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展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时,可将绿色环保理念引入专项规划和专项设计阶段,由宏观角度给予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科学指导。海绵城市是近些年来在我国现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热点概念,推行和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可将城市开发对于水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降低,进而对建设绿色生态城区的基本要求进行满足,为我国水资源循环利用目标的达成打好基础。所以,在对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实施方案进行确定时,需要由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两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扩充,并将海绵城市的具体规划内容和细则于阶段性计划中进行融入。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规划;应用策略
海绵城市理念由其字面意思可以得出其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可实现水分的自如释放和吸收,进而达成径流雨水循环的目的。如城市处于干旱季节时海绵城市可发挥对河流径流量有效调整的作用,确保城市发展所需的水源可得以满足。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越发受到业内外的关注和重视,在城区规划中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应用可以提升水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一、概述海绵城市理念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染问题随之加重,与此同时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出现城市水资源严重紧缺的情况,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和设计时可考虑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进而拓展城市获得水资源的途径。海绵城市自身具有自然积存、进化以及渗透水资源的特征,其功能与海绵十分类似,可发挥吸水、蓄水的作用,而且可在需要时将水资源进行释放,进而城市干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推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对绿色生态城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将生态优先放在第一位,然后通过运用低影响开发装置与人工措施达成确保城市正常排水防涝功能的目的,使降水可最大限度积存或渗透,城市内对雨水回收和二次利用的目的得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大幅度提升。
二、浅析海绵城市规划策略
海绵城市属于现阶段流行的一种全新城市雨洪管理体系,其可提升城市应对雨水造成灾害时的弹性,于现阶段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国际上将其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海绵城市可在城市降雨的同时完成对雨水的吸收、存蓄、渗透和净化目的,并且在需要时将存蓄的水资源充分释放,实现了雨水的二次利用。
海绵城市具有规划复杂和系统性强的特征,对于传统城市的总体规划而言,其雨洪管理当前仍旧处于基础设施规划阶段,其无法为海绵城市构建提供足够的支撑。因此需要结合这一实际问题对有效的规划对策进行制定,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总体方针为“关注生态、侧重安全、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技术先进以及高效应用”。
1.关注生态与侧重安全
于海绵城市来说,排水排涝并兼顾雨水污染的治理是其规划的核心。海绵城市可对城市降雨径流进行有效管控,并以关注生态为基本原则使得城市开发与人为活动对既有水系统或者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缩减。此外,还需以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保障作为起点,努力倡导并积极推行生态排水,进而城市的防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统筹协调与因地制宜
将城市中所有的有效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生产生活以及农业用水的良好协调性,其中需要将生活用水的保障为基本严格管控用水总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区域内水资源的实际状况为依据遵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开展海绵城市的规划,将存蓄、滞留、渗透、净化、应用以及排放等手段进行有效应用,进而使得综合性的排洪措施得以形成。确保地表水资源涵养工作的质量,进而将雨水利用率进行有效提升,使其可以对地下水进行有效补充并达成健全水循环系统有效构建的目的。
3.技术先进与高效应用
将技术具有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借助新技术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积极改造,并结合源头和末端控制将二次利用、雨水资源化等实际需求作为依据将利用先于排放的理念进行落实。将非传统水源渠道进行拓展,进而降低城市对传统水源的依赖程度。
三、以我国南方某绿色生态城区为例探讨海绵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规划限制较多
城市传统规划中有众多因素会限制海绵城市的规划,主要表现在取水、污水收集与处理、雨水排放、管网建设等基础设施规划方面,于节能节水、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预留的空间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当前阶段水资源高效应用的需求。此外,综合调查此地区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状况得出结果,其下垫面主要包含农林用地、建设用地和水体用地三种类型,进而推算出城区综合径流系数为0.72左右。综合分析后得出其径流系数较高的因素为硬化面积相对较大,绿地及水域占比较低等。
2.水资源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将海绵城市方案的实施目标作为基本依据,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必须实现年径流量设计控制率在80%及以上的标准。统计结果显示,此地区的实际用地占总用地的11%左右,可为有关指标的贯彻落实提供有利条件。但是此地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所有涉及海绵工程的重点项目均处于积极筹备和待建阶段。此种情况造成城区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单一的现象,只有极少的项目会收集雨水并进行二次利用,所以当前阶段此地区仍旧具有较大的用水压力。
四、探讨绿色生态城区中海绵城市规划的实践应用
1.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
第一,总体目标。将地区海绵城市的总体规划目标确定为生态式排水和水资源利用的有机结合,进而成功构建生态海绵为核心的水资源利用体系,主要侧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节水为目标将水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行提升。
第二,分项目标。分项目标确定为年径流目标总量的有效控制,其是保证开发径流量与建设前径流量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利用部分径流存蓄、渗透和排放功能,将城区内管网的压力进行有效缓解。
2.系统构建
在规划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将本城区打造绿色生态城区的目标作为根本依据,以避免城市出现内涝灾害与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作为基本出发点,在参考径流控制与雨水处理等关键内容的同时落实低影响雨水开发建设理念,进而构建完善的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系统。
3.水资源规划
水资源规划会将城区用地功能划分作为前提,并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各类水资源利用方式、循环方式和组合方式进行充分考虑。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各城市都积极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但海绵城市理念并未在早期规划工作中进行充分体现。对于绿色城区的规划设计而言,只有在初期阶段做好相应的规划,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和高效利用,并对低影响的雨水开发系统进行构建,才能由本质推进绿色城区的进一步发展,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广忠,林旭.基于海绵城市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划设计思路[J].建材与装饰,2018(39):122-123.
[2]黄阳.海绵城市在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中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 2018(26):121.
[3]宫玮,张川,李宏军,宋凌,刘凌,马林聪.我国绿色生态城区中的绿色建筑推动实践[J].建设科技,2018(06):7-9.
[4]张腾召.绿色建筑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门窗,2016(09):40-41.
论文作者:张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6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水资源论文; 城区论文; 径流论文; 雨水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