策管理水平。同时,高层管理者,要以健全的制度激发各类人才发挥潜力,做到知人善任,给每个管理岗位的人才以充分信任和权力,发挥管理系统分支机构的作用,全面提升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二)提升政府对企业的调控绩效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从政府层面而言,抑制实体企业空心化,更多的是健全法律和规章制度,提供指导和扶持,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让企业在市场中找到发展机遇、提升生存能力。
1.规范企业发展的法律和法规。依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欧美发达国家均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保护,如美国的《小企业法》、《机会均等法》、《小企业经济政策法》、《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小企业投资公司技术法》等,涵盖了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经济、政策、技术、经营所有方面,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有效监督、指导和保护作用。对我国来说,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是第一部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此后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单行法和政策性文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帮扶。随着市场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许多法律条文滞后于经济发展,出现针对性不强、体系不够完整等弊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致使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对中小企业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因此,必须通过立法,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大型国有企业发展行为,促进国有企业的技术引领和创新作用;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各种保护性措施,保障企业灵活健康发展,形成“小”、“活”、“专”、“精”的独特优势。避免中小企业、跨国企业、大企业发展中的身份歧视,确保不同企业拥有公平的待遇和政策。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一定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企业发展情况,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出发,发挥政府行政职能,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科技、金融等相关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摆脱生存困境。
2.拓展企业融资能力。目前,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具有很大难度,约70%的银行信贷被国有企业占用,中小民营企业只获得了30%的金融支持(26)。银行作为中小企业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一旦融资受阻,企业通过债券等要求更加严格的融资平台获取资金的可能性更小。在健全市场,政府通过政策性贷款等手段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输血缓解企业资本困境,使中小企业能够摆脱发展危机。同时,制定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让企业融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私募股权、短期拆借等多种渠道获得发展资金。设立辅助企业发展的相关中介平台,为企业融资、技术创新、信息流通等提供支撑。如部分地区对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以奖代惩制度,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建设各项人才工程,扶持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平台,方便企业和机构了解信息,为融资提供便捷服务;减免企业的土地租金和相应的税负等。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要遵循法律基础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利用政府的政策和财政职能,扶持企业发展。
3.维护市场效率机制与功能。市场本身具有交换、反馈和调节等功能。政府不能过度干扰市场,更不能替代市场,须根据市场内在规律,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如政府对某些产品的限价行为,平抑了市场波动,但违背了市场规律,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在成本上升过程中,商品价格升高是市场规律的内在体现,限价行为将会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产生逆市场行为的不利结果。此外,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层级较低、权力有限,许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企业和不同大小的企业管辖部门存在一定差异,多头管理严重,这些都提高了企业的行政成本。因此,政府应行使有限权力,做好相应的协调和管理,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功能,推动企业经济发展。
(三)培育卓越企业家精神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工业发展仍在粗放式、低效率、低技术水平上徘徊。经济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剧烈变化迫使实体企业发展转型,企业家将是推进经济发展的主体,依托企业家的警觉和创新、敬业和合作,促进经济转型和振兴。当前,企业家精神缺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市场需求质量不高、小富即安、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偏低等具有一定联系。据此,首先,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让企业家能够对创业、创新和财富等充满信心。其次,建构全民价值信仰,让每一个中国公民拥有“中国梦”,拥有通过拼搏取得成功的光明大道、拥有“小我”和“大我”的等值判断的权力,摈弃“唯利是图、金钱至上”和浮躁、投机行为。再次,要培育企业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卓越品质和服务为使命,以服务对象满意和全面进步为追求,不断激励新的科技发明。让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不断创新中实现企业集体和企业家的人生理想。
注释:
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2-01-08第1版。
②王元地、刘凤朝、潘雄锋:《专利许可、技术学习与企业创新能力成长》,《研究与发展管理》2012年第5期。
③彭有轩:《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徐剑明:《反外向型经济模式陷阱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111页。
④刘志彪、张晔:《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地区的案例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8期。
⑤数据转引自陈继勇、周琪:《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问题研究》(2010)。
⑥陈坚豪:《手机出口10亿部利润不及1%》,《金融科技时代》2012年第11期。
⑦Kraemer,K.L.,et al.,2011,Capturing Value in Global Networks:Apple's iPad and iPhon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and Syracuse University,Paper.
⑧袁宝成、任国明、于明山:《中国机遇:强国之路的中国智慧》,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1~65页。
⑨数据来源: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⑩黄深钢、张遥、王攀:《“产业空心化”拷问“中国制造”生存土壤》,《经济参考报》2011年8月24日第5版。
(11)金碚:《2010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12)罗兰:《“贴牌大国”亟待变身“品牌大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1月30日第2版。
(13)李佳:《我国高级技工短缺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理论界》2012年第1期。
(14)王勇:《管理落后成为中小企业“死穴”》,《中国改革报》2009年4月18日第3版。
(15)李任天、柴书英:《完善专利质押融资制度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25页。
(16)Griliches Z.,"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0,No.4.
(17)张贺:《学术期刊大国的尴尬与梦想》,《人民日报》2012年3月2日第17版。
(18)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
(19)(21)数据来源:中国企业家查询系统,《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
(20)赖文燕:《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215期。
(22)Schumpeter J.A.,"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Drucker,F.P.,"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5.
(23)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
(24)王志华、董存田:《我国制造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吻合度分析——兼论“民工荒”、“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人口与经济》2012年第5期。
(25)潘建成、李兰、韩岫岚等:《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2000~2011年)》。
(26)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网:《中小企业成功融资必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标签:中国制造业论文; 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企业利润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