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六建筑工程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所谓的给排水,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一直以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总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这项技术是否成熟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给排水技术也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众所周知,建筑给排水工程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并且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性较高的过程。所以在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质量的好坏就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改进措施
一、建筑给排水的施工特点
每一项工程的施工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建筑给排水的施工直接关系到了建筑的质量以及日后是否能够健康地运行。具体来说,建筑给排水施工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方面,在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完整的计划才能够确定施工的方向,为有序施工提供充分的保障。具体来说,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很多内容,例如最基础的工程整体结构和给排水工程计划的依据等等。另一方面,在施工之前应当做好给排水工程的材料准备和检查。施工过程中会投入大量的材料,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做好事先的准备和检查,才能够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隐患的产生。最后,建筑给排水施工应当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正常施工提供有利条件。
二、给排水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企业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部分施工企业没有给予给排水工程项目足够的重视,认为给排水工程只是复杂的、庞大的建筑工程整体中一个不是特别重要的部分,在整体工程竣工后进行给排水项目的改进和完善也可以,所以并没有过多重视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管道预留等细节工作。加上缺乏专业的施工人员以及专业的质量监督检查人员,最终造成不同类型的问题存在。甚至有的作业人员仅仅凭借自身经验进行管道处理,没有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最终导致建筑在后期使用中留下严重的隐患。
2、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
政府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监督者的角色。建筑工程存在很多隐蔽项目,相关监督人员在对建筑质量进行检测中大多对主体结构、设计外观等重要项目进行检测,缺乏对细节的重视,或者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减少麻烦采取隐瞒等办法没有如实向相关监督人员进行汇报,导致给排水工程监察不力,最终造成了整个给排水系统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需要,为建筑后期使用埋下质量隐患。
3、技术人员技术不足
和国外相比,我国关于给排水的研究相对较晚,相关技术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我国建筑给排水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技术人员培养。但是给排水施工尤其是消防给排水对专业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人才培养过程较为缓慢,加上当前缺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导致施工队伍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这就导致我国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未来需要努力的地方。
4、施工过程中管道出现渗漏
管道渗漏是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材料、施工过程等都是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其中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尤为常见。在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管材,如果管材出现砂眼等质量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管道施工质量不达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给排水施工中,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对需要投入使用的材料进行仔细检查,导致不达标材料投入使用。还有的给排水施工中所选择的材料与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偏差,最终造成施工效果不佳出现渗漏问题。
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及改进措施
1、提升给排水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地点的自然环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施工之前要尽可能地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整个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施工人员岗前及岗位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道德素质是十分重要的,需按照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道德素养。施工单位还可邀请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培训,使施工人员明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提升给排水问题的预防力度
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预防管道渗漏工作,主要的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相关人员需对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检查,避免使用的材料出现问题,而且还要做好半成品和成品的保护工作,在建筑材料管道完成安装后需与下道工序相关人员进行工序交接,这样就能避免管道受到损害;(2)为了防止出现其它问题,造成工期延长,工作人员还要按时对已完成安装的管道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就需要立刻解决;(3)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使工作人员对管道的性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且还要学习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3、不断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协调工作
(1)需加强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在施工时要做好进度和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给后续操作奠定良好基础,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必须保持协调一致,步调统一。在统一部署的前提下,需要按照科学、高效和稳定的原则来完成给排水管道及其附件、给排水管道系统、预留洞的施工,尤其在开展阀门安装、水表、排水口位置选择、地漏安装、排水调试等工作时,要特别注意步调和质量的一致性。(2)在进行归类分区以及预留埋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准备计划完成,判断好预留埋设,在埋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设的套管、孔洞符不符合规定要求,有没有发生偏差,工作人员在此过程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完成预留。
4、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工作
(1)要不断完善事前控制。在开始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设计的图纸进行认真检查,需要全面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不但需要对设计图纸中的内容有着全面理解,而且还应熟悉图集、标准以及规范等,要是设计图纸中出现了问题需要立刻向相关部门反馈。抽检和材料复试在施工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检查时发现不达标的材料,必须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还要注意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保证技术交底工作的充分落实,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关键部位的操作方法并且保证工程质量,需要认真完成设计内容,保证施工符合设计的标准并将其落实到工程的各个环节。(2)在事中控制方面。应严格执行隐蔽检验制度,在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符合隐蔽标准;注意混凝土的施工操作。在进行土建混凝土施工时,相关人员需要做好预埋、预留工作,并准确判断预埋件和预留洞的位置;在进行屋顶水箱设计的过程中,如果管道管径偏小,就会导致给水负压的出现,从而引发水污染,严重阻碍使用功能,所以,在施工前需做好审核工作,对放线定位的环节严格控制。(3)相应的事后控制。监理人员在验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应的标准,如在验收时发现上道工序出现了质量问题或不合格,就不能进入下道工序,还需要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序,相关人员一定要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进行改进,避免对施工造成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技术的改进和发展需要大幅度的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所以说,建筑企业应当对管理方面予以更高度的重视,科学合理地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安排,提高整体施工技术水准。
参考文献
[1]徐文亮.浅谈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中易出的几个问题[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06).
[2]左新彦.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的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07).
论文作者:陈晓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管道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过程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